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文超 《当代医学》2010,16(16):93-94
目的探讨CT应用于肺内多发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美国产GE Synergy螺旋CT扫描机,对53例肺内多发结节扫描,统计每个病例各层CT图像中结节的类型、形态及分布特点等征象。结果小叶中心分布及气腔结节形态特点4种疾病无差异(P〉0.05)。小叶间隔结节方面肺结核、矽肺显著多于肺转移瘤、细支气管炎(P〈0.05);胸膜下结节与间质结节在炎性结节出现少;"树枝发芽"肺转移瘤出现很少,与肺结核、细支气管炎和矽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CT对肺内多发结节的疾病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肺内多发结节中CT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某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48例肺内多发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扫描检查,对所有检查结果进行分析。观察所有患者CT扫描中4种疾病的肺内结节影像情况。结果:矽肺、肺结核、细支气管炎、肺转移瘤4种疾病患者的小叶中心分布,以及气腔结节的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比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矽肺与肺结核患者的小叶间隔结节人数明显多于细支气管炎和肺转移瘤患者,差异显著(P0.05);肺转移瘤患者的树枝发芽结节特征与其他3种疾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肺内多发结节患者采用CT进行扫描诊断,能够为临床准确鉴别疾病,为医生选择恰当的治疗方法提供有力的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与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T在肺内多发结节诊断鉴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4月在我院治疗的56例肺内多发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CT扫描检查,并对影像扫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疾病中气腔结节形态与分布位置(小叶中心、小叶间隔)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肺结核、肺转移瘤与矽肺、细支气管炎于胸膜下结节分布相比,差异显著(P<0.05);肺转移瘤的间质结节数量较其他3种疾病更多,差异显著(P<0.05);肺转移瘤的树枝发芽结节较其他3种疾病更少,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CT对肺内多发结节患者进行扫描诊断,可准确判断结节类型与分布位置,优势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粟粒型肺结核和粟粒性肺转移瘤的CT特点,提高CT检查对肺部粟粒性病变的诊断水平。方法选取45例诊断为粟粒型肺结核患者的CT资料和40例诊断为粟粒性肺转移瘤患者的CT资料,对肺部结节大小、分布、密度、毛刺征进行观察,同时记录肺内及纵膈淋巴结肿大情况、肺内多发空洞及胸腔积液情况。结果结节大小、分布、密度三者联合对粟粒型肺结核的诊断意义较大(P0.05),毛刺征、淋巴结肿大及多发空洞对粟粒性肺转移瘤的诊断意义较大(P0.05)。结论粟粒型肺结核和粟粒性肺转移瘤在结节大小、密度、分布及其他CT表现各有特点,这与疾病的病因及转移途径不同有关,CT检查对两种疾病的诊断具有辅助意义。  相似文献   

5.
鲁勇  肖香佐  曾献军 《中外医疗》2012,31(34):167+169-167,169
目的研究并探讨动态CT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结节(SPN)的定性价值。方法以该院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共收集的50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的患者进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分别为患者进行平扫与增强之后的15s、75s、135s以及195s测量患者的病灶CT值,进而观察患者病灶的时间—密度曲线,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小肺癌、肺炎性结节以及肺结核结节的平扫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增强扫描可以较为清晰的显示小肺癌与结核瘤的CT强化程度,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小肺癌、肺炎性结节以及肺结核结节3种疾病的密度曲线形态不同。