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 (CRP)检测价值。方法 :采用速率比浊法检测患者血清CRP ,采用干化学反应法检测患者血清CK和CKMB。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不稳定性心绞痛 (UAG)组CRP明显增高 ,而CKMB不增高 ;急性心肌梗塞 (AMI)组CRP和CK、CKMB均明显增高。结论 :CRP是判断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的有效指标 ,判断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病变严重程度 ,CRP较CKMB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中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变化,探讨其在ACS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临床确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47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6例,及同期同年龄组体检健康者25例.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中的hs-CRP浓度.应用SSP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患者组hs-CRP血清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MI组患者与UA组患者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AMI组患者发病初期与治愈后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 ACS患者血清hs-CRP水平明显升高,是一个较为敏感的冠脉损伤的指标,可作为预后评估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检测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65例,稳定型心绞痛(SAP)40例及健康对照者42例的血清C反应蛋白浓度,并进行比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急性心肌梗死38例患者6 d后进行血C反应蛋白浓度复查,复查前后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C反应蛋白浓度较稳定型心绞痛组、对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稳定型心绞痛组与对照组之间血C反应蛋白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急性心肌梗死(<24 h)血C反应蛋白浓度较心肌梗死(6 d)血C反应蛋白浓度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反应显著相关,C反应蛋白越高提示冠心病患者病情越不稳定。溶栓治疗可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中C反应蛋白水平,与溶栓减轻急性炎症反应有关。C反应蛋白可作为临床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有效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评估CRP在ACS发生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33例ACS患者和36名健康体检者(对照者)CRP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ACS组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CRP水平是临床评估ACS发生发展过程的重要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中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ACS患者86例为观察组,将观察组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两组,UAP组47例,AMI组39例,另选健康成人4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血中sICAM-1和sVCAM-1水平,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各组血中CRP浓度,并对其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CS患者循环血中sICAM-1、sVCAM-1和CRP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AMI组血中sICAM-1、sVCAM-1和CRP水平明显高于UAP组(P<0.01)。结论ACS患者血中sICAM-1s、VCAM-1和CRP水平明显升高,并可作为冠状动脉斑块稳定性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7.
C反应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C反应蛋白 (CRP)与急性冠脉综合征 (AcutecoronarysyndromesACS)的关系。方法 测定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患者 47例 (其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2 5例、非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冠心病患者 2 2例 )和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 2 4例的血CRP浓度。结果 ACS患者组 (A组 )血CRP浓度为 15 5 4± 18 86mg/dl,非ACS患者组 (B组 )血CRP浓度为 3 98± 4 5 7mg/dl,对照组 (C组 )血CRP浓度为 3 67± 4 43mg/dl。A组与B组之间CRP浓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B组与C组之间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CRP浓度明显升高 ,提示炎症反应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 ,CRP浓度测定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8.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tima-media thickness (IMT), plaque score in the carotid artery of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hs-CRP) and the plaque score. METHODS: Using high-resolution ultrasonic instrument, IMT and the plaque score in the carotid artery were detected in 30 patients with ACS, 29 patients with stable angina pectoris SAP and 17 control subjects, in addition to the measurement of hs-CRP. RESULTS: Compared with SAP and control groups, IMT, total plaque score, soft and hard plaque scores in the carotid artery in AC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01). Hs-CRP (4.336+/-1.334 mg/L) in ACS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P<0.001) as compared with that in SAP group (2.205+/-0.458 mg/L) and control group (1.625+/-0.434 mg/L). Hs-CRP had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IMT, whole plaque score, soft and hard plaque scores in the carotid artery,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IMT, total plaque score, soft and hard plaque scores in the carotid artery in ACS group a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and hs-CRP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IMT, total plaque score, soft and hard plaque scores in the carotid artery,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研究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60例ACS患者,对照组50例,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hs-CRP,所有ACS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对冠脉血管进行损害程度评分,研究hs-CRP与冠状动脉狭窄范围及程度的关系。结果ACS组hs-CRP高于对照组(P〈0.01)。冠脉多支病变组hs-CRP高于单支病变组(P〈0.01),闭塞组hs-CRP高于狭窄组(P〈0.01)。结论测定ACS患者hs-CRP对其冠状动脉狭窄范围及程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测定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C-反应蛋白(CRP)浓度,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预后及严重程度。方法:对A组急性冠脉综合征21例患者、B组稳定性心绞痛25例患者、C组正常人51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定量测定血清CRP浓度。结果:A、B、C3组血清CRP浓度分别为18.65±24.22mg/L、3.45±6.50mg/L、2.91±3.45mg/L,A组CRP水平显著高于C组(P<0.01)。结论:CRP可预测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及冠心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胶乳增强透射比浊法测定65例脑梗死患者入院24h内血清CRP含量,并与对照组进行研究比较,同时将脑梗死患者按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为轻、中、重三组。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浓度明显升高(P〈0.01)。血清CRP含量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P〈0.01),重型组脑梗死患者血清CRP含量高于轻、中型组。