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踝部骨折临床手术治疗方式,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2007年1月至2012年10月该院的94例踝部骨折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为患者使用手术固定,手术切路口为内外双侧,分析患者的临床手术治疗效果。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了半年至17个月的随访,全部患者的踝部骨折情况均完全愈合。我们对患者的功能进行了评定,共有61例优秀,28例良好,5例差,总体优良率是94.6%。一些患者使用Z字切断跟腱显露后踝骨折清楚,操作简单,复位快速,出血量少。结论:踝部骨折伴随脱位患者可以选择内外双侧切口入路来进行手术内固定,骨折部位容易观察,操作更加容易。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用闭合复位经皮可吸收螺钉固定法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踝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这43例患者发生踝部骨折的原因均为外伤。我们使用闭合复位经皮可吸收螺钉固定的方法对这43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手术结束后,这43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获得Ⅰ期愈合。我们对这43例患者进行了1~2年的随访,结果发现,这43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的治疗效果,其中,有30例患者的踝部骨折愈合时间在3~4个月之间,其余13例患者的愈合时间在4个月以上。末次随访结果显示,在这43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优良,占患者总数的93.02%;有2例患者的治疗结果为有效,占患者总数的4.65%;仅有1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的2个月因螺钉断裂、骨折移位而进行了金属螺钉固定治疗并痊愈,占患者总数的2.33%。结论:用闭合复位经皮可吸收螺钉固定法治疗踝部骨折的疗效好,安全性高,固定可靠,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且可有效避免对其进行二次手术。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效果进行分析讨论。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32例踝部骨折的患者,进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分析讨论。结果:治愈16例,占50%,显效11例,占34.3%,有效3例,占9.4%,无效2例,占6.3%,总有效率93.75%。有1例术后出现感染,3例出现缺血性皮缘坏死,1例内固定失效。结论: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效果较为显著,尤其是对于不稳定性骨折来说治疗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踝部周围骨折应用腓骨中下段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技术,观察其疗效和并发症。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6月期间收治踝部骨折患者54例,其中腓骨远端骨折均采MIPPO内固定技术。应用AOFAS评定标准对术后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其中54例获随访,随访时间平均为(2.1±0.5)年。按AOFAS评定标准:优48例,良4例,中:2例:差:0例,优良率为98.8%。结论 腓骨中下段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技术治疗踝部周围骨折,手术创伤小,固定牢靠有效,踝部感染率低、中后期功能恢复良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手术治疗踝部骨折72例,男52例,女20例,根据Danis-Weber分类:A型11例,B型36例,C型25例;根据Lauge-Hansen分类,旋后内收型7例,旋前外展型9例,旋后外旋型33例,旋前外旋型23例;均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有61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月至3年,平均13月。根据Baird-Jackson系统进行疗效评定,9例为优,25例为良,4例为可,3例为差,总优良率88.5%。结论: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可取得满意的骨折复位和临床疗效,不稳定的踝部骨折首选手术治疗,术中尤其注重外踝、后踝及下胫腓联合的解剖复位和固定。踝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11年12月,共手术治疗踝部骨折7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收治的60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将他们随机的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n=30)。研究组患者采用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非固定法治疗,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中骨折愈合情况为优16例,良11例;对照组骨折愈合情况为优10例,良13例。研究组患者的术后疗效评分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进行二次手术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能够有效的提高骨折愈合效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踝部开放性骨折的急症处理经验。方法:采用急症手术治疗踝部开放性骨折48例,急诊患者给予有效抗生素治疗,尽早开始手术。冲洗及彻底清创后,根据骨折类型、粉碎程度及伤口情况制订骨折处理的顺序,依次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功能锻炼、口服伤科接骨片。结果:48例患者皆获得随访,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48例评分在76~100分,平均90分。结论:踝部开放性骨折的急症处理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分析踝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并对比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踝部骨折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有显著提高(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观察组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踝部骨折多具有活动障碍,局部肿胀,瘀斑以及内翻或外翻畸形情况.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但相较而言关节镜下踝部骨折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3年7月间我院进行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的36例患者资料。结果复位效果优28例、良5例、可3例,优良率91.67%。随访结果显示,取出下胫腓联合固定钉的时间为手术完成后7-13周,手术完成12-15周后患者骨折获得愈合,未发生螺钉滑脱或者断裂现象,手术完成后8-24个月中取出内踝、外踝及后踝骨折内固定物。结论对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进行手术复位内固定同时结合功能锻炼,能加快患者康复速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分析踝部骨折的临床特点,并对比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以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的踝部骨折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下踝部骨折手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3%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有显著提高(P0.05),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观察组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踝部骨折多具有活动障碍,局部肿胀,瘀斑以及内翻或外翻畸形情况。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较为理想,但相较而言关节镜下踝部骨折治疗的效果更为理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4月至2011年9月,对30例伴有腓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受伤至接受手术的时间为8h~18d。手术顺序为外踝、内踝和后踝。外踝骨折使用腓骨钩状钢板固定,内踝骨折使用可吸收螺钉固定,后踝骨折根据骨折块大小及形态使用螺钉或钢板固定。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随访10-36个月,平均23.45个月。术后4~6周x线片均可见骨折线模糊;30例患者于术后12周达到临床愈合,伤口均I期愈合,无一例发生感染、局部不良反应及踝关节不稳。AOFAS踝与后足评分平均为90分(65~95分),优14例,良13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结论使用腓骨钩钢板治疗Danis—WeberA/B型踝关节不稳定骨折内固定的牢靠度高,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方便,能维持关节稳定性,可早期、大范围地活动踝关节,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2.
谢斌  贺永祥 《吉林医学》2014,(2):320-321
目的:对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的临床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非固定组患者20例,在术中没有进行内固定治疗;固定组患者20例,在手术中进行固定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固定组患者骨折愈合优良率、骨不连发生率、二次手术发生率、术后疗效评分显著优越于非固定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良好的治疗,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针对踝关节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韧带损伤患者在术中进行内外踝、修复三角韧带损伤治疗,可显著提高骨折预后优良率、降低骨不连发生比例、减少二次手术带来的痛苦、提高术后疗效,安全性高,无严重不良反应,促使患者更快更好地愈合,尽早恢复正常生活。  相似文献   

