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了解儿童共同性斜视矫正术后的功能治愈率及其影响因素,为斜视手术治疗的时机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在斜视矫正术后获得眼正位的113例共同性斜视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同视机及颜少明远用和近用随机点立体图对其进行双眼视功能和远、近距离立体视锐度的检测。结果①113例中术后有111例(98.23%)获得Ⅰ级以上的双眼视功能,49例(43.36%)获得≤60″近立体视锐度,54例(47.79%)获得≤60″远立体视锐度。②外斜视组84例,术后近立体视锐度≤60″者46例(54.26%),远立体视锐度≤60″者49例(58.33%);内斜视组29例,术后近立体视锐度≤60″者3例(10.34%),远立体视锐度≤60″者5例(17.24%)。两组比较(P<0.001)。③间歇性外斜视50例,术后近立体视锐度≤60″者36例(72%);远立体视锐度≤60″者38例(76%)。两组比较(P< 0.001)。④内斜视组手术年龄与术后远、近立体视锐度秒角的相关关系:近立体视锐度r=0.472,P<0.01;远立体视锐度r=0.438,P<0.05。内斜视组病程与术后远、近立体视锐度秒角的相关关系:近立体视锐度:r=0.534,P<0.01;远立体视锐度:r=0.536,P<0.01。结论①儿童后天性共同性斜视患者在视力发育敏感期内得到正确的手术治疗,功能治愈率良好。②内斜视患者术后立体视重建率低于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的功能治愈率高于恒定性外斜视。术前有一定的双眼单视功能有利于术后获得更敏锐的立体视觉。③手术时机应取决于斜视类型,并参考术前双眼单视功能检查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眼位变化对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远近立体视的影响。 方法:采用Clement Clarke International同视机检测远立体视,选用随机点画片。采用Titmus立体图检测近方立体视。对40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及术后1wk分别进行远近立体视测定,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术前近立体视存在比率要高于远立体视存在比率。术前近立体视锐度分布情况与正常人不同。术后远近立体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远近立体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立体视的损害表现为远立体视丧失,近立体视锐度下降。大部分间歇性外斜视患者虽然存在近立体视,但立体视锐度要低于正常。眼位矫正对于近立体视改善及远近立体视重建有重要作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手术时机的选择应参考远近立体视检查结果。  相似文献   

3.
正常和间歇性外斜视儿童立体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Hu C  Huang X  Liu G  Li H  Yang X  Han B 《中华眼科杂志》2002,38(8):452-456
目的 研究正常和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手术前,后不同距离立体视的变化。方法 对4-12岁正常组儿童844例和患儿组因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行手术治疗的患儿35例,采用TNO立体视检查法和新立体视检查法(new stereo tests,NST)检测近距离立体视,采用自制的中,远距离立体视检查法检查1-5m立体视;比较不同年龄和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不同距离平均立体视锐度的差异。结果 (1)正常组:4-8岁儿童约98%TNO检查近距离立体视锐度≤60“,立体视锐度与年龄的增长呈直线相关性;10-11岁时立体视锐度最小;4-8岁儿童与9-12岁儿童比较,立体视锐度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约97%儿童NST检查近距离立体视锐度≥40“,各年龄段平均立体视锐度为40“-42“。中,远距离立体视锐度4岁时最大,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小,9-10岁时最小;(2)患儿组;TNO和NST检查,手术前,后近距离立体视锐度接近,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术前中,远距离立体视锐度大于正常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术后中距离立体视锐度较术前明显改善并接近政党,远距离立体视锐度有轻微改善。结论 (1)正常组4岁儿童不同距离立体视开始发育,随年龄的增长继续发育,8岁后明显提高,9-11岁完善。(2)分开过强型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前近距离立体视良好,中,远距离立体视不良,术后中距离立体视改善明显,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应以中距离立体视的恢复程度作为疗效指标。  相似文献   

4.
