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8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药物治疗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均进行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12.5 mg/d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25.0 mg/d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子宫体积、肌瘤体积、FSH、LH、E2、P等激素水平的比较t=2.9689、6.8606、6.7109、7.1402、5.7487、8.1311;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χ2=4.4775,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血红蛋白水的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的治疗效果显著,大剂量和小剂量的治疗均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减小肌瘤体积,但小剂量治疗安全性更高,可作为临床对子宫肌瘤药物保守治疗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2.
《抗感染药学》2018,(8):1409-1411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间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资料,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米非司酮片治疗,其中对照组患者每日的服药剂量为25 mg,而观察组患者则为12.5 m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及用药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雌激素(E2)及孕酮(P)等指标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其子宫肌瘤体积、FSH、LH、E2及P等指标水平测得值均优于治疗前(P<0.05),但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及相关指标水平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5.71%低于对照组为22.86%(P<0.05)。结论:采用25 mg/d和12.5 mg/d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均较为确切,均能有效缩小子宫肌瘤体积和改善相关激素水平,但低剂量(12.5 mg/d)时不良反应的发生较少,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3.
张巧英 《海峡药学》2010,22(10):161-16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合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方法 75例确诊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其中正常剂量组为25mg米非司酮,小剂量组12.5mg口服;两组均连续服用9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停药检测肌瘤大小,体内激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各组患者体征明显改善,子宫和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血清激素水平都有所改变,与治疗前比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剂量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确定疗效,小剂量服用可达到目前推荐剂量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口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4例,采用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小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症状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前,两组患者E2、P、FSH、L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E2、P、FSH、LH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而且治疗组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组患者中出现呕吐2例,皮疹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中出现呕吐6例,皮疹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8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缩小肌瘤体积,改善血清激素水平,且临床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米非司酮治疗2006年1月-2011年6月间我院确诊为子宫肌瘤的患者30例,10mg/d,连续服用3个月,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 经过米非司酮治疗后,复查患者血红蛋白、子宫肿瘤体积、月经周期、月经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好转(P<0.05),其中治愈6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肌瘤无改变或改变较小者5例,无效率为16.7%,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临床采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安全可靠,为子宫肌瘤患者提供了一种保守、安全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分析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实施米非司酮治疗,探讨其在临床中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治疗,其子宫与子宫肌瘤的体积均明显减小,跟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雌二醇与孕酮水平均显著降低,跟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间没有发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有效缩小子宫肌瘤的体积,降低患者体内血清雌二醇与孕酮的水平,不良反应轻微且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黄建芬  林邯枫  林姬 《北方药学》2016,13(12):34-35
目的: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应用于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择取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25.0mg米非司酮进行治疗,研究组给予12.5mg米非司酮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子宫肌瘤体积变化、雌二醇、孕酮、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改善.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治疗前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治疗后与对照组治疗后数据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1.43%,对照组为88.57%,两组患者数据对比,无统计学差(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P、E2、LH、FSH等血清生殖激素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数据之间,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8.57%,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为20.00%,两组数据对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不仅疗效与大剂量相当,且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较小,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并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用于子宫肌瘤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子宫肌瘤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大剂量米非司酮25mg/d口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12.5mg/d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血红蛋白水平及激素指标等。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较治疗前均显著缩小,且观察组患者缩小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后FSH、LH及E2等激素指标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相较于常规大剂量临床效果更佳,可有效缩小肌瘤体积,减低激素水平,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2009年8月至2012年6月间到我院门诊治疗的81例子宫肌瘤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对照组3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小剂量米非司酮进行治疗,每天12.5mg,对照组患者大剂量米非司酮治疗,每天25mg,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患者持续治疗1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显著。结论临床应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效果较为显著,是作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婉萍  张甦 《海峡药学》2010,22(4):86-87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12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各64例.两组均从月经第1天开始服用米非司酮,每晚睡前服用。高剂量组,50mg·d^-。连续服用10d为一疗程;低剂量组,12.5mg·d^-1.连续服用40d为一疗程。观察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变化和血清卵泡刺激素(P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和孕酮(P)。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的子宫及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缩小(P均〈0.05),四项激素指标也有显著降低(p均〈0.05),但低剂量组要优于高剂量组(P均〈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长期用药对子宫肌瘤治疗显著,并且表明子宫肌瘤的发生与激素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至2011年我院收治的明确诊断为子宫肌瘤的患者25例,进行口服米非司酮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其治疗前后的采用B超检查肌瘤及子宫的体积,对雌孕激素进行检测,并对肝功能、肾功能及血常规进行检测,严格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结果在进行3个月的治疗后,对比用药前的B超检查结果,子宫及肌瘤明显减小,体内雌激素、孕激素的水平明显降低,血红蛋白显著增加,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未出现因治疗导致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明显,可有效的降低激素水平,使肌瘤的体积减小,安全有效,适宜临床广泛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12.
