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李颖  徐鑫  刘沛  王雪莲  王贵新 《肝脏》2007,12(1):17-19
目的 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ELISA方法检测11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并比较其与HCV RNA、肝硬化发生率、年龄、性别的关系.结果 11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有55例至少有1项自身抗体阳性,总阳性率为47.00%,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6.66%,P<O.01).HCV RNA阳性组与HCVRNA阴性组自身抗体的检出率无显著性差异(P>O.05).自身抗体阳性组中丙型肝炎肝硬化发生率(40/55)明显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31/62)(P<O.01).自身抗体阳性组中≥40岁的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自身抗体阴性组(P<0.05).两组间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普遍存在自身免疫现象,自身抗体的检出率与患者的年龄和肝硬化发生率明显相关.在常规诊疗中检测自身抗体,对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了资料较全的75例丙型肝炎(丙肝)患者血清中的四种自身抗体:抗核抗体(ANA)、抗肝细胞膜抗体(HMA)、抗平滑肌抗体(SMA)及抗线粒体抗体(AMA)。结果表明,丙肝病人血清中的四种自身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甲肝组与正常组。ANA、HMA、SMA在各种丙肝患者血清中的阳性率相差显著,急黄肝的自身抗体阳性率与其它型丙肝相比较低。25例丙肝患者治疗前后的自身抗体阳性率变化明显。这对临床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延边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100名慢性丙型肝病患者(慢性79例,肝硬化21例),检测自身抗体(ALC,ANA,ASA,AMA,RF)阳性率,并比较自身抗体( )及自身抗体(-)群年龄、性别、肝功能状态.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至少一种阳性的62例.ACL阳性40例最多,其次为ANA阳性29例,RF阳性19例,ASA阳性8例,AMA阳性3例.另外,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有关因素比较发现,自身抗体阳性组比阴性组年龄较大(58.7岁vs49.7岁)、女性多见(79.2%vs46.2%)、肝功能及肝病状态差.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常出现自身抗体,自身抗体出现可影响肝功能状态,加重病情,在临床诊疗中应慎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湖州地区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感染患者HCV基因型与自身抗体变化的关系,同时分析HCV含量与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检出率的关系。方法收集湖州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传染科门诊和住院HCV RNA阳性患者血清,采用DNA测序法检测HCV基因型,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和抗平滑肌抗体,斑点免疫印迹法检测抗线粒体抗体M2、Sm、SSA、RO52、SSB及抗着丝点抗体,散射比浊法检测类风湿因子。血清样本按照HCV RNA病毒载量分为高、中、低载量3组。结果共纳入94例HCV患者,其中1a型5例(5.3%),1b型77例(81.9%),2a型9例(9.6%),3a型1例(1.1%),6a型2例(2.1%)。94例HCV患者自身抗体阳性检出率39.4%,其中1b型检出率46.8%,2a型检出率11.1%,1b型与2a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基因型未检出自身抗体阳性。1b型77例患者可检出ANA、类风湿因子、抗平滑肌抗体、M2、SSA、RO52、SSB、抗着丝点抗体8种自身抗体,2a型9例患者检出ANA、类风湿因子和M23种自身抗体。HCV患者ANA以低滴度颗粒型为主,ANA 1∶100滴度占59.5%(2237),颗粒型占ANA的35.1%(1337),其次是着丝点型。3个载量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4、19.9、53.1,均P0.05)。高载量组和低、中载量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9.5、9.8,均P0.05)。结论湖州地区HCV基因型以1b型为主,HCV不同基因型与自身抗体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其载量高低与自身抗体检出率成正比。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自身免疫在丙型肝炎(丙肝)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我们应用免疫学方法检测57例慢性丙肝患者的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线粒体抗体(AMA)、类风湿因子(RF)、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和抗微粒体抗体(TMAb)6种自身抗体。结果ANA、RF的阳性率分别为12.3%和59.6%,显著高于正常人群(分别为4.3%和13.0%)。所有病例的TGAb和TMAb数值均在正常范围。分析还表明,RF的阳性率与患者的性别和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无关。但40岁以上病例阳性率高于40岁以下者(P<0.05)。IgG水平与RF的检出率有一定关系,但IgM、IgA水平与RF阳性率无关;所有三种免疫球蛋白水平均与ANA检出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干扰素α联合利巴韦林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的首选药物,治疗中可诱发和加重自身免疫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TD)是干扰素治疗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等。我们对52例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抗体阳性患者用干扰素进行治疗,并观察自身抗体与甲状腺抗体以及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王春妍  胡东胜 《肝脏》2010,15(4):314-315
