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是常见的医源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 ,发病后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本文综述了引起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及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治疗主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宋玮  张海燕  徐萍  王莹  莫永森 《临床荟萃》2012,27(18):1610-1611
药源性肝损伤是在治疗过程中,由于药物的毒性损害或过敏反应所致的肝脏疾病,有报道药源性肝损伤占药品不良反应的10%~15%[1],随着临床新药品种的增多,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生也有所增加,现将42例院内药源性肝损伤的致病药物、治疗药物及病情的转归分析总结,以期为临床在预防及治疗中提供参考依据,减少药源性肝损伤的发生,提高通过药物治疗的病情转归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预防性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肺损伤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996年2月~2001年12月收治的64例SAP患者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预防治疗组31例.结果:常规治疗组肺损伤发病率48.5%(16/33),ARDS发病率30.3%(10/33);预防治疗组肺损伤发病率35.5%(11/31),ARDS发病率9.7%(3/31).结论:采用乌司他丁联合大剂量地塞米松及低分子右旋糖酐预防性治疗SAP合并肺损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高SAP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4.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经文 《现代康复》2000,4(2):176-177
由药物引起的帕金森综合征是常见的医源性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发病后可严重影响患的生活和生存质量,本综述了引起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的药物及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以及预防和主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氟桂嗪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16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常见于使用多巴胺拮抗药和耗竭药如酚噻嗪类、丁酰苯类、噻吨类、甲氧氯普胺[1]等,自2000-03~2002-10我们遇到氟桂嗪所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16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调查妇科门诊疾病分布情况及患者对预防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随机抽取2011年3月~2012年2月我院妇科门诊就诊的151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不同年龄段患者的疾病种类分布情况及不同年龄段、文化程度患者的疾病预防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结果:所有患者中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发病率最高,且以41~50岁的患者所占比例最高。而大专及以上学历和31~40岁患者对疾病预防知识掌握程度最佳,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门诊妇科疾病以乳腺增生、子宫肌瘤、阴道炎为主,且年龄和文化程度对疾病预防知识掌握程度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1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的循证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硬化是多种肝脏疾病晚期的临床病理过程,发病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针对近期收治的1例肝硬化患者,我们进行了循证医学证据检索和循证治疗.结果发现,对肝硬化患者的治疗主要在于并发症的处理,如对静脉曲张出血的预防及治疗,腹水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人文护理模式在帕金森综合征伴抑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4例帕金森综合征伴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人文护理模式,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及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比较两组抑郁程度.结果:观察组治疗后HAMD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抑郁状态明显改善(P<0.05).结论:应用人文护理模式能控制帕金森综合征伴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延缓病情进展,减轻患者痛苦,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3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男女比为1:11,术前疑甲状腺微小癌6例,术中冰冻切片诊断11例,其余20例诊为甲状腺良性疾病手术后病理检查发现.单发结节31例,多发结节6例;31例为乳头状癌,甲状腺微小癌伴发病21例;37例甲状腺微小癌,前12年9例,近4年28例.结论 甲状腺微小癌女性发病率高,且以单发癌结节多见,多数因良性疾病手术后病理发现,诊断中需注意并发病.甲状腺微小癌需手术治疗,愈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2例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的病例特点.方法 通过2例PSP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PSP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结果 2例患者均为老年男性,起病缓慢,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以帕金森综合征、假性球麻痹及认知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其中1例有眼球向下运动缓慢,2例患者均符合疑诊PSP,经相应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结论 PSP发病率低,易误诊为帕金森病,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鉴别,从而降低误诊率.  相似文献   

11.
袁爽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4):8435-8435
目的探讨幼儿药源性双硫仑反应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6例幼儿药源性双硫仑反应病例的临床表现和诊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患儿全部治愈,无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儿科临床医生应提高警惕幼儿药源性双硫仑反应,积极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2.
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常见于使用多巴胺拮抗药和耗竭药如酚噻嗪类、丁酰苯类、噻吨类、甲氧氯普胺 [1 ]等 ,自 2 0 0 0 - 0 3~2 0 0 2 - 10我们遇到氟桂嗪所致药源性帕金森综合征 16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4例 ,女 12例 ,年龄 4 6~ 70岁 ,平均年龄 5 8.6岁。基本病因 :脑动脉硬化 9例 ,脑梗塞 2例 ,高血压病 5例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1例 ,服药前均有程度不同的头晕症状 ;服用氟桂嗪 5~ 10 mg/ d,服药持续时间 2个月~ 3a。本组来诊时临床表现均有面具脸 ,动作缓慢 ;14例伴有肢体震颤 ,其中 5例有口角震颤 ;2例伴有全身颤抖。本…  相似文献   

