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对椎动脉起始部及相邻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同时置入支架的疗效。方法在18例患者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处置入球囊扩张式支架,并在相邻的锁骨下动脉狭窄处释放自膨式支架,两枚支架成T形。操作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将8F导引导管置于锁骨下动脉狭窄的近段,用0.014微导丝,通过椎动脉狭窄段,到达椎动脉远段;同时将0.018导丝通过锁骨下动脉狭窄处;然后沿着0.018导丝将球囊送到锁骨下动脉狭窄处预扩张,沿着0.014导丝,将球囊扩张支架送至椎动脉起始部狭窄处后小心释放;再沿着0.018导丝将自膨式支架送达锁骨下动脉狭窄处释放。术后3~12个月行TCD复查16例。结果14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血流通畅,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术后血流通畅,2例锁骨下动脉支架术后血流通畅,椎动脉起始部支架术后血流速度增快,考虑椎动脉起始部支架再狭窄。术后患者的术前症状好转或消失15例,2例自觉症状无变化,1例术后24h突然出现眩晕、呕吐、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患侧有Horner征,面部疼痛、温觉减退,患侧共济失调。结论对椎动脉起始部及相邻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的患者,通过同时置入支架进行血管内治疗,恢复正常血流,是较为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支架置入疗效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评估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性病变患者支架置入前、后的血管内径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采用CDFI检测39例患者78支椎动脉,其中对椎动脉起始段狭窄(狭窄率≥50%)患者置入支架41枚。记录支架置入前、后血管内径、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椎动脉起始段与椎间隙段血管搏动指数(PI)等参数,综合评估椎动脉起始段的狭窄率,并对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可能危险因素(年龄、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及吸烟)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随访时间(11±8)个月。结果支架置入术前、后椎动脉起始段内径分别为(1·3±0·4)mm和(2·7±0·7)mm(P=0·000),狭窄率从(64±9)%降至(23±17)%(P=0·000),术前PSV异常高流速(242±102)cm/s,术后降至(87±45)cm/s(P=0·000)。术前患侧椎动脉椎间隙段的PI值为0·77±0·19,健侧为0·96±0·17(P=0·011),术后患侧与健侧椎间隙段比较,PI值差异无显著性(P=0·494)。随访期间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占29·3%(12/41),表现为PSV等于或高于术前水平。高脂血症患者支架术后再狭窄多发,OR=5·7,95%CI:1·3~25·9(P=0·024)。结论CDFI可作为客观评估椎动脉起始段狭窄和支架置入前、后血流动力学改变,以及远期随访的重要手段。高脂血症可能是引起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重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经颅彩色多普勒(TCD)检测技术由挪威神经外科学家Rune Aaslid于1982年创建.可观察CT、MRI不能显示的一些病理、生理现象,如脑血管的痉挛,血管畸形,动脉炎,颅内血管侧支循环、脑血管储存能力、微栓子检测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1.TCD在缺血性中风的运用 1.1颅内动脉狭窄及闭塞颈内动脉狭窄主要通过TCD血流速度、方向,多普勒频谱、血流声频、血流信号的动态变化等特征综合分析.具体表现为节段性血流速度增快,随着狭窄程度的加重,狭窄近、远端血流速度减慢;频谱和声频交化,可见涡流或湍流,声频尖锐而粗糙混有血管杂音;侧支循环的建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经桡动脉途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患者85例,均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根据入路途径分为两组,42例患者实施经股动脉途径治疗为对照组,43例患者实施经桡动脉途径治疗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情况、治疗情况、经颅多普勒超声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变情况、并发症情况、预后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狭窄处峰值流速、狭窄处阻力指数、患侧寰椎段阻力指数均明显降低,两组患者患侧寰椎段峰值流速、患侧寰椎段血流量均明显增加,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狭窄处峰值流速、狭窄处阻力指数、患侧寰椎段阻力指数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患侧寰椎段峰值流速、患侧寰椎段血流量、穿刺成功率、支架植入成功率、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的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老年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病症和颅内血流动力学指标,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椎动脉支架置入术对颅内椎动脉狭窄(IVAS)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分析IVAS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2年2月—2014年2月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IVAS患者106例,均行椎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术后平均随访1年,观察IVAS患者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椎动脉颅内段动脉搏动指数(PI),颅外段血管管径和阻力指数(RI),颅内段及颅外段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期末流速(EDV)。