13.
郑寿鹏 《医学综述》2012,(18):3132-3133
目的比较分析内固定、外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以便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恰当的临床治疗。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6年12月间收治的三踝骨折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一组患者45例,对其进行内固定手术治疗,为内固定组;另一组患者45例,对其进行外固定手术治疗,为外固定组。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调查,统计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结果行外固定手术的患者中,22例术后痊愈,18例术后基本痊愈,而行内固定手术组的患者中,27例术后痊愈,15例术后基本痊愈,因此对于三踝骨折的患者实行内固定手术和外固定手术均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结论三踝骨折在临床中能够得到较好的治疗,并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对于不同类型的患者,不同方法的选择对于患者自身的恢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采取手术治疗踝部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40例患者经过手术治疗,结果显示,痊愈的患者有13例(32.5%),显效的患者有24例(60%),有效的患者有2例(5%),无效的患者有1例(2.5%),总有效率为92.5%。40例患者中共有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包括1例缺血性皮缘坏死,1例感染患者。结论:应用手术治疗踝部骨折患者总有效率高,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在临床中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后外侧切口加内侧切口人路手术治疗三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26例三踝骨折患者,均采用后外侧切口人路行外踝骨折及后踝骨折内固定,随后联合内侧切口入路行内踝骨折内固定,骨折端均未进行植骨。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7个月,平均(12.4±2.0)个月。手术时间50~135min,平均(90.0±3.4)min。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患肢均无畸形愈合,无骨折再移位,无内置物松动、内固定脱出及内固定失败。骨折愈合时间为3~5个月,平均4个月。踝关节功能根据Baird—Jackson评分评价疗效,优18例,良8例。结论:采用后外侧切口人路加内侧切口人路进行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其操作简便.固定可靠,后外侧切口人路可一次性完成后踝骨块及外踝的内固定。  相似文献   

16.
王占江  杨俊贤  曹天帅 《中外医疗》2011,30(29):50+52-50,52
目的 总结Cotton骨折(三踝骨折)切开复住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07年至2010年手术治疗Cotton骨折的疗效.结果 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根据美国足部和踝部矫形外科协会的踝部损伤评定量表[1]进行评定,优26例,良8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4.4%.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  相似文献   

17.
麦胡强  徐孟凡 《中外医疗》2011,30(22):47-48
目的探讨拉力螺丝钉结合交叉克氏针方法在踝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至2009年间收治的24例患者,采用拉力螺丝钉结合交叉克氏针方法进行治疗,作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在我院采用切开复位螺丝钉内固定法治疗踝部骨折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治疗结果进行总结,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踝部骨折部位等方面对比无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20例患者治疗后,12例患者恢复优良,治疗优良率为60.0%。实验组24例患者中仅出现1例恢复较差,恢复优良率为95.8%。2组数据经SPSS18.0软件检验,结果为χ2=6.55,P〈0.05,2组之间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拉力螺丝钉结合交叉克氏针对踝部骨折进行治疗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潘拓  张承启 《吉林医学》2008,29(1):36-37
目的:总结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回顾踝部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38例,其中外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3例;双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16例;三踝骨折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9例。结果:术后随访6—26个月,优良率为97%。结论:内外后踝与下胫腓联合损伤,因踝关节解剖及生理的特殊性,应早期手术复位内固定,恢复踝穴的稳定,避免后期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的手术方法与疗效。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38例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38例患者均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好27例,占71.05%;可9例,占23.68%;差2例,占5.26%;有效率为94.74%。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3.1个月。所有患者均无骨折愈合畸形、伤口感染或螺钉断裂情况出现。结论:对三踝骨折并踝关节脱位患者给予手术治疗具有较好的,陆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踝部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类方法的临床效果,以便寻找这类损伤治疗效果不满意的原因。方法:将踝部骨折脱位50例随访观察,并以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两类方法为基础,把病例分成两组,分析其临床效果。结果:单纯骨折,非手术治疗组优率为85.71%,手术治疗组为100%。骨折合并脱位,非手术治疗组优率为0,手术组为93.3%。结论:踝部骨折合并有踝关节脱位时,手术治疗组较非手术治疗有显著优越性,主张早期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