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胃切除后代胃贮袋形成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胃切除术至今已近100年,随着胃癌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术后营养不良,倾倒综合征、食管炎、贫血等并发症常危及患者生命。近年来由于手术技术的进步,对全胃切除术后并发症的防治作了大量的努力,以求减少到最低程度,特别是对消化道连续性重建术...  相似文献   

2.
本文总结我院1993年1月~1997年3月作食管癌切除和食管胃吻合后胸腔胃并发胃底穿孔5例、就其诊断、处理和预防的特点作一报道.  相似文献   

3.
食管癌胃左血管周围淋巴结清除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管癌胃左血管周围淋巴结清除探讨李先锋王炳宇方彦忠热夏提·阿不都拉马金山努尔兰·别克作者单位:83000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胸心外科1989年至1995年我们对185例行根治术的食管癌病人,术中常规作胃左血管周围淋巴结清除并送病理检验,以探讨其...  相似文献   

4.
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3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兴旺  石益龄 《腹部外科》1997,10(5):230-231
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是一严重的医源性并发症。我院自1969年至1996年间共发生胃大部切除、胃回肠错误吻合3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性,62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1969年6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目大部切除术。术后第七天进食普食后大便频次,并有未消化的食物残渣。行钡餐检查,发现胃回肠吻合。作短暂术前准备后,再次手术发现胃与末端回肠(距回盲瓣20cm)吻合。切除吻合口,作回肠-回肠对端吻合与胃空肠吻合,痊愈。例2:男,47岁。因胃小弯溃疡于1972年3月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九天出院。出院后腹…  相似文献   

5.
胃手术损伤脾脏49例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史显武  焉立春 《腹部外科》1996,9(3):113-114
作者将1972~1993年胃手术损伤脾脏49例的临床资料作一分析,并对脾脏损伤的原因、损伤的处理及修补术的要点和预防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6.
本院1995—2001年共行胃大部切除术262例,术后共发生胃瘫13例。本文对此作以分析。  相似文献   

7.
我院外科1975~1997年行胃大部切除术1020例,其中有30例手术后36 h内再出血.本文旨在对其出血原因及处理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8.
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较低,所以对其实施标准胃癌根治术可能造成“过度治疗”,影响患者预后.为此,我们需要一种减小侵犯的,提高生存质量的个体化手术,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SLN)导航外科的应用使之成为可能.SLN是指接受肿瘤淋巴回流的第一个/第一组区域淋巴结,最易发生肿瘤淋巴转移.目前,已有很多关于肿瘤SLN示踪作用的研究,包括对传统术中示踪方法的改进、实现术前SLN多模式显像等.本文就胃癌SLN示踪的现状与进展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9.
作者报道了38例胃癌同时伴有胆囊疾病者的胆囊病变的外科处理,38例占同期659例胃癌的5.77%。38例胆囊疾病经B超、手术及病理证实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症29例(占74.36%);无结石性慢性胆囊炎6例;胆囊多发性息肉样改变或胆固醇结晶沉积2例;胆囊腺肌瘤1例。38例中24例在胃癌手术同时行胆囊手术。作者认为对胃癌伴存的胆囊病变,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及胃癌手术治疗的具体情况作出相应的处理,原则上能作胃癌切除的,应同时作胆囊切除术。这种胆囊手术并不增加手术感染的危险性。作者对胃癌伴存胆囊病变的具体手术方案提出5点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0.
青年胃印戒细胞癌是临床上预后较差的恶性肿瘤。为了研究该肿瘤患者的免疫性状及应用γδT淋巴细胞治疗可能性,对4例青年胃印戒细胞癌患者、6例正常人外周血作了免疫细胞表型分析(CD3、CD4、CD8、CD16、CD56、Tδε及肿瘤坏死因子(TNF)和白细胞介素6(IL-6)检测。并对4例患者采用δεT细胞IL/2-2过继免疫治疗(ACIT),观察细胞免疫动态变化。结果表明:4例青年胃印戒细胞癌患者外周  相似文献   

