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GDM孕妇脐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的研究。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妊娠妇女分娩资料,整理并合并其他产科合并症对脐动脉血流S/D值和胎儿宫内窘迫及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妊娠糖尿病和非妊娠糖尿病的不同脐动脉S/D值与剖宫率具有显著差异,妊娠期糖尿病脐下动脉血流S/D值比非妊娠糖尿病组高。结论:妊娠期间孕妇胎儿脐下血流S/D值胎儿窘迫发生率会发生的增高;妊娠期糖尿孕妇胎儿窘迫明显高于非妊娠糖尿病孕妇。  相似文献   

2.
《陕西医学杂志》2017,(6):715-717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血流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期血流速度比值(S/D值)对胎儿宫内窘迫预测价值。方法:选取150例孕妇,其中73例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糖尿病组)和77例健康孕妇(对照组)。通过彩超确定38孕周时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并对比两组胎儿脐动脉频谱S/D的均值和变化情况及其对胎儿宫内窘迫的预测价值。结果:糖尿病组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不同胎儿脐动脉频谱比值区间胎儿宫内窘迫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不同脐动脉频谱比值区间胎儿宫内窘迫率均明显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和其胎儿宫内窘迫率均明显比非妊娠期糖尿病孕妇高,可以采用测定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脐动脉频谱S/D值,预测胎儿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3.
卫洛红  刘永莉 《广西医学》2021,43(2):182-185
目的 分析妊娠糖尿病(GDM)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关系.方法 选取45例GDM孕妇作为GDM组,40例非GDM孕妇作为非GDM组.测定两组孕妇的脐动脉血流S/D值,记录两组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情况,分析两组孕妇脐动脉血流S/D值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相关性.结果 GDM组孕妇的脐动脉血流S/D值高于...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超声检测晚期妊娠胎儿脐动脉血流,探讨其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相关性,分析其预测围生儿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320例孕32~41周单胎孕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观察胎儿有无脐带绕颈、羊水透声情况,同时测定脐动脉S/D、RI值;将所选病例分为有脐绕颈组和无脐绕颈组,有宫内窘迫组和无宫内窘迫组,脐动脉血流正常组和异常组,对检测数据进行对照分析,并追踪其妊娠结局和分娩方式,最后结合分娩方式及产后1 min Apg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与无脐带绕颈组相比,脐带绕颈组发生胎儿宫内窘迫风险高(P<0.05)。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组脐动脉血流S/D、RI值与未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组比较,高于无胎儿宫内窘迫组脐动脉血流S/D、RI值(P<0.05)。正常组与胎儿脐动脉血流异常组比较,正常组胎儿宫内窘迫、剖宫产率、羊水污染及APqar评分<7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胎儿脐动脉血流对评价胎儿宫内窘迫、指导分娩方式、降低围生儿死亡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胎儿窘迫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建卡产检并分娩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胎儿窘迫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可疑影响因素,并对导致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胎儿窘迫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胎儿窘迫52例,占26.00%;发生组妊娠期体质量指数(BMI)增幅、胎儿脐动脉S/D值、母血乳酸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产妇类型、文化程度、妊娠期糖尿病家族史、住院时孕周、分娩方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妊娠期BMI增幅较大、胎儿脐动脉S/D值较大、母血乳酸水平高均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胎儿窘迫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结论:妊娠期BMI增幅较大、胎儿脐动脉S/D值较大、母血乳酸水平高均为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发生胎儿窘迫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216例临床疑有胎儿宫内窘迫的病例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探讨其发生率及预测围生儿预后的价值.方法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CDFI)对笔者医院门诊及住院的临床上出现胎儿宫内窘迫症状的孕妇216例进行产前超声检查,观测脐动脉S/D值、RI值、胎儿有无脐绕颈、羊水混浊程度.结果 脐动脉S/D值≥3.0,RI≥0.6,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风险高.结论 CDFI检测胎儿脐动脉S/D值、RI值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指导分娩方式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脐血流S/D值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胎儿脐血流检测仪测定脐血流S/D比值,结合妊娠结局分析其监测胎儿宫内安危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206例孕妇妊娠28~42周的胎儿脐动脉血流频谱,按监测所得S/D比值分为异常组(S/D≥3)96例与正常组(S/D〈3)110例,分析其妊娠母婴结局及分娩方式。结果两组病例的脐带绕颈、羊水过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和胎儿生长受限等发生率及分娩方式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脐血流S/D值是测定胎儿宫内安危较为灵敏的指标,可指导临床及早采取干预和处理措施,提高围产保健质量。  相似文献   

