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广泛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临床疗效良好。它可分为直接PCI、立即PCI、延迟PCI、挽救性PCI等,近年还诞生了易化PCI等新的介入治疗方法。本文就上述介入治疗方法的最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QT离散度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资料较完整的急性心肌梗死紧急冠脉介入治疗患者138例,测算术前和术后第1天心电图QT间期、QT离散度、心率校正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病例分心肌梗死发病6 h内(72例)和6 h以上(66例)两组。结果 两组QT间期和心率校正QT间期术后与术前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术后QT离散度和心率校正QT离散度较术前显著减小(P<0.01),且发病6 h内组显著小于发病6 h以上组(P<0.05);两组住院期间死亡率分别为4.2%和7.6%(P=0.394)。结论 成功的介入治疗能显著减小心肌梗死患者的QT离散度,介入治疗施行越早则减小QT离散度的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音乐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情绪影响,尝试在心脏监护室(CCU)内实施音乐疗法,促进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从广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CCU便利抽样100例PCI术后早期AMI患者,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采用《正性负性情绪量表》调查患者实验前后情绪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得分差值下降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正性情绪得分较对照组高(P<0.05)。实验前后,两组在警惕性高的正性情绪得分差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正性情绪因子得分差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心烦、心神不宁、恐惧、易怒、紧张、坐立不安和害羞等负性情绪得分差值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音乐可促进CCU内PCI术后AMI患者的正性情绪,如感兴趣、精神活力高、劲头足、热情,缓减如心烦、心神不宁、恐惧等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同时,音乐可释放患者抑郁、内疚等负性情绪,应在听音乐的同时应提供适当的心理护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功能不全患者择期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将6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PCI组(32例)和保守治疗组(30例),所有患者分别在术前(30d内)和随访(6个月)接受超声心动图检查,比较超声心动图指标变化。结果与保守治疗组比较PCI组在缩小扩大的左心腔、提高LVEF有明显优势(P〈0.01)。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择期PCI治疗,有利于心脏功能早期恢复,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对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的治疗价值.方法:对完成PCI的75例STEMI患者行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部分患者随访3个月~4年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观察.结果:延迟PCI 75例术中及术后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手术成功率96.2%.TIMI血流≤Ⅱ级者40例,经PCI恢复TIMIⅢ级血流者82.5%,出现无再流现象者10%,随访3个月~4年间,因心脏相关死亡2.9%,再次出现心绞痛症状者4.3%,心功能不全症状无改善者5.8%.结论:延迟PCI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是补救性治疗AMI患者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缺血预适应(IP)对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不同年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保护作用的异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3月至2010年3月190例首次发生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在发病12h内进行PCI,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n=105)及成年组(<60岁,n=85),再依据AMI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近期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运用一般资料问卷及心肌梗死多维度量表(MIDAS)对同期行PCI术及非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出院时、出院后3~6个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PCI组AMI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MIDAS评分分别与入院时、出院后3~6个月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非PCI组AMI患者出院时生活质量MIDAS评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出院后3~6个月生活质量MIDAS评分与出院时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PCI组与非PCI组AMI患者出院前后生活质量MIDAS评分变化幅度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CI术与非PCI术均可显著提高AMI患者住院期问的生活质量,但PCI术提高生活质量的幅度高于非PCI术;PCI术可以提高AMI患者出院后3~6个月的生活质量,而非PCI术则对出院后3~6个月的生活质量无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8.
于宏颖  王柏颖  王满庆 《医学综述》2008,14(19):2967-2968
高血糖状态影响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预后,急性心肌梗死常因应激状态以及胰岛素抵抗引起血糖升高,高血糖具有较高的炎性反应状态,加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炎性反应,高血糖也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再灌注。故应积极控制高血糖状态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治疗后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s...  相似文献   

11.