间歇性外斜视与立体视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与立体视觉关系。方法对132例间歇性外斜视有立体视觉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1)间歇性外斜视以近立体视保存,远立体视大部分丧失为特征。(2)保存的近立体视锐度低于正常人群。(3)立体视锐度与斜视度大小间无用关性.(4)间歇性外斜视有立体视的病人双眼视力大致正常。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术前检查立体视觉对手术时机选择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后的远期疗效并探讨手术后远期获得中心凹立体视的影响因素.方法 对216例4~15岁的间歇性外斜视儿童进行斜视矫正手术,并于手术前、手术后1个月及手术后≥1年时行眼位、双眼视功能、近及远距离立体视锐度检查.术后远期平均随访3.68年.结果 术后≥1年,216例中有90.74%的儿童获得≤60"的近立体视锐度,74.07%的儿童获得≤60″的远立体视锐度,近、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按手术年龄将患者分为≤6岁组、6~9岁组和≥9岁组,三组间术后远期近、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锐度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远期有150例(69.44%)眼位正位,66例(30.56%)眼位欠矫,远期正位组与远期欠矫组≤60″的近立体视锐度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远期正位组≤60"的远立体视锐度检出率为80.00%,远期欠矫组≤60″的远立体视锐度检出率为60.61%,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17,P<0.0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远期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的检出率与术前患者是否存在远立体视锐度的密切相关.术后远期保持正位与检出中心凹立体视相关.结论 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后远期近、远距离立体视锐度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不受手术年龄影响.影响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锐度形成的不良因素为远期眼位回退.术前存在远立体视有利于术后形成远距离中心凹立体视,故儿童间歇性外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应选择在远立体视丧失以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手术前后立体视功能及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对166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根据远、近立体视检查情况分为3组:远、近立体视均保存者48例为A组,远立体视丧失、近立体视保存者72例为B组,远、近立体视均丧失者36例为C组;近立体视用Titmus立体图,远立体视用赵堪兴设计的随机点立体图在术前和术后3个月进行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病人远、近立体视锐度手术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疗效最好。B组病人手术前后近立体视锐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该组病人术后近立体视比术前有所提高,近立体视最先开始建立;B组病人远立体视术后有26.39%病人得到重建,疗效次于A组。C组疗效最差。结论间歇性外斜视的最佳手术时机应选择在远立体视功能丧失以前进行。  相似文献   

7.
远立体视测定对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选择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最佳手术时机,以求达到矫正斜视并获得完善的双眼单视功能目的。方法采用颜氏远用和近用随机点立体图,对69例间歇性外斜视进行手术前后立体视锐度测定;用三棱镜法测量远近斜视角;用同视机法测定双眼单视功能。结果69例间歇性外斜视中术前4例通过远立体视,47例通过近立体视,二者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术后37例通过远立体视,与术前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01),而近立体视手术前后无明显差异;病程愈长,术后获得立体视者愈少,病程短则相反。结论通过测定远近立体视,合理掌握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时机,对其预后估计及疗效评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不同检查方法检测斜视患者立体视锐度的一致性,以及不同类犁斜视立体视损害的差异.方法:对4-25岁双眼视正常组76例及共同性斜视组89例(间歇性外斜39例,恒定性外斜22例,非调节性内斜28例),采用TNO及Randot立体图于40 cm处检查近距离立体视,采用Optec3500视觉检查仪检查远距离立体视,比较3种方法测定的立体视锐度的一致性及不同类型斜视的立体视差异.结果:随机点立体图(TNO)的立体视锐度高于非随机点立体图(Randot与Optec3500)的立体视锐度(P<0.01);恒定性外斜及内斜TNO近立体视丧失达90%以上,3种方法检查的立体视分布无显著性差异;间歇性外斜的远、近立体视均存在,但其分布有显著性差异(P<0.05),远立体视的中心凹立体视比例明显降低.结论:立体视损害与斜视偏斜性质无关;随机点及图形立体图对斜视者的检查结果在中心凹立体视一致性好,在黄斑及周边立体视差异较大,故不能仅凭一种检查方法来判断斜视者是否存在立体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间歇性外斜视手术欠矫与过矫对立体视锐度的影响。方法将47例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以术后正位、欠矫、过矫分为三组,对其三组手术前后的近立体视锐度与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进行观察比较。结果1、正位组立体视锐度术后比术前显著改善P<0.05;欠矫组立体视锐度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过矫组立体视锐度术后比术前显著损害P<0.05。2、正位组与欠矫组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术后比术前显著改善P<0.05;过矫组同视机双眼单视功能手术前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鉴于间歇性外斜视手术过矫后对近立体视锐度的显著损害,矫正手术以不过较为宜。  相似文献   

10.
郭雷  才娜  韩屹 《国际眼科杂志》2011,11(6):1012-1014
目的:回顾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术前及术后6mo时眼位正位者的近立体视情况。为探讨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手术的合理时机选择提供判断依据。方法:回顾4~8岁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及术后6mo时眼位正位者78例,将其依据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周边立体视分为3组,分析其术前控制正位时以及术后6mo时眼位正位者的双眼近立体视情况。结果:术前控制正位时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组12例,平均立体视为55.28±15.43″,黄斑立体视组56例,平均立体视为197.55±20.72″,周边立体视组10例,平均立体视为612.29±75.48″。术后黄斑中心凹立体视组立体视锐度不变,平均立体视为41.94±11.56″;黄斑立体视组恢复黄斑中心凹立体视锐度者16例,其余有不同程度提高,平均立体视为170.04±16.47″;周边注视组恢复黄斑立体视者2例,其余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平均立体视为506.40±62·53″,没有恢复黄斑中心凹立体视者。结论:儿童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术前眼位可控制正位时近立体视功能大多已受损,手术可恢复一定的近立体视功能,但是恢复黄斑中心凹立体视功能仍有一定困难,在条件具备的前提下,早期手术对于双眼视功能的恢复有益。  相似文献   

11.