8.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对54例胎儿脐带绕颈的晚期孕妇产前进行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及脐动脉血流速度比值(S/D)测定,经分娩证实,诊断符合率为98%,胎儿宫内窘迫组与无胎儿宫内窘迫组S/D值比较,P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脐动脉S/D值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窘迫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9年5月-2021年12月收治的80例孕妇临床资料,根据产检情况进行分组,其中健康孕妇38例分为对照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42例分为观察组。观察两组孕妇不同孕周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不同孕周胎儿窘迫发生率。结果 两组孕妇37周、38周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39周、40周、41周胎儿脐动脉血流S/D值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同孕周孕妇胎儿窘迫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经过孕周与胎儿窘迫发生率有明显的线性关系(P<0.05),对照组回归方程为:Y=-5.691+0.108X,r=0.858,P<0.001,观察者回归方程为:Y=-3.327+0.083X,r=0.814,P<0.001。结论 脐动脉S/D值能有效预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胎儿窘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监测胎儿大脑中动脉(MCA)及脐动脉(UmA)血流,对诊断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价值。方法:运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产前监测胎儿MCA及UmA血流指标,计测血流的收缩期速度(Vs)、舒张末期速度(Vd)、Vs和Vd比值(S/D值)、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1)并与妊娠结果对照。结果:正常妊娠时随孕周增加UmA、MCA的S/D值及RI值逐渐下降,异常妊娠时UmA的S/D值及RI值均明显高于正常组,而MCA的S/D值及RI值明显低于正常组,当胎儿MCA血流S/D〈4,PI〈1.6,RI〈0.6时,提示胎儿宫内缺氧。说明当异常妊娠情况下,脑血流阻力下降首先保证脑的血液供应。结论:胎儿宫内缺氧是导致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检测胎儿MCA及UmA的S/D值、PI及RI值对预测胎儿宫内缺氧及不良妊娠结局有重要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胎儿宫内窘迫的脐血流超声参数与胎儿缺血缺氧性损伤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在我院分娩的158例产妇,根据新生儿Apgar评分分为宫内窘迫组(Apgar<7分)和正常妊娠组(Apgar≥7分),测定孕24~30周、31~36周、37~41周时的脐血流超声参数,测定脐动脉的血气参数及氧化应激分子含量。结果:孕24~30周、31~36周、37~41周期间,宫内窘迫组孕妇的脐动脉RI、PI、S/D均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宫内窘迫组的脐动脉pH值、PaO2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且与RI、PI、S/D呈负相关,PaCO2、乳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且与RI、PI、S/D呈正相关;宫内窘迫组产妇脐动脉中SOD、GSH-px、CAT的含量显著低于正常妊娠组且与RI、PI、S/D呈负相关,MDA、8-OHdG的含量显著高于且正常妊娠组与RI、PI、S/D呈正相关。结论:胎儿宫内窘迫的脐血流超声特征表现为阻力增加、血流减少且与胎儿缺氧程度、氧化应激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比较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检测和胎心监护-无负荷试验(NST)对胎儿宫内缺氧的预测价值。方法 联合应用胎心无负荷试验(NST)及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对200例妊娠晚期孕妇进行观察。结果 NST无反应型加可疑型组S/D≥3者发生率及胎儿窘迫比反应组明显增高。结论 NST与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测定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胎儿窘迫的诊断,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5):2131-2134
目的:探讨高龄孕妇妊娠结局与孕晚期孕妇子宫动脉和胎儿血流动力学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00例在我院分娩且孕晚期监测孕妇子宫动脉和胎儿血流动力学的患者。⑴将36例高龄正常妊娠结局患者(≥35岁,观察组)与32例适龄正常妊娠结局患者(<35岁,对照组)孕晚期的子宫动脉、脐动脉及胎儿大脑中动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RI、PI、S/D值)进行对比分析;⑵将32例高龄异常妊娠结局患者(≥35岁,观察组)与36例高龄正常妊娠结局患者(≥35岁,对照组)孕晚期的子宫动脉、脐动脉及胎儿大脑中动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RI、PI、S/D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正常妊娠结局时高龄组与适龄组间子宫动脉、脐动脉及胎儿大脑中动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PSV、EDV、RI、PI、S/D)均无明显差异性(各P≥0.05)。