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干预效果予以探讨。方法:随机选取该院2014年1月至2015年5月间收治的60例脑出血昏迷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死率和致残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死率与致残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降低其致残率与病死率,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2.
黄春娥 《基层医学论坛》2015,(10):1419-1420
目的:探讨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脑出血昏迷患者64例,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32例,干预组给予针对性急诊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的致残率、病死率分别为6.25%,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18.7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中实施针对性护理,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的致残、病死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脑出血患者急诊中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脑出血昏迷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随机分配成两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急诊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的护理临床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而言观察组脑出血昏迷病人经急诊护理后效果改善明显,组间具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急诊护理用于脑出血病人中有助于增强改善效果,临床中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程序在脑出血昏迷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5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均匀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进行急诊护理程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实验数据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后,抢救成功率明显提升,致残率和死亡率都比较低。结论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急诊护理程序,有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患者病情治疗争取较多的时间,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价值比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进行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急诊优质护理,分析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稳定、治愈出院、致残和死亡例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且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低于对照组(16.6%),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进行急诊优质护理干预,临床效果显著,可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抢救护理方法对脑出血患者的重要作用。方法:抽取收治的80例急诊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抢救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实施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管理,对比临床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有效率,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脑出血患者实施有效的急诊抢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临床效果,提高治愈率,促进其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适合临床运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脑出血昏迷患者急诊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4年4月-2017年4月急诊科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8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在给予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急诊护理,对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和抢救时间进行比较。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抢救时间明显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可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32例急诊急救急性昏迷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科收治的32例急性昏迷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全部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16例,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有效的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急诊急救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应用急诊急救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急诊昏迷患者抢救成功率,改善患者的预后,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干预应用在脑出血昏迷患者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本研究的对象共有100例,全部是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昏迷患者,纳入时间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之间。所有患者有完整临床资料,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且愿意配合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照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各自5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急诊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均完成抢救与护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护理满意率及抢救时间进行观察与记录,并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达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78.00%(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高达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P0.05);研究组患者抢救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出血昏迷患者采取急诊护理干预处理,相比常规护理干预而言可以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护理满意率,而且能缩短抢救时间,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对脑出血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06年1月至2008年8月所收治的38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90例,对对照组实施常规方法进行护理治疗,对观察组患者则实施急救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进行有效急诊护理干预后的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得到明显缩短,救治过程得到有效改善,急救时间得到减少,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有效的急救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残率,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晓庆 《中外医疗》2014,(32):147-148
目的探索院前急救护理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收治的104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案和入院时间均分为观察组(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和对照组(未实施院前急救护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致残率以及接受正规治疗时间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死亡率、致残率及接受正规治疗时间分别为13.5%、46.2%、(45.37±11.43)min,对照组为30.8%、65.4%、(76.51±17.38)min,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前急救护理干预对急性脑出血患者效果确切,能显著降低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及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柴青  杨丽 《中外医疗》2016,(22):151-153
目的:探究不同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11月该院住院治疗并且已经确诊的102例脑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护理方案进行治疗;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神经缺损评分、护理满意度以及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并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及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经过护理疗程实施对比后,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前后神经缺损评分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理前两组的神经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干预后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6例不良反应患者,对照组出现12例不良反应患者,其中16例患者不良反应经治疗后均得到有效好转。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干预中具有明显效果,具有满意度高、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等特点,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显微术后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0年1月~2013年1月浙江医院收治的基底节区脑出血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治疗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常规脑出血显微术后神经外科护理方案进行干预;观察组术后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结合中医护理理论。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护理干预10周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评分及Batbel指数评分进行比较。护理干预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经过10周护理干预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良Fugl-Meyer评分、Batbel指数评分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所改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82、7.908和8.117,P〈0.05或P〈0.01)。护理介入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73.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5)。结论基底节区出血的患者采用经侧裂-岛叶入路显微手术结合术后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能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患者病死率,并能加速术后神经功能康复,较传统护理模式有一定的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究危机管理模式与传统外伤急救护理相结合对急诊颅脑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9月绍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急诊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传统外伤急救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危机管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神经功能(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昏迷程度(格拉斯哥昏迷指数,GCS评分)。 结果 2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脑疝)的发生,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包括肢体功能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及电解质紊乱的总发生率为4.4%(2/45),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7.8%(8/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为8.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4.4%(P<0.05);护理干预前,2组患者NIHSS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GC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 危机管理模式结合传统外伤急救护理有利于提高急诊颅脑损伤患者急救效率,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提高患者神经功能,减少护理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王秀琼 《中外医疗》2014,(9):168-169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院前护理急救临床疗效分析,以期为临床护理就诊急性心肌梗塞脑出血患者提高借鉴,提高院前脑出血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方法回顾性的分析该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急诊接诊的136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院前发病原因、初步诊断及急性抢救护理过程进行分析,并对比68例未经院前急救护理比68例经院前急救护理送人院的脑出血患者有效率及恶化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率为72.06%,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44.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可能的缩短到达现场时间,快速、准确做出初步诊断及急救护理是有效急救的关键,治疗上早诊断、早治疗,以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 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 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程序化护理.于护理干预前后采用 Fugl-Meyer 评分法评价患者的运动功能,采用 Barthel 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并调查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 Fugl-Meyer 评分、平均 Barthe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针对性、规范性、系统性的满意度依次为 95.00% 、97.50% 、95.00%,对照组依次为 82.50% 、77.50% 、8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应用程序化护理能有效提高临床护理工作的针对性、规范性、系统性,进而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 HICH )的优质综合护理影响效果。方法将98例高血压脑出血后的患者,均经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后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给予神经外科常规护理;观察组49例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优质综合护理,并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的36.73%(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显著地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是一种针钻一体切口小、创伤小、适应证宽的抢救HICH较为理想而有效血肿迅速清除治疗方法。术后的优质综合护理干预显著的降低了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出现率,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及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在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17例为观察组,实施快捷护理流程进行急救;另选不同期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为对照组,根据常规急救护理流程进行急救,比较两组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以及两组抢救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接诊至确诊时间、确诊至专科治疗时间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致残率和死亡率分别为13.68%、5.13%,对照组分别为24.55%、12.7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脑卒中患者实施急诊快捷护理流程可有效缩短救治时间,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亲情护理模式在脑出血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研究对象共132例,均为2010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亲情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结果:干预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87.88%明显优于对照组59.09%(P〈0.01);随访6个月至5年,干预组患者的生存率、再出血率及死亡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康复护理期应用亲情护理模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降低再出血率,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促进早日康复,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一体化护理干预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抢救的应用效果,完善一体化护理干预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为以后的护理急诊抢救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绍兴市人民医院2014年4月-2015年8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共计220例。按照入院时间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0例。2014年4-12月收治严重创伤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诊护理;2015年1-8月收治的严重创伤患者为观察组,给予一体化护理干预。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比较2组患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治疗结果和转运途中的意外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情况。 结果 经过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抢救反应时间中急诊停留时间、特殊检查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和入院至手术时间分别为(6.86±2.08)min、(13.07±2.81)min、(7.01±1.57)min和(27.69±6.05)min,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5.4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3.64%,致残率、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2.73%,显著少于对照组的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一体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缩短患者抢救反应时间,改善抢救治疗结果,减少转运途中的不良事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