根据随访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再狭窄组38例和无再狭窄组68例,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吸烟情况及基础疾病,分析IVAS患者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结果 IVAS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椎动脉颅内段PSV和EDV均慢于术前,PI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6个月IVAS患者椎动脉颅内段PSV及EDV达峰值,术后3个月PI最低。IVAS患者术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椎动脉颅外段血管管径大于术前,PSV及EDV均快于术前,RI低于术前(P0.05)。再狭窄组与无再狭窄组患者年龄、性别、吸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再狭窄组患者冠心病发生率及糖尿病发生率高于无再狭窄组(P0.05)。结论椎动脉支架置入术能有效改善IVAS患者椎动脉颅内段及颅外段血流动力学,增加颅内血流灌注,而IVAS患者术后再狭窄可能与基础疾病有关,与性别、年龄及吸烟无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估颈总动脉(CCA)或头臂干(BT)重度狭窄或闭塞后的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变化及颅内外侧支循环的情况。方法选择经DSA证实的CCA或BT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24例为患者组(1例患者为左侧CCA闭塞,伴BT重度狭窄),健康体检者20名为对照组。应用TCD检测两组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改变,判断侧支开放情况。结果①CCA或BT闭塞的17例患者中,13例CCA或BT局部未探及血流信号,4例呈异常低速高阻的血流信号;CCA或BT重度狭窄的8例中,6例病变局部呈异常高流速伴涡流血流频谱,2例仅探及狭窄以远CCA低流速、低搏动性血流频谱。24例患者的颈外动脉均为血流方向逆转、低搏动性的颈内动脉化血流频谱改变。21例颈内动脉起始段为低流速、低搏动性血流频谱。②大脑中动脉的流速及搏动指数明显低于健侧及对照组(P〈0.01)。眼动脉呈正向低搏动性血流频谱者19例,未探及血流信号者3例,反向切迹血流频谱者2例。③24例患者中,19例(79.2%)Willis环侧支开放;3例有健侧颈外动脉侧支供血。9例呈前循环盗血的血流频谱改变,其中6例(25.0%,6/24)大脑前动脉呈收缩期早期切迹血流频谱改变。2例患侧颈内动脉虹吸段、眼动脉呈反向切迹血流频谱改变。1例BT闭塞患者颈内动脉起始段呈切迹血流频谱改变。结论应用TCD可对CCA或BT病变的颅内外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进行综合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途径。方法对100例老年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技术评估侧支循环变化。结果大脑中动脉主干重度狭窄或闭塞59例,TCD显示软脑膜吻合侧支通路开放34例,占57.6%。颈内动脉起始部重度狭窄或闭塞30例,侧支通路开放24例,占80.0%,其中前动脉交通侧支开放8例,后动脉交通侧支开放2例,前动脉交通与后动脉交通侧支同时开放4例,眼动脉侧支开放6例,前动脉交通、后动脉交通和眼动脉侧支同时开放4例。锁骨下动脉重度狭窄7例,TCD发现窃血改变4例,占57.1%。椎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3例中,2例椎动脉起始部闭塞患者出现颈外动脉-椎动脉侧支开放。左侧颈总动脉闭塞伴头臂干中度狭窄1例,TCD显示椎动脉-颈外动脉-颈内动脉侧支通路开放。结论 TCD技术有助于了解颅内外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患者的侧支循环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双侧椎动脉起始段狭窄患者未置入支架侧椎动脉起始段病变程度对支架置入侧椎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与再狭窄的关系. 方法 纳入155例经DSA证实的一侧椎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70%~99%)并行支架置入术的患者.根据未置入支架侧椎动脉起始段情况,将患者分为正常组(71例)、重度狭窄组(29例)和闭塞组(55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采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颈内动脉颅外段(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确诊为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的52例病人为观察组,另选取52例ICAex血管正常的病人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病人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血管搏动指数(PI),并判断侧支循环开放类型。结果 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病人颅内血流动力学参数有明显改变,与健侧相比,患侧MCA、ACA血流速度明显下降,频谱形态呈弥散圆钝状,PSV和PI值明显下降(P0.01);患侧PCA血流速度明显上升,PSV和PI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OA血流方向逆转,血流速度相对升高,PI减低;TCD检测的侧支循环开放类型及程度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的检出结果基本一致,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CD可以检测到ICAex重度狭窄或闭塞后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能为临床及时选择适宜治疗方法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0.
