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家庭照料者的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Zarit照料负担量表(ZBI)、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等对64名AD患者的家庭照料者进行调查。结果(1)AD患者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总的主观感受得分显著低于健康状况总的主观感受得分(t=-2.217,P=0.030)。生理领域、心理领域得分与中国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t=-0.252、-1.994,P=0.801、0.050);社会领域、环境领域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830、3.658,P<0.05)。(2)有配偶、亲子关系差、有躯体疾病及患者精神行为症状较重的照料者生活质量较低(P<0.05)。(3)照料者的生活质量总分与照料负担总分呈负相关(r=-0.433,P<0.05),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 r=0.346,P<0.05)。(4)婚姻状况、亲子关系、躯体疾病、社会支持是生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 r2=0.409)。结论加强对有配偶、亲子关系较差、身体情况不良的AD照料者的社会支持和心理干预,有助于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2型糖尿病与心理障碍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情绪障碍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05例正常对照者进行了回顾性Znng氏自评抑郁、焦虑量表的调查。结果 结果显示糖尿病组抑郁症患病率为36.25%(58/160),焦虑症患病率29.38%(47/160);对照组分别为3.33%、1.33%(P值均<0.001)。抑郁症与体重指数、血糖、TG及CH具有相关性(r分别等于0.62,0.59,0.44,0.46,P值均<0.01)。焦虑症与体重指数、血糖及TC也具有相关性(r分别等于0.67,0.62,0.48,P值均<0.01)。抑郁量表得分与病程有关(r=0.65,P<0.01),病程越长抑郁的程度越重、发生率越高。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症及焦虑症的患病率较高,且与糖尿病病程、肥胖、血糖及血糖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择485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单纯糖尿病患者列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列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检测或相关问卷调查,采用统计学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结果:①病程≥10年、饮酒、BMI>24.0kg/m2、HOMA-IR>1糖尿病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明显高于病程<10年、不饮酒、BMI≤24.0kg/m2、HOMA-IR≤1的糖尿病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病程χ2=0.973,饮酒χ2=0.799,BMIχ2=0.784,HOMA-IRχ2=1.184,P<0.05);②观察组HOMA-IR、TG、HDL-c、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HOMA-IR t=9.445, TG t=9.832,HDL-c t=10.314,LDL-c t=9.876,P<0.05);③病程、饮酒、BMI、HOMA-IR、TG是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危险因素(病程OR=0.973,饮酒OR=0.799,BMI OR=0.784,HOMA-IR OR=1.184,TG OR=0.763,P<0.05)。结论: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因素较多,病程、饮酒、BMI、HOMA-IR、TG为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与童年受虐经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80例成年抑郁症患者及80例配比健康对照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包括自设一般情况问卷了解其人口学资料、童年期创伤性经历问卷(CTQ‐SF)评估童年受虐情况和特质应对方式量表(TCSQ)评估应对方式,运用 t检验、非参数Mann‐Whitney U检验、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抑郁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及其与童年受虐经历的相关性。结果(1)抑郁症病例组的消极应对方式分值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t=9.13,P<0.01),而其积极应对方式分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t=-12.01,P<0.01);有受虐经历的抑郁症病例组消极应对分显著高于有受虐经历的健康对照组( Z=-6.134,P<0.01 ),而其积极应对方式分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Z=-5.452,P<0.01);抑郁症组中有受虐经历的患者消极应对分显著高于无受虐经历患者(Z=-2.159,P<0.05),积极应对分值两者之间无明显差异。(2)抑郁症患者童年受虐经历与其消极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与其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r=0.562,P<0.01;r=-0.333,P<0.05)。(3)抑郁症患者消极应对水平能够被童年受虐待总分和躯体因子共同解释占34.4%(P<0.01)。结论童年受虐经历明显影响抑郁症患者的应对方式,且虐待程度越重,尤其有躯体虐待,其消极应对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牙周病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开展综合预防和治疗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选取到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273例,检查其牙周病患病情况,同时收集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体重指数、病程、吸烟、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刷牙习惯等资料,比较牙周病患病组与未患病组之间上述资料的差异,探讨导致牙周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273例研究对象中患有牙周病154例(56.41%),其中,牙龈炎60例,牙周炎94例。牙周病组平均存留牙数(18.54±6.31)颗,未患牙周病组平均存留牙数(21.62±7.48)颗(t =3.679,P <0.001)。年龄较大(P <0.001)、病程较长(P <0.001)、吸烟(P <0.001)、空腹血糖(P <0.001)和糖化血红蛋白(P <0.001)水平较高是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牙周病的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高(P =0.017),刷牙>1次/d (P <0.001),竖刷(P =0.004),使用牙线(P =0.004)是其保护因素。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中牙周病患病率较高,临床上应做好三级预防措施,降低牙周病发生风险因素的暴露。  相似文献   

6.