本研究分析天津地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慢性丙型肝炎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的发生率,分析自身免疫现象在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中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诊断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93例,以同期住院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作为对照.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非器官特异性自身抗体.ELISA测定抗HCVIgG、IgM.荧光定量PCR测定HCV-RNA,电化学发光法测定HBV-M,并常规测定ALT、AST及胆红素.结果: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阳性总检出率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4%vs7.5%,P<0.05).在检出的各种自身抗体中,ANA占73.3%(33/45).SMA占15.6%,AMA占6.7%.LKM占4.4%.慢性丙型肝炎患者HCVRNA阳性者66例,占71%.HCV RNAI阳性组,自身抗体的总检出率为50.0%,而HCVRNA阴性组,自身体抗的总检出率为44.4%.两者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自身抗体阳性与性别无明显关系,但与年龄、肝脏病变的程度有密切关系(t年龄=1.501,P=0.022;tALT=3.403,P=0.000;tAST=3.448,P=0.000;tTBIL=3.055,P=0.000).结论:检测自身抗体及其滴度对慢性丙型肝炎的临床治疗、判断预后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
自身免疫性肝炎中的自身抗体及自身抗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海英  高春芳  仲人前 《肝脏》2003,8(1):42-43
自身免疫性肝炎 (AIH)是一组不明原因、具有相似临床表现的慢性免疫性肝病 ,以免疫学指标如高丙种球蛋白和自身抗体为特征。同时 ,它亦是一些激发因子、自身抗原、遗传倾向和免疫调节网络之间错综复杂的相互作用而打破自身耐受 ,由自身免疫反应导致的持续性肝细胞损害的结果。自 195 0年Waldenstrom首次报道AIH以来 ,根据血清自身抗体谱把AIH分成 3个血清学亚型 :Ⅰ型AIH ,抗核抗体 (ANA )或 (和 )抗平滑肌抗体 (SMA)阳性 ;Ⅱ型AIH ,抗肝肾微粒体 (LKM )Ⅰ型抗体阳性 ;Ⅲ型AIH ,抗可溶性肝抗原 /肝胰…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与自身抗体及自身免疫病的关系以及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聚合酶链反应-微板核酸杂交-ELASA法及间接免疫荧光法对467例慢性丙型肝炎HBV、HCV定性、定量以及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A1)、抗线粒体抗体(AMA)、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分析,并比较其与相应人群自身抗体的发生率。结果 467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中单纯合并自身抗体者152例(32.55%)。并发自身免疫病者26例(5.57%)。330例慢性乙型肝炎单纯合并自身抗体者29例(8.79%),未见合并自身免疫病表现者。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是否合并自身免疫现象与性别、年龄以及病程均无明显关系,但合并自身免疫现象者血清ALT及TBIL水平高于不合并自身免疫现象者(P0.05)。GGT与ALB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别。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现象者与自身免疫性肝炎者ANA、SMA和LKMA1的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而TMA、TGA则主要见于合并自身免疫现象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AMA在两组中均未检出。结果表明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ANA、SMA和LKMA1自身抗体水平明显高于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现象者,两者比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易并发自身免疫现象,慢性丙型肝炎合并自身免疫现象者自身抗体发生率高,且病情相对较重。  相似文献   

12.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测定的临床意义陈士葆,沈健伟,王杰军自1989年Choo等应用分子克隆技术、获得本病的基因克隆,并被命名为丙型肝炎病毒(HCV)及进行丙型肝炎病毒抗体(抗-HCV)检测以来,关于本病的病毒学、感染率、诊断等已屡有报道。...  相似文献   

1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查了68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HCVC33c,阳性率为69.2%,其中CPH为41.18%(7/17),CAH71.42%(15/21),CAH.LC76.92%(10/13),LC86.66%(13/15),LC合并HCC100%(2/2)。HCVC33c抗原主要定位于肝细胞浆内,HCVC33c抗原阳性肝细胞呈散在、灶状及弥漫三种形式分布,与肝组织学类型和血清ALT无明显相关。HCVC33c阳性肝细胞周围见较多的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提示HCV在肝细胞浆内持续复制引起宿主免疫反应,在慢性丙型肝炎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临床分型及各型非分型标志抗体出现情况.用免疫荧光法及酶免疫条带技术测定81例确诊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血清自身抗体情况,并进行分类归纳统计.我国自身免疫性肝炎以1a亚型多见,本观察未见3型病例.1a亚型中除分型抗体ANA外,SMA及CS抗体的出现频率高于ACA、PNP/Sm、SSB抗体,SMA出现频率亦高于SSA、Jo-1、dsDNA,SMA及CS是1a亚型除分型抗体外较主要的自身抗体.  相似文献   

15.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血清中自身抗体的变化情况,探讨自身免疫反应在丙型肝炎中的作用,我们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对92例HCV感染者血清标本测定抗核抗体(ANA)、可提取性核抗原抗体(ENA)、抗线粒体抗体(AMA),抗平滑肌抗体(SMA),并根据荧光反应模式判定结果为:HCV感染者92例中有36例出现自身抗体,检出率为39.1%,高于慢性乙型肝炎自身抗体检出率12.8%(P<0.0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4%(P<0.01)。其中HCV感染者ENA阳性率为16.8%,由此可知,HCV感染后可出现自身免疫反应,自身免疫可能是HCV感染后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6.
