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的方法。总结外科手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经验和教训。方法:对30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30例肝门部胆管癌病人中,19例行肝门部胆管癌根治切除术,手术切除率为63.33%,11例因肝外转移只行简单的姑息减黄手术。根治切除组及姑息减黄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44%、55.56%、22.22%;9.09%、0、0。结论:根据肝门部胆管癌侵犯的部位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争取一次切除,进行(肝十二指肠韧带)骨骼化淋巴清扫,避免肿瘤残留,是提高术后病人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14例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肝脏切除的治疗效果。方法收集解放军总医院2001年6月至2002年6月收治的肝门胆管癌病例中联合肝切除术者14例进行总结。其中联合行左半肝切除10例(71%),右半肝、左三叶、右三叶、全肝切除各1例(各占7%)。结果14例患者无围手术死亡。中位生存时间17.6个月,最长生存时间已超过2年。结论对肝门部胆管癌应持较积极的手术态度,肝切除是其根治性切除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科治疗中有潜力与前途。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4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肿瘤内供血特点及肿瘤与门静脉之间的关系,并对误诊病例进行分析。结果 肝门部胆管癌的彩色血流显示率为64.3%,彩色血流显示率、门静脉受侵率与肿瘤大小无统计学相关性,本组病例超声诊断符合率为71.4%。肝门部胆管癌需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Mirizzi综合征、胆囊癌侵犯肝门部胆  相似文献   

4.
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发生的恶性肿瘤,也称近端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1957年Altemeier首先描述该症,1965年Klamkin报道13例后才被广泛重视并被命名为Klamkin。因其部位特殊、呈浸润生长及手术切除困难等。肝门部胆管癌曾被认为是无法手术根治性切除的疑难癌症。现代影像学和手术技术的提高,使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取得重大进展。但如何早期诊断和正确处理这一临床病变,依然是胆道外科医生所面临的严峻挑战。现依据文献报道并结合我们的诊疗经验对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初步探讨腹腔镜超声在机器人辅助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30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5例患者行腹腔镜超声引导机器人辅助肝门部胆管癌切除(A组),术中常规应用腹腔镜超声探查肝脏,确定肿瘤具体大小、位置及有无肝内转移灶等;另15例患者行开腹手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B组)。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术后随访。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成功率100%,无中转开腹。A组术中腹腔镜超声发现新转移灶8个,行单针射频治疗。A、B组6、12及18个月的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3.33%、86.67%、86.66%和73.33%、53.33%、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6、12及18个月的总生存率均为100%;B组6、12及18个月的生存率为93.33%、73.33%及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超声在机器人辅助下手术切除联合射频消融在肝门部胆管癌治疗中不仅可发挥引导定位作用,而且提高了患者的无瘤生存率和累积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CT对18例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经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的CT表现,评价其对病灶的显示情况及定性诊断的准确率。结果18例肝门部胆管癌中肝总管癌8例,肝管分叉部癌10例;浸润型12例,肿块型6例。增强检查能更清楚显示肝内外胆管扩张和胆管壁增厚。结论CT是检查肝门部胆管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反转模式成像技术在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诊断中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纳入48例经手术确诊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所有患者接受了三维超声、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检查,以手术分型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方法对肝门胆管癌进行Bismuth分型的诊断效能。结果48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中,按照手术结果进行Bismuth分型,Ⅰ型8例,Ⅱ型13例,Ⅲa型8例,Ⅲb型11例,Ⅳ型8例。其中,39例行根治性切除,9例行姑息性切除。三维超声分型的准确率为85.4%(41/48),低估分型百分率为10.4%(5/48),高估分型百分率为4.2%(2/48);MRCP分型的准确率为87.4%(42/48),低估分型和高估分型百分率均为6.3%(3/48)。三维超声分型准确率与MRCP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597,P=0.440)。对三维超声和MRCP低估和高估分型的百分率分别进行检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714,P=1.000)。结论三维超声用于评估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是可行的,其对肝门部胆管癌的Bismuth分型诊断效能与MRCP相近,可作为一种新的补充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8.
周健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8):2021-2023
肝门胆管癌是指发生在肝门部的肝外恶性肿瘤,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0%~75%。胆管癌的发病较少见,男女发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岁以上多见,但国内外胆管肿瘤发病率近年来均有显著上升趋势。基因组学是指研究生物基因组及如何利用基因的一门学问。  相似文献   