结论CRP参与了脑梗死炎症反应的过程,CRP水平测定对脑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联合检测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早期诊断及预后评价的意义。方法将108例ACS患者分成三组,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38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1例,对照组选取同期住院未发现心血管意外者40例。Hcy采用荧光偏振计术测量,Hs—CRP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定量法测量,BNP采用荧光免疫定量检测。结果ACS患者组的三项参数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AP和SAP组Hcy、Hs—CRP、BNP表达水平兀差异。结论Hey、Hs—CRP、BNP三项指标的高表达与ACS有密切关系,联合检测有助于ACS的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在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中的改变以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随发病时间的变化趋势。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对12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和13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hs-CRP检测,并按照常规方法测定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血脂水平。同时对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发病12h之内、24h、48h、72h时和7d的hs-CRP检测,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hs-CRP水平(6.26±5.60mg/L),明显高于不稳定型心绞痛对照组(3.52±4.34mg/L),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2组间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三酰甘油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48h(13.05±3.89)mg/L或72h(13.04±3.98)mg/L的hs-CRP水平较发病12h内(5.34±5.45)mg/L明显增高。结论hs-CRP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明显增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48h或72h的hs-CRP较发病12h内更能反映急性冠脉事件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表达。方法分别测定60例ACS患者入院时hs-CRP水平,并测定30例稳定型心绞痛及30例健康成人hs-CRP作对照。血浆hs-CRP的测定采用微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结果ACS组的hs-CRP水平(8.05±2.48)mg/L,较正常对照组(2.17±0.91)mg/L高(P〈0.01),较稳定型心绞痛组(2.27±0.84)mg/L高(P〈0.01),稳定型心绞痛组(2.27±0.84)mg/L较正常对照组(2.17±0.91)mg/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CRP与ACS发生有关,可作为危险分层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 )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水平的变化。方法 :入选 12 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 ,根据病情将其分为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6 0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组 6 0例 [治疗前不稳定型心绞痛 1组 (UA1) ,治疗后不稳定型心绞痛 2组 (UA2 ) ],并入选 6 0例健康者作为正常对照组 ,分别测定血浆溶血磷脂酸 (LPA)。结果 :AMI组和UA1血浆LPA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1 8378± 0 6 75 3μmol/L) ,分别是 3 80 17± 1 6 2 89μmol/L、3 0 2 73± 1 2 76 7μmol/L ,P <0 0 5 ,其中异常增高率AMI组占 6 3 3% ,UA1组占 4 5 % ,UA2 组占 13 3% ,正常组 5 % ,不稳定型心绞痛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后LPA明显降低 2 0 4 6± 0 84 72 μmol/L。结论 :血浆溶血磷脂酸作为体内凝血和血栓形成过程早期释放的分子标记物在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生发展及指导合理应用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方面有重要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对27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分析,并与无糖尿病的3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血糖、血脂、收缩压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受累冠状动脉血管数目较多,弥漫性病变多见,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结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聚集致使罹患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冠状动脉病变严重且弥漫,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L-精氨酸(L-Arg)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心律失常的影响,来评价L-Arg对ACS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67例ACS患者被随机分到对照组和L-Arg治疗组。所有患者于入院时及用药7d后取静脉血,测定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C-反应蛋白(CRP)浓度。每天心电监护记录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结果治疗7d后,L-Arg治疗组NO高于对照组(P〈0.05),ET-1、CRP低于对照组(P〈0.01),心律失常发生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 L-Arg能够改善ACS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降低心律失常的发生率。L-Arg对ACS患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血清C反应蛋白血糖及血脂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靖涛  卢娜  宋志军 《黑龙江医学》2006,30(4):289-290
目的分析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不同与血糖(Glu)、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脂之间的变化关系。方法测定156例健康成人CRP、Glu、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ApoA)、载脂蛋白B(ApoB),按CRP水平分为3组,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CRP较高水平组与较低水平组相比Glu、HbA1c、TG、CHO、LDL-C、ApoB升高有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监测血清C反应蛋白及血糖、血脂水平变化对研究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临床上诊断为ACS的患者322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207例(AMI组包括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UA)患者115例(UA组);同时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4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血浆NT-proBNP及肌钙蛋白T(cTn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彩色超声心动图检测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1)AMI组NT-proBNP水平为897.6[219.4~1918.5]pg/ml,明显高于UA组的182.1[84.9~596.2]pg/ml,且两组患者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117.7[66.6~213.2]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NT-proBNP与hs-CRP、cTnT呈正相关(r=0.451,P =0.000;r=0.183,P =0.001),与LVEF呈负相关(r=-0.423,P =0.000).(3)不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者NT-proBNP水平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01).结论 NT-proBNP可以作为心肌缺血范围和严重程度以及左心室功能受损的指标,测定ACS患者的NT-proBNP水平,有助于对该类患者进行早期危险分层,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T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组3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组42例,健康对照患者组36例,采用固相层析免疫分析技术定性检测心肌TI。结果 急性心肌梗死组、不稳定型心绞痛组患者心肌T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急性心肌梗死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组之间心肌 TI阳性率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结论 心肌TI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可升高,对心肌损伤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