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男,38岁。因“无明确外伤出现右拇趾疼痛2个月”于2006年10月就诊,查体:趾跖关节周围肿胀,压痛,被动背伸拇趾时疼痛加重。行X线检查提示:右足拇趾胫侧籽骨(图1)及腓侧籽骨(图2)均分为两部分,裂隙不规则,HAV角约15°.诊断为:右足胫侧籽骨及腓侧籽骨应力骨折,采用以内侧籽骨为中心,沿皮纹方向做弧形切口,暴露籽骨.  相似文献   

2.
(足母)趾胫侧籽骨骨折-2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足母)趾胫侧籽骨骨折概念、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2临床病例.[结果]石膏外固定法疗效满意.[结论]运动中可发生籽骨骨折,但诊断应谨慎,治疗以保守为主.  相似文献   

3.
4.
(足母)趾胫侧籽骨骨折-2例报道并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躅趾胫侧籽骨骨折概念、机理、诊断和治疗。[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2临床病例。[结果]石膏外固定法疗效满意。[结论]运动中可发生籽骨骨折,但诊断应谨慎,治疗以保守为主。  相似文献   

5.
拇趾籽骨骨折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拇趾籽骨骨折临床少见,容易漏诊,足踝外科的设立与计算机放射线摄影(computered radiography,CR)、CT检查的应用提高了其诊断率。我科自2000年1月.2006年2月共收治6例趾籽骨骨折患者,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第 1跖骨头二分籽骨伴创伤性籽骨炎是一种少见的病损 ,国内文献未见报道。本科收治 1例。现结合文献复习报告如下 :病 例患者 ,男性 ,2 5岁 ,职业足球运动员。因双前足底内侧疼痛反复发作 1年余入院。自述 1年余前出现左足底前内侧疼痛 ,剧烈活动加重 ,休息后缓解 ,反复发作 ,右足也出现类似症状 ,曾封闭治疗后症状缓解 ,但恢复训练症状又出现 ,目前封闭治疗止痛效果仅维持 4h左右。查体 :正常步态 ,双侧第 1跖趾关节未见明显肿胀 ,主被动活动未见明显异常。左第 1跖骨内侧籽骨明显压痛 ,趾背伸加重。右足腓侧籽骨压痛 ,较左侧轻。三维C…  相似文献   

7.
第一跖骨头下籽骨位于足拇短屈肌腱内,是足部最重要的籽骨,对于保持人体正常承重和足部正常生物力学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其在外翻的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是近年来足踝外科研究的热门。其解剖及生物力学等研究是各种临床研究的基础。本文就第一跖骨头下籽骨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国内外最新研究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8.
第一跖骨籽骨系统与Mu外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中华骨科杂志》2001,21(9):537-540
  相似文献   

9.
籽骨系统包括胫腓侧籽骨及相关肌肉韧带,其中拇短屈肌、拇收肌、拇展肌在籽骨系统生物力学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籽骨的各种病理变化如籽骨骨髓炎、籽骨骨折、多分籽骨、籽骨骨膜外软骨瘤与拇外翻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关系。籽骨脱位和半脱位在拇外翻发生发展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影像学分级系统被部分学者用于拇外翻术前诊断和术后预后的评估,但至今仍不为大多数骨科医生所熟识。基于X线前后位片的籽骨分级系统,测量的精确性受到质疑,而籽骨轴位片同样可能存在误差,至今仍没有一种完善的籽骨脱位和半脱位测量的影像学技术。籽骨旋转角和MRI评估籽骨系统是近年来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0.
陈立  马昕  王旭 《国际骨科学杂志》2009,30(5):311-313,316
籽骨系统包括胫腓侧籽骨及相关肌肉韧带,其中拇短屈肌、拇收肌、拇展肌在籽骨系统生物力学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籽骨的各种病理变化如籽骨骨髓炎、籽骨骨折、多分籽骨、籽骨骨膜外软骨瘤与拇外翻的发生可能具有一定关系.籽骨脱位和半脱位在拇外翻发生发展机制中占据重要地位,其影像学分级系统被部分学者用于拇外翻术前诊断和术后预后的评估,但至今仍不为大多数骨科医生所熟识.基于X线前后位片的籽骨分级系统,测量的精确性受到质疑,而籽骨轴位片同样可能存在误差,至今仍没有一种完善的籽骨脱位和半脱位测量的影像学技术.籽骨旋转角和MRI评估籽骨系统是近年来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1.
背景:外翻是老年人常见的前足疾病,其手术方法超过130种,但是目前对于手术矫正籽骨位置的重要性尚存争议。目的:探讨改良Lapidus手术中对第一跖骨籽骨系统恢复的必要性和有效性。方法:本组21例(29足)外翻患者,均为女性,年龄46~71岁,平均60.3±9.6岁。常规测量术前、术后外翻角(HVA),第一、二跖骨间角(IMA),胫侧籽骨位置(TSP),胫侧籽骨到第二跖骨轴线的距离与第二跖骨长度的比值,分析TSP与外翻的相关性以及手术对于恢复TSP的效果。结果:对于外翻足,与HVA及IMA明显相关,术后患足TSP显著减小。手术前后籽骨的绝对位置无显著性差异。TSP结论:改良Lapidus手术可以有效地恢复第一跖骨籽骨系统,术前应常规评估TSP。  相似文献   