结论动态CT强化扫描能够较为清晰的扫描出孤立性肺炎结节的特征,对于该项疾病的临床诊断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鉴别孤立性肺结节良性与恶性的有效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影像上持续存在的多发磨玻璃结节(ground-grass opacity,GGO)在病理组织学上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2010年6月-2012年8月肺CT上存在磨玻璃结节且有病理诊断的病例,统计分析多发磨玻璃结节患者在病理诊断、影像特征等方面的特点,及其随访结果.结果 103例GGO患者中,表现为多发GGO 27例,孤立GGO 76例.多发GGO51个,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 14个,细支气管肺泡癌(bronchoalveolar carcinoma,BAC) 11个,腺癌18个,间质性肺炎4个,机化性肺炎2,肺结核2个;孤立GGO 76个,包括AAH 9个,BAC 20个,腺癌34个,机化性肺炎5个,间质性肺炎3个,肺出血2个,肺结核2个,错构瘤1个.多发GGO患者中女性(P=0.0124<0.05)更多,病灶直径比孤立GGO小(P=0.017 5<0.05)、磨玻璃成分比例更高(P=0.030 3<0.05).胸膜牵拉征在孤立GGO中更常见(P=0.014 9<0.05),多发GGO边缘光滑更常见(P=0.028 3<0.05).除1例多发GGO患者,其他均无术后复发.结论 肺多发磨玻璃结节的病理、影像特征与孤立磨玻璃结节有所不同.随访发现,这两种结节预后相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部弥漫性结节病变的CT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临床及肺活检病理证实的以肺部弥漫性结节为主要征象的CT资料.结果:血行播散型肺结核18例,血源性肺转移瘤2例,尘肺3例,结节病2例,细支气管肺泡癌1例,过敏性肺炎4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2例.结论:需要熟悉各种疾病的常见表现,紧密结合临床和CT表现加以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肺小叶结构异常高分辨率CT(HRCT)征象在表现为弥漫性结节病变的肺结核和肺癌诊断和鉴别中的价值。方法对150例肺结核、肺癌患者行HRCT检查,图像用高分辨重建。结果肺淋巴道转移癌小叶间隔异常表现为串珠状者60%和不规则状者40%,而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多表现为小叶间隔结节状改变,两者之间差别有统计意义(P〈0.05)。在小叶实质细线、网状影表现上.肺淋巴道转移癌占60%,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6.3%)、肺血行转移癌(6.7%)和弥漫结节性细支气管肺泡癌(7.1%)之间差别有显著性(P〈0.05)。83.3%支气管播散性肺结核表现为小叶中心“树芽征”,明显区别与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和弥漫结节性肺癌。结论肺小叶结构异常HRCT征象在弥漫结节性肺结核、肺癌诊断和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CT对孤立性肺结节进行良恶性快速分类的具体方法与效果.方法 选取在我院CT图像发现的孤立性肺结节患者116例,在横断面扫描基础上进行CT三维重建.对肺结节的CT图像不同征象与临床及病理良恶性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分叶征、血管集束征、空泡支气管征、短毛刺征差异显著(P<0.05),胸膜凹陷征差异不显著(P>0.05);对116例患者结节良恶性分类结果,良性46例,恶性70例.三维重建检查出现4例误诊(3.45%),横断面平扫出现24例误诊(20.70%,P<0.05).结论 在对孤立性肺结节快速分类时,采用胸部CT三维重建意义重大,该方法可以有效提升检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范海燕  王霄鹏  方修林 《中外医疗》2010,29(35):179-179
目的探讨原发型肺结核CT及HRCT(高分辨率CT)特点,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临床确诊的原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并具有原发诊断综合征患者,其中肺内病变行高分辨率CT扫描。结果肺内原发病灶位于右肺20例,左肺10例,表现为小叶实变或斑片,结节影者24例,扇形肺叶或肺段实变者16例,13例合并其他肺叶支气管播散病灶。23例的患者表现为多组淋巴结肿大。15例见树芽征,高分辨率CT表现为小叶中心结节或分支状影,部分为腺泡结节。结论肺内炎症浸润合并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HRCT可见树芽征及腺泡结节是原发肺结核的基本表现。  相似文献   

11.