自身抗体对自身免疫性肝炎(AIH)的诊断、分型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但AIH的自身抗体存在缺乏疾病特异性、种类多且检测结果不一致等问题,给临床诊断带来困惑。基于文献数据和笔者临床经验,对AIH的主要自身抗体应用价值和研究进展、相关指南对自身抗体检测方法的推荐意见等进行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自身抗体阴性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临床特点,并总结诊疗经验。方法:对167例AIH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点进行分析,将自身抗体阴性AIH患者定义为:符合国际自身免疫性肝炎小组(IAIHG)1999年描述性诊断标准且抗核抗体、抗平滑肌抗体、抗肝肾微粒体1型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均为阴性者。结果:167例中17例自身抗体阴性,占10.2%。自身抗体阳性和自身抗体阴性AIH患者在一般情况(诊断时年龄除外)、生化指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自身抗体阴性组血清IgG水平低于自身抗体阳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两组肝组织学炎症分级无明显差异,而自身抗体阴性组中存在更多纤维化进展期患者(P0.001)。采用1999年诊断积分系统评估时,自身抗体阴性组中11例(64.7%)为可能性诊断,其余6例(35.3%)为确定性诊断;采用简化诊断积分系统重新评估后,仅3例(17.6%)达到可能性诊断,且无1例达到确定性诊断标准。与自身抗体阳性组相比,自身抗体阴性AIH患者接受24个月的免疫抑制治疗后累积完全生化缓解率为86%,两组患者无明显差异(P=0.658)。结论:自身抗体阴性AIH在国人中并非罕见,在应用免疫抑制治疗方面与自身抗体阳性AIH患者类似,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是一种靶向肝细胞、自身免疫反应介导的肝脏实质炎症,以血清中存在自身抗体及高IgG和(或)高γ-球蛋白血症为特征。大多数AIH患者血清中存在一种或多种自身抗体,这些自身抗体是AIH的重要特征和诊断的重要依据,部分自身抗体还与AIH的不同临床表现、疾病活动、治疗应答以及预后相关。对AIH相关自身抗体及其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自身抗体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一种较少见的病因不明的肝脏炎症性病变,最近有关该病的自身抗体及靶抗原临床应用价值的研究又有新进展。本文就一系列自身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肝炎的诊断、分型、治疗中的临床意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天津地区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阳性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天津地区98例CHC患者,检测自身抗体(ANA、ASA、AMA、RF、LKM-I)阳性率,并比较自身抗体(+)及自身抗体(-)群年龄、性别及病毒复制状况。结果 CHC患者血清中自身抗体至少一种阳性的32例,阳性率32.7%。ANA阳性率最高,为26.5%;其次为RF阳性率(8.1%),再次为AMA阳性率(2.0%),LC-1及LKM-1阳性率为1.0%。另外,自身抗体阳性组和阴性组有关因素比较发现,阳性组年龄较大(57.1岁vs 46.8岁),女性多见(65.6%vs 47.0%)。肝脏功能差,免疫功能异常,病毒复制活跃。结论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者存在自身免疫反应。HCV感染使感染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自身抗体检出率与年龄关系密切且与病毒的复制有关。自身抗体可能是HCV感染后肝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