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目的考察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间的中介作用及缓冲作用,为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依据。方法运用主观幸福感问卷、生活事件量表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800名高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生活事件对高校教师主观幸福感存在一定的影响,可以解释主观幸福感及各指标8.7%~17.7%的变异,生活事件各因子和社会支持各因子的交互项解释了主效应以外的一小部分独特变异,社会支持与生活事件各因子对生活满意度的解释分别由10.9%、14.0%、19.0%、9.2%、12.0%、13.3%、11.4%、10.3%、12.2%增加到14.0%、15.0%、21.8%、10.8%、13.1%、14.7%、14.1%、13.2%、13.9%;对正性情感的解释分别由14.1%、14.0%、15.1%、9.0%、7.9%增加到15.2%、15.0%、16.6%、9.8%、8.9%;对负性情感的解释分别由15.9%、16.4%、13.8%、13.1%增加到17.3%、17.6%、14.8%、14.6%,增量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生活事件对主观幸福感及各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贡献;社会支持在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关系中存在中介作用;社会支持对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具有缓冲作用。  相似文献   

2.
成翔燕 《工企医刊》2008,21(6):29-30
近年来,未婚先孕率不断升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现象。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未婚先孕者大多最终选择了终止妊娠。但值得注意的是未婚先孕事件本身及终止妊娠的过程均在一定程度上给当事人带来了身心伤害,因此作者有必要对此进行原因分析,了解其危害,并采取一定的对策,以尽可能的减少由此带来的负面作用,维护女性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3.
广州某综合大学大学生生活事件与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调查问卷来研究大学生的应付方式与生活事件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应付方式问卷”抽取广州某综合大学部分学生进行调查,测试。结果大学生在生活事件中的人际关系与学习压力上问题最严重。而在应付方式上,解决问题和求助因子得分最高,说明大部分学生还是可以正确的使用应付方式.应付方式与生活事件的相关系数说明了大学生中成熟型的应付方式与生活事件的各因子相关性不显著,而不成熟型和混合型的应付方式则与生活事件的各因子呈正相关,且相关性显著(P〈0.01)。结论大学生的生活事件与应付方式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电视剧《葛定国同志的夕阳红》以轻松幽默的格调,着着实实在老百姓当中火了一把。剧中那位在晚年勇敢追求新生活的老革命,尽管在离婚、结婚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来自儿女、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但最终还是获得了幸福。但在现实生活中,迫于世俗的压力和儿女们的阻挠,许多老人的感情追求往往得不到应有的祝福。  相似文献   

5.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背景下,社会治理力量在参与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当前中国社会治理的行政、法律、媒体和社会四个方面的力量,分析了四大主体力量的力量特点、作用范围以及运行的困境,对各社会治理力量的运行机制进行研究和探讨。最终提出了完善社会治理力量的四大举措,即推进行政应急体系的优化、加快防控法制化的建设进程、强化媒体力量的舆论引导力、整顿和改革社会公益事业。以期突破社会治理面临的难题和挑战,增强全社会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反应能力,减轻事件带来的社会危害。  相似文献   

6.
活在当下     
近来频发青少年跳楼自杀,尤其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女生跳楼事件(就在修改此文时又传来北京大学一位男生跳楼身亡事件),此事在社会上引起轩然大波.很多的人在感到惋惜的同时.也不禁反思,作为一个国内最高学府之一的学生.而且已经在大学生活了两年多怎么会选择轻生呢?究竟是心理素质脆弱?还是选择自杀逃避现实?抑或是确实有什么事情让她不得不做出这样的选择?当然还有人在诘问当代大学生社会的责任感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医院危机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危机是由某种因素引发的对医院正常运作秩序或声誉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2009年6月,福建省南平市第一医院发生一起医患纠纷,随着矛盾升级,最终爆发成群体性冲突事件,此事件让举国震惊。“南平事件”的发生,有着很大的社会必然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自尊在维护实习所士健康中的作用。方法:通过整群抽样。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调查了济南市6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304名实习护士。结果:负性生活事件是心理健康的最强预测指标,预测力为10.2%,其次是消极应对和自尊,预测力分别为5.5%和5.0%。积极应对方式是社会健康的最强预测指标,预测力为20.0%,其次是对支持的利用度和自尊,预测力为分别为4.8%和3.0%。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对健康总分影响最大。积极的应对方式对社会健康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对支持的利用度。自尊在维护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中也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理社会应激与疾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生活事件、社会支持以及一般社会经济人口学特征等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在病例组和对照组的暴露情况,探索一般疾病的危险因素,序贯收集四川医科院附属医院(简阳市)411名住院及门诊就医者组成病例组,筛选整群抽样的简阳市四川空分厂627名无病患职工组成对照组,调查其社会经济和人口学特征,并以相关量表测量其心理社会应激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负性生活事件、年龄、婚姻状态不良与疾病呈正关联,社会支持利用与疾病呈负关联,OR分别为2.16,1.23,1.90,0.49。因此,负性生活事件是疾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社会支持利用对疾病起到了一个缓冲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急救指挥调度机构的功能及建设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危、重伤病员的紧急医疗救护具有明显的社会性,无论是日常急救医疗服务,还是突发公共事件中的紧急医学救援,都不是依靠某一个机构就能够完成的,其不仅决定于事发现场的第一目击者行动、院前急救和院内急救的及时、有效,还与交通、通讯、公安、社保、消防、旅游等社会各方面密切相关。因此,一个统一、协调、权威、灵敏、高效的急救指挥调度机构,在急救医疗服务体系中是不可缺少的,并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卫生政策改革涉及到社会,经济,化和观念等各方面的转变最终必将引起广泛的媒体报导。因此,在制订卫生政策时,应注意收集和分析媒体的有关报道。  相似文献   

