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新枝 《护理研究》2017,(6):2171-217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将115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稳定72h及出院前1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以及出院前1d的睡眠状况。[结果]出院前1d观察组病人PSQI评分为7.20分±1.85分,低于对照组(10.87分±1.63分),SRSS评分(20.54分±5.79分)低于对照组(30.28分±6.33分),且出院前1d观察组病人入睡时间缩短、觉醒次数减少、夜间持续睡眠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方法]将115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8例,对照组给予脑卒中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症状稳定72h及出院前1d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RSS)评分以及出院前1d的睡眠状况。[结果]出院前1d观察组病人PSQI评分为7.20分±1.85分,低于对照组(10.87分±1.63分),SRSS评分(20.54分±5.79分)低于对照组(30.28分±6.33分),且出院前1d观察组病人入睡时间缩短、觉醒次数减少、夜间持续睡眠时间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对72例脑卒中睡眠障碍病人进行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定护理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病人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评分下降(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脑卒中病人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4.
马湘玉  胡慧 《全科护理》2016,(10):1005-1006
[目的]总结穴位按摩配合脑电仿生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方法]将76例脑卒中后睡眠障碍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穴位按摩和脑电仿生刺激仪对病人进行干预。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PSQI评分和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5%。[结论]通过穴位按摩配合脑电仿生刺激仪治疗脑卒中后睡眠障碍可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李霞  孙以琳  严垚垚  郑文 《护理研究》2009,23(34):3136-3137
[目的]探讨睡眠限制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病(AD)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评定出具有睡眠障碍的AD病人68 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睡眠限制疗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干预3周、6周、12周后两组PSQ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睡眠障碍比例分别下降至14.71%和38.24%,两组睡眠障碍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睡眠限制疗法有助于改善AD病人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医安神护理对中风后抑郁病人不良情绪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6例中风后抑郁病人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实施中医安神护理,分别于干预前后应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对两组病人不良情绪、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HAMD评分、HAMA评分、PSQI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SIS总评分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安神护理能有效改善中风后抑郁病人不良情绪,改善病人睡眠质量,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舒适护理措施对老年心血管内科病人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心血管内科收治的老年住院病人114例,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分别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前两组病人PSQI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病人SF-36各项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躯体疼痛、精力、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总体健康评分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老年心血管内科病人的睡眠质量,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唐旭丽  邓旭  钟毅 《护理研究》2014,(14):1724-1725
[目的]探讨治疗性沟通系统在改善脑卒中病人负性情绪及睡眠质量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高干老年科进行治疗的70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顺序将70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性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治疗性沟通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结果]两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各因子评分和总评分显著下降,干预后两组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方面与自身干预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观察组干预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性沟通干预能有效改善脑卒中病人负性情绪,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9.
张密 《全科护理》2016,(18):1840-1843
[目的]分析冠心病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于睡眠质量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冠心病伴睡眠障碍病人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7例,调查分析其睡眠质量影响因素。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病人的干预效果。[结果]冠心病住院病人睡眠质量影响因素主要与疾病不适症状、心理因素、病区环境不适、疾病强迫体位等有关;观察组干预后SPIEGEL评分及睡眠进程参数均较干预前及对照组显著改善(P0.05);两组干预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冠心病住院病人的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促进病情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病人肺功能、心理状态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按病区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时间1个月。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肺功能指标变化,并评价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PSQI各维度评分及总分低于对照组,FVC、FEV1、FEV1/FVC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老年COPD稳定期病人的心理状态,提高肺功能及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程优质护理干预在内镜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将医院收治的39例行内镜介入治疗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2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心理状态、睡眠质量、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病人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较干预前降低,而观察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两组病人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病人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胸骨后疼痛、术后感染、溃疡、再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病人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镜介入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中实施全程优质护理干预有利于消除病人不良情绪,改善病人睡眠质量,减少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李霞  孙以琳  严垚垚  郑文 《护理研究》2009,(12):3136-3137
[目的]探讨睡眠限制疗法对阿尔茨海默痛(AD)病人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教(PSQI)量表评定出具有睡眠障碍的AD病人6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睡眠限制疗法,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睡眠障碍改善情况。[结果]干预3周、6周、12周后两组PSQI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2周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睡眠障碍比例分别下降至14.71%和38.24%,两组睡眠障碍改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睡眠限制疗法有助于改善AD病人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运动干预对乳腺癌化疗病人癌因性疲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病人采用双盲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运动方案进行规律运动锻炼8周。术后第1天、术后第8周采用修订的Piper疲乏量表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PSQI)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得分与睡眠质量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Piper疲乏量表评分与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动干预可以有效缓解乳腺癌化疗病人术后癌因性疲乏、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疼痛管理行为对改善老年骨质疏松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筛选就诊于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存在睡眠障碍的老年骨质疏松病人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抗骨质疏松基础治疗配合睡眠知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疼痛管理技巧培训、病人自我行为管理,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疼痛,4周后比较两组PSQI评分。[结果]培训后观察组病人自我行为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除睡眠时间外,PSQI总分及各维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病人自我行为管理配合骨质疏松治疗仪治疗可提高老年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护理在脑卒中后失眠症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68例脑卒中后失眠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分型施护。干预前后应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对病人睡眠状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病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长、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得分及总分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对脑卒中后失眠症病人行中医辨证护理可改善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焦虑、抑郁情绪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病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病人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连续护理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及治疗依从性。[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的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7.
梁桂根  郭桂芬 《护理研究》2012,26(34):3223-3224
[目的]探讨足浴加穴位按摩对老年高血压住院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高血压诊断标准且年龄≥60岁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人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改善环境、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合理用药等,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热水足浴加足底穴位按摩。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病人睡眠质量。[结果]出院时干预组及对照组PSQI评分比入院时均有下降(P<0.01),干预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足浴加穴位按摩比常规护理更能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住院病人的睡眠障碍。  相似文献   

18.
认知行为干预对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睡眠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住院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将181例住院急性心肌梗死并睡眠障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评估分析影响病人睡眠的因素,实施个性化的认知行为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干预效果。[结果]出院时干预组PSQI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对照组下降不明显。[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并睡眠障碍住院病人通过认知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改善其睡眠状况,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矛盾意向训练联合睡眠限制法干预对肝硬化合并睡眠障碍病人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睡眠障碍病人87例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睡眠障碍病人87例作为观察组,给予矛盾意向训练联合睡眠限制法干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1周后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1周后生理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活力、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矛盾意向训练联合睡眠限制法干预有助于改善肝硬化合并睡眠障碍病人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操对重症监护室睡眠剥夺病人睡眠及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监护室睡眠剥夺病人113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6例与观察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穴位操疗法干预。干预前后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两组病人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后7 d两组PSQI评分及SAS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后PSQI评分及SAS得分均低于本组干预前(P0.05)。观察组睡眠率(71.12±13.15)%及总有效率(89.47%)高于对照组睡眠率及总有效率(P0.05)。[结论]穴位操可以改善重症监护室睡眠剥夺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