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ERCP对胰腺分裂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6例胰腺分裂,占同期ERCP的0.6%,6例均有腹痛,2例有慢性胰腺炎病史。ERCP所见:主胰管长度1.5~3.5cm,平均2.25cm,其末端呈细树枝样。用针状导管从副乳头插管5例,显影4例,副胰管长度8.5~13.5cm,平均11.6cm,1例副乳头开口部有狭窄,其副胰管头部见-6mm×4mm囊性扩张,4例主副胰管间均无汇合交通支。本组1例经用气囊行副乳头扩约肌扩张成形术治疗,术后腹痛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诊断性和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青少年慢性胰腺炎(CP)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2月~2002年2月间确诊为青少年CP并行ERCP的13例临床资料。结果:13例中12例存在腹痛症状,10例有“胰腺炎”病史。ERCP见胰管扩张12例,胰管结石7例,胰腺假性囊肿2例,胰腺分裂症3例,胆囊结石l例。内镜下治疗:乳头括约肌切开术7例,胰管取石6例,支架置入5例,胰管狭窄扩张术4例,副乳头切开2例。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4例,胰腺炎急性发作3例,均为水肿型胰腺炎。经6—68个月随访,ll例未复发,2例复发者经再次ER-CP治疗后腹痛未再出现。结论:ERCP对青少年CP的诊断及治疗有较高的价值。但青少年CP患者ERCP术后具有较高的并发症发生率,对此内镜医师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3.
假性胰腺囊肿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胰腺假性囊肿的疗效以及并发症,探讨新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 选择胰腺假性囊肿患者8例,均有2次以上外科手术史,再次外科手术难度较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后,十二指肠乳头、主胰管括约肌切开,行内引流管置人或主胰管探条扩张治疗,囊肿消失后经内镜取出内引流管。结果 ERCP提示,3例囊肿与主胰管相通,l例囊肿压迫造成胆总管下段狭窄梗阻。置入内引流管5例;探条扩张治疗3例。术后l~4个月囊肿完全消失7例;l例囊肿缩小约l/3,临床症状消失,随访6个月囊肿未再缩小,转外科手术治疗。术后2例出现一过性血、尿淀粉酶升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ERCP及其派生的治疗技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有效、安全,可作为胰腺假性囊肿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胰腺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解剖异常,多数无症状,但有些会发生胰腺炎及非胰腺炎性疼痛。本文报告1987至1992年间,应用内镜治疗34例有症状的胰腺分裂病人。内镜技术:在注射促胰液素后,先用针头导管扩张副乳头,然后用锥形头的导管沿着导丝逐步进行扩张,必要时置入胰管支架管,括约肌切开术可在支架管上方使用针形刀进行。支架管保留2~3个月,拔除后如引流通畅则不必再置入,如引流不通畅应重新置入(通常为更粗者)。34例病人平均年龄46岁(27-72岁),男24例,根据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分为三组:急性复发性胰腺…  相似文献   

5.
副胰管是胰液的第二流出道, 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在胰腺疾病的诊疗中起重要作用。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作为主胰管深插管失败的重要补充手段, 可以进行副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和副胰管支架置入术等治疗。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最常用于胰腺分裂的诊疗, 也是部分慢性胰腺炎、胰腺假性囊肿等疾病的有效治疗方式。内镜逆行副胰管造影并发症发生率较主胰管造影高, 要预防和关注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胰管良恶性狭窄的内镜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胰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36例影像学检查确诊的胰管狭窄患者,病因包括慢性胰腺炎、胰腺分裂症、胰头癌、胰腺假性囊肿等,分别在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基础上行内镜治疗,包括胰管支架置入、气囊扩张、探条扩张以及经内镜胰管括约肌切开术(EPS)、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同时观察术后症状缓解情况(如腹痛缓解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近期与远期疗效。结果36例分别进行了胰管支架引流术、气囊扩张、探条扩张、EPS和EST,术后腹痛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随访1个月~36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近期(≤3个月)腹痛缓解率为72.2%(26/36),长期(>3个月)随访显示47.2%(17/36)的患者腹痛缓解无复发,63.9%(23/36)的患者体重增加,生活质量改善。高淀粉酶血症、出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3.9%(5/36)和5.6%(2/36),均经一般内科治疗于3日内缓解。支架阻塞、支架脱落的发生率分别为12.5%(3/24)和4.2%(1/24)。结论 经内镜治疗胰管狭窄是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内镜治疗慢性胰腺炎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内镜治疗慢性阻塞性胰腺炎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经内镜治疗29例慢性胰腺炎中胰管括约肌切开术27例(19例为7内镜治疗前处置),副乳头切开8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5例,网篮邓胰石9例,胰管内引流7例,鼻胰管引流3例,辅助探条或球囊扩张共14例。13例治疗前、后检测胰腺内分泌功能。结果 29例中26例(89.7%)治疗后腹痛消失或明显减轻,9例胰腺结石患者中6例取出胰石;7例胰管内引流管未阻塞。  相似文献   