视网膜缺血再灌注后即早基因C-FOS、C-JUN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琴  蔡小军 《眼视光学杂志》2005,7(2):128-130,134
目的观察大鼠视网膜缺血再灌注(retinal ischemia reperfusion,RIR)后,凋亡即早基因c-los、e—jun及白介素1β(IL-1β)多肽在视网膜各层细胞中的表达变化,进一步明确凋亡即早基因和白介素1β与RIR损伤发生机制的关系。方法采用前房灌注生理盐水,形成130mmHg(17.3kPa)高眼压,诱导大鼠视网膜缺血60min,解除高眼压,建立RIR模型。缺血60min,再灌注1h、3h.6h、12h、24h后作视网膜石蜡切片,观察c—fos、c-jun及IL-1β的免疫组化结果。结果正常对照组未见c—fos、c-jun及IL-1β的表达,RIR后,c-fos、c—jun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ganglion cell layer,GCL)和内核层(inner nuclear layer,INE)的表达为,再灌注1h少量表达,3h达到高峰,6h开始下降,12h、24h几乎趋于正常组表达。IL-1β在再灌注12h、24h出现表达。而外核层(outer nuclear layer,ONE)几乎均无无阳性表达。结论c—fos、c-jun及IL-1β参与RIR损伤的发生,RIR中视网膜节细胞层和内核层细胞存在凋亡征象。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缺血再灌注大鼠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含量与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issue-type plasminogena etivator,TPA)活性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提高眼压法造成视网膜缺血后,恢复眼压形成血流再灌注。实验分正常对照组和缺血1h再灌注1h组、缺血1h再灌注2h组、缺血2h再灌注1h组、缺血2h再灌注2h组四个实验组,每组各取10例测定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浓度与TPA活性的变化,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缺血再灌注后,大鼠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含量与TPA活性随缺血和再灌注时间的延长而升高(P〈0.01),两者之间呈显著相关性(r=0.524,P〈0.01)。结论缺血再灌注可引起视网膜细胞线粒体钙含量的升高,从而导致视网膜组织TPA活性的增高,引起视网膜组织结构和功能的损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及其受体CD44在白内障患者及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表达规律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2例前囊下白内障1、7例核性白内障、14例皮质性白内障患者和11例正常晶状体上皮细胞中OPN和CD44的表达,并进行阳性细胞计数和各组间比较。结果OPN与CD44在前囊下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6.48%±4.14%和45.55%±5.52%,在皮质性白内障为4.36%±1.12%和3.05%±1.02%,在核性白内障和正常晶状体中表达为阴性。前囊下白内障组中OPN及CD44的阳性表达率与核性白内障、皮质性白内障及正常人晶状体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经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前囊下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中OPN和CD44的阳性表达率呈正相关(r=0.866)。结论OPN及CD44在前囊下白内障及皮质性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均表达为阳性,在前囊下白内障晶状体上皮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两者在前囊下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定量测定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和白内障患者房水及玻璃体内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的浓度,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测定32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第Ⅱ组曾接受过全视网膜光凝治疗)、18例白内障患者(第Ⅲ组)的房水及玻璃体内VEGF、IL6浓度,所有患者标本均于手术中穿刺所得。结果第Ⅰ组房水及玻璃体内VEGF、IL6浓度明显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显著性;而第Ⅱ组与第Ⅲ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眼内VEGF、IL6浓度增高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树突状细胞数量及趋化因子CCL19含量的变化。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测定大鼠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趋化因子CCL19含量及树突状细胞数量。结果自体移植组术后局部淋巴结内CCL19含量升高,持续至术后第3天(P<0.05),以后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同种异体移植组,局部淋巴结内CCL19含量在术后1~3d与自体移植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以后持续上升,至后期显著高于正常组及自体移植组,于第7天达高峰(P<0.05)。树突状细胞数量与CCL19变化趋势一致。结论角膜移植后局部淋巴结内CCL19表达增高,促进树突状细胞的迁移,这可能是同种异体移植排斥反应启动与进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人晶状体蛋白质组研究中双向电泳技术的初步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初步建立人晶状体蛋白质组研究中的双向电泳分离技术,提高晶状体蛋白分辨率和重复性。方法:采用固相pH梯度(IPG)等电聚焦(IEF)为第一向、SDS-PAGE垂直电泳为第二向的双向电泳技术,对样品的处理、水化、等电聚焦、SDS-PAGE等步骤进行了优化。结果:样品经3次重复实验,获得了蛋白质斑点数(133±7)个,蛋白质斑点在IEF方向平均偏差为(2.13±0.17)mm,在SDS-PAGE方向平均偏差为(1.78±0.21)mm,相对百分含量的标准差为(4.01±1.64)%。结论:双向电泳适合于人晶状体蛋白质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志宏  刘双珍  谭佳 《眼视光学杂志》2004,6(4):206-207,211
