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际疮”是一种生于皮肤浅表的多发性的化脓性疖病。它生于项后发际处,其形如黍豆,顶白肉赤,痛如锥刺,痒如火燎,溃破后流脓水。此疮有先生一个,继而又陆续生几个者;也有初起大小数个同时而生。虽属小恙,但此愈彼起缠绵难痊。1986年初夏,我用祖国医学的络刺疗法,先后治疗发际疮五例,均获全愈。  相似文献   

2.
何福山 《中国针灸》1997,17(7):394-394
挑刺治疗发际疮78例何福山(天津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天津300193)1临床资料本组78例,男56例,女22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15天,最长2个半月;曾用抗菌素治疗无效者32例。2治疗方法患者背向外骑坐在椅子上,两手扶椅背,躯干...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5岁,工人。自诉其后颈部疖疮,此伏彼起已3年,中西医多方治疗无效。特求诊治,症见后发际有如杏核大小疖肿3个,疮愈结疤十余处,疖肿脓血模糊,颈项活动受限。随针膈俞、大椎、肩井、曲池、合谷,得气即泻,留针15分钟,3次而愈。一年后随访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4.
朱××,男,50岁。半月前颈项部突起7个硬疖,最大的约2×1.5cm,有脓性分泌物,脓液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入夜难眠,颈项部活动受阻,经用抗菌素治  相似文献   

5.
侯小藏  王淑华 《陕西中医》2002,23(8):728-728
一般资料  8例患者均有反复发作的发际疮史 ,年龄 2 3~ 3 0岁 4例 ,3 1~ 40岁 4例 ,42岁 1例。病程 2~ 5年 2例 ,6~ 1 0年 5例 ,1 0年以上 1例。均为中西药治疗效果不佳。  治疗方法  1用具 :三棱针、酒精棉球、消毒干棉球。2体位 :坐位 ,暴露背、腰部。3放血点 :背腰部膀胱经上。4放血方法 :在双侧膀胱经上用酒精棉球消毒 ,医者用右手拇 ,食指挟持三棱针针柄 ,中指自然放于食指下针体下端以固定针体。在膀胱经上轻用力挑破皮肤 ,然后用双手拇、食指按压挑刺处 ,使其出一滴血 ,用消毒干棉球擦去血滴。在膀胱经上从大杼穴开始 ,至关…  相似文献   

6.
孙国 《河北中医》1983,(1):24-24
发际疮是生于颈后发际部的一种多发性毛囊疖肿,多见于青壮年。该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此愈彼起,极其顽固,缠绵难愈。笔者采用割治大椎穴,效果较好,特介绍如下。方法:患者取俯伏坐位,取大椎穴(在第七颈椎棘突下),常规消毒,2%普鲁卡因局麻,用刮须刀(消毒)纵切开皮肤约5毫米长,再用三棱针挑断切口内少许纤维组织,随后火罐拔之,拔后消毒纱布盖好。  相似文献   

7.
发际疮属于现代医学颈后化脓性皮肤病,包括多发性毛囊炎、疖、蜂窝组织炎等。我们自1972年以来,运用针刺治疗本病18例,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初步小结如下。一、治疗方法主穴:大椎、陶道、风池、天柱、完骨、新建(在第4、5颈椎之间,旁开1.5寸,针刺  相似文献   

8.
笔者自1963年~1988年5月先后用耳后三脉络放血治疗发际疮50例,疗效满意,报导如下:一临床资料50例病人中,男性48例,女性2例,年龄在18~64岁,病程长短不一,短的3个月,长的达28年之久。  相似文献   

9.
郎××,50岁,夙有痰嗽之疾。近十年来,项后发际两侧,屡发疮疖,小如黍粒,大若桃李,红赤坚硬,痛痒不已,破敛不定,脓水粘稠,至夏更甚。经用中西药治疗,只能暂缓几天。1974年夏初,邀余诊治,患者头疮痛痒,气憋咳喘,痰咯不出,胁痛,饮食无味,便秘,溲黄而少,脉弦  相似文献   