9.
彩色多普勒在肝门部胆管癌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肝门部胆管癌常侵犯肝门区血管及周围肝实质,给治疗带来困难。术前准确了解病变的范围以及与汗门区血管的关系对术中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预后的估计极为重要。与有创性的血管造影比较,无创伤性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术前可较准确的显示肝门区血管情况。本文通过我院材料,分析了彩色多普勒检查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自1991年1月~1995年12月经治的肝门部胆管癌52例中,15例术前行彩色多普勒检查,其中男9例,女6例,男女比例1.5:1,年龄37~74岁,平均年龄57.6岁。15例病人均经组织学确诊。使用仪器:Aloka…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诊治经验和体会。方法 对2001年4月~2003年4月经手术治疗的15例肝门部胆管癌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的15例中,有12例进行了根治性切除,3例单纯引流。术后死亡6例,目前无瘤存活最长的1例已达18个月。术后出现胆瘘2例,腹水及切口感染各3例。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手术切除率和预后与其分化程度直接相关。其手术切除率的提高和术前的辅助检查、对肝门部解剖认识的加深和手术技巧的提高、以及围手术期的管理有很大关系。但提高根治性切除率,提高肝门部胆管癌的远期治疗效果,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难题。  相似文献   

11.
肝门胆管癌是指胆总管起始部以上,肝总管、左右肝管及其汇合部发生的肝外胆管癌,也称高位胆管癌或近端胆管癌,约占肝外胆管癌的50%-60%,近年来发病率有增加趋势,目前认为与肝胆管结石、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先天性胆管囊性扩张症、肝吸虫感染、溃疡性结肠炎以及乙型、丙型肝炎感染等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T管转流减黄在肝门部胆管癌巾的应用。方法分析1999~2006年12例肝门部胆管癌应用T管做胆管十二指肠架桥转流减黄的术式及效果:结果12例患者黄疸均明显消退,生活质量提高,生存期延长。结论运用T形管架桥转流,从而减轻黄染,提高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期是行之有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92Ir联合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胆管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轶鹏  胡立宽 《实用医学杂志》2001,17(11):1073-1074
目的:观察^192Ir联合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肝门部胆管癌的疗效。方法:对12例手术不能切除的肝门部胆管部病人行T型或U型管引流^192Ir导管内放射,参考点距施源管中轴1cm,内放疗总剂量24-30Gy,7-10d后予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36-42Gy。内外放射总剂量60-72Gy。 结果:全组中位生存期16个月,1年生存率66.6%,2年生存率33.3%。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姑息性内引流术后行^192Ir内照射联合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可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14.
杨桂芳 《临床医学》2008,28(3):11-12
目的 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12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资料,复习近年来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治文献.肝门部胆管癌无临床特异性,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者行高位胆肠Roux-en-Y吻合术.未切除者行姑息性治疗或内引流、外引流术.结果 12例患者中9例行根治性切除,2例行姑息性切除(胆肠内引流),1例因肿瘤广泛转移,阻塞肝门,胆总管中段只有1cm范围组织较软,行T型管外引流术.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治疗是主要手段.根治性切除的原则是:两切断端无癌残留,肝内无转移,无淋巴结转移.术前正确评价可切除性,术中选择正确的术式是获得较好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PTCD)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意义和疗效。方法对1997年3月至2005年12月我院行PTCD治疗晚期肝门部胆管癌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均行PTCD引流,术后全身中毒症状明显缓解,黄疸减轻,肝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结论对于不能手术切除的晚期肝门部胆管癌,PTCD引流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肝门部胆管癌或高位胆管癌,占肝外胆管癌的58%~75%,其发病率近年有上升趋势.肝门部胆管癌早期诊断困难,肿瘤切除率低(<30%),术后复发率高,5年生存率仅13.2% 1,2.我们统计3个医院近5年来收治的肝门部胆管癌43例,其中12例行根治切除术,切除率约33%.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17.
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的术前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的超声表现,探讨肝门部胆管癌术前超声评估的可行性。材料和方法:30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均行彩超检查,并对其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超声显示肝门区肿物26例(87%),其中结节型13型(50%),弥散型8例(31%),乳头型5例(19%)。按Bismuth分型判断胆管受累范围,26例中,24例(92%)与术中分型相符。超声对门静脉侵袭、肝动脉侵袭和肝脏转移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肝门部胆管癌行肝叶切除术的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来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为临床根治提供有利的帮助。方法:回顾总结了2003—08/2007—12间收治的35例肝门部胆管癌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35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行肝叶切除手术后平均生存期23.7个月,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的提高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门部胆管癌的支架植入方法及疗效。材料与方法:13例肝门部胆管癌并左右肝管梗阻的患者,采用左右肝管同时植入支架内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结果:13例患者共植入胆道内支架26枚,均起到良好的内引流作用,胆道引流充分,黄疸消退。结论:双支架植入胆道内引流技术对肝门部胆管癌并胆管梗阻患者减黄效果显著,是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分期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癌术前分期诊断价值。方法 对56例经手术病上实的肝门部胆管癌进行超声研究,观察肿瘤对周围组织的浸润范围。肿瘤与门静脉的关系,以及肝内外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超声对肝门部胆管 中块的检出率为91%,对门静脉受侵,肝门部淋巴结,肝和胆囊浸润,腹膜转移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0%、33%、35%,0%。在行彩超检查的47例患者中,肿瘤浸润肝或胆囊及脐内外转移者24例,转移组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