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通过新辅助化疗提高局部乳腺癌的手术切除的近期和远期疗效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案新辅助化疗的效果。方法10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取ET(表柔比星40mg/m^2,静脉滴注,第1,2天;多西他赛60mg/m^2,第1天持续1h静脉滴注,21d为1个周期)方案,B组采取CAF(5-FU 500mg/m^2,静脉滴注,第1,8天;多柔比星50mg/m^2,静脉滴注,第1天;环磷酰胺500mg/m^2,第1天,21d为1个周期)方案进行新辅助化疗,观察病理疗效及其与远期生存的关系。结果新辅助化疗总有效率为85.2%,其中ET方案组有效率为88.7%,CAF方案组为72.0%。两组5年生存率和5年无病生存率(DFS)分别为75.4%、71.4%和85.3%、58.9%。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ET组较CAF组新辅助化疗更敏感,更易获得临床完全缓解(cCR)、病理完全缓解(pCR),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T组的5年无病生存率(DFS)为85.3%,显著优于CAF组,但5年总生存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新辅助化疗在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中的疗效。方法:对运城市中心医院肿瘤科2008年至2012年55例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3个疗程TAC方案化疗后给予手术治疗。比较55例患者临床治疗后疗效。结果:55例乳腺癌患者中21例达到CR(38.2%),其中病理完全缓解7例(12.7%);PR 27例(49.1%),SD 7例(12.7%)。临床总有效率87.3%。经新辅助化疗后有19例由不能保乳变为可给予保乳治疗。结论:新辅助化疗治疗乳腺癌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疗效,提高保乳手术机会,但针对患者不同情况仍具有一定差异,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3.
陈灿铭  沈镇宙 《循证医学》2007,7(3):132-134
新辅助化疗作为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标准治疗方案已经获得一致公认.并且扩展应用到可手术的早期乳腺癌以提高保留乳房手术率。临床研究已证实新辅助化疗后获得病理完全缓解(pathologic conplete remission,pCR)的病人的生存率得到显著的改善。临床试验中还发现10%~35%的乳腺癌病人对新辅助化疗不敏感。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新辅助化疗在未增加疗效的同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四种不同乳腺癌分子亚型对多西他赛联合蒽环类对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该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68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免疫组化法(IHC)将空芯针穿刺活检确诊的乳腺癌分为四种分子亚型.评价3~5个疗程后的疗效,分析其与乳腺癌分子亚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对各指标单因素分析发现,雌激素受体(ER)阴性、原发肿瘤大小≤5cm可预测该新辅助化疗方案的临床完全缓解(cCR)(P<0.05).HER-2过表达及分子亚型可预测其病理完全缓解(pCR)(P<0.05).其中,HER-2+/ER-型对该方案的pCR率明显高于其他三种分子亚型,Luminal A型所达的pCR率最低.但多因素分析未能进一步肯定乳腺癌分子亚型对该新辅助化疗方案的预测价值(P>0.05).仅HER-2独立地与其pCR密切相关(P<0.05).结论 乳腺癌分子亚型尚不能作多西他赛加蒽环类联合方案新辅助化疗pCR的独立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多西他赛(DOC)联合表柔比星(EPI)新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以及预后评价.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8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按化疗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41例,应用DOC联合EPI新辅助化疗方案;对照组43例,应用紫杉(PTX)联合EPI化疗方案.以21d为一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后分析临床疗效及毒性反应.随访1年,评价预后指标,即复发率及生存率.结果 研究组的总有效率(OR)为90.24%,高于对照组的79.06%(P=0.030 1);研究组的临床完全缓解率(cCR)、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胃肠反应、白细胞下降、外周静脉炎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过敏性皮疹及脱发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复发率及生存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分别为12.19% vs 18.60%(P=0.028 7)、17.07%(7/41)vs 9.30%(4/43)(P=0.003 7).结论 DOC联合EPI新辅助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显著,毒性反应较少,预后改善,是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6.
