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在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中的作用及氟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及病房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40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40名及健康对照者40名,检测体重指数(BMI)、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ELISA法测定sVCAM-1。糖尿病患者均以氟伐他汀(40 mg/d)干预治疗24周,于治疗前后检测上述各指标,进行不同治疗时段对照研究及指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sVCAM-1分别与BMI、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HOMA-IR、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sVCAM-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组sVCAM-1明显高于单纯2型糖尿病组;氟伐他汀干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sVCAM-1均有不同程度下降。结论sVCAM-1作为一种重要的黏附分子,参与了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及其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和发展。氟伐他汀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sVCAM-1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VCAM-1)水平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2型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治疗前后血清sVCAM-1水平并分析其与肿瘤坏死因子(TNF-α)、HbA1C、空腹血糖(FBG)等的关系。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服用罗格列酮后血清sVCAM-1水平下降(P<0.01);sVCAM-1与TNFα、HbA1C呈正相关。结论:罗格列酮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VCAM-1水平,其机制可能与HbA1C生成减少、TNFα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纤维蛋白原的影响。方法:48例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和运动治疗基础上,单用罗格列酮4mg/d,观察治疗12周前后的体重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纤维蛋白原(Fg)的变化。结果:罗格列酮治疗后BMI、HbA1c、HOMA-IR、TC、TG、Fg显著下降。结论:罗格列酮治疗初诊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除了具有降糖、降脂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外,并能显著改善凝血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在2型糖尿病中的作用及氟伐他汀干预的影响。方法选取门诊及病房中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B组)60例、健康对照者(A组)60名,检测体质量指数、血脂、血糖、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sVCAM-1。糖尿病患者以氟伐他汀(40mg/d)干预治疗24周,于治疗前后检测上述各指标,进行不同治疗时段对照研究及指标间相关性研究。结果sVCAM-1分别与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HOMA-IR、糖化血红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正相关,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呈负相关;2型糖尿病患者sVCAM-1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氟伐他汀干预后2型糖尿病患者sVCAM-1下降。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VCAM-1作为一种重要的黏附分子,参与了2型糖尿病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和发展。氟伐他汀能明显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sVCAM-1水平,可能具有血管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罗格列酮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CRP、PAI-1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虎子颖  赵建伟 《中原医刊》2007,34(20):27-28
目的 观察罗格列酮对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的影响。方法 78例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原有药物治疗基础上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方法 分至罗格列酮组及安慰剂组,进行6个月的临床观察,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检测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空腹胰岛素(FINS)、CRP、PAI-1、UAER,比较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罗格列酮治疗6个月患者FPG、HbA1 c、TG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下降,HDL-C则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CRP、PAI-1、UAER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出现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罗格列酮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及糖脂代谢,还可降低患者体内部分炎症因子及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可能对延缓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T2DM)的疗效及优点。方法将64例T2DM患者采用随机和自愿结合原则分为二甲双胍联用格列吡嗪组(对照组)、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组(试验组)进行半年期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指标变化情况,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2组治疗均可使血压(BP)、血糖(PG)、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下降(P〈0.05),但试验组同时可使胰岛素INS、HOMA—IR降低(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用罗格列酮可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并能降压、减重,降低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及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4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罗格列酮4 mg/d,共12周,分别测定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血脂、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糖尿病组IL-6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罗格列酮治疗后IL-6水平下降,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 c)、空腹血浆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均降低(P〈0.05)。结论糖尿病患者血清IL-6水平升高,罗格列酮能减少IL-6的表达,改善胰岛素抵抗,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同时改善脂代谢。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联合胰岛素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92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对照组46例(继续应用胰岛素),治疗组46例(在应用原剂量胰岛素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mg/d,共用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血糖(PPG)、糖化血红蛋血(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甘油三酯(TG)、体重指数(BMI)。结果治疗组治疗后FPG、PPG、HbA1c、TG均有明显下降,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明显改变(两组比较P〈0.05)。结论胰岛素增敏剂罗格列酮能安全、有效地改善血糖水平,提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改善胰岛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有氧运动对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初诊肥胖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对60例初诊体重指数(BMI)≥25.0kg/m2的T2DM患者,在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的基础上,随机分为有氧运动组(治疗组)和罗格列酮8mg/d组(对照组)连续观察12周,观察干预前后血脂、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体重指数(BM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HbA1c、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HOMA-IR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治疗后治疗组BMI较治疗前下降(P〈0.05),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能够降低血糖、血脂,降低BMI,减轻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影响。方法选择TZDs的代表药物吡格列酮(PIO),对我院2010年7月~2012年6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用PIO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测定空腹血糖(FPG)、2hPG、空腹胰岛素(Fins)、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管细胞黏附分子(sVCAM-1)、糖化血红蛋白(HbAlc)、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I(PAI-1)、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NFd)、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ED-VD)水平的改变。结果治疗后EDVD明显改善,sVCAM-1、血糖、Fins、HbA1c、HOMA-IR、PAI-1、CRP及TNFa水平显著降低,脂联素显著升高(P〈0.05),血脂情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PIO可明显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内皮细胞功能.TZDs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很好的预防作用,为临床应用TZDs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临床基础。  相似文献   

11.
