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血管性痴呆与中枢胆碱能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D)是指由于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已成为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痴呆的第二大原因[1].近年来,人们对VD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VD时中枢胆碱能系统受损、学习记忆障碍作为痴呆诊断的基本特征.VD的学习记忆障碍主要是中枢胆碱能神经元变化引起的,其认知损害机制涉及胆碱能递质及其突触等方面的改变[2],现就VD时胆碱能神经递质、突触等方面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是由于脑血管病变引起或与脑血管病变有关的痴呆,是继Alzheimer病(AD)之后第二常见痴呆.严重者丧失生活能力,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在欧美等国家VD占老年痴呆的10%~20%,而在亚洲国家,由于该地区的高中风率使VD的发病率较高[1].我国VD的发病率占痴呆发病率的20%左右,并呈迅速增长趋势.因此,VD的防治成为国内外医学界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3.
老年期痴呆临床上常见的类型为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和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D).脑脊液β淀粉样蛋白(Aβ42)、总tau蛋白(t-tau)及磷酸化tau蛋白(p-tau181)在两者鉴别中的价值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者的关注[1,2].但早期诊断至今仍是医学领域的一大难题,最佳敏感性与特异性的脑脊液标记物还不确定.本研究拟检测早期AD患者、早期VD患者及正常人脑脊液中的t-tau蛋白、p-tau181蛋白和Aβ42的浓度,并进行比较分析,以评价其在老年期痴呆患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急性或慢性脑血管病变引起的持续性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全面认知功能障碍,是以语言、记忆、视空间技能、情感、人格和计算力、抽象判断力等认知功能受损的痴呆综合征.VD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我国VD的发病率约占全部痴呆患者的60%[1],是我国老年性痴呆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VD发病机制比较复杂,本文根据我院2006年以来收治的VD患者按照相关标准进行选择,仅观察丁咯地尔联合石杉碱甲治疗血管性痴呆(VD)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阿尔茨海默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病因[1],但两者的确切病因及其发病机制尚不确定[2].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AD和VD患者大多有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危险因素[3].最近的生物化学、流行病学和遗传学都有脂代谢紊乱与老年期痴呆有密切关系的报道[4].为探讨VD和AD患者血清甘油三酯(TG)及总胆固醇(TC)含量的变化及基在VD和AD病理生理中的价值,本文对VD患者和AD患者血清TG及TC进行检测,并与同期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其变化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血管性痴呆(VD)是脑血管病变引起脑损害所致的痴呆,它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AD)之后的第二常见痴呆[1,2],其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障碍及相关脑血管病的神经功能障碍和神经影像学征象.神经影像是明确痴呆病因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试图通过对VD患者的头部CT或MRI表现进行分析,来探讨神经影像学检查对VD临床评价中的价值,从而对VD患者的防治和判断预后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正>血管性痴呆(VD)是目前仅次于Alzheimer病的临床常见的痴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是直接检测颅内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无创性检查方法,是现阶段评价脑血管功能的临床常用手段。目前分别对VD和脑血管储备的研究较多,但较少探讨VD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CVR)。本研究采用TCD屏气试验,对VD患者的CVR进行了评估。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痴呆组均为2012年2月至2013年1月经本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对控制血管性痴呆 (Vasculardementia ,VD )病程进展尚无有效方法和药物。近年来中药制剂对VD治疗探索取得了一定进展。痴呆康是我们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治疗VD的经验方。本研究拟通过建立VD大鼠模型 ,观察痴呆康的治疗作用及其干预机制。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动物 清洁级SD大鼠 ,雌雄各半 ,体重(2 5 0± 2 0 ) g ,购自河北医大实验动物学部 ,合格证号 :冀医动字第 0 40 5 7号。1 2  药物及试剂 痴呆康 (河北省正定县中医研究所提供 )由何首乌、三七、黄芪、半夏、天麻、当归、全蝎等制成 ,用时用蒸馏水配成含生药 0 …  相似文献   

9.
Alzheimer病与血管性痴呆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老年人痴呆主要是老年性痴呆 (AD)及血管性痴呆 (VD)。为了深入了解 AD与 VD,特作两者的比较研究如下。1 AD及 VD的流行病学AD或 Alzheimer型痴呆 (DAT)或 Alzheimer型老年性痴呆 (SDAT)及 VD的流行病学所见可由于所研究的人群、筛选方法、诊断标准及研究时期的不同 ,而有变化  相似文献   

10.
血管性痴呆和Alzheimer病的经颅多普勒超声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 ( TCD)对血管性痴呆 ( VD)和 Alzheimer病 ( AD)的诊断价值。 方法 对 2 1例 VD、3 7例 AD老年患者及对照组 3 0例进行 TCD检测 ,并将结果进行分析。 结果  VD组 TCD异常率为 94 .2 %,AD组为 89.3 %。两组的异常表现相似 ,除 VD组 3例患者外 ,均表现为全脑平均血流速度降低 ,且显著低于对照组 (均为 P<0 .0 1 ) ,VD组与 AD组差异无显著性( P>0 .0 5)。痴呆的严重程度与脑血流速度呈正相关 ( VD组 r=0 .72 ,P<0 .0 1 ;AD组 r=0 .69,P<0 .0 5)。 结论 常规 TCD指标无法鉴别 VD、AD,但对揭示痴呆患者的脑血流动力学改变及判定痴呆的严重程度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1.
<正>老年性痴呆是导致个人、社会经济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危及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寿命的最常见疾患之一,其中最常见的是阿尔茨海默病(AD)、路易体痴呆、血管性痴呆(VD)〔1〕。VD又被称为"可逆性痴呆",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疾病〔2〕,有治愈的可能性。因此,中医药治疗VD的研究迫在眉睫,具有重要意义。1中医对VD的认识中医并没有VD的概念,该疾病相当于中医的"痴呆"、"呆  相似文献   