血管超声对椎动脉闭塞的血流动力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u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ranscranial Doppler,TCD)联合评价椎动脉闭塞性病变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5年1月--2009年1月经CDFI和TCD联合检测并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证实的椎动脉闭塞患者101例,以DSA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不同类型椎动脉闭塞侧与健侧椎动脉颅内、外段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nd diastolic velocity,EDV)、阻力指数(resistive index,RI)、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频谱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 椎动脉全程闭塞患者,CDFI和TCD均未探及血流信号;颅内段闭塞患者,CDFI在颅外段可探及微弱血流信号;节段性闭塞患者,颅外或颅内段椎动脉可探及侧支循环建立后的血流信号.椎动脉颅内段闭塞患者,颅外段患侧PSV较健侧显著降低[(27.39±12.44)cm/s对(62.61±13.22)cm/s,P=0.000);RI显著高于健侧(0.99±0.21对0.62±0.07,P=0.000).椎动脉节段性闭塞且有侧支循环建市时,闭塞侧颅内段椎动脉PSV、EDV和PI均较健侧显著降低,PSV分别为(37.81±12.28)cm/s和(73.17±30.99)cm/s(P=0.000),EDV分别为(17.58±7.10)cm/s和(29.31±12.94)cm/s(P=0.000),PI分别为(0.84±0.22)和(1.01±0.18)(P=0.000).对照DSA显示椎动脉闭塞的部位不同,CDFI与TUD检测的血流频谱形态存在显著差异.结论 PSV、EDV、RI和PI均是准确评价椎动脉闭塞的血流动力学参数,CDFI与TCD相结合,对于不同类型椎动脉闭塞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和临床综合评估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与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的联合应用,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CEA前采用CDFI和TCD评价186例患者颈动脉的狭窄程度及颅内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将其结果与DSA对照。术中应用TCD对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在CEA不同阶段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动态监测,指导转流管的使用。术后即刻行TCD和CDFI检查,评估手术前后术侧颈动脉的内径变化及颅内外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①186例患者CDFI检出狭窄程度与DSA完全一致的为178例,与DSA对照,CDFI判断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符合率为95.7%。②术中CDFI和TCD监测的186例患者中,167例侧支循环建立良好,无需放置转流管,其余19例颈动脉压迫试验显示代偿不完全。③术后即刻复查CDFI、TCD,186例患者经CEA后狭窄均得到解除,管径明显增宽,狭窄处残余内径由(1.5±0.4)mm增至(5.9±0.7)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颈动脉狭窄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及患侧MCA的舒张期末血流速度(PSV)、血管搏动指数(PI)恢复正常。颈动脉狭窄处血流速度由术前(547±51)cm/s降至(89±28)cm/s(P〈0.01);患侧MCA的PSV由术前(58±14)cm/s升至(80±5)cm/s(P〈0.01);患侧MCA的PI由术前的0.56±0.11升至0.92±0.13(P〈0.01),脑部血液供应得到明显改善。结论CDFI和TCD在CEA术前筛查、术中监测及术后评估中,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在CEA围手术期有很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CT血管造影(CT angiography,CTA)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探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对椎动脉发育不全(vertebral artery hypoplasia,VAH)和局限性椎动脉狭窄(focal vertebral artery stenosis,fVAS)的诊断价值.方法 纳入连续完成TCD和CTA检查的患者,根据CTA结果分为正常组、VAH组和fVAS组.TCD参数包括平均血流速度(mean flow velocity,MFV)、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搏动指数(pulsatility index,PI)、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和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index,AI),分别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TCD参数诊断VAH和fVAS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 共纳入405例患者,正常组278例(68.6%),VAH组75例(18.5%),fVAS组52例(12.8%).