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至2010年11月期间46例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术中及术后结果进行总结。结果本组45例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1例中转开腹。手术时间为45~270 min(平均120 min),残株胆囊切除时间为(40±10)min,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时间为(150±50)min,胆总管切开取石+等离子碎石+T管引流时间为(180±40)min,术后出血及漏胆腹腔镜探查术时间为(40±15)min。结石一次性取尽23例,术后残余结石2例,住院4~21 d,平均8.6 d。胆管残余结石患者在术后1个月后经T管瘘道用胆道镜取石。术中十二指肠球部损伤3例,及时发现修补;术后出现右侧胸腔积液4例、肺部感染2例和漏胆1例,均经非手术治疗痊愈。术后电话随访6~24个月(平均15个月),未见异常。结论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可行,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前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也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80例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腹腔镜组(4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和开腹组(40例,行传统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治疗)。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手术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恢复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为(168.4±25.8) min,长于开腹组的(141.7±18.6) min,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51.3±36.6) ml、(1.8±0.9) d、(7.6±2.2) d,均显著少于开腹组的(244.7±48.5) ml、(3.1±1.7) d、(14.8±4.3) d,两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率为32.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0%,显著低于开腹组的65.0%和4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进行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可靠,创伤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可行性及方法。方法:应用腹腔镜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胆道结石患13例。结果:腹腔镜下完成胆总管切开取石术12例,中转开腹1例,成功率92.3%(12/13)。手术时间(101--300)min,平均155min。所有病例无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可行,但对手术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相似文献   

4.
腹腔镜胆总管手术的微创化、多元化及创新理念仍在不断发展,更微小的创伤、手术部位切口瘢痕更隐蔽甚至无瘢痕是医患双方追求的目标[1-5].常用普通腹腔镜直径为5~10 mm,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们应用2.9 mm超细腹腔镜行胆总管手术365例,效果满意,现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胆道内引流管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LCBDE)并一期缝合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6月收治的63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25例应用自制胆道内引流管行LCBDE一期缝合并内引流术(自制内引流管组),38例行LCBDE并常规T形管引流术(常规T形管引流组),比较两组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与常规T形管引流组比较,自制内引流管组手术时间与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自制内引流管组术后离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明显减少(均P0.05),但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内引流管术后随粪便排出的时间为(11.2±2.6)d,1例(4.0%)未能顺利排管,后于胃镜下取出。结论:LCBDE一期缝合自制引流管内引流在胆总管结石治疗上有传统术式不具备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既往腹部手术史曾被视为再次手术腹腔镜治疗的禁忌证.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一禁忌证逐渐被突破,再手术的微创化也逐步开展.本文就腹腔镜技术在胃肠道再次手术中的应用现状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德阳市人民医院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有胆道手术史的4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与同期无胆道手术史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的18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进行比较。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中转率、结石清除率、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时间长[(150.21±33.11)min vs(118.31±31.47)min,t=2.323,P<0.05],但两组术中出血量[(40.21±13.13)mL vs(39.33±12.13)mL]、手术中转率(2.2% vs 1.1%)、结石清除率(88.9% vs 89.2%)、住院时间[(8.61±2.91)d vs(7.61±2.93)d]及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11.1% vs 8.6%)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在有胆道手术史的胆总管结石患者中的应用安全、可行、有效,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纤维胆道镜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方法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0月~2005年12月178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纤维胆道镜取石的临床应用体会. 结果 全部手术均于腹腔镜下完成,术后放置胆道内置引流管、胆总管一期缝合107例,余71例放置T管引流,无一例中转开腹,胆道镜检查取石时间平均31 min(6~92 min),162例肝外胆管结石均于术中成功取净,术后1个月经B超检查内置管组107例中104例已排出,3例经胃镜取出,107例胆道内置引流管者随访3~51个月,平均27.8月,无胆道残余结石及胆道狭窄.16例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检查发现胆管残余结石5例,均为术中已知残余结石,术后6周经T管窦道1~3次取出. 结论 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熟练技巧应用纤维胆道镜,能可靠彻底地清除肝外胆管结石,疏通主要肝管,为胆道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提供了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总管再次手术应用特点。方法回顾性总结和分析10例腹腔镜胆总管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4例结石位于胆总管上段,6例位于胆总管下段,结石数目1—5个,5例合并黄疸及肝功能损害。10例行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LCTD)者胆总管直径均大于10mm,其中3例胆总管直径〉12mm,行一期缝合;7例因取石时间长,乳头水肿或肝功能有损害,予以放置T管。结果10例平均手术时间为152min。一期缝合者术后7d出院,留置T管者术后经T管胆道造影,未见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1个月拔除T管。结论术中粘连的分离及胆道镜取石是手术的重点,腹腔镜胆总管再次手术是可行的,相对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40例有胆道结石手术史需再次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的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和开腹手术(开腹组),比较两组相关的手术指标。