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在新生儿窒息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制订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并按此流程组织实施抢救.结果 抢救成功率提高(P<0.05),抢救时间缩短(P<0.01),患儿家属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 标准化抢救护理流程科学规范,分工明确,可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和分析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及其护理措施.方法 对收治的127例严重创伤急诊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16例经抢救脱险,11例死亡,抢救成功率为91.34%.有效抢救时间23~145 min,平均抢救时间(40.9±7.4)min.结论 护士应准确评估病情,开展灵活有效的救治措施,使抢救成功率得以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低年资护士夜班抢救能力及存在的问题,为提高低年资护士抢救能力,有效应对突发抢救事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对2011年3月至2011年4月我院低年资护士205人进行夜间抢救能力进行调查,了解低年资护士的抢救能力、抢救技能及抢救设备的使用情况.结果 不同科室低年资护士抢救能力总分有显著差异(P<0.05),其中本硕护士抢救技能得分低于大中专护士;同时抢救设备的使用在抢救能力中得分最低.结论 应加强外科与产科低年资护士抢救能力的培训、提高本硕士护生的抢救技能、提高抢救设备的使用度,保证夜间护理工作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4.
探讨产后出血抢救中的护理问题及对策,提高抢救成功率.对32例产后出血产妇的抢救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护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实施恰当的护理配合.32例产后出血产妇抢救成功30例,无护理过失行为及并发症发生.2例因肾功能异常转上级医院治疗.抢救成功率94%.产后出血抢救中,护理人员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精湛的技术,细致的观察力,较强的法律意识,是抢救成功的有力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规范层级护士在抢救中的工作职责和行为,提高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方法:选取抢救区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QC小组5M选题法,罗列与确定抢救时主要完成哪些抢救操作,将抢救护士按层级分类,制定相应的工作职责,然后组织学习,现场模拟演练,临床实施.结果:抢救时,护士分层级完成职责,能减少无效走动,快速地完成抢救操作.结论:护士分层级管理和完成工作职责,可提高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同时能发挥护士的专业特长,体现个人价值和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两种抢救物品管理模式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危重急诊病人的抢救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抢救物品的应用和管理是抢救工作的关键,因此各个科室根据专科的特点备有抢救药品、物品、设备,如抢救车、吸痰盘、吸氧盘、心肺复苏盘、气管插管盘、呼吸机、除颤仪等,其中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抢救成功与否依赖于医护人员的抢救技能、急救意识、对抢救物品的正确使用以及护理人员对抢救物品的有效管理,只有采取合理、有效、规范的管理,才能保证临床抢救工作的进行,才能体现一个医院抢救能力和技术水平.现将抢救物品的两种管理模式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针对抢救车现行管理模式,提出新的改进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质量.方法 从2010年1月起,我们对抢救车实行规范化封条管理,并对改进前后抢救车交接班所需时间和抢救物资完好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改进后抢救车交接班时间较改进前明显减少,有效地提高了交接班人员的工作效率,更好地保证抢救物资的完好性.结果 抢救车采用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食管静脉曲张所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最佳抢救时机和途径.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12月我科收治的食管静脉曲张并急性大出血25例按四步法分配抢救时间和制定有序的抢救措施的临床资料.结果:抢救成功率为97%.结论:有序的、时间性的、有步骤的抢救路径是抢救食管静脉曲张致上消化道大出血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抢救流程在急诊抢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自行设计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建立一条优质、高效、快捷的急救病人流程,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观察组32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采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对照组32例呼吸心跳骤停病人,采用常规、传统的抢救方法.密切观察两组抢救所需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结果 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流程后,抢救病人时间平均缩短了13 min.抢救成功率提高了25.0%.结论 应用自行设计的并联式呼吸心跳骤停病人抢救工作流程,优化了抢救程序,从而使抢救措施更加规范化,医护间相互配合,快速有效地进行急救,为病人赢得了救治时间,有效提高了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医院抢救车的规范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抢救车是存放抢救药品、物品的专用车,在危重病人的抢救中具有及时、准确、方便、易取的特点.因此,要求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用物、仪器齐全并相对定位,性能良好,处于备用状态.