12.
13.
距骨骨折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距骨骨折在临床上并不多见。随着交通和建筑业的发展,距骨骨折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距骨无单独的血供,易发生缺血坏死,且其治疗方法本身便带来许多并发症。本文就距骨骨折的损伤机制及分型、诊断、治疗及并发症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籽骨软骨软化症的病因、病理。方法 对经病理学明确诊断的4例籽骨退行性改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足部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探讨病因及病理。结果 4例均因长期穿尖头高跟鞋,产生强制性拇外翻及跖趾关节过度背伸,这种不正常的力学载最终导致籽骨软骨软化。结论籽骨软骨软化症主要病因可能来地两种效应即“弓弦效应”和“高弓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拇指籽骨翻转脱位致掌指关节绞锁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5例掌指关节绞锁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18~47岁,平均35岁)行闭合手法复位,成功3例,另2例闭合复位失败后行手术切开复位.术中见拇指籽骨翻转脱位,与掌板、拇短屈肌腱一起卡入掌指关节间隙的掌侧,形成绞锁.籽骨复位后,绞锁即得到纠正.结果:5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34个月,平均15个月.治疗后所有患者局部疼痛症状消失,无红肿,手指感觉正常,掌指关节屈曲35°~60°,平均45°,不影响正常生活及正常工作,治疗后绞锁无复发.结论:拇指籽骨翻转脱位是导致掌指关节绞锁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微骨折术与骨软骨移植治疗小面积距骨骨软骨病变(osteochondral lesion of the talus,OLT)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14年6月-2018年7月手术治疗小面积(0.80~1.20 cm2) OLT4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术前医患沟通结果,25例采用微骨折治疗,24例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第一跖骨籽骨系统在?外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对245足正常足和141足?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和相对位置以胫侧籽骨位置(tibialsesamoidposition,TSP)来表示进行测量,并与?外翻角(halluxvalgusangle,HVA)、跖间角(intermetatarsalangle,IMA)、跖趾关节半脱位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正常足与?外翻足籽骨的绝对位置无差异,TSP与HVA、IMA呈明显的相关关系。245足正常足TSP的正常值范围为TSP≤3。92足?外翻足行手术治疗,其中19足行改良McBride手术,24足行跖骨头颈部截骨术,29足行跖骨基底截骨术,20足行Keller手术。因为Keller手术并不能矫正TSP,故共随访72足?外翻足,随访时间1~6年,平均4年。术后HVA为5°~10°,平均7°;IMA为5°~9°,平均7°;TSP均为3或4。根据孙俊英等提出的疗效评价标准,优60足83%,良8足11%,差4足6%,优良率为94%。结论TSP应该作为常规术后疗效评价及手术方式选择的重要依据。对于TSP位置异常者,应首选骨性手术,以恢复正常的跖骨籽骨系统。  相似文献   

18.
19.
骨外固定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71,自引:3,他引:171  
李起鸿 《中华骨科杂志》1996,16(10):604-604
骨外固定技术临床应用中的几个问题李起鸿骨外固定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较快,用于治疗各种复杂骨折、骨不连、骨缺损、肢体延长及矫正畸形重建肢体功能等,取得了较好效果.用于治疗先天性胫骨假关节和修复骨缺损不需植骨,丰富了治疗手段,促进了治疗观念和方法的更新.但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籽骨在足负重正位、籽骨轴位X线片上位置的关系及与第1、2跖骨间夹角(IMA)、拇外翻角(HVA)的相关性.方法 对35只正常足及104只拇外翻足的籽骨在足负重正位X线片及籽骨轴位X线片上的位置、IMA、HVA做多元相关分析.结果 正常足正、轴位X线片上籽骨位置相关系数0.291.P>0.05,两者之间无相关性;正常足正位X线片上籽骨位置与IMA相关系数0.502,P<0.01,两者之间存在线性相关;拇外翻足正、轴位X线片上籽骨位置相关系数0.446.P<0.01.两者间存在线性相关;拇外翻足正位X线片上籽骨位置、轴位X线片上籽骨位置、IMA、HVA两两之间相关性检验均P<0.01.结论 籽骨在正常足负重正位及籽骨轴位X线片上的位置无线性相关:但籽骨在拇外翻足负重正位及籽骨轴位X线片上的位置之间存在线性相关,且与IMA、HVA两两之间分别有线性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