13.
6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源性损伤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分析68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药物治疗史,针对抗胆碱酯酶药、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探讨重症肌无力患者所受的药源性损伤及其护理对策.68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出现了程度不一的不良反应,其中抗胆碱酯酶药所致的损伤主要表现在消化追,按频数高低依次为腹痛57例(83.8%)、腹泻50例(73.5%)、唾液过多31例(45.5%).糖皮质激素所致的损伤主要有消化道出血19例(27.9%)、肌无力加重10例(14.7%)、诱发肌无力危象1例(1.4%).提示临床护士要重视患者的药源性损伤,通过调整给药时间、密切观察不良反应、加强医护合作、积极对症治疗等,把药源性损伤降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诊内科老年患者急性腹痛的临床诊治研究.方法:入选患者为我院2012年7月-2015年12月急诊内科收治的280例急性腹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段分为老年组150例和中青年组130例,对两组疾病分类特点和临床诊治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老年组发病率最高为泌尿系统疾病,其次消化系统疾病,中青年组发病率最高为消化系统疾病;与中青年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比较,老年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低,且误诊漏诊率高于中青年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急性腹痛具有病因复杂、病情不典型、容易误诊漏诊、诊断困难等特点,治疗及预后效果较差,临床诊治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其症状体征,选择诊断准确率较高的现代化检查方法,综合分析,慎重用药.  相似文献   

15.
药源性肝病(药肝)是药物治疗过程中肝脏受药物毒性损害或发生过敏所致的疾病。近年,发病率日趋上升,已引起临床同道广泛重视。本文就我院10年来发现的49例药肝作一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16.
药源性疾病是指人们在预防疾病过程中所用药物引起的疾病或综合征,是由于用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近年来,随着制药工业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改善,药物品种增多,应用增加,特别是化学药物和生物制品及联合用药的广泛应用,药源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升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耳部疾病的微波治疗过程中眩晕的发病率、规律及机制,探索其防治措施.方法 采用χ2检验统计分析103例耳部疾病患者行微波治疗过程中眩晕的发病率;眩晕发作与患者年龄、疾病类型、微波治疗持续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 耳部微波患者中,眩晕的发病率为22.3%;中耳疾病患者并发眩晕的发生率高于外耳疾病;微波治疗结束后并发眩晕的发生率高于治疗中;眩晕发作与年龄无关.结论 微波治疗耳部疾病过程中,眩晕为常见并发症,中耳疾病患者发生率尤高,且微波治疗结束后并发眩晕的发生率高于治疗中,须注意防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胰腺炎(CP)发病的相关因素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5年来收治的120例被确诊CP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流行病学资料:本组CP患者男性80例(66.7%),女性40例(33.3%);男女发病率之比为2∶1;45~55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临床症状:97例(80.8%)表现为不同程度发作性或持续性上腹部疼痛,70例患者(58.3%)伴有腰背部放射痛,50例(41.7%)伴腹胀或腹泻;31例(25.8%)伴明显体质量减轻;16例(13.3%)伴糖尿病症状。相关病因:有胆道疾病史者54例(45.0%);有酗酒史者45例(37.5%)。治疗:非手术治疗68例(56.7%),外科手术治疗52例(43.3%)。结论 CP发病原因主要以胆道疾病为主,酒精因素所占比例较高。CP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治疗应结合内科、外科综合治疗;预防上45岁以上的男性应引起重视,注意少饮酒和胆道疾病的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19.
背景既往认为高压氧可以防治脑卒中,但有学者认为高压氧治疗中反而可诱发脑卒中,其发生因素以及以何种药物防治尚不甚清楚.目的探讨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的原因及药物的预防作用.设计以患者为研究对象的回顾性研究.单位一所军区总医院的高压氧科.对象1996-12/1998-08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行高压氧治疗的的192例住院患者,其中男127例,女65例,年龄9~78岁.治疗中发生脑血栓形成的患者共6例,男女各3例,年龄51~76岁.方法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患者及其中发生的6例脑血栓形成患者的背景因素进行分析,将192例患者分为3组①硝酸酯类组.②钙拮抗组.③未特殊用药组,在不同危险因子簇集水平上分析药物的预防作用.对192例行高压氧治疗的3组患者在常规使用活血化瘀、神经营养、血管扩张剂等药物的前提下,硝酸酯类组口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钙拮抗剂组口服西比灵或络活喜等,未特殊用药组则没有预防性使用药物.主要观察指标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头颅CT或MRI.结果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以高脂血症、高血压病等基础疾病为危险因子,危险因子簇集4个以下者共115例,无一例发病,4个或4个以上者共31例,有6例发病,发病率大为增加;在4个危险因子的水平上,硝酸酯类药物有有效的预防作用(0/13),而钙拮抗剂组中有33.3%发病(5/15),两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危险因子的簇集性水平与高压氧诱发脑血栓形成机率有密切关系,硝酸酯类药物对此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药源性低钾血症的疾病特点,为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1年1月1日期间收治的58例药源性低钾血症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药源性低钾血症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23例;年龄35~83岁,平均年龄56.8岁;胰岛素类(39.7%)导致的药源性低血钾反应居首位,其次为利尿药(20.7%)、泻药(17.2%)、抗生素(13.8%)。本组患者通过及时补钾治疗均痊愈。结论药源性低钾血症的诊断,必须具备相关药物的用药史,再结合症状、体征、血钾及心电图检查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