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并分析在特殊检查患者中应用品管圈方法对于提高其满意率的实际影响。方法:根据主题对问题现状进行针对性的特殊检查问卷调查表调查150位住院患者在计划实施前后的满意率分析。结果:改善前特殊检查宣教满意率为56%,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后,中期调查结果显示改善后外出检查的满意率上升为85.6%,超过预期目标值84.7%,目标达成率103.2%,进步率50.7%;后期调查结果显示改善后外出检查的满意率上升为93.2%,超过预期目标值84.7%。目标达成率130.5%,进步率54.1%。通过改善措施,在中期的阶段性总结时,满意率提升至85.6%,后期的效果维持期满意率达到9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特殊检查患者中应用品管圈方法能够显著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宣教满意率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运用质量管理工具改进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宣教问题,对活动开展前的住院患者宣教满意率低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并制定和落实整改措施,对活动开展前后的有形与无形成果进行比较。结果收集2014年9~10月患者住院宣教查检表共60份,计算出活动后患者住院宣教满意率为93.33%,超过目标值91.87%。目标达成率为109.5%,进步率为16.3%,研究组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圈员在解决问题能力、责任心、沟通协调、自信心、团队凝聚力、积极性、品管手法、和谐度8个方面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结论运用品管圈对住院患者的宣教进行管理,显著提升了住院患者的宣教满意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护理质量,促进团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肿瘤科患者服药依从性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5年10月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作为实验组,在此期间实施品管圈活动;以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40例肿瘤科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在此期间未实施品管圈活动。对比2组肿瘤科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对照组肿瘤患者自觉服药情况为83.5%,实验组肿瘤患者自觉服药情况为90.0%。目标达成率为98.5%;进步率为5.43%。结论:在肿瘤科中实施品管圈活动,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同时可以提高品管圈成员的工作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品管圈工具在呼吸内科提高静脉输液PDA扫描率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品管圈十大步骤,将2014年11月~2015年1月作为改善前,2015年2月~2015年4月作为改善后,进行对比。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静脉输液扫描率由改善前4.83%上升至67.85%,目标达成率119.09%,进步率129.86%。结论:品管圈活动提高了呼吸内科静脉输液扫描率,保证了患者安全,转变了护理人员从被动管理到积极参与管理的思想理念,提高了护理人员主动参与护理管理的积极性及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品管圈管理实施前后急救患者护理质量的差异性。方法:将急救患者91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品管圈管理后急救患者9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住院部相关专业医护人员102人和科内34例医护人员为观察对象。以提高"患方满意率,住院部医护满意率,科内医护抢救工作满意率"为主题的品管圈质量活动;品管圈实施前后发放相同的调查问卷,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品管圈管理实施前后护理质量上的差异性。结果:患方满意率由65%上升到95%;住院部医护人员的满意率由74%上升到98%;科内医护人员对抢救工作满意率60%上升到96%。品管圈实施前后的满意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管理对急救病员护理质量的提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采集率.方法 成立"品管圈"质量控制小组,以"提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采集率"为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患者不遵循行为的真因,设定目标,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结果 对策实施后,血培养采集率由改善前的20.69%上升至改善后的93.2%,痰培养的采集率由改善前的55.17%上升至改善后的81.4%.结论 通过运用科学管理方法,提高了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采集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缩短新入院患者床位等候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小组,严格按照“品管圈”实施步骤开展活动。选择2021年4月12—25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前的86例新入院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21年8月9—22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79例新入院患者作为实验组,找出新入院患者床位等候时间长的真因,探索对策,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新入院患者的床位等候时间,评价对策的有效性,计算目标达成率、进步率。结果 开展本次品管圈后,有效缩短了新入院患者床位等候时间,由活动前的81.7分钟降至42.8分钟,目标达成率为105.4%,进步率为47.4%。结论 “品管圈”是医疗质量管理中常用的工具,通过此次的品管圈活动,为患者就医提供了便利,有效缩短了新入院患者的床位等候时间,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同时优化了科室的工作流程,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手术间物品定位合格率中的应用。方法:开展以"提高手术间物品定位的合格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针对手术间物品定位的合格率低进行现状调查,解析,制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确认活动效果。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重点改善项目操作台物品定位合格率改善的目标达成率为126%,进步率86%;橱柜物品定位改善的目标达成率为116%,进步率79%;锐器盒整理改善的目标达成率为107%,进步率73%。品管圈实施后手术间物品定位合格率远远高于实施前(P<0.05),圈成员在沟通与协调、责任心、积极性、自信心、团队精神、幸福感、解决问题能力、Qcc手法应用各方面的能力也远远高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以提高手术间物品定位的合格率,提高手术室护理工作质量,并提高护理人员各方面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品管圈活动对减少急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时间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进入医院具有危重症并且需要外出的患者100例为对比组,并且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进入医院具有危重症并且需要外出的患者100例,对比组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处理危重症患者的外出情况,而观察组则使用品管圈活动进行处理危重症患者的外出情况,分析两组的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外出检查时间明显低于对比组(P0.05),研究组的患者满意率明显超过对比组(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大量缩短了急危重症患者外出检查时间,有效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品管圈活动对提高门诊患儿穿刺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定活动主题,对门诊患儿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找出可能引起穿刺失败的原因,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并组织实施。