慢性肾衰血,尿SIL—2R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慢性肾衰(CRF)患者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SIL-2R)变化的意义,采用ELISA法检测32例CRF患者的血、尿SIL-2R。根据Ccr分为两组:组ICcr<10ml/min(n=23)和组ⅡCcr>10ml/min(n=9)。组Ⅰ中透析达6~8周者为组Ia(n=10),透析已>8周者为组Ib(n=5)。结果:1.组Ⅰ患者血SIL-2R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和组Ⅱ(P<0.01),而尿SIL-2R无此差异。2.Ia组患者血SIL-2R透析后较透析前明显降低(P<0.01),但组Ib无此差异。3.组Ia和Ib患者尿SIL-2R浓度在透析前后无统计学差异。4.25例CRF患者外周血CD3(%)和CD4(%)明显降低(P<0.01),而CD8(%)趋于增高(P<0.01)。5.血SIL-2R浓度与Ccr呈负相关,与BUN及24h尿蛋白排出量(24hUprV)呈正相关。提示:SIL-2水平可作为免疫系统活化、肌酐清除减少及有效透析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检测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的临床意义。方法:将69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2组,需要胰岛素治疗的31例(INS组),口服降糖药治疗有效的38例(OHA)组。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中GAD-Ab。结果:INS组14例(45.16%)GAD-Ab阳性,明显高于OHA组的6例(15.79%,P<0.01)。GAD-Ab阳性者比GAD-Ab阴性者BMI低(P<0.05),酮症发生率高(P<0.01),空用及餐后2h血清C肽水平低(P<0.01,P<0.05)。使用胰岛素治疗率高(P<0.01),男性患者多见(P<0.05)。而患者年龄,发病年龄和病程与GAD-Ab阳性无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低BMI,低C肽分泌并有酮症史及胰岛素缺乏者。要考虑有发展为LADA的可能。GAD-Ab的检测对早期诊断LADA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药物依从性状况及其心理、社会影响因素。【方法】采用5∶1完全随机抽样方法,对2010年11月至2013年2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躯体疾病住院患者进行调查,共抽取样本607例。采用一般资料问卷、Morisky-4依从性调查问卷、医学应对量表(MCMQ)、多维度健康状况心理控制源量表(MHLC)、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对607例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①住院患者平均依从率为42%,内科患者依从率为40.42%,外科患者依从率为43.44%,内外科患者的依从率无统计学差异(χ2=0.566,P =0.452);②男性患者(χ2=4.565)、教育年限低(8.97±4.48,t =2.365)、已就业患者(χ2=4.528)及有既往住院史患者(χ2=5.372)的有更高的依从性( P <0.05);③低依从组患者的SDS、SAS及MCMQ回避分量表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依从组( t=3.459,P=0.001;t=4.556,P=0.001;t=3.983, P=0.001),而高依从组在有势力的他人影响(PHLC)的心理控制方式得分高于低依从组( t=-2.846,P=0.005)。【结论】与住院患者依从性有关的社会影响因素有性别、教育水平、就业情况、既往住院史;与依从性有关的心理因素有抑郁、焦虑、患者回避的应对方式,他人影响的心理控制源。  相似文献   

9.
