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温度觉定量分析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度觉定量分析可用于评估细感觉神经纤维的功能,是一种无创、可靠的方法。随着技术的提高,广泛用于糖尿病性神经病、腰椎间盘突出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等疾病的临床评估和研究。本文对温度觉定量分析的方法、统计分析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在定量感觉检查中,探讨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对温度觉阈值的影响。方法:在两组年龄相当的正常人中,应用‘Limits’法,以不同的刺激温度变化率测定肢体两个部位的4种温度觉阈值。结果:两种不同刺激温度变化率时测得的温度值,在两个部位的冷觉、温觉阈值均无显著性差异;左足背的冷痛觉及左手指的热痛觉,刺激温度变化率快时所得阈值较小,刺激温度变化率慢时阈值较大,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左手指的冷痛觉与左足背的热痛觉在两种刺激温度变化率所得阈值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Limits’法测冷觉、温觉时,在刺激温度变化率很小且两个变化率之间差别不大时,所得结果无明显差异;在刺激温度变化率增加不够大时,冷痛觉、热痛觉阈值可能随温度变化率增加而降低或无差别。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温度觉阈值特征,为腧穴热敏的客观显示与临床温控激发优化参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0例,应用温度觉定量测定技术,分别测定患者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的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根据每个腧穴是否出现热敏灸感分为热敏组和非热敏组,比较其温度觉阈值差异。并在此基础上,对热敏态肩井穴给予42 ℃热刺激进行温控激发,观察热敏灸感的差异。结果 大椎穴、肩井穴、肩髃穴热敏组热觉阈值、热痛阈值和热耐痛阈值分别明显高于同一穴位非热敏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热敏态肩井穴激发温度为40 ℃时比较,42 ℃时灸感强度更强,潜伏期时间更短,效应期时间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热敏态腧穴与非热敏态腧穴具有不同温度觉阈值特征,热敏态腧穴热觉阈、热痛阈、热耐痛阈值均高于非热敏态腧穴;不同的激发温度,热敏灸感出现的灸感强度、潜伏期、效应期时间不同,42 ℃为临床较佳激发温度。  相似文献   

4.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25(7):496-501
目的:利用高频超声联合定量温度觉检查(quantitative thermal perception testing, QTT)分析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DPN)神经损害的特点,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DPN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DPN患者110例,应用超声及QTT分析DPN神经损害特点。结果:QTT检查结果中,DPN患者下肢冷觉阈值(CDT)、温觉阈值(WDT)、冷痛觉阈值(CPT)和热痛觉阈值(HPT)异常构成比均高于上肢(P<0.05);上肢患者的WDT及HPT在年龄及病程分组中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及以上或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WDT和HPT异常比例均达到45%以上,高于其他组。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MAGE)较大的患者无论上肢、下肢或上下肢合计观察到的WDT和HPT异常比例均明显高于平均血糖波动幅度较小的患者(P<0.05);超声测量神经横截面积结果显示:高年龄组(≥45岁)和长病程组(>10年)的患者发生尺神经和正中神经异常增粗的比例明显高于低年龄组(<45岁)和短病程组(<10年)(P<0.05),MAGE较大的患者发生正中神经异常增粗的比例明显高于MAGE小的患者(P<0.05)。MAGE>4 mmol/L的患者,其尺神经、正中神经及腓总神经增粗较明显(P<0.05)。结论:(1)DPN患者神经损害以热感觉受损为主,下肢神经比上肢神经更易受到损害。(2)45岁及以上或病程10年以上的患者发生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损害的比例较高。(3)MAGE较大(>4 mmo/L)的患者发生正中神经损害比例较高。上述神经损伤的特点可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DPN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谢秉樨  王波  张华 《基层医学论坛》2021,(22):3136-3138
目的 评价定量温度觉测试对预测老年人急性期带状疱疹性神经痛预后的价值.方法 选取老年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87例,使用Q-sense记录仪器测试带状疱疹所累及神经支配区域及镜像区冷觉(CS)、热觉(WS)及热痛觉(HP)阈值,比较急性期带状疱疹神经痛时皮损区与镜像区WS、CS、HP值差异,3个月后根据数字疼痛评分将患...  相似文献   