12.
神经病理学和流行病学的研究表明,血管性痴呆(VD)是老年人痴呆第二位最常见的原因,但是引起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仍不清楚。作者使用PET探讨VD病人认知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重点比较VD和阿尔海默病(AD)的区域性脑组织糖代谢(rCMRGI)。本研究包括VD28例(平均年龄69岁),AD20例(平均年龄68岁),二者在痴呆的病程和严重程度方面相似。另外有24名既无认知障碍,又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正常人(平均年龄67岁)作为对照组。采取统一的方法和标准对上述各组病人进行PET检  相似文献   

13.
血管性痴呆(VD)是导致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常见原因之一,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认知、记忆、语言、情感及人格的改变[1].盐酸美金刚(易培申)是治疗神经退行性痴呆的一种新药,其作用机制是非竞争性拮抗N-甲基-D-门冬氨酸(NMDA)受体,临床试验证明它具有治疗中、重度老年性痴呆(AD)的作用,而目前有关其治疗VD的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试验,与最早用于治疗AD的药物吡拉西坦进行比较,进一步探讨盐酸美金刚对VD的疗效.  相似文献   

14.
老年期痴呆是一种没有意识改变,但获得性全面皮质功能下降,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指由智能的异常恶化而影响认知功能如抽象思维、定向判断和记忆力等多个方面.目前国际分类分为:①老年性痴呆:主要指阿尔茨海默氏病(AD),有家族遗传性和散发性两种.②血管性痴呆(VD):有多种类型,如多发梗死性痴呆、多发腔隙性痴呆、宾斯旺格病、脑淀粉样血管病变、脑低灌注状态所致的痴呆以及出血性痴呆.③混合性痴呆:指既有AD又有VD的混合痴呆或其他类型痴呆[1].  相似文献   

15.
高薇  汤琪春 《山东医药》2008,48(41):85-86
将128例痴呆患者分别为阿尔茨海默氏病(AD)组56例和血管性痴呆(VD)组72例,两组均应用长谷川氏痴呆评定量表检查法、简易精神状态检查法(MUSE)、Kohs立方体组合测验(Kohs测验)检查法测查,并与加以比较研究.发现AD多慢性起病,VD多急性起病,呈阶梯性病程,常伴有高血压和卒中史;头颅MRI显示AD患者以广泛皮质萎缩且以双侧海马明显萎缩为主,VD患者多为局灶异常.VD组的长谷川氏、MMSE测验分数都显著高于AD组.提示MRI用于鉴别诊断AD和VD的方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血管性痴呆的中西医研究现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管性痴呆(VD)是指各种脑血管疾病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而产生的获得性智能损害综合征,以遇事善忘、不能定向、理解错误、计算力差、情绪失控等认知、记忆、言语、情感、性格的精神减退或消失为特征[1].据WHO 统计,欧美的痴呆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 为多,占全部痴呆的50%,VD占20%,其他原因导致的痴呆占30%.而VD在亚洲国家占老年期痴呆的68.5%,居首位,在我国占老年期痴呆的发病首位[2].据不完全数字统计,我国60岁以上的脑血管病人,至少有20%合并存在认知障碍.随着脑血管病患病率的日益增高,血管性痴呆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如何治疗及改善脑血管痴呆病人的临床症状,已经成为很多医生研究的问题,现将近些年来各医家的临床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患者血脂代谢异常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VD)患者与血脂代谢异常的关系. 方法 测定了70例AD、50例VD患者血清脂质代谢水平,并与50例非痴呆正常老年人进行比较. 结果 AD组和VD组血浆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AD、VD 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D组三酰甘油(TG)明显高于AD 组及对照组(P<0.05);载脂蛋白A1和载脂蛋白B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患者血清TC、LDL-C的增高和HDL-C的下降可能和痴呆发病有关,调脂治疗可能有助于AD和VD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血管性痴呆(VD)是由脑血管疾病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VD是引起老年人痴呆的第2位常见病因,仅次于Alzheimer病,给家庭、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精神负担.我们通过检测老年VD患者血清中神经肽Y(NPY)的水平,探讨NPY在老年人VD发病中的可能机制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血管性痴呆( VD)是由于脑血管疾病而引起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患者多表现为记忆、执行能力等损害,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 AD) ,是各种痴呆类型中唯一可早期预防、治疗的痴呆.现阶段,除常见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免疫与炎症因素也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其中,一些炎症标志物的改变,可作为VD发病早期的前哨因子,甚至...  相似文献   

20.
Burton[1]最近指出,阿尔茨海默病(AD)的患病率在≥65岁者可高达1/10,≥85岁者可高达半数,尚不包括血管性痴呆(VD)等痴呆在内,其严重性不言而喻.Arslantas等[2]对土耳其≥55岁的3 100人进行MMSE等有关问题调查,其中320例评分为25分;进行第二期更为详细的检查,痴呆患病率为8.4%(55~59岁者2.2%,60~64 5.3%、≥75岁30.4%),其中VD 51.1%,AD 48.8%;另有极少部分约0.1%为其他痴呆.如维生素B12缺乏、肿瘤、脑积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