各组间受累侧(正常组受累侧定义为右侧椎动脉)MFV、PSV、PI和RI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VAH组血流速度最慢,fVAS组血流速度最快,其他参数具有相同的趋势.各组间非受累侧MFV和PSV存在显著性差异,VAH组血流速度明显增快,fVAS组血流速度略增快,增快幅度小于VAH组.各组间AI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可作为诊断VAH的指标(曲线下面积为0.78,95%可信区间0.72~0.84;P <0.001).以AI >33.7%作为截断值诊断VAH的敏感性为74.7%,特异性为68.7%.结论 应用TCD评价椎动脉时注意鉴别VAH和fVAS.AI >33.7%可作为诊断VAH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张宏春  彭涛 《山东医药》2010,50(3):74-75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评价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sss)血管内支架置入术(PAST)前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中的价值。方法采用TCD对20例SSS患者PAST前后脑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术前患侧椎动脉血流方向完全逆转11例、双向9例,桡动脉均呈低流速、低搏动血流频谱,术后均恢复正常;窃血程度为Ⅲ度的9例患者术前大脑中动脉流速偏高、血管搏动指数偏低,术后均恢复正常。结论PAST治疗前后SSS患者大脑前后循环动脉血流动力学均明显改善,TCD可作为了解颅内软脑膜动脉侧支开放情况及评价介入治疗前后脑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刘强  华扬  凌晨  段春  张蕾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6,3(6):244-247,277
目的探讨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患者患侧大脑半球血流速度及血管搏动指数的改变与颅内Willis环主干、颈内-外动脉侧支循环开放的相关性.方法选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诊断一侧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而另一侧正常或狭窄50%以下且颅内动脉无狭窄的患者112例作为闭塞组;以颈内动脉颅外段和颅内动脉检测结果均正常的112例非脑血管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TCD检测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及大脑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MCA的血管搏动指数(PI),比较两组患者双侧MCA、ACA、PCA的PSV和PI的差异,计算并分析患侧MCA的PSV、PI差值(PSVD、PID).结果①闭塞组患者双侧MCA的PSV和PI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SV相差61 cm/s,PI相差≥70%,P=0.000、P=0.000).②闭塞组患者患侧MCA、ACA的PSV和PI较健侧明显降低(P=0.000),患侧PCA的PSV较健侧增高,PI相对降低(P=0.000),患侧MCA的PSV下降率明显高于ACA的PSV下降率.③闭塞组患者患侧MCA的PSV与双侧ACA及患侧PCA的PSV直接相关(P=0.000、P=0.000、P=0.006).结论对双侧MCA的PSV、PI及ACA、患侧PCAPSV的差值分析,可以提高TCD对一侧颈内动脉闭塞性病变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的认识和鉴别.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起始部和颅内段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南省人民医院介入科2010年1月—2011年12月使用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单发狭窄103例患者的资料,共103处狭窄,根据狭窄部位分为椎动脉起始部组(33例)和椎动脉颅内段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再狭窄率及并发症。结果①支架到位率为100%。术后即刻造影显示,残余狭窄率<10%的有86处,其余16处的残余狭窄率均<20%,1处因出血用弹簧圈闭塞。②有3例在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占2.9%(3/103),其中1例并发脑出血,2例并发脑梗死,均为椎动脉颅内段组患者。椎动脉起始部组并发症的发生率(0/33)与颅内段组(3/7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49。③术后6个月影像学随访67例,其中13例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椎动脉起始部组再狭窄的发生率(32.1%,9/28)高于颅内段组(10.3%,4/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④术后临床随访94例,平均9个月,无死亡病例。有8例再次发生后循环脑梗死,其中椎动脉起始部组3例(3/30,10.0%),颅内段组5例(5/64,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llo支架治疗椎动脉狭窄是安全、有效的。