6.
重症抑郁与痛觉阈值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比较30例重症抑郁病人与正常对照组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相对痛觉阈(RPPT),并评定汉密尔顿郁量表(HAMP),观察抑郁程度与痛觉阈值改变的相关性。发现重症抑郁病人SPT和P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SPT、PPT、RPPT值与HAMD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无明显相关;重症抑郁发作期与缓解期的SPT、PPT和RPPT值的自身对比无显著差异。推测绝对知觉阈的增高可能与抑郁症患者体内鸦片样物质系统的功能改变有关。提示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与抑郁症病理基础既有内在联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故疼痛可作为抑郁的躯体症状,也可继发或加重抑郁。  相似文献   

7.
温度觉、振动觉阈值的正常参考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国内正常人振动觉、温度觉阈值的正常范围、各阈值与性别、年龄、部位、检查方法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QSA-2001温度觉分析仪及VSA-6003振动觉分析仪,用包括反应时间在内(RTIM)的“Limits′法和不包括反应时间在内(RTEM)的‘Levels’或‘Staircases’法测定了100位正常人肢体4个部位的温度觉、振动觉阈值。结果:各种方法测得的温度觉值、振动觉阈值表明正常人温度觉阈值(TT)、振动觉阈值(VT)在男、女之间无显著差异;部位不同TT、VT不同;TT、VT随年龄增加而增大;用包括反应时间在内的方法(RTTM)测定的TT、VT大于不包括反应时间在内的方法(RTEM)测得的TT、VT,且两种方法所得值呈显著正相关。QST检查方法重复性尚可。结论:定量感觉检查可定量评价人体感觉功能,所得TT、VT受检查方法、部位、受试者年龄影响。  相似文献   

8.
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痛觉阈值测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的痛觉阈值测定。方法比较3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及消化性溃疡(PepticulcerPU)病人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相对痛觉阈(RPPT)。结果FD病人的SPT及PPT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而与PU病人无显著差。结论推测绝对知觉阈的增高可能与FD病人具有精神焦虑和/或抑郁症状有关。提示内源性疼痛调解系统与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生在病理基础上可能有内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探索焦虑性神经症病人焦虑性障碍与痛觉阈值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无损伤性高频皮肤电刺激,测定23例焦虑性神经症病人和23例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对照组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相对痛觉阈ORPPT);同时对病人组评定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焦虑性神经症病人P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PPT与SAS标准分呈极显著负相关(P<0.0005)。结论焦虑性障碍的病理基础与人类内源性疼痛调节系统可能有紧密的生物学联系。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制的电刺激器,微机加A/D转换器构成波形发生器,对幅度感觉阈、脉宽感觉阈、脉宽分辨力、感觉适应性4项指标进行了测试。除适应性测试使用了20个测试对象外,其它各项均有30个测试对象。测试部位包括手指两侧、上臂、胸、背、腰、腹、耳垂。结果表明:(1)单向波幅度感觉阈高于双向波,(2)脉宽感觉动态范围8 ̄12dB,(3)脉宽可分辨级数为7 ̄8,(4)触觉阈和痛阈随刺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经过20mi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正常人手部定量感觉测试(QSD的阈值及意义。方法:检测230例正常人左手大小鱼际肌的冷觉、温觉、冷痛觉、热痛觉,对其中28例右手做相同测试,对其中21例2周后做重复测试。结果:本组正常人QST测试的重复性较好,左右手QST阈值左右侧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各年龄段温度觉阈值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年龄对定量感觉检查影响显著,应该按年龄段制定正常参考值。定量感觉检查具有可重复性。身体两侧同一部位定量感觉检查具有对称性。  相似文献   

12.
目前,体感诱发电位(SEP)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研究。本文探讨老年人 SEP 正常值及其与性别、年龄、身高的关系,供临床应用时参考。1 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55例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男40例,女15例,要求无神经系统疾病及精神病史,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按性别分组,分别测出 SEP 各波波峰潜伏期(PL)和波峰间期(IPL),比较男女间  相似文献   