8.
儿童慢性胰腺炎是一种慢性、不可逆性炎症性疾病,可出现顽固性腹痛和胰腺内外分泌功能异常,严重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和生活质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用于儿童患者,主要用于治疗胰管结石、胰管狭窄、胰腺假性囊肿等,常见方法有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结石取出术、胰管支架置入术。ERCP治疗慢性胰腺炎因疗效好、创伤小等优点已逐渐替代传统外科手术,成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经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临床探讨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内镜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内镜鼻胆(胰)管引流(ENB(P)D)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等内镜技术治疗AP56例,其中重症急性胰腺炎(SAP)36例。结果治愈53例,死亡2例,因胰腺出血致导管堵塞改行手术1例。结论内镜治疗以微小创伤达到满意外科引流效果,能够有效地降低胆胰管内压,缓解胰腺病变,起到治疗作用,不失为AP治疗手段和方法上的一个补充,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内镜治疗胰腺炎的方法分为两类:急性胰腺炎的治疗和慢性胰腺炎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介入性治疗方法通常有两种:即胆道括约肌切开术和胆道取石术(包括泥砂状沉积物);慢性胰腺炎的介入性治疗包括沿用至今治疗胆道疾病的各种方法,包括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取石术、经鼻胰腺引流术和治疗胰管疾病、假性囊肿、胸腔积液及胰性腹水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内镜经十二指肠乳头引流治疗巨大胰腺假性囊肿(脓肿)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取沈阳军区总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按照统一标准选择入组的胰腺假性囊肿(脓肿)病例10例,其中非感染性8例,感染性1例,胰腺脓肿1例。均采用内镜经乳头引流治疗,通过回顾性总结临床治疗和相关研究指标变化,综合评估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疗效。结果内镜治疗失败1例,术后并发假性囊肿感染2例,急性胰腺炎1例。8例随访观察平均16.5个月,其中假性囊肿完全消失4例,假性囊肿残腔形成1例,假性囊肿不断缩小3例。急性重症胰腺炎2例治愈。结论内镜经乳头引流治疗胰腺炎合并巨大胰腺假性囊肿(脓肿)是一种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后的患者,约有5%发生典型的急性胰腺炎[1,2],大部分为轻度,少数则发展为重度胰腺炎。为减少ERCP、EST所致急性胰腺炎,我们综述了有关危险因素研究的最新进展。一、年龄和...  相似文献   

13.
慢性胰腺炎是胰腺组织进行性纤维化的疾病,在病程中可能出现胰管结石、主胰管狭窄等特征性病理改变,部分患者频发胰性腹痛或急性胰腺炎,或出现胰腺假性囊肿、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内镜治疗是慢性胰腺炎的一线治疗手段,对胰管结石、主胰管狭窄、腹痛及并发症的治疗有良好效果。随着技术的进步,内镜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会进一步降低,疗效更佳,内镜治疗将为慢性胰腺炎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相似文献   

14.
经内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及Oddi括约肌狭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7年5月至1998年9月,我们选择经B超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诊断的34例胆总管结石和6例Oddi括约肌狭窄者,行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或经内镜乳头括约肌气囊扩张术(EPBD)后,采用网篮及机械碎石后取石或自然排石等方...  相似文献   