观察乳腺癌患者肺内结节影的CT资料,分析乳腺癌肺内转移瘤的CT特点及与肺外转移的关系。方法回顾195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及(或)术后的肺部CT表现,术后回访时间≥12个月,观察肺内结节影的CT图像特点及肺外转移灶。结果原位癌7例发现肺内转移瘤1例;早期浸润癌5例未发现肺内转移瘤;浸润癌183例发现肺内转移瘤32例,结节影数目≥3个者多见;明确诊断乳腺癌后发现肺内转移的时间为0~96个月(平均48个月)。32例肺内转移瘤的浸润癌患者肺外转移与肺内结节影的转移关系密切(P<0.05);肺内转移灶大小以0.5~3.0cm为主,形成以圆形或类圆形为主,分布以外周、中下肺野为主。结论浸润性乳腺癌易发生肺内转移,且肺内转移瘤常为多发,有肺外转移者提示肺内结节为转移瘤的概率较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肺尘埃沉着病与粟粒性肺转移瘤的CT影像学征象,评价肺内多发小结节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浙江省瑞安市人民医院经临床确诊为肺尘埃沉着病患者51例(肺尘埃沉着病组)及粟粒性肺转移瘤患者48例(粟粒性肺转移瘤组)的CT资料,观察小结节的分布类型、分布区域、分布特征与肺部合并征。结果肺尘埃沉着病组患者肺气肿、磨玻璃征与叶间裂增厚发生率(82.35%、27.45%、45.10%)均明显高于粟粒性肺转移瘤组(0.00%、8.3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尘埃沉着病组患者的中上肺野小结节、钙化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粟粒性肺转移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尘埃沉着病组患者小结节中下肺野、内中外带所占比例及多发空洞发生率明显低于粟粒性肺转移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尘埃沉着病组患者的淋巴管周围分布比例(88.24%)、边缘清晰(86.27%)与磨玻璃征发生率(27.45%)明显高于粟粒性肺转移瘤组(8.33%、70.83%、8.33%),而小结节随机分布、大小均匀、分布均匀、密度均所在比例显著低于粟粒性肺转移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尘埃沉着病与粟粒性肺转移瘤的CT征象特点明显,在两者的鉴别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非钙化性肺癌结节的诊断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2000年5月至2005年5月经病理证实的原发周围型肺癌43例,分别为腺癌28例(包括细支气管肺泡癌9例),鳞癌10例,腺鳞癌2例,小细胞未分化癌、鳞腺癌及黏液表皮样癌各1例。所有病例行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并与同期行动态CT增强的肺结核球15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CT增强前非钙化性肺癌结节与肺结核球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钙化性肺癌结节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增强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钙化性肺结核球增强后各时间段强化值与增强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层动态CT增强扫描技术对良、恶性肺结节,尤其是非钙化性肺癌与肺结核瘤的鉴别诊断作用较大,可明显提高肺癌性结节的定性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鉴别肺内良、恶性结节的临床价值。 方法:利用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方法对39例肺内孤立性结节(SPNs)患者的不同增强模式进行分析,并绘制SPNs强化的时间-密度曲线、测量其强化峰值和CT净增值。 结果:良、恶性结节强化后具有不同的时间-密度曲线模式和CT净增值。肺癌的CT净增值[(41.9±2.8)]Hu高于结核的CT净增值[(11.7±7.85)Hu](P<0.01);炎性结节的CT净增值[(43.6±7.7)Hu]与肺癌的CT净增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肺癌的时间-密度曲线为初始急剧上升后缓慢下降,最后保持稳定水平;炎性结节曲线呈持续上升(无下降)趋势;肺结核的曲线呈平缓走行,无明显起伏。结论:CT同层动态增强扫描是用一种无创性方式对SPNs血流模式提供定量信息。  相似文献   

15.