周连华  施晓红  周湘兰  任风东 《上海医学》2005,28(12):1027-1029
目的探讨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舒张功能与相关因素问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新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84例,年龄均〈60岁,分为早发亚组(年龄≤40岁)和非早发亚组(〉40岁),非糖尿病对照组40例。应用美国HP-5500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测定基础状态、加压后和服用硝酸甘油后肱动脉内径的变化和血流速度。同时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血糖、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糖尿病早发亚组和非早发亚组的HsCRP、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对照组(P〈0.05),肱动脉内皮内径变化率显著小于非糖尿病对照组(P〈0.05)。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HsCRP(r=-0.221,P〈0.05)、FPG(r=-0.408,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r=-0.349,P〈0.01)、HbA1c(r=-0.562,P〈0.01)、PPG(r=-0.465,P〈0.01)呈负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r=0.279,P〈O.05)呈正相关。其中HbA1c、HDL—C、LDL—C与HsCRP为独立影响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在发病初期已经存在血管舒张功能的损害,且与众多的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2年5月我科收治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3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则采用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比较两组痊愈率、好转率、未愈率及死亡率,并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新生儿行为测定( 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检查。结果:观察组显效率(61.11%)、总有效率(94.44%)均高于对照组(27.78%、66.67%)(χ2显效率=4.05, P <0.05;χ2总有效率=4.4334, P <0.05);观察组治疗1周、2周、3周时及3周后NBN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t1周=4.6209、P <0.01, t 2周=6.6426、P <0.01, t 3周=5.1985、P <0.01, t 3周后=7.7978、P <0.01)。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者接受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后,能有效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的发生率,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助产士门诊对孕妇孕期体质量管理及分娩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在该院建卡并定期产检的初产妇,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208例)和对照组(212例)。观察组除接受医生门诊外,还接受助产士门诊;对照组接受常规产前门诊。比较两组的孕期体质量增长、分娩结局等。结果观察组孕期体质量增长超质量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其巨大儿发生率、会阴侧切率、分娩镇痛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分别为(3250.58±270.03)g、(3405.42±403.28)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28.610,P<0.01);两组产后2 h出血量分别为(199.13±64.37)mL、(249.53±93.56)m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581,P<0.01);两组孕妇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率、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和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助产士门诊可有效管理孕妇孕期体质量,改善分娩结局,提供孕妇分娩正性体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学生的学习拖延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24名护理专业学生,采用心理控制源问卷和拖延量表进行调查。结果(1)调查的结果显示护理大学生在学习上存在拖延。(2)学生在他人决定任务上的拖延程度显著低于在自我决定任务上的拖延程度(P<0.05);自我决定任务上的拖延被认为是更严重的问题(P<0.01);自我决定任务上的期望拖延降低显著高于他人决定任务上的拖延(P<0.05)。(3)拖延原因项目中的内容被大部分大学生高度认同,说明大学生的拖延原因非常复杂。(4)外控型与内控型的学生相比较,前者总的拖延问题更多(P<0.01)。(5)父母文化程度、母亲影响力和内外心理控制源对学生学习拖延行为的预测性最大。结论护理学生学习上存在拖延,外控型的学生比内控型的学生的拖延严重,拖延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父母的文化程度、影响力对学生的拖延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分别采用抗致敏的红细胞花环法和双抗体夹心法对7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T细胞亚群和可溶性白介素2受体进行了测定。发现患者T细胞亚群,CD4,CD4/CD8明显降低,CD8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P〈0.01,而sIL-2R水平与对照组比较P〈0.01且与T细胞亚群CD4,CD4/CD8成负相关,与CD8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陈瑜  南映瑜  叶果 《重庆医学》2015,(5):628-630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肿瘤患者血浆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 F‐1)水平,并与糖尿病患者、健康人作对比,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IG F‐1检测筛查早期恶性肿瘤的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型糖尿病肿瘤组、2型糖尿病组及健康对照组的血浆IGF‐1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肿瘤组的血浆IGF‐1水平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而2型糖尿病肿瘤组的血浆IGF‐1水平明显高于2型糖尿病组(P<0.05)。