目的:分析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厚度改变与屈光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视网膜厚度分析仪(retinal thickness analyzer,RTA)测定48例(91眼)正常人和近视患者后极部视网膜厚度,研究其后极部不同区域视网膜厚度与屈光度的相关性。结果: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平均厚度与屈光度明显相关,与性别、年龄无关。黄斑区与黄斑周围区视网膜厚度差异有显著性。随着近视屈光度增加,后极部视网膜明显变薄,其中黄斑周围区视网膜变薄较黄斑区更明显。正常组、低中度近视组之间后极部视网膜平均厚度差异无显著性,而他们与高度近视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结论:高度近视眼后极部视网膜较正常人、低度和中度近视眼明显变薄,其中以黄斑周围区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精确性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通过对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 (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与传统接触式A超测量眼轴长度的比较 ,评价两种方法测量人工晶状体度数 (IOL)的精确性及特点。方法 :分析 2 0 0 3年 1月至 2 0 0 4年 4月间在我院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 1 51人 ( 2 55眼 ) ,其中IOL Master测量眼轴长度 1 31眼 ,接触式A超测量眼轴 1 2 4眼 ,使用IOL Master内SRK/T公式计算IOL度数 ,术后 1个月检查患者屈光状态。结果 :IOL Master组和A超组术后 1个月平均绝对屈光误差≤± 0 .50D者分别为 4 1 .98%和 2 8.2 3% ,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 χ2 =5.2 80 5,P <0 .0 5) ,≤± 1 .0 0D者分别为 70 .2 3%和 58.87% ,χ2 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 χ2 =3.5984 ,P >0 .0 5) ;高度近视患者平均绝对屈光误差≤± 0 .50D者分别为 4 0 .74 %和 2 3.6 8% ,χ2 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 χ2 =2 .90 4 4,P >0 .0 5) ,≤± 1 .0 0D者分别为 6 2 .96 %和 4 2 .1 1 % ,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 ( χ =3.91 0 9,P <0 .0 5) ;非高度近视患者平均绝对屈光误差≤± 0 .50D者分别为 4 2 .86 %和 30 .2 3% ,χ2 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 χ2 =2 .80 37,P >0 .0 5) ,≤± 1 .0 0D者分别为 75.32 %和 6 6 .2 8% ,χ2 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 χ2 =1 .6 0 0 ,P >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建立适宜条件下,用荧光指示剂Fura-2测定乳兔视网膜细胞内游离钙(简称[Ca2+]i)的方法。方法:用酶解制备视网膜细胞悬液。Fura-2/AM负载进行荧光测定。结果:经0.05%胰蛋白酶消化10分钟,可使细胞存活率达90%以上。在37℃条件下与Fura-2/AM温育40分钟,于30分钟内测定为最佳条件。结论:静息状态下[Ca2+]i水平为(223±27)nmol/L,其值在文献报道范围内。高钾去极化,在K+为25mmol/L和50mmol/L时,分别使[Ca2+]i增加了59%和148%,由此证明视网膜细胞悬液制备和测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模型后极部巩膜蛋白多糖水平的变化,探讨其在哺乳类动物近视眼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出生2~3周的断乳花色豚鼠20只,随机均分成2组。遮盖组右眼予不透明眼罩遮盖2周,去遮盖组右眼遮盖2周后去遮盖1周。左眼开放为自身对照眼。于实验开始及结束时检影、测眼轴,达规定时限后处死动物,取后极部巩膜,行免疫组织化学及RT-PCR反应,检测decorin核心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试验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和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豚鼠遮盖组诱导的相对近视约-8.15 D,眼轴相对增长约0.63 mm;去遮盖组相对近视约-4.30 D,眼轴相对增长约0.57 mm。去遮盖组屈光程度下降值明显小于遮盖组(F=5.974,P<0.05)。免疫组织化学法及RT-PCR法示遮盖组和去遮盖组的实验眼和自身对照眼后极部巩膜均有decorin核心蛋白及其mRNA表达;其mRNA相对含量在组内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豚鼠形觉剥夺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decorin mRNA表达显著降低,去除遮盖后其表达上调,提示decorin可能参与了形觉剥夺性近视眼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