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对初诊2型糖尿病(DM)的疗效。方法60例2型DM患者随机分为罗格列酮组(30例)和二甲双胍组(30例),观察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罗格列酮组与二甲双胍组FPG、2hPG、HbA1c、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均明显下降,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与二甲双胍均能显著降低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并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与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体脂分布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给予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n=30)治疗,B组给予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n=30)共8周。治疗前后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结果:两组治疗前后FBG、PPG、HbA1c均有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臀围、体重、体重指数增加,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增加不明显,腰臀比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治疗前后腰围、臀围、体重、体重指数均有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论胰岛素联合罗格列酮还是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均可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罗格列酮治疗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臀围、体重和体重指数增加,似有脂肪重分布的趋势,二甲双胍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臀围、腰臀比、体重、体重指数及体脂分布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黄连素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及IL-6、胰岛素抵抗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罗格列酮组和黄连素组,并测定各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和血清TNF-α、IL-6、C反应蛋白(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等指标;同时计算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敏感指数(ISI).结果 黄连素组和罗格列酮组患者治疗后的FBG、HbA1C、血清TNF-α、IL-6、CRP及HOMA-IR均较自身治疗前和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5或0.01),ISI水平则均较自身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增高(均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黄连素具有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患者血清TNF-α、IL-6等炎症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较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意义.方法 应用罗格列酮联合预混胰岛素治疗31例初诊2型糖尿病,另设33例初诊糖尿病为对照组,口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 瑞格列那或加用α-糖苷酶抑制剂(拜糖苹)等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和胰岛素敏感性(HOMA-IR)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HbA1c均有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后两组之间HbA1c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HOMA-β指数较治疗前均增高(P<0.05),而HOMA-IR较治疗前下降(P<0.01).罗格列酮组治疗前后的HOMA-β和HOMA-IR差异较对照组显著(P<0.05).结论 罗格列酮联合预混胰岛素应用是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理想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炎症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从而探讨其控制血糖和改善胰岛素抵抗、抗炎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黑龙江省大庆龙南医院内分泌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罗格列酮)和对照组(二甲双胍),每组各32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周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G)的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炎症因子血清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的FBG、2 h PG、HbA1c、HOMA-IR、炎症因子TNF-α、IL-6治疗后12周及治疗后24周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后24周较前一时间点治疗后12周也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分别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不仅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以减轻机体炎症状态及改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值得广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罗格列酮治疗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的改变以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检测27例2型糖尿病患者经罗格列酮治疗12周前后血清TNF-α水平、空腹血清胰岛素(FBINS)、空腹血糖(FBS)、血脂、体重,计算稳态模型评价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5);治疗后患者血清TNF-α水平显著降低(P<0.001)。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与甘油三脂(TG),FBS,ln(HOMA-IR)呈显著正相关,而与HDL-C呈显著负相关(r=-0.508,P<0.05)。结论:罗格列酮治疗后可显著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TNF-α水平,并能改善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0年1月我院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给予罗格列酮和二甲双胍缓释片联合治疗。观察60例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UbA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变化,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FBG、餐后2h血糖、HbA1c,TC、TG水平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0例患者胰岛素敏感指数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例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低血糖4例,下肢水肿2例,胃肠道反应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7%。结论:罗格列酮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改善血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比较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及吡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血脂、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12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西格列汀组与吡格列酮组,每组各60例,分别给予西格列汀和吡格列酮治疗,两组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治疗12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 FPG)、餐后2 h血糖(2 h postprandial plasma glucose, 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 FINS)、餐后2 h胰岛素(postprandial insulin, PINS)、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β-cell function, HOMA-β)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 HOMA-IR)、血脂水平、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等变化。结果 12周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PG、2 h PG、HbA1c、FINS、PINS、HOMA-β、HOMA-IR、血脂、BMI均有改善,组内治疗前后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西格列汀组治疗后的FPG、2 h PG、HbA1c、HOMA-IR、血脂及BMI均低于吡格列酮组,FINS、PINS、HOMA-β均高于吡格列酮组(P<0.05)。结论 二甲双胍分别联合西格列汀、吡格列酮的疗法均能够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提高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胰岛素抵抗。与吡格列酮相比,西格列汀对血糖、血脂的控制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改善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变化,以及罗格列酮治疗对二者的影响.方法 将108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治疗组在原治疗基础上给予罗格列酮4 mg/d.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检测血生化指标、IMT及血清sVCAM-1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糖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IMT和sV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IMT和sVCAM-1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IMT与sVCAM-1、BMI、2 hPG和HOMA-IR有关(P<0.01).结论 血清sVCAM-1水平与T2DM早期大血管病变关系密切;罗格列酮能显著降低T2DM患者血清sVCAM-1水平,这可能是罗格列酮血管保护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罗格列酮对非糖尿病代谢综合征(MS)患者代谢指标以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臂踝脉搏波速度(baPWV)、踝臂指数(ABI)的影响。方法非糖尿病MS患者79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罗格列酮4mg/d;对照组(38例)仅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每3个月随访1次,共随访9个月。所有患者随访前后均进行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IMT、baPWV及ABI的测定。结果 (1)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FPG、TG、HDL-C、hsCRP、HbA1c、FIns和HOMA-IR明显改善(P〈0.01),并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FPG、HDL-C、hsCRP、HbA1c、FIns和HOMA-IR进一步改善(P〈0.01);9个月后,治疗组FPG、HDL-C、hsCRP、HbA1c、FIns和HOMA-IR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2)治疗6个月后,治疗组baPWV和ABI明显改善(P〈0.01),IMT无变化;9个月后,IMT得到改善(P〈0.01),治疗组IMT、baPWV和ABI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3)多因素分析显示,ABI的改善主要与HbA1c和HOMA-IR水平的下降相关(P〈0.01)。结论罗格列酮能明显改善非糖尿病MS患者的胰岛素抵抗,调节糖脂代谢,减轻炎症反应,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