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血液灌流器属于与血液接触的医疗仪器,必须充分考虑血液与吸附材料之间相互作用的特性,因此改善灌流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尤为重要.随着医学、化学、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发展,近年涌现出多种血液灌流(HP)的新材料,HP吸附剂的血液相容性也得到了极大改善,HP技术的临床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结合近年来HP吸附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对HP吸附剂血液相容性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3.
血液相容性研究的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单壁碳纳米管(SWCNT)进行羧基化改性并对改性前后的SWCNT进行血液相容性研究。方法利用浓硫酸与浓硝酸(3:1,v/v)将SWCNT氧化成羧基化单壁碳纳米管(SWCNT-COOH),采用红外光谱仪(FTIR)、马尔文激光粒径仪进行材料表征。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修饰前后的SWCNT对红细胞聚集和形貌的影响。采用血栓弹力图仪(TEG)检测修饰前后的SWCNT对凝血功能的影响。结果利用化学氧化法成功地将SWCNT表面进行羧基化处理。10 mg/ml的SWCNT-COOH引起红细胞聚集和形貌变化。0.01 mg/ml SWCNT和0.001 mg/ml SWCNT-COOH促进了凝血因子的活化。结论用浓硫酸和浓硝酸氧化法可有效地制备SWCNT-COOH。通过红细胞形态观察和凝血实验,揭示了SWCNT和SWCNT-COOH的血液相容性,为SWCNT-COOH的优化设计和生物医学应用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聚氨酯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血液相容性是生物多材料研究领域里最受关注的问题之一,血液相容性是一个涉及血液和生物医学材料表面作用的复杂现象。影响因素繁多。对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的测试和评价同样是一个复杂问题,涉及到多学科,多领域的技术和方法。本文以聚氨酯为例,对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概念、生物医学材料表面和血液的相互作用以及评价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两种新型聚氨酯涂层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十八烷基聚氧乙烯 (SPEO )与 4 ,4 '-二苯甲撑二异氰酸酯 (MDI)的偶联物 SPEO- MDI- SPEO(MSPEO)作为改性材料 ,并分别与聚醚氨酯 (PEU)、壳聚糖 (Chi)两种成膜剂共混得到 MSPEO- PEU、MSPEO- Chi两种改性涂层 ,改性 PEU基膜得到两种改性膜 MSPEO- PEU/PEU(膜 )、MSPEO- Chi/PEU(膜 )。通过血小板黏附实验 ,复钙化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的测定 ,对比了膜 和膜 的抗凝血性能。结果发现两种改性涂层均可显著提高聚氨酯材料的抗凝血效果 ,并不引发溶血反应 ,是极具潜力的两种新型医用聚氨酯涂层材料。其中 ,膜 对血小板的吸附较多 ,但对延长复钙化时间效果较好 ,膜 则能较好的延长凝血酶原时间  相似文献   

7.
背景:当聚氨酯材料与活体组织相接触时,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诸如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 目的:通过混合亲水性软段来改善聚氨酯材料的亲水性,从而制得抗凝血性能较好的聚氨酯材料。 方法:以聚四氢呋喃、聚乙二醇作为混合软段,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为硬段,然后在扩链剂1,4-丁二醇以及催化剂二丁基二月桂酸锡的条件下以预聚法合成一系列聚氨酯材料。 结果与结论:增加聚乙二醇的含量,聚氨酯材料的亲水性提高。软段中含有聚乙二醇的聚氨酯材料依然能够保持聚氨酯材料优良的机械性能,血小板黏附较少,抗凝血性较好。提示通过在聚氨酯合成原料的软段中添加聚乙二醇,可以提高聚氨酯材料的亲水性和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8.
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综合评价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提出由四个体外和半体内试验综合评价生物材料血液相容性的体系,同时用此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了六种用于心血管系统的聚氨酯材料和一种硅橡胶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四参数综合评价体系可较真实地评价生物材料对血液的急性反应,并可对生物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粗筛。  相似文献   

9.