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壁瘤2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冠脉介入(CP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伴室壁瘤(LVA)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8例AMI伴LVA患者择期行PCI治疗。术前和术后观察患者是否有室性心律失常出现、心绞痛发生情况和心功能进展情况,通过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左心室是否有血栓形成以及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局部室壁运动积分(RWMI)、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等参数改善情况。结果术后患者无左心室血栓形成,无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绞痛和再次心肌梗死发生。术后6个月以后与术前比较,患者LVMI、RWMI、LVEF和心功能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年龄较大,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伴有中等程度及以下大小室壁瘤,前降支单支病变,特别是伴有侧枝循环的患者适合PCI治疗,能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EMI)中应用替罗非班对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117例,分为实验组60例,术前给予替罗非班10μg/kg静脉3min内推注,随后以0.15μg/(kg·min)持续泵入36h;对照组57例,未给予替罗非班。手术结束前取冠状静脉窦血检测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组织因子(TF)及内皮细胞凋亡数;围术期检测外周静脉血黏附分子sICAM-1和sVCAM-1含量;比较两组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vWF、TF水平显著降低(P<0.05),内皮细胞凋亡数明显减少(P<0.05),sICAM-1、sVCAM-1浓度降低(P<0.05)。实验组术后住院期间难治性心绞痛、心肌再梗死及心力衰竭、30d心肌再梗死及心力衰竭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治疗中可保护冠脉内皮细胞功能,提高近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中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4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治疗的急性STEMI患者46例,随机分为远隔缺血后适应组(n=23)和常规PCI组即对照组(n=23).远隔缺血后适应组在PCI术前于左下肢绑缚无创血压袖带,术中第一次球囊扩张或血栓抽吸而恢复血流后1 min内开始充气加压阻断左下肢血流,充气5 min,放气5 min,交替3个循环.比较两组酶学心肌梗死面积、术后1 hST段完全回落率、梗死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y,IRA)、校正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帧数(corrected TIMI frame count,CTFC)的差异以及直接PCI术前、术后血浆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两组酶学心肌梗死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远隔缺血后适应组PCI术后1 h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60.9% vs.30.4%,P=0.04);PCI术后CTFC在远隔缺血后适应组有降低趋势(28 ±11 vs.33±11,P=0.10),在前壁STEMI患者远隔缺血后适应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5±9vs.39±10,P=0.01).远隔缺血后适应组血浆MDA、ET-1、TNFα水平于直接PCI术后不同时间点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后适应可改善急性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心肌组织灌注水平,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保护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血清组胺水平在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前、后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心电图ST段回落的关系.方法:连续纳入接受直接PCI治疗的STEMI患者84例,动态观察从PCI术前至术后1周内血清组胺水平的变化.多因素回归分析STEMI患者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数的相关因素.结果:STEMI患者血清组胺水平在PCI术后1周内进行性下降.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CI术后2hST段回落百分数的相关因素为:术后2h组胺(r=-0.361,P=0.001)、胸痛至球囊时间、梗死相关动脉和术后TIMI(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血流分级.结论:STEMI患者PCI术后2h组胺水平的升高与心肌再灌注不佳独立相关.  相似文献   

15.
庞新权  郭鑫  李洁 《中原医刊》2009,(12):30-31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对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左心收缩功能的作用。方法62例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32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0例。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术后随访3个月。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比较治疗前后各参数的变化。结果PCI治疗后LVED、LAD、LVEDV、LVESV较治疗前均明显减少。LVEF和LVFS明显增高(P〈0.01),血运重建时间越早,心功能恢复越好。结论心肌梗死并左心功能不全患者尽早行PCI治疗,可改善心脏功能,逆转左室重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心内科于2015年4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9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48)与对照组(n=44),所有患者均接受急诊PCI治疗,其中观察组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对照组则不予应用.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IMI)血流分级情况以及TIMI心肌灌注(TMPG)分级的变化,同时比较出血发生率及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PCI术后TIMI血流分级2~3级比例为95.83%,与对照组的93.1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患者TMPG2~3级的比例为8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1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急诊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可有效改善STEMI患者冠状动脉血流及心肌灌注,从而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改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中进行血栓抽吸术并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8月一2013年8月收治的ASTEMI患者57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静脉应用替罗非班,PCI术中行血栓抽吸,经抽吸导管行替罗非班冠状动脉内注射),对照组27例(单纯行PCI治疗,仅静脉应用替罗非班)。观察2组术后即刻的冠状动脉TIMI分级,以及手术前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峰值;术后1.5 h心电图ST段回落指数(STR)≥50%比率;比较术后1周及3个月时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的变化;比较2组患者出血率及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术后即刻冠状动脉造影TIMI 3级所占比例、术后1.5 h心电图STR≥50%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肌酶CK—MB达峰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周、3个月时2组LVEDD及LVEF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患者术后大出血情况及MACE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急诊PCI术中应用血栓抽吸并经抽吸导管冠状动脉内给予替罗非班可增加心肌水平的血流灌注,减少坏死心肌数量,改善近期预后,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予以左卡尼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我院住院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行PCI术后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抗凝及抗缺血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左卡尼汀。检测术前及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T(cTnT)、脑钠肽(BNP)水平,术前及术后2周心脏B超检查。结果:左卡尼汀组CK-MB、cTnT及血浆BN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治疗后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卡尼汀对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患者使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造影剂肾病(CIN)的影响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西安市第一医院心内科行急诊PCI的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320例,检测术前及术后48 h、72 h的血清肌酐,比较CIN组与非CIN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及不良预后事件.结果 320例心肌梗死患者共发生CIN 62例(19.3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内生肌酐清除率(Ccr)、糖尿病肾病、心源性休克及造影剂用量是发生CI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IN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为59.68%,明显高于非CIN组的10.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IN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PCI者的常见并发症,会增加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应针对危险因素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性别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的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差异。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9月因急性心肌梗死住院并行PCI的285例患者,根据性别分为女性组和男性组,对比分析其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与男性组比较,女性组患者年龄大,1周内口服阿司匹林、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伴心力衰竭、Killip分级>1级的比率高,LVEF值低;而男性吸烟多于女性冠脉造影结果显示,女性患者冠脉三支病变、非靶血管狭窄>70%、术后TIMI血流<3级、并发心力衰竭、肺炎等比率高于男性;女性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显著高于男性患者(18.4%vs 3.0%,P<0.01)。结论女性发生AMI的时间较男性晚,但其危险因素、合并症、血管严重程度、并发症、住院病死率等均较男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