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治疗瘀血内阻,头痛胸痛,内热瞀闷,失眠多梦,心悸怔忡,急躁善怒等证,病机皆为气滞血瘀,血运不畅所致。笔者临床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心绞痛、急性头痛等,均获较好疗效,举例如下。1临床应用1.1冠心病心绞痛凌某某,男,70岁,1...  相似文献   

3.
头痛治验4则     
1脉络瘀阻严某,女,40岁,1998年1月8日初诊。头痛已2年余,为阵发性发作,发作时头顶及后枕部有抽掣样痛,固定不移,入夜尤甚。近几日来苦于屡治不愈,思想忧郁,伴见腹胀,暖气频频,矢气则舒,食纳不佳;观其面色晦滞,青质紫暗,苔薄白,脉沉涩,脉证合参,考虑为脉络瘀阻。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处方:柴胡12g,赤芍15g,川穹9g,枳壳10g,红花10g,桃仁12g,丹参30g,地龙12g,州牛膝18g,郁金15g,鸡血藤24g,甘草6g,连服5剂而痛已。坚守原方继服10剂,停…  相似文献   

4.
1 失眠治验患者 ,女 ,4 2岁 ,教师。 1 996年 1 0月初诊。近四年来 ,患者反复失眠 ,入睡困难 ,每晚睡眠仅 3~ 4h ,有时彻夜不眠。曾服镇静安神之中西药物 ,疗效均不佳。患者面色黎黑 ,每日头目昏沉 ,记忆力明显下降 ,精神疲惫不振。查 :舌质黯淡 ,舌苔薄白 ,脉沉涩。诊断 :失眠。辨证 :瘀阻脉络 ,心神失养。治则 :活血化瘀 ,通络养神。方药 :血府逐瘀汤 ,桃仁 1 5 g、红花 1 0g、当归 1 2 g、生地黄1 5g、川芎 1 0 g、赤芍 1 0 g、川牛膝 1 0 g、桔梗 1 0g、柴胡 1 0 g、枳壳 1 0 g、生甘草 6 g ,5剂 ,水煎服 ,每日 1剂。服药…  相似文献   

5.
蒋晓霞  严桐  陆岩  冷静 《新中医》2011,(8):196-197
血府逐瘀汤源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是活血化瘀的名方之一。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柴胡、川芎、枳壳、赤芍、桔梗、牛膝、甘草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主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其配伍恰当,组方严谨,后世被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的诸多病证。笔者在临证中将其随症加减,治疗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嵩  吴伟 《新中医》2012,(1):153-154
黄衍寿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曾任大内科主任、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主任委员。黄教授从医40余年,在心血管疾病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为治疗血瘀证之名方。王氏在《医林改错》中记录了该方所治头痛、  相似文献   

7.
血府逐瘀汤始载于王清任所著《医林改错》中,其药物组成: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桔梗、川芎、牛膝、甘草.乃桃仁四物汤与四逆散化裁而成.其功用是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主治胸中血瘀,血行不畅,胸痛、头痛日久不愈,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见呃逆日久不止,或饮水及呛,干呕,或内热瞀闷,或心悸怔仲,或夜不能睡,或夜寐不安,或急躁善怒,或入暮潮热,或舌质暗红、舌边有瘀斑,或舌面有瘀点,唇暗或两目暗黑,脉涩或弦紧.方中赤芍、川芎、桃仁、红花活血祛瘀,瘀祛则营血运行流畅;生地黄、当归养血活血,使瘀去血不伤;柴胡、枳壳疏肝理气,使气行则血行;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载药上行,使药力发挥于血府;甘草缓急以调和诸药.能治因血府血瘀所致的各种病証,虽各种见症不相同,只要有瘀血见症,就可用本方治疗.现举验案3则,以馈读者.  相似文献   

8.
"血府逐瘀汤"方出《医林改错》,用于胸中瘀血、阻碍气机兼肝郁气滞之瘀血证,本方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故名"血府逐瘀汤"。笔者尝移用此方加减  相似文献   

9.
血府逐瘀汤治验3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血府逐瘀汤治验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中医院(南京210004)贾永宪关键词血府逐瘀汤血管神经性头痛理气活血王某,女,42岁,1994年4月15日初诊。患偏头痛10余年,迁延不愈,1月来因工作紧张,情志不畅,致头痛频繁发作,几乎每周1次,每次持续1~3天,...  相似文献   

11.
龚瑾 《广西中医药》1998,21(3):31-32
“诸病之生,皆由血瘀。”王清任基于这种学术思想,认为诸病论治均取法于活血化瘀,并屡获奇效而驰名遐迩。血府逐瘀汤是《医林改错》诸方中应用最广泛的一首,具有活血化瘀、舒肝理气之效。笔者采用该方加减治疗多种妇科常见疾病亦颇见效,兹举4例于下。1 慢性盆腔炎患者,女,34岁,已婚,1996年12月16日初诊。述小腹坠胀痛、腰时作时止已3年,在外院诊为“慢性盆腔炎”,于前行人工流产3次。近半个月因过劳及生气后,病情加重,曾先后服用先锋霉素6号等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显。症见:小腹刺痛或胀痛,拒揉按,痛时牵引腰骶部,经期加重,白带量多。妇科检…  相似文献   