10.
发际疮,别名“燕巢疮”,为外科的常见病。好发于项后发际,是一种多发性化脓性毛囊症。病因有湿热,外受风火所致,初起形如粟粒,膨大如黍豆,坚硬高起,顶白肉赤,痛痒相兼,破后流少许脓液,时破时敛,此愈彼发,甚至缠棉数月,常经中西医医治(包括多种抗菌素)效果不显,病者甚感痛苦。近年来,我们用越脾汤加味(麻黄6克生石膏20克甘草5克红枣4枚生姜5克紫花地丁20克蚤休15克)治愈16例,一般一个星期左右即能改善症状,局部炎  相似文献   

11.
<正> 临床实践中体会到古人经验,在委中穴用粗针或三棱针点刺出血,治疗本病有一定效果。尤其对初起红肿热痛者效果好。但对疮口溃烂,感染化脓效果不显。笔者多年实践,运用针刺拔火罐治疗此病,效果显著。具体方法:是在溃烂化脓的疮口周围,用毫针点刺,然后再拔火罐,留罐10分钟,待罐无力时起罐。每隔2~3天一次,一般经3次,即可痊愈。委中穴点刺出血,能疏风散邪,解毒消肿  相似文献   

12.
挑治身柱穴治疗发际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症生在脑后发际边界之处,初起时生小水泡,刺痒难堪,颈项部强直,活动受限,药物治疗无效,有时二肩部及面部亦有发生,此愈彼伏,缠绵不休,经久难愈。身柱穴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此穴属于督之总督,人体一身之阳气,又为阳脉之海,挑治身柱穴实为疏通督脉之经气,活血分之毒热,故挑治此穴即可疏泄阳邪火毒,清泄火热之功。操作方法:割治部位常规消毒后,施以局部麻醉,用小头手术刀切开皮肤,切口长约0.3公分,术者右手持刀划破皮肤,然后用三棱针挑断皮下组织纤维即可。施术完毕敷上消毒纱布,胶布固定,三日后自愈。  相似文献   

13.
遗尿是指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笔者近年来运用“烧山火”针刺手法,配合艾条温灸,取得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笔者用生大黄500克酒炒,治疗顽疾发际疮,疗效显著,现举案如下:高某,男.45岁,1982年10月就诊。患者绕头额颈项发际内生疮疡,肿溃流脓,此消彼起.已4年有余,遍治不效。诊见:绕头额颈部发际内瘢痕累累,疮愈后毛发稀疏,后颈部左侧发际内有4个状如蚕豆大小的丘疹,色红坚实,周围红肿,顶部有脓水,肉色焮红,皮温较高.瘙痒而痛。予生大黄500克酒炒,水煎内  相似文献   

15.
点刺大椎放血治疗后发际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际疮即西医之后发际毛囊炎,一般药物难以控制,患者往往痛苦不堪.笔者采用点刺大椎放血法治疗,方法简单,疗效甚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发际疮又称发际疽。相似现代医学所称“枕骨下硬结性毛囊炎”。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本病80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于下。一般资料收治病例80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最大者72岁,最小者25岁;病程最长者1月,最短者3天。治疗方法1.内治:清热解...  相似文献   

17.
疖是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炎症。一般多发于夏季。任何部位都可以发生,而以颈项头面、背及腋下多见。但发于颈部者,少则几个,多则几十个,局部红、肿,疼痛异常,此起彼伏,缠绵难愈。俗称发际疮,蝼蛄疖。我站自一九七○年以来,用“银蒲消  相似文献   

18.
刺络艾灸治疗带状疱疹1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带状疱疹是临床上常见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致的一种非传染性皮肤病.笔者自1995年7月以来,学习运用北京著名老中医王乐亭教授的临床选穴经验,结合本人长期的艾灸临床经验,采用刺络疗法,配合局部艾灸治疗缠腰火丹158例,收到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合谷刺治疗肩周炎4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针灸合谷刺法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84例患者随机分为合谷刺治疗组42例,常规针刺对照组42例,取穴、疗程均相同,观察其疗效。结果:合谷刺治疗组愈显率为88.1%,常规针刺对照组愈显率为59.5%。结论:合谷刺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活动功能障碍,治疗肩关节周围炎优于常规针刺。  相似文献   

20.
股外侧皮神经痛是常见病,临床表现为大腿外上侧皮肤麻木,甚则伴有刺痛、痠胀、板滞、蚁行感或烧灼感。大多呈单侧性,症情迁延,经久不愈。在针刺治疗过程中,经用“扬刺”后,其疗效比梅花针叩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