熊秋云  姚玮 《中外医疗》2009,28(20):11-13
目的探讨乳腺癌雌孕激素受体、c-erbB-2表达与FEC方案新辅助化疗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择90例术前确诊为乳腺癌患者在接受新辅助化疗之前用免疲组织化学法捡测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ER、PR)和c-erbB-2的表达情况,新辅助化疗结束后进行疗效评价,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结果90例患者中,临床完全缓解(cCR)19例,部分缓解(PR)41例,无变化(NC)30例,总有效率为66.67%,其中病理完全缓解pCR12例(13.33%)。在受体双阴的42例患者中,32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76.19%,其中pCR9例(21.43%)。受体单阳或双阳的48例患者中,28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58.33%;其中pCR3例(6.25%)。受体双阴组患者的有效率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比较,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但受体双阴组患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c-erbB-2阳性表达36例,22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61.11%;其中pCR4例(11.11%)。c-erbB-2阴性表达54例,38例有效(cCR+PR),有效率为70.37%,其中pCR8例(14.81%)。c—erbB-2表达与化疗疗效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受体双阴患者可能较受体单阳或双阳患者对FEC方案化疗的敏感性更高。尤其是受体双阴组患者的pcR率明显高于受体单阳或双阳组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卡培他滨联合多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效果。方法:对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卡培他滨药2500mg/m^2 d,分早晚2次,餐后30min口服,连续2周,休息1周。多烯紫杉醇75mg/m^2,静脉滴注1h,21天为1周期。3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26例局部晚期乳腺癌中完全缓解4例,部分缓解19例,稳定2例,进展1例,有效率88.46%(23/26)。主要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7.5%,其中Ⅲ度占34.61%,没有发现Ⅳ度。结论:卡培他滨联合多烯紫杉醇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CTF方案在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应用中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我院2007年2月至2008年11月应用CTF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的38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8例乳腺癌患者中,完全缓解(CR)3例(7.89%)、部分缓解(PR)26例(68.42%)、稳定(SD)9例(23.69%),总有效率(CR+PR)为76.31%。毒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及脱发等,发生率分别为76.32%,84.21%和15.79%。未发现腹泻、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异常患者。结论新辅助化疗疗效好,手术耐受好,可提高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手术机会,是治疗乳腺癌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FAC和FT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廊。方法90例经细胞学或病理学诊断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分别采用TAC(TAC组)和FAC(FAC组)方案治疗。观察和比较2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TAC组CR5例,PR30例、SD8例、PD2例,有效率77.78%;FAC组CR2例,PR24例、SD16例、PD3例,有效率57.78%。毒副反应方面,TAC组心电图改变例数明显少于FAC组(P〈0.05);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和脱发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TAC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近期疗效较高,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TAC(多西他赛+阿霉素+环磷酰胺)和FAC(氟尿嘧啶+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后行乳腔镜保乳手术的疗效,为临床选择新辅助化疗方案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分析用FAC和TAC新辅助化疗方案(各33例)后行乳腔镜保乳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FAC方案组的总缓解率为54.5%,TAC组总缓解率为84.8%,两组患者总缓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AC组的白细胞毒性和脱发的发生率高于F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及美容效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FAC及TAC新辅助化疗方案疗对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效,TAC方案优于FAC方案.  相似文献   

11.
张伟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4,(16):137-139,142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及预后情况。方法选择102例乳腺癌患者,其中经病理组织学确诊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42例为观察组,非三阴性乳腺癌患者60例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新辅助化疗的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应用紫杉醇联合顺铂方案治疗42例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完全缓解率16.67%,总有效率64.29%,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5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复发转移率和无瘤生存率高,低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不良反应情况主要为中性粒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减少及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均能耐受,不影响化疗完成。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用于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有较高的完全缓解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单纯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与单纯化学治疗对晚期恶性黑色素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恶性黑色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4例行单纯CIK治疗,20例行单纯化学治疗。观察指标包括客观反应率、疾病控制率、1a生存率及不良反应。结果CIK治疗组患者部分缓解2例,病情稳定5例,病情进展7例;客观反应率14.29%,疾病控制率50.00%,1a生存率57.14%。化学治疗组患者部分缓解3例,病情稳定8例,病情进展9例;客观反应率15.00%,疾病控制率55.00%,1a生存率40.00%。2组患者客观反应率、疾病控制率和1a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IK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化学治疗组(P〈0.05)。结论CIK治疗晚期恶性黑色素瘤与化学治疗疗效相当,但不良反应轻微,可作为治疗选择之一。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病理学改变及意义。方法60例局部进展期乳腺癌均经空心针穿刺获取组织学证实为乳腺癌,并作免疫组化行ER、PR、cerb—B2、P53、Topo~Ⅱ检测,新辅助化疗采用FEC常规化疗方案,完成4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对术后标本进行常规HE、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结果总有效率(RR)为91.66%(55/60),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为28.33%(17/60),临床部分缓解率(cPR)为63.33%(38/60),无变化(NC)8.33%(5/60),无疾病进展患者。其中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为23.33%(14/60),行保乳手术16例,保乳率为26.67%(16/60)。与术前病理活检标本比较,新辅助化疗后瘤体缩小变软、甚至消失,肿瘤细胞退变坏死,化疗后乳腺癌标本间质水肿、间质增生胶原化明显,癌旁乳腺组织部分导管上皮可呈轻-中度异型性;淋巴结无论有无转移均可见结构改变,转移淋巴结内可见肿瘤细胞退变坏死、间质炎细胞浸润及纤维化等。免疫组织化学未见ER、PR表达变化,cerb—B2、P53、Topo-Ⅱ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EC新辅助化疗使多数乳腺癌原发灶及淋巴结转移灶出现不同程度变性坏死,提高手术率并增加了保乳机会,在术后辅助治疗及判断预后方面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含紫杉醇(Taxol)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择应用紫杉醇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76例,其中Taxol+表阿霉素(EPI)25例,Taxol+吡喃阿霉素(THP)22例,Taxol+EPI+环磷酰胺(CTX)8例,Taxol+THP+CTX12例,Taxol+希罗达9例。结果76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CR)4例,占5.26%;部分缓解(PR)49例,占64.47%,总有效率69.74%。稳定(SD)14例,占18.42%;进展(PD)9例,占11.84%。中位TTP为8.3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8个月。主要毒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69例(90.79%),脱发70例(92.11%),肌肉关节酸痛61例(80.26%)等,无严重超敏反应。结论对于晚期乳腺癌患者使用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化疗方案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同时其不良反应可以耐受,是治疗晚期乳腺癌较好的一线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15.
