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针法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手术98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针法颈丛阻滞应用于甲状腺手术980例报告韦运杰(广西区柳州卫校柳州市545005)关键词甲状腺;颈丛阻滞麻醉;手术治疗颈丛阻滞麻醉是颈部手术常见的麻醉方法。1989~1996年10月我们以一针法颈丛阻滞对980例甲状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科于1987年开始行颈筋膜下阻滞麻醉用于甲状腺手术。本法操作简单,效果满意,并发症明显减少。现将颈筋膜下颈丛阻滞麻醉182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2例患者中,男性26例,女性156例;最大年龄67岁,最小年龄14岁;其中甲亢36...  相似文献   

3.
双侧C_4横突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40例体会宋丽明大连铁路医院116001为提高颈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更好配合甲状腺手术,我院自1992年以来改用C4横突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其中行双侧C4横突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40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颈神经丛阻滞麻醉是甲状腺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近来临床已多用改良一针法阻滞,即于胸锁乳突肌与颈外静脉交叉点外侧1cm处垂直穿刺,针抵C4横突阻滞深丛,退针至皮下浸润阻滞颈浅丛各分支,临床效果满意。而单纯行颈浅丛阻滞临床报道较少,我们于1996年11月~1997年10月共行甲状腺手术175例,随机对其中59例施行颈浅丛阻滞麻醉,均取得满意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59例,男11例,女48例,年龄16~62岁,平均41.9岁,病种包括:甲亢1例,甲状腺腺瘤或囊肿58例。单或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26例,单或双侧甲状腺腺瘤或囊肿摘/切除术33例,手术…  相似文献   

5.
臂丛加颈丛浅支阻滞法在锁骨骨折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3~1995年对13例行锁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采用臂丛加颈丛浅支阻滞法进行麻醉,取得了满意效果,并与肌间沟臂丛(26例)、颈丛一点法(12例)的麻醉效果进行了比较。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51例患者中,女22例,男29例。年龄14~60岁。骨折部位:锁骨远端14例,锁骨中段26例,锁骨近端11例。按麻醉方法分为3组:臂丛加颈丛浅支阻滞13例,臂丛阻滞26例,颈丛阻滞12例。1.2 麻醉前用药 术前30min肌注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钠0.1g。1.3 麻醉…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颈丛阻滞麻醉在中度甲亢,甲状腺腺瘤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行单、双侧单状腺次全切除,甲状腺腺瘤摘除的患者,做颈丛阻滞麻醉。结果:23例患者20例效果满意,2例效果一般,1例效果差。结论:对于中度甲亢及甲状腺腺瘤患者手术选择颈丛阻滞麻醉基本上能够满足临床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气管内全麻复合颈丛阻滞用于甲状腺手术30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甲状腺手术的麻醉临床上一直有争论。我们总结了我院2004年10月-2005年5月采用气管内全麻复合颈丛阻滞麻醉行甲状腺手术30例,并与单纯颈丛阻滞麻醉的甲状腺手术30例作对照,比较二种不同麻醉方法下围术期循环的变化。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0例甲状腺肿瘤手术颈丛与硬膜外阻滞效果比较宁夏银川市第一医院麻醉科(750001)邢学宁胡学仁李忠田我院从1994年2月~1995年12月,对60例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分别采用颈部硬膜外和颈丛神经阻滞两种方法麻醉,观察麻醉效果及并发症,提出麻醉选择...  相似文献   

9.
颈丛麻醉与颈部硬膜外麻醉在甲状腺手术中应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民 《中外医疗》2011,30(3):48-49
目的 探讨在甲状腺手术中采用颈丛神经阻滞与颈部硬膜外麻醉不同麻醉方法临床效果。方法 将60例甲状腺患者随机分为2组,即颈丛阻滞麻醉和颈部硬膜外麻醉2组。颈丛阻滞麻醉采用双颈浅加单侧颈深[三点法]阻滞;颈部硬膜外麻醉选择C4~5硬膜外进行穿刺麻醉。并对2组患者麻醉前、切皮、分甲状腺上极及手术完成4个阶段的血压、心率、呼吸及SPO2的变化,以及麻醉效果进行观察并比较麻醉引起术中声嘶的情况。结果 颈部硬膜外麻醉组仅收缩压与麻醉前相比有差异(P〈0.05),颈丛神经阻滞麻醉组舒张压,收缩压与麻醉前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颈部硬膜外麻醉组麻醉效果明显好于颈丛阻滞麻醉,2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且硬膜外麻很少引起患者声嘶。结论 颈丛阻滞麻醉和硬膜外阻滞对与患者呼吸功能均无显著影响,但颈部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循环系统的影响较轻,引起的术中声嘶极少,麻醉效果更满意,值得临床上运用。  相似文献   

10.
颈丛与硬膜外阻滞对甲状腺手术中血糖和循环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颈丛、硬膜外阻滞对甲状腺手术中血糖和循环参数的影响。方法:选择ASAI-II级,年龄22-55岁,甲状腺手术的女性患者30例,随机分为颈丛阻滞组(颈丛组)15例,硬膜外阻滞组(硬膜外阻)15例,颈丛阻带选用0.8%利多卡因和0.25%布比卡因混合液,以C4一点法行双侧深浅丛阻滞,硬膜外阻滞选用1.3%利多卡因和0.15%丁卡因混合液,穿刺点选择C5-6间隙,采用侧卧位直入法,并向头置管3cm,分别测定并记录麻醉前,麻醉后,20min,切皮,分离甲状腺上极,切腺体和术毕血糖,血压及心率的变化。结果:两组各时段血糖均逐步上升,于分离甲状腺上极后各时点值与麻醉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硬膜外阻只在分上极进SBP值明显高于麻醉前值(P<0.05),其余各时点血压,心率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颈丛组在分离甲状腺上极,切腺体时DBP,SBP,MAP均分别明显高于麻醉前值(P<0.05,P<0.01),结论:颈丛阻滞,硬膜外阻滞均不能完全抑制甲状腺手术中血糖上升,现象,相比心血管反应而言硬膜外阻滞优于颈丛阻滞。  相似文献   