高年龄组不同妊娠结局时胎儿大脑中动脉PI有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0.05);子宫动脉、脐动脉各项血流动力学参(PSV、EDV、RI、PI、S/D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各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高龄孕妇胎儿大脑中动脉PI值对判断胎儿宫内是否有缺氧窘迫及新生儿预后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可为临床医师预测高龄孕妇妊娠结局提供一定的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观察胎儿脐带绕颈的情况,分析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UA)的血流参数,为临床判断胎儿宫内窘迫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比较30例脐带绕颈胎儿与30例正常妊娠组胎儿的脐动脉血流多普勒参数,以RI.S/D.VP为分析指标。结果:该两组胎儿脐动脉的RI.S/D.VP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脐带绕颈胎儿脐动脉的血液阻力增高,如果符合S/D>3或RI>0.6则可以提示早期胎儿宫内窘迫。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胎儿脐带绕颈。进行脐带绕颈分型。指导临床分娩方式。方法妊娠待产者产前2周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胎儿颈部皮肤压迹.脐带血管彩色血流束形状,测定颈部两侧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与舒张末期最小血流速度比值(S/D),把脐带绕颈分为紧绕型与松绕型.结果紧绕型与松绕型脐带绕颈在产程中致胎儿宫内窘迫,产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松绕型组93例.宫内窘迫15例.新生儿窒息6例;紧绕型组16例,宫内窘迫13例.新生儿窒息6例。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测定脐动脉血流参数(S/D).观察胎儿颈部皮肤压迹,血流束形状对脐带绕颈进行分型:紧绕型与松绕型;紧绕型可做为剖宫产指征,对分娩方式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胎儿窘迫检测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进展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且胎儿窘迫的孕妇40例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期胎儿无窘迫的健康孕妇40例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脐动脉的S/D、PI和RI值明显比对照组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用于胎儿脐动脉的血流检测中,能反映出胎儿宫内窘迫的状况,其具备无创和可重复监测等优势,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胎儿脐带缠绕程度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诊断妊娠晚期胎儿颈、胸部脐带缠绕程度不同时脐动脉S/D值及RI变化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的价值。方法:将诊断为胎儿脐带缠绕107例患者分为脐带缠绕较紧组(11例)和脐带缠绕较松组(96例)。CDFI观察胎儿脐动脉S/D、RI,胎儿脐带缠绕处压迹的形态、胎儿心率及呼吸状况。并与20例正常妊娠晚期妇女对照观察。结果:11例胎儿颈部脐带缠绕较紧者,缠绕处压迹较深,S/D值>3.0,较胎儿脐带缠绕松组及对照组明显增高,并伴有不同程度胎儿心率增快及呼吸急促,部分可见明显腹式呼吸;胎儿脐带缠绕较松组与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CDFI检测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指导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意义,其中S/D值为较好的观察指标。  相似文献   

18.
妊娠晚期胎儿脐带绕颈的联合监护情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胎儿脐带绕颈的孕妇妊娠晚期应用彩超、脐血流速度测定和胎心无负荷试验联合监护,判断胎儿预后的价值。方法:应用彩超确诊为胎儿脐带绕颈并测定脐动脉血流速度S/D值和胎心无负荷试验NST ,比较分析2 13例胎儿脐带绕颈孕妇(观察组)和2 2 0例无胎儿脐带绕颈孕妇(对照组)妊娠晚期情况。结果:观察组NST无反应型、可疑型或S/D值≥3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 <0 . 0 1) ,胎儿宫内窘迫和剖宫产发生率明显增高(P <0 .0 1) ,但两组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 . 0 5 )。结论:脐血流参数测定S/D值与胎心NST联合应用,可以提高脐带绕颈胎儿宫内缺氧状态的诊断,为临床及时纠正宫内缺氧和选择分娩方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胎儿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的比值(S/D)、阻力指数(RI),探讨其与胎儿宫内窘迫的相关性,分析其预测围产儿预后的实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我院妇产科住院的764例孕37~42周单胎初产妇进行超声产科常规检查,并对胎儿颈部进行观察,同时测定脐动脉S/D值、RI值,做详细记录,最后结合分娩方式、产后羊水粪染、产后1分钟Apg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1)CDFI诊断脐带绕颈具有较高的筛查价值,检出率高,漏诊率低,其诊断价值显著优于二维超声。(2)脐带绕颈组与无脐带绕颈组脐动脉S/D值、RI值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05)。(3)脐带绕颈组脐动脉S/D值≥2.9、RI值≥0.6组与其他组比较,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其胎心监测阳性率、羊水粪染率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显著增高(P<0.001)。结论CDFI检测脐动脉S/D值、RI值对预测胎儿宫内窘迫、指导分娩方式的选择有重要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脐动脉收缩期最大血流速度(S)与舒张末期血流速度(D)比值(S/D值)的孕妇和胎儿情况,探讨监测脐动脉血流S/D值的临床意义。方法:根据脐动脉血流S/D值,将205例孕妇分为S/D值≤2.5组、S/D值2.53.0组和S/D值≥3.0组,比较各组孕妇和胎儿情况。结果:与S/D值≤2.5组和s/D值2.53.0组相比,s/D值≥3.0组孕妇的妊高征、糖尿病、羊水污染、羊水过少、胎膜早破和早产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同时血压明显增高,胎儿的体重、胎龄和Apgar评分明显下降(P〈0.05)。结论:孕妇的脐动脉血流S/D值与妊娠结局关系密切,需严密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