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兰爱纯 《大家健康》2014,(7):114-114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胶乳凝集法对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组)、5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照组1)和55例健康者(对照组2)的血清类风湿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1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56.36%(31例)和23.64%(13例),对照组2无阳性结果,诊断效率为74.48%;胶乳凝集法检测三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74.55%(41例)、45.46%(25例)和21.82%(12例),诊断效率为66.12%。。结论:两组方法仅能对Ig-RF进行检测,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因子的敏感度比胶乳凝集法低,特异性比胶乳凝集法高,但诊断率略高于胶乳凝集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胶乳凝集法对55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观察组)、55例非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对照组1)和55例健康者(对照组2)的血清类风湿因子进行检测。结果: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1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56.36%(31例)和23.64%(13例),对照组2无阳性结果,诊断效率为74.48%;胶乳凝集法检测三组类风湿阳性因子分别为74.55%(41例)、45.46%(25例)和21.82%(12例),诊断效率为66.12%。。结论:两组方法仅能对Ig-RF进行检测,免疫散射比浊法对类风湿因子的敏感度比胶乳凝集法低,特异性比胶乳凝集法高,但诊断率略高于胶乳凝集法。  相似文献   

3.
孙家祥  李艳 《西部医学》2013,(11):1706-1708
目的 研究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RA组87例、非RA组80例和健康对照组80例患者的血清抗CCP抗体和RF.结果 RA组血清RF和抗CCP抗体浓度分别为(72.56±22.36)U/ml和(152.69±28.55)U/ml,阳性率分别为80.45%和75.86%,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75.86%和97.50%,RF对RA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0.45%和86.87%.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与RF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P>0.05).两种检测方法间无相关性(r=0.053).结论 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可以互为补充,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与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0CP抗体,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抗0CP抗体在RA患者中的阳性率为85.3%,特异性为95.1%。结论血清抗0CP抗体对RA的阳性率和特异性均高于RF,是类风湿关节炎的较好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可明显提高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5.
胶乳凝集法和ELISA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的应用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姜  王毅  程伟 《重庆医学》2004,33(1):103-104
目的比较胶乳凝集法、ELISA方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对RA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3例RA患者、21例非RA弥漫性结缔组织病、34例正常对照血清分别用胶乳凝集法检测IgM-RF,ELISA方法检测IgM-RF、IgA-RF、IgG-RF含量.结果胶乳凝集法检测IgM-RF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69.7%,77.1%;ELISA方法检测IgM-RF、IgA-RF、IgG-RF对RA的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3.7%,87.7%;72.0%,89.5%,37.2%,91.2%.结论 ELISA检测RF各亚型对RA的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胶乳凝集法,建议用其取代胶乳凝集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并增设高特异性指标如抗CCP的检测,从而提高对RA的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6.
免疫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结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免疫比浊法(ITA)和乳胶凝集法(LAT)检测类风湿因子(RF)结果比较分析。方法:75例类风湿关节炎(RA)和非类风湿关节炎(non—RA)的风湿病患者同时采用ITA和LAT法检测血清RF水平。结果:ITA和LAT检测结果差别具有显著性,ITA的阳性结果检测率比LAT高(X^2=5.786,P〈0.05)。结论:ITA检测RFITA优于LAT。  相似文献   

7.