6-羧基壳聚糖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壳聚糖溶于0.5mol/L的乙酸,再以NO2选择性氧化壳聚糖分子中氨基葡萄糖单元的6位羟甲基成羧基,制备了6-羧基壳聚糖.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反应选择性较高,产物保持了壳聚糖基本的链结构;扫描电镜和DSC分析发现,6-羧基壳聚糖与壳聚糖的微纤结构不同,其分子构象卷曲,热稳定性较壳聚糖差.抗凝血测试、溶血测试及扫描电镜观察表明:与壳聚糖相比,6-羧基壳聚糖抗凝血性能大大提高,溶血率明显降低,6-羧基壳聚糖具有很好的血液相容性,其血液相容性随壳聚糖氧化度的提高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四种国产嵌段聚醚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四种二元醇扩链的嵌段聚醚聚氨酯材料血液相容性综合评价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新型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及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对新型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及毒理性研究,评价新型聚氨酯作为人工心脏辅助泵体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实验包括溶血实验、刺激试验及全身急性毒性试验,观察72h组织及动物反应情况。结果新型聚氨酯材料溶血指数小于5%,血液相容性良好,无明显毒性。结论此种新型聚氨酯符合人工心脏辅助泵体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肝素化聚醚砜抗凝血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以聚醚砜(PES)、聚氨酯(PEU)、聚乙烯(GAMBRO)作为对比,对肝素化聚醚砜材料(H-PES)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研究.方法:制备了肝素化聚醚砜抗凝血材料,通过扫描电镜对材料表面白蛋白吸附进行了观察,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别测定了血液与材料作用时血液中的总蛋白、球蛋白、血小板、凝血因子、白细胞及红细胞,采用分光光度计对材料表面溶血率进行了研究,比较了不同材料复钙时间变化.结果:实验表明,4种材料吸附总蛋白量大体相当,但肝素化PES吸附球蛋白只占总蛋白量的30%,血小板吸附量仅为19×10^9/L,比本体材料减少了55%,H-PES复钙时间是本体材料的2倍,而且引起的Ca^2+的消耗也较少,仅有0.1mmol/L,但对白细胞吸附控制都不是很理想.除PES以外,其余材料的溶血率都在5%以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溶血试验、动态凝血时间试验、血小板黏附试验及全身急毒试验,评价聚氨酯硬段改性材料作为人工心室辅助装置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和全身毒性,结果显示硬段改性聚氨酯材料血液相容性优于未改性聚氨酯材料,无明显全身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14.
介入用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介入导管优良的血液相容性是确保血管内介入技术安全可靠进行的重要因素,我们对自己合成的四种介入导管用聚氨酯材料的血液相容性进行了评价,包括溶血试验、血小板黏试验、动态凝血时间试验和动态血栓形成实验。结果表明,其中的H50-100和H60-100具有优良的血液相容性,完全可以用作介入导管材料。此外,还讨论了聚氨酯结构与血液相容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液晶复合膜的表面形貌特征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模仿生物膜的表面结构形态,制备液晶/聚氨酯复合膜,作为抗凝血生物材料;材料和方法:将胆甾醇液晶引入到聚合物中,制成液晶复合材料,利用偏光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表面形貌特征,并通过溶血率测试,动态凝血试验及血小板粘附试验探究液晶/PU复合膜的血液相溶性;结果:在聚合物基材中加入亲水性的胆甾醇液晶可使复合材料表面呈现有液晶微区的有序结构特征,复合膜表面的抗凝血性能提高;结论:胆甾醇液晶能明显改善材料的血液相容性,改善的程度与液晶的组成及复合膜中液晶的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6.