潘春燕  张印星  陈小刚 《河北医药》2016,(12):1782-1785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学影响并作出相关的分析.方法 选择2014年5月1日至2015年9月1日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个月子宫和子宫肌瘤的大小、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平水变化,并统计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例数.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的子宫及子宫肌瘤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较治疗前均有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子宫大小、子宫肌瘤大小与照组相比较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中的各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中的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和治疗前相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黄体生成素、孕激素、雌二醇和卵泡刺激素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疗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的米非司酮对于治疗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更有效地降低患者血清中相关的激素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具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比较不同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0年10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12.5mg米非司酮组)49例和B组(25.0mg米非司酮组)49例,后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体积、血清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子宫肌瘤体积及血清FSH、LH、E2、P水平比较,P均〉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是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效果并不差于大剂量,但是不良反应发生率却更低,故12.5mg为较为合适的剂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和宫瘤消应用于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米非司酮联合宫瘤消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独的米非司酮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子宫和肌瘤体积的大小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米非司酮和宫瘤消应用于治疗子宫肌瘤效果显著,值得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及对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38例,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9例。两组患者均予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加服米非司酮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5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6%(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体积和子宫肌瘤体积显著小于对照组,孕酮(P)、雌二醇(E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水平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糖类抗原125(CA125)水平、MCP-1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5.80%比7.25%,P>0.05)。结论 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可明显缩小患者的子宫体积、子宫肌瘤体积,降低性激素水平和MCP-1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90例临床效果。方法随机从2012年5月24日至2014年9月3日中选择我院患者90例。其中44例患者做为观察组采用小剂量12.5mL/(次? 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另外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大剂量25mL/(次? d)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分析比对,详细记录子宫肌瘤体积大小变化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前后变化。结果两组在治疗后的比对中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子宫肌瘤体积与对照组患者明显体积减小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治疗后比较中,治疗后子宫肌瘤体积明显小于治疗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值的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对比中观察组治疗后各方面数值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12.5mg/(次? d)米非司酮在治疗子宫肌瘤上在对子宫肌瘤体积与PSH(卵泡刺激素)、LH(促黄体生成素)、E2(血雌二醇)、P(孕酮)值都优于大剂量25mL/(次? d)米非司酮,且更为安全有效,对临床疗效得到有利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探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特选取我院运用米非司酮进行保守治疗子宫肌瘤病例4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提示米非司酮可有效治疗子宫肌瘤,且具有并发症少之优点,可作为子宫肌瘤保守性治疗的首选用药。  相似文献   

18.
两种不同剂量的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两种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与副反应 ,将 5 4例有症状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 A、B两组 ,每组 2 7人。 A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 12 .5 mg,B组每天口服米非司酮 2 5 mg。从月经周期第 1天开始 ,连服 3个月。在治疗前后 B超测量子宫体积、肌瘤体积 ,检测血红蛋白、肝肾功能 ,观察服药前后的副反应。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期间均闭经 ,痛经和下腹坠、胀痛症状消失 ,血红蛋白上升。两组治疗后子宫体积、最大肌瘤的平均体积均明显缩小 ,A组肌瘤缩小了 41.3 8%(P<0 .0 1) ,B组肌瘤缩小了 47.12 %(P<0 .0 1) ,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两组副反应类似。提示每日口服米非司酮 12 .5 mg是较为理想的治疗剂量 ,适合于肌瘤较大和(或 )严重贫血患者术前及围绝经期有症状子宫肌瘤患者的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子宫肌瘤患者在月经周期或撤退性出血第5d,给予米非司酮片,每片25mg,每晚睡前1片,口服,连用21d为1个周期,1个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应用3个疗程,于治疗前后行B超检查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体积。结果连续应用米非司酮3个疗程,患者子宫肌瘤体积明显缩小65例,总有效率为92.85%;肌瘤无明显缩小或改变5例,占7.14%。服药后子宫和肌瘤的平均体积均较服药前明显缩小。结论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有一定效果,丰富了保守治疗方法,是一种更为经济,更有前途的药物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2例确诊子宫肌瘤的患者分为3组,A组应用米非司酮5mg/d,B组应用米非司酮12.5mg/d,C组应用米非司酮25mg/d;月经第1天始服用,连服3个月为1疗程。用药前、用药后B超测量子宫及子宫肌瘤的三维径线;用药前和用药3个月后测定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孕酮(P),检测血常规、肝肾功能,观察服药的不良反应。结果3组患者治疗期间均闭经,血红蛋白上升,3组子宫及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小,A组子宫缩小22.7%(P〈0.01),B组子宫缩小24.9%(P〈0.01),C组子宫缩小26.4%(P〈0.01),A组最大肌瘤体积比用药前缩小26.9%(P〈0.15)。B组最大肌瘤体积平均比用药前缩小28.8%(P〈0.01)。C组肌瘤体积平均缩比用药前缩小30.65%(P〈0.01)。各组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促卵泡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和孕酮(P)用药前后对比,平均水平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好,不良反应轻,为保守治疗子宫肌瘤提供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