血浆IGF‐1、空腹静脉血糖(FBG)、HbA1c及负荷后2 h静脉血糖(2hBG)水平是肿瘤的危险因素,基础胰岛素(FIns)水平是肿瘤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2型糖尿病与恶性肿瘤密切相关,血浆IGF‐1水平是肿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单纯性肥胖患者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瘦素水平的变化,探讨瘦素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及瘦素在单纯性肥胖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选择单纯性肥胖患者60例,肥胖伴2型糖尿病患者60例,正常对照30例。 测定所有入选对象的空腹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血脂水平,计算体重指数(BMI)及胰岛素敏感指数(IAI)。 结果:单纯肥胖组及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患者BMI、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及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IAI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血清瘦素、空腹血清胰岛素、空腹血糖及血脂水平均显著高于单纯肥胖组(P<0.01),IAI显著低于单纯肥胖组(P<0.01)。肥胖伴2型糖尿病组空腹瘦素水平与BMI呈正相关(r=0.48,P<0.05),与空腹胰岛素水平呈正相关(r=0.55,P<0.05),与IAI呈负相关(r=-0.47,P<0.05)。 结论:瘦素的过量表达参与了肥胖患者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程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并诊断为冠心病的患者265例,另选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正常者64名作为对照。记录冠心病危险因素,包括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高尿酸血症、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吸烟情况。采用冠脉造影后是否诊断冠心病、病变支数及Gensini积分评估冠脉病变程度。应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估危险因素与病变程度的关系。结果: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低HDL-C均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P<0.01);年龄、空腹血糖、血尿酸、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Gensini积分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HDL-C与Gensini积分呈负相关关系(P<0.05);年龄、收缩压、血尿酸与冠脉病变支数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对冠脉病变程度影响较大的危险因素依次为男性、年龄、高血压和糖尿病(标准回归系数B分别为0.279、0.189、0.164、0.1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男性、高血压、糖尿病为冠心病的主要独立危险因素,其中OR值较高者为糖尿病(OR=5.789)和男性(OR=5.516),其次为高血压(OR=2.407)和年龄(OR=2.093)(P<0.05~P<0.01)。结论:年龄、男性、高血压和糖尿病为冠脉病变程度的主要独立影响因素,应重视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预防和控制。  相似文献   

17.
张会  张德桂  胡桑  李玲玲  章秋  王艳燕 《安徽医学》2018,39(8):1004-1007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水平及应对方式的现状,探讨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住院的169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发放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糖尿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水平等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自我管理水平、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结果 94.67%的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为(30.54±5.84)分;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6个维度得分最高的为普通饮食(8.83±1.25)分,最低的为药物(4.05±0.95)分;在疾病治疗期间,患者采取的3种应对方式中得分最高的为面对(17.40±2.66)分,得分最低的为屈服(11.51±1.54)分;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与回避、屈服方式得分呈正相关关系(r=0.313,0.493,P<0.05),与面对方式、自我管理水平得分呈负相关关系(r=-0.231、-0.161,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处于中度水平,面对是患者在疾病治疗期间采取较多的应对方式,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水平与回避、屈服应对方式正相关,与面对方式、自我管理水平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2型糖尿病患者的抑郁症状,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快感缺失、基本心理需要满足及抑郁症状之间的关系,为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情绪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天津市两所医院2型糖尿病340例患者进行整体抽样调查,检测了患者HbA1c、抑郁症状、快感缺失程度以及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回收有效问卷317份,被试平均年龄(56±11)岁,其中男性169例(53%),女性148例(47%)。结果:(1)患者抑郁症状存在性别差异,女性患者抑郁症状更严重(t= -3.10,P= 0.002),患者的抑郁症状(t=7.27,P<0.001)和基本心理需要满足(t=-2.34,P=0.02)也存在HbA1c水平之间的差异。(2)快感缺失与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呈负相关(P<0.001),与抑郁症状呈正相关(P<0.01);且基本心理需要满足程度与抑郁症状呈负相关(P<0.001)。(3)分层回归显示,快感缺失中社会活动(β=-0.18,P=0.004)和基本心理需要中自主需要(β=-0.24,P=0.001)对抑郁症状有影响。结论:快感缺失和基本心理需要是2型糖尿病抑郁症状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