应用传统的Triton-x100法与应用Triton-x100和丹参酚酸B法制备脱细胞血管支架,比较这两种支架的理化性质及其血液相容性,展望应用丹参酚酸B后处理脱细胞血管支架在临床上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前景,以及在组织工程血管材料方面的开发空间。选择SD大鼠16只,雄性,鼠龄7周,体质量250 g左右。解剖大鼠,取腹主动脉;随机分为2组,每组8个。用Triton-x100法(Tx组)、Triton-x100加入丹参酚酸B法(Tx-sal 组),加工制成两种脱细胞血管支架。观察脱细胞血管支架的宏观形貌;亲水性实验测定亲水性;体外溶血实验计算体外溶血率;复钙化凝血时间实验测定复钙化凝血时间;血小板黏附实验测定动态凝血时间,以及体外血小板的黏附;补体激活实验测定补体激活程度情况;比较两组脱细胞血管支架的血液相容性。Tx组接触角为76.36°±4.65°,Tx-sal组接触角为71.26°±3.55°,Tx组接触角度数略高于Tx-sal 组,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Tx-sal 组溶血率为1.5%,Tx组溶血率为2.1%。Tx组复钙化凝血时间为(212±11.32)s,Tx-sal 组复钙化凝血时间为(231±13.53)s,Tx组与Tx-sal 组的复钙化凝血时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x-sal组相比Tx组延缓了凝血时间,抗凝血性更加优良。Tx-sal 组黏附的血小板数目低于Tx组的相应数目。Tx-sal 组补体激活水平低。与传统的Triton-x100法制备的脱细胞血管支架相比,加入丹参酚酸B后处理的脱细胞血管支架具有更加优良的血液相容性,更适合作为组织工程材料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在临床医学上的应用前景更加广阔。  相似文献   

17.
新型LDL-吸附剂对血脂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脂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其中sLDL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的危险因素,较1LDL具有更强的致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于难治性特别是家族性高脂血症,药物治疗少有疗效,血液灌流吸附治疗是目前推荐的治疗方法。为此,本研究以纤维素为载体,以磺酸基 胆固醇的双亲基团为配基首次合成了双亲型吸附剂,分别经体外吸附和体内动物灌流实验,检测吸附剂的吸附量。结果显示:双亲纤维素-5吸附剂对LDL、TC、TG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对HDL无明显的影响,而且可以改变LDL的分布谱,降低sLDL的百分含量,具有良好的选择件。  相似文献   

18.
聚醚砜中空纤维透析膜血浆分离器的血液相容性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研究通过溶血试验、动态凝血时间试验、体外动脉血栓形成试验及血小板粘附试验,综合评价了聚醚砜中空纤维透析膜血浆分离器的血液相容性,结果显示该材料具有较好的血液相容性。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A polypropylene non-woven fabric (PPNWF) was exposed to oxygen plasma to produce peroxides on its surface. These peroxides were used to initiate graft polymerization of acrylic acid (AA) on the surface of PPNWF. Direct heparinization was accomplished via a reaction between heparin and PP-PAA (AA grafted PPNWF) which was activated by EDC (N-ethyl-N’-[3-(dimethylamino)propyl] carbodiimide). Indirect heparinized PPNWF was prepared by grafting poly(ethylene oxide) (PEO) on a PP-PAA surface to form PP-PAA-PEO, followed by reaction with heparin which was activated by EDC before use. The surface modified PPNWFs were characterized by 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ATR–FT-IR) spectroscopy, electron spectroscopy for chemical analysis (ESCA) and contact angle goniometry. It was found that hydrophilicity was greatly improved, as indicated by the decrease of the water contact angle from 142 to 33°. In vitro blood compatibility evaluation of modified PPNWFs, including hemolysis rate, platelet adhesion, plasma protein adsorption and 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 was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both heparinized PPNWFs showed lower hemolysis rates and better platelet anti-adhesion than non-heparinized controls. Furthermore, PPNWF obtained via indirect immobilization of heparin showed better hydrophilicity and blood compatibility than direct heparinization of PPNW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