程勇  陈卫国  杨慧  王刚  王江云  段刚 《广东医学》2006,27(10):1536-1538
目的提高对肺内多发性结节、肿块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2例资料完整的肺内多发性结节、肿块患者的胸部常规X线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多发肺转移瘤双侧受累者明显多于单侧,两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肺门及纵隔发生改变者为46.7%,提示多有肺淋巴系统受侵犯。所有病灶瘤周炎症发生比率为26.7%,在结核瘤和霉菌球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肺癌肺内转移瘤出现深分叶(26.3%)和毛刺(42.1%)者明显高于肺外恶性肿瘤肺内转移病灶(分别为4.2%和18.1%),说明肺癌肺内转移瘤有较多的原发瘤恶性表现。多发性结核瘤同一病例病灶大小较均匀者所占比率58%,密度不均、渗出浸润影、纤维化、胸膜改变及纵隔、肺门淋巴结肿大均较多见。与转移瘤和结核瘤相比,多发霉菌球有明显单侧肺发病趋势。结论常规X线影像对显示肺内多发结节、肿块的各种表现具有重要的价值,认识这些征象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多排螺旋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多排CT对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04—2006年期间收治的10例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患者的胸部及副鼻窦CT表现。结果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CT表现为:(1)广泛分布小叶中心性结节,无融合;(2)小叶中心分支状阴影或短线状影,典型者呈树芽征;(3)柱状或环形的细支气管扩张;(4)细支气管壁增厚;(5)副鼻窦炎。结论多排螺旋CT在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右江医学》2017,(1):77-80
目的探讨肺尖孤立性结节的CT影像表现与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肺尖结节患者的CT影像资料。结果 56个病灶中有32个肺癌,16个肺结核,8个炎性假瘤。发生率最高的是肺癌,占57%(32/56),其次为肺结核,占29%(16/56)。肺癌毛刺征、分叶征、胸膜凹陷征、支气管集束征发生率较肺结核及炎性假瘤高。而肺结核空洞、钙化的发生率较肺癌及炎性假瘤高。肺癌、肺结核、炎性假瘤三者的各CT平扫征象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增强扫描提示肺癌及炎性假瘤以轻-中度强化为主,肺结核表现为轻度或无强化。肺癌、肺结核、炎性假瘤在CT增强扫描时,三者在CT增加值幅度<20 HU、21~40 HU、41~60 HU,>60 HU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463,P=0.002)。结论 CT在肺尖孤立性结节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粟粒性肺结核、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粟粒性肺转移瘤的螺旋CT表现特征,提高肺弥漫性粟粒样病变的影像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证实的40例粟粒性肺结核、32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33例粟粒性肺转移瘤的螺旋CT图像资料,观察肺粟粒结节的形态、分布、大小、密度及伴随征象。结果 CT图像上,40例粟粒性肺结核中,结节均匀分布34例(85.0%),大小一致35例(87.5%),密度均匀33例(82.5%),磨玻璃征31例(77.5%);32例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中,中下肺分布27例(84.4%),大小不一致23例(71.9%),密度不均匀26例(81.3%),支气管充气征13例(40.6%);33例粟粒性肺转移瘤中,中下肺分布29例(87.9%),大小不一致28例(84.8%),密度不均匀29例(87.9%),克氏线19例(57.6%)。结论粟粒性肺结核、弥漫性细支气管肺泡癌和粟粒性肺转移瘤在结节分布、大小、密度等方面螺旋CT表现特征明显不同,在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三种疾病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灌注参数变化对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价值。方法:对47例肺内良、恶性孤立性结节患者进行64层螺旋CT灌注扫描,测定肺内病灶的血流量(BF)、血容量(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表面通透性(permea-bility surface,PS)等参数。结果:CT灌注结果分析:BF、BV和PS在三组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恶性和炎性组的BF、BV、PS值明显高于良性组(P〈0.01),且恶性组PS值高于炎性组(P〈0.01),恶性组BF、BV值与炎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灌注成像能定量测量肺结节血流模式,并且是一种无创性的检查方法,对于良恶性肺结节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浸润性肺真菌感染的CT表现特点。方法:选取我院28例原发浸润性肺真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高分辨CT进行诊断检查,对不同感染分类的CT表现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分离出28株病原菌,包括白色念珠菌、曲霉菌、毛霉菌及隐球菌等,其中白色念珠菌12株(42.86%),曲霉菌6株(21.44%)、毛霉菌4株(14.28%),隐球菌3株(10.71%)。白色念珠菌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病原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8例患者的CT表现分别为肺亚段或肺小叶实变、曲菌球型、弥漫型及结节或肿块样改变,肺亚段或肺小叶实变型13例,所占比例(46.43%)明显高于其他分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原发浸润性肺真菌感染的CT临床诊断检出率高,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