目的 类风湿因子 (RF)常用的检测方法有乳胶凝集法、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本研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性 (ROC)曲线比较上述 3种RF检测方法对类风湿性性关节炎 (RA)的诊断价值 ,并获得最佳临界值。方法 以 2 0 0 1年 7~ 12月因关节肿痛在我院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的 2 4 7例患者为实验组 ,其中RA患者91例 ,非RA患者 15 6例 ;以 12 0名健康体检者为正常组。分别采用乳胶法、ELISA法和散射比浊法测定其血清RF ,金标准为在不依赖实验室检测RF的前提下仍符合 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所修订的RA诊断标准。绘制ROC曲线。结果 ELISA法测定的IgM RF曲线下面积最大 ,与其他曲线下面积的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比浊法的最佳临界值是 4 5U/ml,与原临界值相比 ,特异度明显上升。结论 ELISA法测定IgM RF对RA诊断价值最高 ,散射比浊法测定RF的最佳临界值是 4 5U/ml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分型定量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分别采用散射比浊法和ELISA方法定量检测RA患者组和其他风湿病组血清中IgG-RF、IgM-RF、IgA-RF含量。结果:散射比浊法检测RF阳性率为54.35%,ELISA分型方法检测RF阳性率为78.26%,ELISA方法分型检测RF阳性率高于散射比浊法(P<0.01)。RA患者组与其他风湿病患者组样品中各型RF含量两两比较,RA患者组IgM-RF、IgA-RF、IgG-RF均显著高于其他风湿病组(P<0.05)。结论:ELISA方法分型定量检测RF,阳性率高,特异性强,对RA患者的诊断,活动度及疗效的观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玉敏  王权 《中外医疗》2011,30(24):181-181
目的探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检测类风湿因子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同一组137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分别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检测的2组数据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37例,检测组:检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133例,检出率97.08%。对照组:检测出类风湿因子阳性96例,检出率70.07%。免疫散射比浊法检出率明显优于乳胶凝集法,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2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关性良好,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结果诊断价值较高,敏感性优于乳胶凝集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抗CCP)抗体及抗RA33抗体的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抗CCP和抗RA33,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RF。共检测50例RA患者和25例非RA患者(包括骨性关节炎20例,强直性脊柱炎5例)。结果:经统计学分析,RA组RF、抗CCP及抗RA33显著高于非RA组(P〈0.05),并且RA组RF与抗CCP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RA患者RF、抗CCP及抗RA33均明显升高,抗CCP可以协助诊断RA,其与RF联合检测有利于提高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类风湿因子(RF)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诊断价值以及两种检测方法的灵敏性和特异性。方法:对RA患者、非RA的其他风湿患者、健康人进行ELISA法CCP抗体检测和速率散射比浊法RF检测。结果:CCP抗体、RF对RA敏感性分别为78.2%和80.5%。特异性为98.3%和81.4%。结论: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对RA的辅助诊断有很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李艳  孙家祥 《吉林医学》2014,(8):1573-1575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速率散射比浊法分别检测RA组95例,非RA对照组80例和健康对照组80例血清抗CCP抗体和RF。结果:RA组血清RF和抗CCP抗体浓度分别为(73.52±22.38)U/ml和(155.58±28.85)U/ml,阳性率分别为76.84%和73.68%,均显著高于非RA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抗CCP抗体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3.68%、97.50%,RF对RA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为76.84%、86.87%。在RA患者中抗CCP抗体与RF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种检测方法之间无相关性。结论:联合检测抗CCP抗体、RF有助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和预测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不同方法检测的RF结果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免疫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结果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arthritis,RA)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乳胶凝集法同时检测阳性组2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正常对照组40例健康体检者的RF,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免疫比浊法检测阳性组结果阳性率为90.5%,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5%;乳胶凝集法检测阳性组结果阳性率为71.4%,正常对照组未检出阳性标本。两种检测方法结果有显著的相关性,r=0.987,P<0.01。结论:两种检测方法结果相关性良好,免疫比浊法检测RF结果诊断价值较高,敏感性优于乳胶凝集法,免疫比浊法将50IU/ml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的界限值特异性较高。  相似文献   

14.
谭维贤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108-109,111
目的探讨血清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GPI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抗角蛋白抗体(AKA);速率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RF)。共检测65例类风湿关节炎(RA组)、85例其他风湿病患者(非RA组)和60例健康正常成人;(正常对照组)。结果4项血清学指标比较,GPI和抗CCP在诊断RA中有着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RF的灵敏度虽然最高,但特异性却最差。结论GPI对RA早期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且与抗CCP、AKA、RF无明确的相关性.GPI与RF联合检测更有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5.