如何对抢救车进行有效的管理,使病人在遭遇突发事件时能得到迅速、及时、有效的抢救,是每一位护理管理者面临的问题.我院在统一配备抢救推车后建立了严格规范的抢救车管理制度,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提高创伤性休克抢救成功率和减少并发症的策略.方法:对6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的监测与抢救配合过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7例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成功率为81%,死亡率为19%.结论:加强早期监测,抓住休克早期抢救的"黄金时间",配合医生果断、迅速、有效抢救,是提高病人抢救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用温水环境配合新生儿窒息抢救,尽早复苏.方法 采取新生儿断脐后直接放入温水环境中进行复苏,并将其与前期只用常规方法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方法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比较出差异性.结果 温水环境配合抢救新生儿窒息增加了复苏成功的机会.结论 温水环境配合新生儿窒息的抢救比常规抢救方法抢救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探讨创伤急救护理对严重创伤患者有效抢救时间和抢救成功率的影响.方法 将严重创伤患者166例随机分为急救护理组和对照组各83例,分别接受创伤急救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2组患者有效抢救时间、抢救成功情况、死亡病例和对急救护理的满意度.进行t检验和X2检验.结果 急救护理组的有效抢救时间明显小于对照组,抢救成功率达92.8%,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急救护理组死亡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急救护理为严重创伤患者的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同时改善了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严重多发伤抢救成功率的提高,有赖于把握最佳的抢救时间和高效合理的抢救措施的实施.而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护理流程的优化、抢救过程中护理人员高效配合至关重要,它是急救成功的基石.我院急救中心自2004年10月成立以来采用优化的急救护理流程优化,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心肺复苏抢救成功率,对院内心肺复苏进行一体化管理,使抢救工作有序进行.设立急救管理委员会及急救小组,统一配置及管理抢救物品,对医护人员进行抢救技能培训,实施多部门人员合作抢救的流程,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的优化抢救流程实施效果。方法随机择取2017年12月前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未实施优化抢救流程的65例患者为对照组,随机择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实施优化抢救流程的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患者65例为观察组。分析2组抢救的效率、成功率、患者及家属对整体护理流程的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的抢救准备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 0. 05),参与抢救护理人员显著少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90. 77%高于对照组的76. 92%(P 0. 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急诊危重症监护病房护理管理中使用优化抢救流程,提升了整体的抢救效率,缩短整体抢救时间,提升整体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7.
由燕  赵婷婷  关鑫  张丽  姜涛 《家庭护士》2009,7(16):1456-1456
异位妊娠是妇产科急诊抢救中常见疾病之一,危重者可发生大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如不及时确诊和抢救就会危及生命.2006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抢救异位妊娠病人50例.现将抢救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预见性护理思维对急救患者抢救时效的影响.方法将200例急救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急诊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预见性护理思维护理.对2组患者的有效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抢救时间及抢救成功率分别为(16.6±3.4 vs 25.8±9.2)min和(96.0 vs 70.0)%,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预见性护理思维为患者赢得了抢救时间,提高了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静脉留置针在急诊抢救中的使用,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方法 随机选取患者930例,分成观察组(470例,静脉留置针)和对照组(460例,一般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穿刺方法 、采集血标本、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患者满意等方面进行观察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在急诊抢救中留置针建立的静脉通道,能保证及时给药,提高转运的安全性,能同时采集血标本,减少重复穿刺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提高抢救成功率,为危重患者的抢救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20.
在临床抢救用药管理中往往只重视抢救用药的交接记录和抢救护理记录,而忽视了紧急情况下的抢救用药口头医嘱记录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抢救结束6 h内补记时往往有遗漏医嘱或造成医护记录不一致现象.结合李小峰等[1]设计的抢救用药记录本的临床使用,笔者认为抢救用药口头医嘱记录卡更加方便、实用,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