12.
2006年重大药品安全事件频发,刚发生“齐二药”事件.安徽华源“欣弗”事件随之而来.“药害”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但大众对药品的相关知识却了解甚少。怎样才能防范风险.远离药害?作者专门走访有关专家.提出了如下七种办法.  相似文献   

13.
食物中毒事件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给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它具有群体性、突发性、影响性大的特点.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秩序。食物中毒事件在处理或干预时,如果方法偏差、处理不及时、应对不正确,往往会诱发社会问题,从而导致危机,演变为社会安全事件,将对社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危害。因此,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时,卫生监督机构如何快速准确地收集食物中毒信息,正确、科学地制订干预方案,避免中毒事件演变为社会安全事件,这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杨炀 《家庭健康》2004,(2):14-15
看着题目,我已感到了难以承受的沉重,然而,最终还是拿起了手中的笔。不为别的,只为尽可能多、尽可能快地挽留一个个意欲随风而逝的年轻的生命。当然,更多的渴望还在于提醒父母们、教师及社会大众能从忙忙碌碌中抬起头来.分一丝警惕的目光给那片正在阳光下的花儿们身边悄悄游荡着的冷冷的云……  相似文献   

15.
当重大公安事件中的伤员从事件现场转入医院时.媒体的追逐焦点也随即锁定医院。然而.公共议题进入隐私的医疗场所.在医院、媒体、伤员或事件关系者中间.也即进入了“议题处理”的危机管理。该研究以某一医学中心为例.对发生社会突发案件时.病人及家属、记者、医护人员、公关与社工人员从各角度所提出之问题作分析并加以解决.以此归纳媒体采访突发事件时医院的流程管理模式.确定职责并发挥各得其利之效益:而所有医护人员应能以“全院都是公关人”的想法.来协助病患、记者、公关人员在和谐的气氛下完成各方工作.化解不必要的冲突与对立,提升医院形象并化解管理危机。  相似文献   

16.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种类多,特点复杂,发生后常常引发社会恐慌和可能对社会稳定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化解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实践。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风险防范化解方面彰显了巨大优势。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系统梳理信息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预警预测、溯源、传染病防控及中毒救治等方面的应用情况,以期了解信息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防范化解中起到的作用。同时根据信息技术的一些不足,提出两点建议:一是加快培养信息技术领域的专才和全才人才;二是尽快对各类信息技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规范、信息安全等方面进行立法。  相似文献   

17.
心理社会应激与综合健康效应的多组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量化评价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对人群健康不同损害程度的作用强度。方法:以四川省简阳市三组人群978人(门诊病例177例,住院病例214例及健康 对照587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多组病例对照研究。分别收集一般人口学特征,用各量表测量心理社会应激因素及健康损害程度。进行秩和检验,方差分析,多类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拟和以及有序结果logistic回归模型拟和。结果:有序结果logistic模型示,负性事件刺激量OR=1.335(P<0.01)。社会支持利用对健康损害程度有保护作用(OR=0.513)。结论:负性生活事件刺激量是危害综合健康的主要因素,与的损害程度成剂量-效应关系,社会支持利用是健康的维护因素。  相似文献   

18.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员机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本研究旨在筛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员内容体系应当包括的各项指标,并赋予指标合理的权重,从而确定突发事件来临时应该首先进行的社会动员的重要方面.方法:通过改进的Dellphi法,经过两轮专家函询,确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员指标体系的指标及权重系数;通过专家组的定性分析和数理方法的定量分析相结合确定每个指标合理的权重;用因子分析来初步验证各指标分类结构是否科学.结果:通过两轮专家咨询,最终得到一个包括6项一级指标,23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员机制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赋予了相应的权重系数.因子分析提取的六个主要因子累积贡献率达到78.468%,各个因子间无重叠.结论: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比较准确可信,能更全面系统的反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动员的内容,对危机前的应急建设和危机后的应急反应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健康大视野》2010,(17):84-84
古往今来,调味品与广大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维系着民情和民生。“三氯氰胺”事件后.广大消费者对食品卫生安全的担优,使调味品企业倍感责任重大.必须以积极负责的态度。在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更多地担负起社会职责。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下大力气。因此,要以高度责任发展中国调味品事业,对千家万户生活的重要作用,担负应有的职责。  相似文献   

20.
根据近两年医院病房护理不当导致的不良事件以及医疗纠纷的报告显示,其中儿内科病房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同时儿童由于年纪较小处理以及看待很多方面事情都处于懵懂期,所以我们更应该加强分析这些不良事件的原因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医疗事故,我们需要根据各方面情况来加强预防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