结果通过活动的实施,门诊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由91.20%上升到96.03%,活动的目标达成率为172.50%,进步率为5.30%。结论品管圈活动有利于提高门诊患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增加护理工作满意度,从而改善临床护理质量,值得在儿科门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提高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及更换知晓率的效果。方法对我院于2012年10—11月收治的280例需注射胰岛素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同时将管理后的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及更换缺陷发生情况与同年7~8月收治的268例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管理后的胰岛素注射部位选择及更换缺陷较管理前显著下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为106.97%,进步率为50.12%。结论品管圈更有益于提高护理人员的创新性、科研性并提升整个团体的凝聚力和合作默契,是一种值得在临床推广的护理管理新理念。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品管圈在提高骨科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知识的知晓率的应用价值。方法:2017年2月11日至2017年2月20日我院骨科收治的100例患者行品管圈护理管理,观察活动前后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目标达成率、进步率及获得的无形结果。结果:QQC活动改进后,骨一科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为83.0%,高于改进前63.0%(P0.05)。目标达成率为149%,高于目标设定值76.39%,且进步率为31.7%。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大幅提高。结论:对骨科住院患者开展品管圈健康教育活动可进一步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且护士的综合能力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运用品管圈降低肛管良性疾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开展以降低肛管良性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利用品管圈工具,进行拟定计划,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分析原因,制定对策并实施,确定改善成果,并制定标准化工作流程。结果肛管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从34%降低至改善后的17.8%,目标达成率为101%,进步率为47.6%。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肛管良性疾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有显著效果,减轻患者痛苦,缩短住院日,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对质量问题的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预防老年痴呆患者摔伤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后老年痴呆患者摔伤例数与之前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痴呆患者摔伤发生率的目标达成率102.74%;进步率57.2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预防老年痴呆患者摔伤中,可以大大降低摔伤的发生率,不但可以增加满意度,减少医患纠纷,而且可以提高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负担。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膀胱造瘘口感染程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月7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膀胱造瘘术治疗的32例患者.将2016年11月前手术的15例患者,作为活动前的观察对象.将2016年11月以后接受手术的17例患者,作为活动后的观察对象.开展品管圈活动,计算目标达成率和进步率,比较活动前后患者的膀胱造瘘口感染程度.结果:活动前,感染程度的平均评分为81.5,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感染程度的平均评分为60.4,具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目标达成率为109.33%;进步率为25.89%.结论:品管圈活动能够有效的降低膀胱造瘘口感染程度,应在膀胱造瘘术后的积极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6.
总结品管圈活动对降低患者药物自备率中的应用体会。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降低患者药物自备率为活动主题。通过现状调查,分析原因,设定预期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患者药物自备率由72%下降到0。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品管圈对降低重症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成立"精灵圈"活动小组,以"降低重症患者静脉炎发生率,提高留置针输液质量"为主题,调查QCC圈现状,寻找重症医学科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原因,设立改善目标,制定对策,按品管圈程序实施和效果确认。结果品管圈成立并开展活动后,我们重症医学科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发生率由5.18%下降至0.66%,目标达成率为113%,进步率为65.8%。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明显降低重症医学科静脉留置针患者静脉炎发生率,同时还提高了圈员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5):135-139+16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住院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于2018年11月15日~2019年3月15日运用戴明循环和品管圈10大基本步骤对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心胸肿瘤外科、普外科、血液风湿免疫科5个科室住院浅静脉留置针患者,以2周为时间节点观察干预后静脉炎发生率、活动目标达成率、进步率及圈员的综合能力改善状况。结果通过干预,住院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炎的发生率由20.00%逐渐降至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目标达成率114.70%,进步率51.50%。圈员整体综合能力雷达图评分得到提高。结论实施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住院患者外周浅静脉留置针静脉炎发生率,并无形中提升圈员的责任感、团队凝聚力、个人自信心、交流沟通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组织协调能力、QCC手法运用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品管圈活动,提高管床护士的知晓率。方法:学习品管圈相关知识,在临床基础护理管理中运用,向住院患者发出50份问卷调查,对照未实施品管圈的患者,用统计表格分析品管圈在落实基础护理管理中的积极作用。结果:向患者发放的调查表,调查结果为100分42份、90分以上6份、80分以下2份,满意率96%,比未实施品管圈提高了42%。结论:在品管圈活动中注重质量状况及质量基础,对落实基础护理管理真正起到了积极改善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分析8例跌倒患者的要因,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如护士的培训及考核、改良跌倒危险因素评估表、竖“L”形扶手应用、制定患者宣教手册、预防跌倒检查表应用等。结果患者跌倒发生率由活动前的0.305%下降至0.15%,目标达成率为125%,进步率为62.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升护士科学运用质量改进工具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