11.
目前普遍采用D2胃癌根治术治疗可切除的进展期胃癌,但效果并不理想。随着对肿瘤转移及胃胚胎学和解剖学上的认识不断加深,近年提出胃全系膜切除术(EME)可能在改善胃癌手术预后中的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就EME的相关研究和应用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胃肠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检测的应用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尽管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和检测迅速应用到临床研究,但仍存在大量争议。本文旨在综合评价前哨淋巴结在胃肠肿瘤方面应用的可行性和价值。对近年来前哨淋巴结在胃肠外科治疗临床应用方面的国外文献作一综述。对前哨淋巴结的定义、历史发展过程、现状与争议,并着重对其在胃肠癌方面的应用价值进行了概述。前哨淋巴结的定位和检测技术应用在T1/T2期胃肠肿瘤,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和较低的假阴性率。胃肠癌前哨淋巴结定位和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对胃肠癌综合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有关全胃切除术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72例全胃切除术作了总结分析,对适应证的掌握,手术径路的选择,联合脏器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和术后并发症防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应根据患者全身状况,病变性质和胃癌临床闰期以及术者经验等选择消化道重建术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4.
胃的肠化生和间变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肠化生和间变的病理学特点,与胃溃疡和胃癌的关系以及其亚型与胃癌风险作一综述.本文还将就两大类型胃癌表型和基因型,间变和肠化生与肠型胃癌的关系及肠型胃癌产生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等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15.
胃肠道癌肿治疗的新趋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胃肠道癌肿的治疗效果仍不能令人满意,近年来临床工作者已作了不懈努力,在癌肿的分期及预后的判断,多方案治疗以及对晚期病例持积极态度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为今后开展胃肠道癌肿的治疗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6.
日本外科界近年来对早期胃癌,尤其是粘膜内癌普通采用缩小手术,其效果与R2标准根治术相比有同样的5年-10年生存率,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本文就早期胃癌缩小手术的根据、方法、适应证,效果及尚存在的问题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7.
文献报道,卵巢转移癌的原发灶80%来源于胃肠癌,91.3%来自胃癌。为提请外科医生对女性胃癌病人治疗的注意,现将我院近年收治的胃癌并卵巢转移癌10例作一报告。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多为生育年龄,其中30~40岁7例,25、  相似文献   

18.
重症倾倒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倾倒综合征是胃手术最常见的综合征之一 ,其发生率各家报道不一 ,而且差距很大 ,在 0~ 88%之间。这可能与胃手术的术式、患者的体质以及饮食方式有关。虽然对其发生的机制认识尚未统一 ,但肯定与高渗和其进食含高糖的饮食有关。绝大多数轻度和中度倾倒综合征患者 ,均可通过改变饮食方式等内科治疗方法治愈 ,只有少数重症病例需作外科治疗。1 发病机理及病理生理改变倾倒 (dumping)这个词是由Mix于 192 2年首先提出的 ,主要因为患倾倒综合征的病人 ,在作钡餐时发现胃内容排空迅速 ,用倾倒来形容胃内容物通过胃的速度过快。倾倒综…  相似文献   

19.
胃的肠化生和间变与胃癌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就肠化生和间变的病理学特点,与胃溃疡和胃癌的关系以及其亚型与胃癌风险作一综述,本文还就两大类型胃癌表型和基因型,间变和肠化生与肠型胃癌的关系及肠型胃癌产生的分子生物学模型等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20.
残胃癌(GSC)是指胃良性疾病行胃切除术后5年以上或胃癌行胃切除术后10年以上,残胃出现的新发癌。由于早期GSC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就诊时多数已进展,加之本病的特殊性,导致其预后较差。GSC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为探讨近年来GSC诊治的若干问题,笔者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就其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手段、预后及预防等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并提出首次胃切除手术后的随访尤为重要,早期发现、诊断及早期治疗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生活质量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