结果:与开腹组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117.5 min vs.125.3 min),术中出血量(67.3 m L vs.113.2 m L)、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25.3 h vs.55.2 h)及住院时间(6.9 d vs.12.4 d)均明显减少(均P0.05);住院费用高于开腹组(10 100元vs.9 600元),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后镇痛例数(7例vs.17例)少于开腹组,切口感染发生率(2.9%vs.12.9%)低于开腹组(均P0.05),但胆瘘、胆道狭窄、结石残留、结石复发等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有经验的临床医生指导下,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评估加上术中的严谨细致的操作,腹腔镜在再次胆道手术治疗胆总管结石安全、有效,且出血量少、术后感染率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LCBDE)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复发或残留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2015年6月52例行LCBDE治疗的胆囊切除术后复发或残留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结果:52例患者中成功完成LCBDE 48例(92.3%),其余4例均因腹腔粘连致密而中转开腹手术。48例患者术中放置T管15例,行胆总管一期缝合33例;手术时间(102.6±19.5)min,术中出血量(38.6±12.7)m L,术后住院时间(4.2±2.5)d;术后发生轻微胆汁漏2例,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炎1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术后胆总管残留结石1例,于术后6周经T管窦道胆道镜下网篮取石治愈。结论:LCBDE治疗胆囊切除术后复发或残留胆总管结石成功率高,且微创、恢复快,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和目的:相比于术中胆道造影,吲哚菁绿(ICG)荧光影像技术具有操作方便、术中胆管显像更加清晰优势。国外研究已证实ICG荧光影像技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目前国内关于ICG荧光显像技术应用于腹腔镜下再次胆道手术却鲜有报道。因此,本文报告笔者在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中应用ICG荧光影像技术的初步经验,以评估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回顾性收集2020年1月—2022年6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择期行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患者临床资料。将术中采用ICG荧光显像技术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术中未采用该技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于手术开始前60 min,经肘静脉注射2 mL(总剂量5 mg)ICG注射液,术中利用近红外光三维显像胆管。结果 共纳入184例患者,其中观察组80例,对照组104。观察组胆道ICG荧光影像系统成功率为93.75%(75/80)。观察组的术中平均胆道识别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25 min vs. 39 min,P<0.05),而两组间其他术中指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术后通气时间、胆汁漏发生率、术后并发症Clavein-Dindo分级、术后6个月结石复发率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但观察组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7.13 d vs. 10.35 d,P=0.032)。结论 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中应用ICG荧光显像技术实现胆管系统的可视化,可以避免术中因对胆道系统识别不佳而导致的副损伤。这一技术的应用对再次胆道手术安全有保障,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开腹胆系术后腹腔镜胆系再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开腹胆系手术后腹腔镜胆系再手术的疗效。方法 :2 7例开腹胆系术后胆系病变患者 ,应用腹腔镜在直视下建立气腹 ,分离钩、超声刀交替分离腹腔、肝下粘连 ,解剖残余胆囊、胆道 ,术中胆道造影 ,纠正解剖路线和术前诊断 ,在腹腔镜下行残留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胆道Ⅰ期缝合、T管引流与胆肠吻合术。结果 :在腹腔镜下 2 7例的残留胆囊切除、胆道解剖、术中造影均获成功 ,排除胆道肿瘤 2例 ,完成LC7例 ,探查胆道、取石、胆道Ⅰ期缝合 4例 ,T管引流 13例 ,胆总管 十二指肠吻合 3例 ,其中老年胆总管囊肿 1例、老年胆道下段恶性肿瘤 2例 ,胆总管狭窄胆肠Roux en Y吻合术 1例 ,胆道肿瘤 2例存活 4 ~13个月 ,余者随访 1~37个月无近远期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 :开腹胆系术后腹腔镜下胆系再手术安全有效 ,但对医师的手术技巧要求较高 ,应根据病情设计不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4.
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29例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1992年4月至2005年12月共完成腹腔镜胆道手术3485例,29例有开腹胆道手术史。分析29例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8例合并有肝内胆管结石(结石限于Ⅰ~Ⅱ级胆管);14例胆总管结石数>3个;21例胆总管结石最大直径>1.0 cm;3例曾首先行内镜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未成功。28例行胆总管切开取石及T管引流术(LCTD)者胆总管直径均>1.0 cm。结果本组手术时间为75~190 min,平均125 min,除1例在原切口部位做小切口用直角钳将结石夹碎取出外,其余手术均顺利完成,无1例发生胆漏、胆管损伤等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5.5d(2~14 d)。术后残余结石3例,经T管窦道取出。结论开腹胆道手术后腹腔镜胆道再手术的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由操作熟练的腹腔镜医师执行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再手术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5年收治的420例行LC后10例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0例中10例再手术,再手术率2.38%。再手术的主要原因为胆管损伤3例、胆漏2例、出血2例、胃肠道损伤1例、胆总管结石2例。10例术后全部治愈,无一例死亡。结论熟练的LC操作技术,合理把握手术时机及手术指征,仔细解剖胆囊三角,及时中转开腹是防治LC后再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经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经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3年5月至2005年6月经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的76例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手术成功73例,中转开腹3例,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经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安全、有效,能达到微创手术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后因各种并发症而再次行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的原因、诊断方法、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1994年6月至2011年6月19例LC患者术后再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19例再次手术的患者中,胆囊管残端钛夹脱落2例,胆囊管残端局部坏死3例,副肝管及右肝管分支裂伤各1例,胆囊床毛细胆管渗漏2例,胆管炎性狭窄2例,胆囊动脉出血2例,腹壁戳孔小动脉出血引发巨大血肿1例,胃穿孔1例,小肠脐部切口疝回纳后挫伤回肠壁形成血肿致小肠梗阻1例,术中遗漏胃角后壁、结肠肝曲及直肠癌各1例。患者经再次手术后均痊愈出院,随访3~12年,无任何后遗症发生。结论:术前全面采集、详细分析病史,通过影像学资料评估患者胆道情况,术中遵循LC操作原则,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手术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