15.
杂种狗主胰管的解剖学及胰腺炎模型制作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目的了解杂种狗主胰管的长度和直径大小,复制狗水肿型和坏死型胰腺炎模型.方法杂种狗23只,分对照组(n=7)和实验组(n=16),实验组经主胰管注入牛磺胆酸钠和胰蛋白酶分别复制水肿型(AP,n=8)和坏死型(ANP,n=8)胰腺炎模型,测量主胰管的长度、直径,检测血中淀粉酶(Amy)活性,并取胰腺作病理学观察.结果♀杂种狗主胰管长度1456mm±178mm,直径223mm±016mm;♂则分别为1419mm±201mm,231mm±018mm;实验组Amy显著高于对照组,尤以ANP组最为显著(mmol/s,AP:d1,37±1vs14±1,d2,32±1vs13±1;ANP:d1,123±23vs14±1,118±19vs13±1);AP组胰腺腺泡可见充血、水肿,ANP组胰腺腺泡大片出血、坏死.结论杂种狗主胰管的解剖特点适合用于复制理想的胰腺炎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困难胆道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在困难胆道插管中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至2006年7月在我院行ERCP的患者。对常规胆管插管失败且导丝反复进入胰管(〉4次)者行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胆管插管成功后,导丝留置胆管内,继续完成胆管括约肌切开及相应的治疗。统计插管的成功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在整个研究期间内共行ER—CP1576例次,需胆管深插管879例次,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者30例。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后,首次ERCP胆管深插管成功率为93.3%(28/30),2次ERCP插管成功率为96.7%(29/30)。2例(占6.7%)发生并发症,为轻型胰腺炎。无出血、穿孔或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结论在困难胆道插管中采用经胰管乳头括约肌预切开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急性胆石性胰腺炎内镜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年 5月~ 2 0 0 0年 10月 ,我们对 2 8例急性胆石性胰腺炎 (Acutegallstonepancreatitis,AGP)患者进行了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 ,ERCP)检查 ,并进行了经鼻胆管引流 (Endoscopicnaso billadrainage ,ENBD)及经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 (Endoscopicsphincterotomy ,EST)等内镜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8例中…  相似文献   

18.
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   总被引:41,自引:3,他引:38  
目的探讨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EP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治疗胆总管结石88例。其中单颗结石45例,2颗结石33例,3颗以上结石10例,最多1例12颗结石,选择结石直径为2~12mm。结果治疗成功85例,占96.5%,失败3例。81例采用网篮或取石气囊取出结石,4例采用金属碎石篮碎石后排出,1例改用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79例病人经EPBD后即取出结石,7例经2~3次再次取石后取净。术后出现胆管炎1例、胰腺炎1例,44例术后行胃肠钡餐X线检查,胆道内无钡剂反流。结论经内镜乳头气囊扩张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有望替代部分括约肌切开术。  相似文献   

19.
十二指肠副乳头为胚胎时期副胰管进入十二指肠的开口,成年后发生退化,但部分人群的十二指肠副乳头退化不明显,表现为解剖变异。超声内镜、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磁共振胰胆管成像对其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十二指肠副乳头通常只需随访,对于并发肿瘤的患者,则可根据情况选择内镜下治疗或外科手术治疗。在主胰管中断或狭窄变形导致插管困难的患者中,十二指肠副乳头可用于插管造影进行胰腺分裂症、胰腺炎、胰腺结石等疾病的诊断。此外,通过十二指肠副乳头括约肌切开后进行插管、球囊扩张、副胰管支架置入等方法,可以缓解胰腺分裂症及慢性胰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十二指肠副乳头进行插管取石,对胰腺结石患者也有较好疗效。该文对其临床特征、病理特点、诊断及相关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早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前瞻性观察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行ERCP的住院患者,将ERCP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纳入研究。在ERCP术前及术中分别将患者和操作相关情况记录在统一的观察表上;术后随访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直至出院;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纳入观察的165例行胰管括约肌切开术的患者中,25例发生并发症(15.2%),其中急性胰腺炎22例(13.3%,轻度15例、中度6例、重度1例),出血1例(0.6%),急性胆管炎2例(1.2%),无穿孔或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多变量分析提示术后急性胰腺炎危险因素是:女性(OR=3.8,95%CI1.4~10.8)、复发性胰腺炎(OR=3.1,95%CI1.0-9.9)、副乳头切开术(OR=5.9,95%CI1.2—28.8)。结论与常规ERCP操作比较,内镜下胰管括约肌切开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特别是女性、复发性胰腺炎、行副乳头切开术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