11.
为保留颈丛阻滞麻醉的优点,同时尽量避免其缺点[1],笔者设计丙泊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下甲状腺手术的麻醉与传统颈丛阻滞麻醉进行对照研究,以评价丙泊酚联合小剂量瑞芬太尼辅助颈丛阻滞下甲状腺切除术麻醉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颈丛麻醉一针法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摆好姿势让头尽量后仰,充分暴露麻醉所需解剖位置,包块大的一侧先阻滞颈深丛后阻滞颈浅丛,共给局麻药12ml,另一侧刚只阻滞颈浅丛,给局麻药8ml。15min后,给予镇静、降压药。结果均有血压升高,有2例出现喉返神经阻滞,有1例出现霍奈氏综合征,无局麻药毒性反应及全脊麻发生。结论颈丛麻醉一针法较以往颈丛麻醉三针法相比,对患者损伤小,阻滞效果亦能满足手术需要,并发症少,且初学者易于掌握。  相似文献   

13.
颈丛神经阻滞最常用于甲状腺手术,甲状腺受迷走神经的支配.颈丛阻滞麻醉可抑制颈动脉窦和迷走神经的活性,使交感神经的兴奋性增强,导致血压升高、心率加快.由于颈丛神经阻滞麻醉存在阻滞不全的缺陷,在麻醉中常合并有各种并发症,尤其是在心血管系统和呼吸功能方面尤为突出.我院自2002年采用颈丛阻滞联合瑞芬太尼微量泵输注用于187例甲状腺手术获得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正> 我院近年来采用一针法颈丛神经阻滞完成甲状腺手术55例,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5例中男16例,女39例;年龄20岁到68岁,其中甲状腺瘤切除术12例,甲状腺囊肿摘除术32例,甲状腺大部切除术11例。 1·2 麻醉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安定10mg,阿托品0.5mg,心率快、基础代谢率高者用牙莨菪碱0.3mg代替阿托品。 1·2·1 双侧颈深丛阻滞法 患者平卧,头转向对  相似文献   

15.
颈丛阻滞麻醉是甲状腺手术的主要麻醉方法,近来临床上大多已改进使用一针法或改良一针法,大大地减少了颈丛阻滞麻醉并发症[1].但引起心血管副反应仍比较明显.对高血压患者阻滞后的血压突发性增高,特别引起我们高度重视.为此,我们对复方氯丙嗪在高血压患者颈丛阻滞快速降压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颈外浅静脉旁肌间沟臂丛、颈丛阻滞李鸿芳,周玉生,史鸣(安徽省淮北市矿工总医院麻醉科225000)传统的肌间沟臂丛、颈丛阻滞均于椎管横突旁穿刺或颈丛三点法阻滞[1],麻醉后常出现因颈交感神经阻滞引起的霍纳氏综合征、喉返神经麻痹[2],血管损伤后局部血肿...  相似文献   

17.
甲状腺及前颈部手术具有应用颈丛神经阻滞的强烈指征,本文对 240例此类病人分别用一针法颈深丛和颈浅丛神经阻滞就其用药量、麻醉效果及毒副反应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颈丛麻醉下行甲状腺手术107例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祥云  谢建梅 《右江医学》2004,32(3):256-257
目的 探讨颈丛神经阻滞下行甲状腺手术的麻醉并发症及其处理。方法 颈丛阻滞均采用一针法 ,颈深丛注射麻药1%利多卡因 +0 .2 5 %罗哌卡因 6~ 8ml,颈浅丛注射麻药 5~ 6ml。双侧颈深加双侧颈浅阻滞 2 1例 ,一侧颈深双侧颈浅阻滞 86例 ,术中均用哌替啶与氟哌利多合剂辅助麻醉。结果 全组麻醉效果尚满意 ,能顺利完成手术 ,有 45例 (占 42 .1% )出现心率、血压增高 ,4例颈丛阻滞 2 0~ 3 0分钟后出现呼吸困难改全麻插管。全组病人痊愈出院。结论 颈丛阻滞麻醉下行颈部手术存在一定的缺陷 ,在临床上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及时发现并准确处理 ,防范于未然。  相似文献   

19.
颈丛阻滞复合针刺麻醉应用于甲状腺手术的效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应举  袁记 《医学争鸣》2007,28(5):468-468
0 引言 甲状腺手术以往常选用针刺麻醉,镇痛效果较为确切,当前主要选用颈丛神经阻滞麻醉. 我们将针刺与颈丛阻滞复合应用于甲状腺手术,观察其麻醉效果、术中心血管反应及术中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并与单纯颈丛阻滞麻醉相比较,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一针法浅深颈丛阻滞麻醉103例临床应用体会西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李李更德,李建亭我院自1990年1月至1994年10月采用一针法浅深颈丛阻滞麻醉103例,获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此法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男性42例,女性61例,年龄最小24岁,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