郑炎标 《吉林医学》2016,(4):939-940
目的:分析研究TAC方案治疗晚期术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以76例晚期术后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试验组(38例)。对照组采用CTF化学治疗方法,试验组采用TAC化学治疗方法,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髓内和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的客观缓解率(ORR)比对照组的更高(P<0.05),中性粒细胞减少的发生率比对照组的更高(P<0.05),其他髓内和心脏毒性的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采用TAC方案治疗晚期术后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较少,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4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春梅  尹刘 《安徽医学》2009,30(4):418-420
目的探讨紫杉醇(paclitexal PTX)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葸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46例蒽环类药物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23例予紫杉醇联合顺铂(DDP)化疗(TP方案:PTX135—175mg/m^2,持续静脉滴注3h,d1,DDP80mg/m^2,静脉滴注,d2-4);23例予紫杉醇联合卡培他滨(capeeitabine CAP)化疗(TC方案:PTX 135~175mg/m^2,持续静脉滴注3h,dt,CAP1250-1650mg/(m^2·d),分早晚2次口服,d1-14,休息7d,21d为1周期,3周期后评价疗效,有效病例4周后确认。部分患者并辅助局部姑息放疗及内分泌治疗。结果全组46例,完全缓解(CR)5例(10.87%),部分缓解(PR)22例(47.83%),稳定(SD)15例(32.61%),进展(PD)4例(8.70%),总有效率58.70%(27/46)。TP方案有效率56.52%,TC方案有效率60.87%(P〉0.05)。中位缓解期9.2个月,中位生存期19.2个月(范围:6.2个月至44.8个月),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0.45%,34.01%,17.01%。主要不良反应为脱发、肌肉关节痛、消化道毒性、骨髓抑制和手足综合征。结论两组以紫杉醇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晚期乳腺癌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覃莉  黄海欣 《河北医学》2013,19(5):674-676
目的:探讨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4例晚期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接受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对照组接受多西他赛单药治疗。收集临床资料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81.3%,与对照组46.9%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半年生存率、1年生存率、2年生存率和3年生存率之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不良反应(Ⅲ-Ⅳ)略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吉西他滨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显著,患者生存期延长,不良反应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新辅助化疗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49例Ⅱb~Ⅲc期局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和对照组(86例)。观察组采用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TE)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环磷酰胺、表柔比星联合氟尿嘧啶(FEC)化疗方案。4个疗程后,根据原发灶和区域淋巴结的临床情况进行评价疗效,并观察化疗后的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7%(54/63),其中完全缓解(CR)4例,部分缓解(PR)50例,稳定(SD)9例,无疾病进展(PD)病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9%(61/86),其中完全缓解(CR)3例,部分缓解(PR)58例,稳定(SD)25例,无疾病进展(PD)病例。观察组化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化疗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多西他赛联合表柔比星方案治疗局部晚期乳腺癌的新辅助化疗中,临床疗效显著,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TAC、FAC两种新辅助化疗方案治疗乳腺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4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TAC组21例和FAC组27例,分别采用TAC(多西他赛+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及FAC(氟尿嘧啶at-吡柔比星+环磷酰胺)方案进行3个周期的新辅助化疗,观察两组新辅助化疗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AC组CR2例,PR15例,SD3例,PD1例,有效率为71.42%;FAC组CR1例,PR18例,SD6例,PD2例,有效率为59.26%,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毒副反应中,FAC组白细胞减少例数明显少于TAC组(P〈0.05);心电图改变情况、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血小板减少和脱发的例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用TAC与FAC方案行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近期疗效比较无明显差异,但FAC方案所致的不良反应较TAC方案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来曲唑二线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5例TAM治疗后进展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给予采曲唑(芙瑞)2.5mg口服,每日1次。治疗前2周内及治疗4周后检测血中雌二醇(E2)水平。结果:35例患者均可评价疗效及不良反应,完全缓解l例,部分缓解6例,稳定14例,其中SD≥6月6例,病情进展(PD)10例,有效率(CR+PR)20%,临床获益率(OR+PR+SD≥6月)37.2%。治疗后对E2的平均有效抑制率52.5%。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恶心。结论:来曲唑作为二线药物对绝经后晚期乳腺癌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