13.
14.
慢性疼痛病人抑郁性障碍与痛觉阈值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探索慢性疼痛病人抑郁性障碍和焦虑性障碍的严重程度与痛知觉阈值改变的相关性。方法比较40例慢性腰腿痛病人与40例正常对照组的躯体感觉阈(SPT)、痛觉阈(PPT)及相对痛觉阈(RPPT);同时对病人组评定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及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结果慢性疼痛病人SPT和PPT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SPT、PPT、RPPT值与HAMD总分和各因子分之间无明显相关(P>0.05);SPT、PPT、RPPT值与状态焦虑分(SAI)无明显相关(P>0.05);痛觉阈值与病程无关(P>0.05)。结论无论是功能性的还是器质性的慢性疼痛,其与抑郁性障碍和/或焦虑性障碍三者的病理基础可能是同源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空间时间壁运动综合分析法(直线相关技术)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14例正常人和11例冠心病患者左心室造影电影图像的室壁运动。壁运动的参数为相关系数r。在正常组中,r=0.969±0.015,在冠心病组中,非缺血区r=0.960±0.020,缺血区r=0.585±0.502。结果表明本法对检测冠心病的心室壁运动障碍具有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估计壁运动障碍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分为两组,均同时采用VPT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比较两者检查结果。结果无论在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组还是总体结果,VPT与NCV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在早期发现神经损害方面VPT敏感性要优于NCV,可为DPN患者早诊、早治及预测糖尿病足风险提供一种良好手段,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钾盐是公认的实验用致痛物质。但青龙衣镇痛作用的活性成分是钾盐。本文通过整体动物镇痛实验及对神经干传导的影响等项药理实验表明,青龙衣无机盐、氯化钾、溴化钾及明矾均有较明显的镇痛作用,能提高小鼠基础痛阈,抑制扭体反应,并能阻断神经干及感觉神经末梢的传导,作用强度与剂量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前列腺部后尿道-球海绵体反射(BCR)在原发性早泄(PP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对20名健康成年男性(健康对照组)及42例原发性早泄患者(原发性早泄组)应用-种特制尿道电极刺激前列腺部后尿道,通过诱发球海绵体反射,记录感觉阈值、诱发恒定反射阈值以及潜伏期.同时,采用表面电极,通过电刺激龟头,测定龟头生物感觉阈值.结果 健康对照组后尿道感觉阈值、诱发恒定反射阈值、反射潜伏期以及龟头生物感党阈值分别为(18.2±2.7)Ma(0.2 ms,1 Hz),(34.8±4.2)Ma(0.2 ms,1 Hz),(71.2±5.8)ms和(14.2±1.9)Ma(0.04 ms,3 Hz);原发性早泄组后尿道感觉阈值、诱发恒定反射阈值、反射潜伏期以及龟头生物感觉阈值分别为(12.4±3.7)Ma(0.2 ms,l Hz),(23.8±5.6)Ma(0.2 918,1 Hz),(70.5 4-6.3)ms和(11.9±2.3)Ma(0.04 ms,3Hz).原发性早泄组后尿道感觉阈值、诱发恒定反射阈值、以及龟头生物感觉阈值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两组间反射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早泄患者存在高兴奋性的前列腺部后尿道-球海绵体反射,这可能在原发性早泄的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探讨其他有效的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石膏注射液消炎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促进断指再植术后感觉功能恢复的方法。方法选择28例37个再植成活的断指作为训练班,另选择25例31个断指作为对照组,从术后6周开始,对训练组进行专门的感觉再教育训练,共12周,对照组未接受感觉训练。平均随访10个月,测试2组患者的两点辨别觉(2-PD)。结果感觉训练组患指两点辨别觉为(4.5±2.18)mm,对照组为(7.63±3.28)mm,2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断指再植后进行系统的感觉再教育训练,有助于再植指的感觉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