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基于张仲景“阳微阴弦”理论,根据脏腑生理特点及以往研究结果,认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胸痹)之中医病因病机早期以心气(阳)虚,痰瘀阻滞血脉为主;中晚期可发展为心气(阳)损伤、痰瘀闭阻心脉。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痰瘀双清散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自拟"痰瘀双清散".对照组采用阿斯匹林,分别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甘油三脂、糖化血红蛋白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胸痹改善总有效率治疗组为66.67%,对照组为43.33%,2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甘油三脂变化情况,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变化不明显;临床症状治疗组改善明显,而对照组改善不显著.结论:痰瘀双清散治疗2型糖尿病痰瘀互结型胸痹疗效确切,对甘油三脂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且改善心悸、头晕等临床症状明显. 相似文献
4.
秦琬玲临证30余载,擅长辨治心系疾病,尤善于从痰瘀论治胸痹心痛病。秦琬玲认为对于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病的治疗,化痰活血为其重要治法,强调痰瘀并治,同时重视疏理气机。本文从痰瘀的病因病机、治疗思路、治法方药及验案举隅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7,(2)
胸痹病机阳微阴弦,与五脏及血瘀、寒凝、痰浊、气滞等病理因素密切相关。从痰瘀角度辨证论治,主要分为痰瘀互结兼气虚、兼气阴两虚、兼心阳亏虚、兼热毒兼加、痰瘀互结兼积聚等,辨证投以方剂、针刺、穴位贴敷及联合西药治疗,疗效显著,为今后科研和临床上进一步研究治疗本病提供了参考依据与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6.
7.
吕军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1,(14):26-27
目的:研究常见卒中病的痰瘀互结型病理机制在临床上的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对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的67例患者,有服药组和手术组两种方式的治疗,服药组采用的是化痰祛瘀治疗,手术组采用的是激光治疗。结果:服药组和手术组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均好转,个别患者由于治疗时间拖延而致残。结论:痰瘀互结是导致老年心脑共病的关键病机,但是经过对患者进行有效化瘀祛痰的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得到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8.
再生障碍性贫血痰瘀互结病机理论基础及应用探微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红骨髓被脂肪髓代替以及骨髓小粒脂肪细胞增加的病理表现,根据中医“精血同源”、“痰瘀同源”理论,结合临证实践,认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理机制与痰瘀相关。并归纳再障的病机应为脾肾诸虚为本、热毒为标、痰瘀为变,提出治疗上应温补脾肾,清热解毒,化痰逐瘀。 相似文献
9.
《吉林中医药》2019,(4)
通过查阅近些年国内外对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现代研究和中医药在治疗该疾病方面的应用,总结中西医在治疗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的用药规律以指导临床。检索近5年来中国知网、万方全文数据库的文献,从中医理论溯源、方药治则、现代医学基础研究、治疗方式等方面阐述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的中医应用以及现代研究进展。中医药在辨证理论的指导下能够以人为中心对症治疗。而现代医学通过对疾病的基础研究,为疾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了科学的解释,两者结合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对冠心病痰瘀互结型的研究从中医基础理论的追溯到痰瘀同治的理论提出,再到基础医学从分子生物学对痰瘀的证实,都为冠心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从"痰瘀"角度浅析肝纤维化的病因病机及治疗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从“痰瘀”角度对肝纤维化的中医病因病机进行分析探讨,认为痰瘀互阻于肝络是肝纤维化的病机关键及共同病理基础,活血化痰法是防治肝纤维化的大法。 相似文献
11.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脏病的主要替代治疗方法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呈快速增长趋势。目前,全球维持性腹膜透析治疗患者约为12万,占透析总人数的14%[1],但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纤维化使超滤失败高于血透,同时,也是导致腹膜透析超滤功能丧失和患者退出腹膜透析的首要原因,阻碍了腹膜透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涤痰定痛救心方治疗痰浊夹瘀型胸痹心痛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胸痹心痛病证属痰瘀互结型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2组均给予西药常规用药治疗,观察组加服涤痰定痛救心方加减,4周为一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中医证候、心电图、心绞痛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96. 67%,高于对照组56. 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63. 33%,对照组总有效率50. 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93. 33%,高于对照组86. 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涤痰定痛救心方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中医辨治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综合近10年中医辨治痰瘀互结型冠心病的研究报道,阐明了痰、瘀互相影响、胶结为病的病机以及临床上痰瘀同治法治疗冠心病的理论依据。明确痰瘀同治的基本法则,并强调需根据标本逆顺和痰瘀的偏重,相应调整治则治法,标本兼顾,随证应变,这样才能达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研究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气虚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治疗组32例,以自拟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对照组32例,用保心宁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总体症状、心电图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7%,78.1%,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主要症状和心电图情况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血、尿常规,肝肾功等方面观察均未发现异常或不良反应.结论:养心通脉消痹汤治疗气虚痰瘀互结型胸痹心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7.
痰瘀互结与糖尿病血管病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依据祝谌予治疗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经验,对糖尿病血管病变的病因病机、防治原则,遣方用药等作详尽论述,提出本病病机为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日久痰浊瘀血闭阻脉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化痰散结为防治原则。 相似文献
18.
19.
胡镜清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23,(1):12-13+115
自20世纪90年代诊断标准面世以来,痰瘀互结证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渐至成为诊治疑难杂症的临床法门和理论研究热点。本文在全面梳理痰瘀互结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性总结并新修订了痰瘀互结证的概念、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分期分型和治疗原则,提出“痰瘀兼化”的病机变化主线,早期、中期、晚期分期与虚寒型、湿热型和混合型分型的新认识,以及治疗中强调痰瘀同治和注重祛湿、温阳、清热、补虚等综合运用。试图通过这样的集成总结和深化阐释,推动对痰瘀互结证科学内涵的研究,推动应用痰瘀互结证相关理论进一步提高疑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痰瘀互结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瓜蒌薤白半夏汤合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两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67%,对照组为7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化痰祛瘀法治疗痰瘀互结型胸痹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