12.
胸背部疼痛乃临床常见症状 ,可见于很多疾病 ,但有时确诊困难 ,疗效欠佳。笔者在临床实践中 ,以辨证论治为指导 ,运用血府逐瘀汤随证加减 ,治疗久治不愈的胸背痛 ,收到立竿见影的疗效。介绍如下。例 1 女 ,5 6岁 ,2 0 0 2年 8月 2 0日诊。自觉肩背部疼痛僵硬感 1年余 ,加剧 2个月 ,伴胸闷不适 ,时呈游走性疼痛 ,肩背活动不受限 ,活动后反觉舒畅。查抗 O:5 7.9U/L;类风湿因子 <2 0 U/ml;C反应蛋白 1 3.1 mmol/L;红细胞沉降率 37mm/h;胸椎 X线片未见明显骨质异常。服中西药物效果欠佳。夜寐后疼痛加重 ,舌质暗红苔少 ,脉弦细。辨证属气滞…  相似文献   

13.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 ,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柴胡、枳壳、桔梗、牛膝、甘草组成 ,擅治“胸中血府瘀血之症” ,功专活血祛瘀 ,行气止痛。笔者临证对此方应用极广 ,疗效颇佳 ,今举验案四则。1 头痛王某 ,女 ,40岁 ,2 0 0 1年 8月 1日就诊。述半年前因外伤出现头痛、头晕 ,痛时服去痛片 ,症状有所缓解 ,近半月头疼加重 ,固定于右侧 ,痛如针刺 ,失眠 ,烦躁 ,记忆力减退 ,大便干燥三日一次 ,舌质暗、边有瘀斑 ,苔白 ,脉沉细。诊断为瘀血性头痛。治宜活血化瘀 ,行气止痛 ,方以血府逐瘀汤加味 :桃仁 10g ,红花 10…  相似文献   

14.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清代王清任所创立,由当归、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柴胡、甘草、桔梗、川芎、牛膝组成。原方本意在于治疗胸中血府血瘀之证,而近代可用此方治疗由瘀血引起的很多病证。凡临床辨证以血瘀为主症的疾病,均可使用此方。笔者以该方为主应用于临床,并随症加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邵国荣 《河北中医》2006,28(12):914-914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生地黄、川芎、赤芍药、牛膝、桔梗、柴胡、枳壳、当归、甘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本方具有化瘀不伤正、疏肝行气而不耗气之特点,临床运用广泛,现举验案3则如下.  相似文献   

16.
刘爱玲 《新中医》2004,36(9):64-64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川芎、生地黄、牛膝、赤芍、柴胡、枳壳、桔梗、甘草等组成,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笔者运用此方加减,治疗证属气滞血瘀之病症,疗效满意,举验案如下。1 定时发热 张某,女,50岁,2001年10月8日初诊。患者于就诊前  相似文献   

17.
林洁 《世界中医药》2011,6(5):410-410
血府逐瘀汤出自《医林改错》。《医林改错》中载:“立血府逐瘀汤,治胸中血府血瘀之证”。本方从桃红四物汤化裁而来,不仅可行血分之瘀滞,又可解气分之郁结,活血而不耗血,祛瘀又能生新,使“血府”之瘀逐去而气机畅通,从而诸证悉除,故名血府逐瘀汤。  相似文献   

18.
孙亮英 《山西中医》2005,21(2):22-22
王某,男,40岁,2003年5月8日初诊。左侧胸胁部被拳击伤12天。经外用红花油,不能奏效来诊。左侧胸胁部疼痛难忍,夜间尤甚,影响睡眠,伴心烦、口渴。查:左锁骨中线外第4~7肋压痛( )、叩痛( )。胸片X线检查未见异常。舌暗红、苔薄,脉细涩。证属血瘀气滞、血行不畅。药用:当归、桃仁、生地、红花、元胡各12g,血丹参15g,川芎、枳壳、牛膝、赤芍各10g,泽兰叶、柴胡各9g,三七粉(兑服)、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10剂,疼痛症状消失,压痛不明显。再服3剂而愈。  相似文献   

19.
宗桂芬  侯静  毛晓燕 《新中医》2004,36(2):65-65
1 胸痹 王某,男,54岁,1993年5月初诊。患者3年前因阵发性心前区疼痛,某医院诊为冠心病、心绞痛,多次住院治疗,仍反复发作,劳累、生气、饱餐后发作尤频。诊见:胸闷憋  相似文献   

20.
徐培焜 《新中医》2003,35(3):65-65
血府逐瘀汤源于清代医家王清任《医林改错》,由当归、生地黄、桃仁、红花、牛膝、赤芍、枳壳、川芎、桔梗、柴胡、甘草组成。原方主治胸中瘀血兼气滞之证,笔者用此方加减治疗杂病,每获良效,兹举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