乐华帮 《当代医学》2011,17(18):145-146
探讨抗CCP抗体联合抗RA33抗体和RF对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的应用价值。收集45例RA患者、45例非RA其他自身免疫病患者以及45例健康体检正常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CCP抗体和抗RA33抗体,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类风湿因子(RF),并对检查结果中阳性检出率、敏感度以及特异性进行比较分析。RA病人组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和RF的阳性检出率依次为62.2%、33.3%、82.2%,均高于非RA病人组和正常对照组,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1)。三者联合检测时,RA阳性者43例,敏感度是95.6%,特异性是68.9%,虽然其特异性下降,但其敏感度显著提高,有统计学差别(P〈0.05)。抗CCP抗体、抗RA33抗体和RF是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特异性指标,三者联合检测敏感度提高,有助于RA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收集临床确诊的80例RA患者、56例非RA自免病患者和126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样标本,同时以ELISA法检测抗CCP抗体,以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IgM-RF。结果IgM-RF和抗CCP抗体诊断RA的敏感性分别为78.75%和67.75%,抗CCP抗体和RF诊断RA的特异性分别为97.62%和65.85%。抗CCP抗体和lgM-RF两者均阳性诊断RA的特异性(99.20%)高于单独检测IgM-RF(P〈0.05)。结论抗CCP抗体、RF均是RA良好的血清学诊断指标,两者有相关性,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7.
丁菊芳 《甘肃医药》2014,33(3):212-214
目的:通过对类风湿因子(RF)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联合检测,了解这两种方法对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2年5月确诊RA患者138例,无类风湿关节炎的门诊和住院患者58例,健康对照组30例为研究对象,免疫比浊法测类风湿因子(RF),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比较两项联合检测和单项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敏感度和特异性.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78.9%,RF的阳性率为和77.4%;将两种方法联合检测提高了类风湿关节炎的早期诊断率.结论:比浊法检测RF特异性和敏感性较差,联合检测抗CCP抗体和RF可提高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的准确性,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抗CCP抗体灵敏度低而造成的漏诊以及RF特异性低而造成的误诊,使其测定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联合检测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半定量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RA患者血清中的抗CCP抗体相对浓度,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类风湿因子(RF)浓度,比较抗CCP抗体与RF的相关性。结果抗CCP抗体在RA诊断中其敏感性(74.8%)较RF(84.3%)低。其特异性(95.8%)较RF(81%)高,抗CCP抗体和RF联合检测在诊断RA时,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7.6%。两者的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Kappa=0.407,P<0.001)。结论抗CCP抗体检测对R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而RF定量方法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两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RA血清学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6-磷酸葡萄糖异构酶(glucose-6-phosphateisomerase,GPI)抗原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联合检测在RA中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65例RA患者、62例非RA患者血清中GPI抗原的浓度,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每位患者血清中类风湿因子(RF)的滴度。比较RA组和非RA组GPI抗原水平,分析GPI与RF的相关性。结果 GPI抗原对RA诊断的敏感性为44.6%,特异性为93.5%;RF的敏感性为72.3%,特异性为75.8%;GPI联合RF检测的敏感性为41.5%,特异性为96.8%。RA组GPI抗原水平高于非RA组(P〈0.001),GPI抗原与RF存在正相关性(P〈0.001)。结论 GPI特异性高,敏感性低,可用于RA的特异性诊断及与其它疾病的鉴别诊断,而GPI抗原与RF联合检测可提高RA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和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意义并了解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118例RA患者及96例非RA患者进行抗CCP抗体和RF的测定,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抗CCP抗体,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检测RF。结果在RA组检出抗CCP抗体和RF阳性率明显高于非RA组,抗CCP和RF在对RA检测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是91.67%、59.32%和70.8%、79.66%,二者联合检测特异度和敏感度是44.07%、94.91%。RA组中RF阴性组抗CCP抗体的阳性比例高于RF阳性组,说明当RF检测阴性时检测抗CCP抗体对RA有很好的预测价值,是早期诊断RA的良好指标。经Spearman相关性分析,抗CCP抗体与RF呈正相关性(P=0.004)。结论抗CCP抗体是类风湿的特异性诊断指标,与RF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RA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