椎动脉颅内段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起始部组,而椎动脉起始部组再狭窄的发生率高于颅内段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鉴别一侧椎动脉颅外段闭塞和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Ⅱ期(SSSⅡ期)所致的椎动脉颅内段振荡型血流频谱中的作用。方法采用TCD筛查出一侧椎动脉颅内段呈振荡型血流频谱改变者42例,其中SSSII期组25例、椎动脉颅外段闭塞组17例,患者的病变均经DSA证实。另选25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比较三组TCD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25%~75%分位)表示。结果①SSSⅡ期组、椎动脉颅外段闭塞组患侧椎动脉均为收缩期反向、舒张期正向血流频谱。SSSⅡ期组逆转的收缩期时相较长;椎动脉闭塞组逆转的收缩期时相较短暂,频谱呈小尖波改变。SSSⅡ期组患侧椎动脉收缩期流速为[44(30~60)]cm/s,舒张期流速为[20(18~32)]cm/s;椎动脉颅外段闭塞组为[(27(11—34)]cm/s、[18(14~24)]cm/s,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SSSⅡ期组健侧椎动脉收缩期流速为[101(60~134)]cm/s,搏动指数(PI)为1.5(1.3~1.8);椎动脉颅外段闭塞组分别为[53(45~79)]cm/s、1.0(0.9~1.1);健康对照组为[55(44~66)]cm/s、0.9(0.8~1.0)。SSSⅡ期组与椎动脉颅外段闭塞组、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椎动脉颅外段闭塞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束臂试验或运动试验后,SSSⅡ期组收缩期逆转信号均增强,椎动脉颅外段闭塞组逆转信号改变不明显。(4)TCD与DSA诊断SSSⅡ期的敏感性为100%(25/25),诊断椎动脉颅外段闭塞的特异性为88.2%(15/17)。结论椎动脉颅内段振荡型血流频谱不仅见于SSSⅡ期,还可以见于椎动脉颅外段闭塞的患者。TCD的椎动脉血流频谱、血流动力学参数对比有助于其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在发作期和间歇期通过经颅超声多普勒(transcranial doppler,TCD)检测的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Vm)和脉动指数(PI)的变化特点,从而明确偏头痛的血流动力学的特征。方法选取139例偏头痛患者为病例组,50例健康正常人为对照组,分别对病例组发作期、间歇期和对照组进行TCD检查并分析其指标。结果病例组发作期颅内动脉的Vm值变化不一致,PI值普遍显著增高(P〈0.05);间歇期的Vm值普遍显著增快,PI值显著降低(P〈0.05)。结论偏头痛在发作期和间歇期颅内动脉的功能状态都有不同改变,运用TCD检测可为偏头痛提供诊断和指导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8.
血管支架成形术在颅内椎-基底动脉狭窄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皮血管支架成形术治疗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方法对24例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进行血管造影,行经皮血管内支架置入术,并根据患者血管狭窄程度给予预扩张或后扩张。结果24例患者椎动脉狭窄和基底动脉狭窄的狭窄率从术前平均84%下降到24%,术后均没有缺血性卒中发作。随访13个月,22例患者临床症状消失,2例患者遗有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其中1例与手术有关,1例与颅内血管远端病变有关。结论椎动脉颅内段和基底动脉狭窄患者,内科治疗无效时,经皮血管内支架置人术可以缓解椎-基底动脉狭窄患者缺血症状,预防卒中再发生。  相似文献   

19.
黄春霞  王芃 《内科》2011,6(4):325-326
目的探讨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对60岁以上的老年人高血压脑脉动硬化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10例老年人高血压脑脉动硬化患者,采用经颅多普勒仪(TCD)经颞窗和枕窗分别探测双侧颅内大脑中动脉(MCA)、大脑前动脉(ACA)、颈内动脉(ICA)及大脑后动脉(PCA)、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期峰流速(Vs)舒张期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搏动指数(PI)及频谱形态。结果本组110例CAS患者频谱形态异常110例(100%),园钝峰时后移75例,窄长带样频谱20例,频窗消失涡流频谱6例,血管杂音频谱9例;收缩期血流速度增快为主;PI值升高。结论TCD可对脑动脉血流动力学进行无创伤性评估,对诊断高血压脑动脉硬化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经颅多普勒(TCD)在大脑中动脉狭窄支架植入术前后的应用价值。方法 27例大脑中动脉狭窄(MCAS)患者均行TCD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行经皮成形并支架植入术(PTAS),对支架植入术前后大脑中动脉血流动力学的各项指标(峰流速Vs、舒张末流速Vd、平均流速Vm、阻力指数RI、搏动指数PI)进行分析比较,并与DSA比较。结果 TCD与DSA诊断大脑中动脉狭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7例患者术后Vs、Vd、Vm增高,PI增高,RI变化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CD可以作为大脑中动脉狭窄术前筛选、术后监测以及术后复查随访的无创、廉价、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