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消瘢醑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研究复方中药制剂消瘢醑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Keloidfibroblast,KFB)I、III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方法  6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为实验组 ,6例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 (Normalfibroblast,NFB)为对照组 ,采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及积分光密度 (IOD)分析 ,观察在 10 μg ml消瘢醑浓度作用下 ,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结果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 (11113 1± 130 4 9vs 35 19 6± 2 36 0与 1115 7 7± 130 0 3vs 2 6 2 6 5± 4 2 6 3,t值分别为 14 4 2和 13 4 7,P值分别为 0 0 0 0 0 3和 0 0 0 0 0 4 )。 10 μg ml浓度的消瘢醑作用 4 8小时后 :1.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 (76 75 4± 82 5 5vs 2 30 5 2± 32 0 4与 10 5 95 2± 1311 5vs 2 4 34 8± 35 6 9,t值分别为 13 37和 12 6 6 ,P值分别为0 0 0 0 0 4和 0 0 0 0 0 5 ) ;2 .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呈阳性表达的I、III型胶原染色强度明显下降 ,与未经药物处理的相应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76 75 4± 82 5 5vs 11113 1± 130 4 9与  相似文献   

2.
消瘢醑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中药制剂消瘢醑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KFB)I、III型胶原蛋白的影响. 方法 6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为实验组,6例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ormal fibroblast,NFB)为对照组,采用成纤维细胞体外培养、AB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技术及积分光密度(IOD)分析,观察在10μg/ml消瘢醑浓度作用下,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 结果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11113.1±1304.9 vs 3519.6±236.0与11157.7±1300.3 vs 2626.5±426.3,t值分别为14.42和13.47,P值分别为0.00003和0.00004).10μg/ml浓度的消瘢醑作用48小时后:1.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阳性染色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7675.4±825.5 vs 2305.2±320.4与10595.2±1311.5 vs 2434.8±356.9,t值分别为13.37和12.66,P值分别为0.00004和0.00005);2.瘢痕疙瘩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呈阳性表达的I、III型胶原染色强度明显下降,与未经药物处理的相应空白对照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7675.4±825.5 vs 11113.1±1304.9与10595.2±1311.5 vs 11157.7±1300.3,t值分别为10.31和4.68,P值分别为0.0001和0.0054).瘢痕疙瘩组I型胶原蛋白合成抑制率30.7%,III型胶原蛋白合成抑制率为5.1%. 结论在I、III型胶原蛋白表达方面,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消瘢醑"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和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I、III型胶原蛋白的表达,并以抑制I型胶原表达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羧甲基壳多糖(carboxymethyl-chitosan,CM-CH)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KFB)增殖和胶原合成的作用,探讨其治疗瘢痕疙瘩的机制。方法 采用四噻唑蓝(methylthiazoletrazolium,MTT)测定法和羟脯氨酸比色法(hydroxyproline,HP)测定不同浓度CM-CH作用KFB后对其增殖和上清液中胶原合成的影响。结果 CM-CH在10、50、100、200μg/ml作用KFB48、72h后,对KFB增殖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200μg/ml作用24、48、72h后,对KFB增殖抑制作用与曲安萘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M-CH在10、50、100、200μg/ml对KFB作用48h后,能显著抑制该细胞胶原的合成(P〈0.01)。100、200μg/ml CM-CH抑制作用与曲安萘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M-CH对体外培养的KFB增殖和胶原合成有明显抑制作用,从而提示该物质治疗瘢痕疙瘩具有潜在前景。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氧化苦参碱(OMT)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HKFB)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将不同浓度的OMT作用于HKFB,分别培养24、48、72h后采用四唑盐比色法(MTT)检测HKFB增殖活性,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当氧OMT浓度大于1.0mg/ml时,体外培养HKFB增殖受到抑制、出现凋亡;当OMT浓度小于1.0mg/ml时,其对HKFB的增殖及凋亡无明显影响.结论 一定浓度的OMT可以抑制HKFB增殖并促进其凋亡,提示OMT具有潜在的治疗瘢痕疙瘩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提取物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增殖的影响。方法:在体外培养的人KFB、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NFB)培养液中加入不同浓度的自制中药水提物、醇提物,采用倒置显微镜、CCK-8试剂盒及生化分析仪对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增殖活性、生长状况及乳酸脱氢酶(LDH)活性进行观察与测定。结果:在一定浓度中药提取物的作用下,KFB形态发生改变,增殖活性降低,LDH活性增高;其中醇提物抑制KFB增殖较水提物更有效,KFB对中药的抑制反应比NFB更敏感。结论:自制中药可能通过抑制KFB增殖、细胞毒性作用等而发挥治疗瘢痕疙瘩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作用,以寻找治疗人瘢痕疙瘩的有效药物。方法: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别应用MTT比色法和羟脯氨酸比色法检测姜黄素作用后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的变化。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姜黄素能够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P<0.01)。结论:姜黄素具有体外抗瘢痕疙瘩的作用,可能成为治疗瘢痕疙瘩的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7.
几丁糖对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几丁糖对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块法进行瘢痕疙瘩、增生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法分别检测不同浓度几丁糖对不同来源成纤维细胞生长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各组成纤维细胞增殖明显受抑制,几丁糖的浓度和细胞OD值改变之间存在剂量-效应关系,各组成纤维细胞G_0 G_1期的细胞百分比增多,S期G_2 M期的细胞百分比减少,减少率各组无显著差异(P>0.05),S期G_2 M期的细胞百分比减少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几丁糖对正常皮肤及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来源的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增殖均有抑制作用,有望在瘢痕的防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态。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检测24例瘢痕疙瘩和其周围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态。以每10个高倍镜(400倍)视野中成纤维细胞凋亡及PCNA阳性细胞数与总细胞数之比作为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利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4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和对照组平均增殖指数、平均凋亡指数、平均凋亡指数/平均增殖指数,经配对t检验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别。结论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过量增生和凋亡相对减少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10.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和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态。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 ,检测 2 4例瘢痕疙瘩和其周围正常皮肤中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态。以每 10个高倍镜(40 0倍 )视野中成纤维细胞凋亡及PCNA阳性细胞数与总细胞数之比作为凋亡指数和增殖指数 ,利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2 4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和对照组平均增殖指数、平均凋亡指数、平均凋亡指数 /平均增殖指数 ,经配对t检验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别。结论 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过量增生和凋亡相对减少在瘢痕疙瘩的发生和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人工抗血管生成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生和凋亡的影响,为瘢痕疙瘩的抗血管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手术切除人瘢痕疙瘩1条,将其分成30块,分别种植于裸鼠皮下,其中24块成活,分成3组,应用促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血管内皮抑制素(Endostar组)和0.9%的氯化钠溶液(对照组)干预瘢痕疙瘩微血管数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电子线治疗瘢痕疙瘩的机制及其有效的安全剂量。方法 分别用 5 ,10 ,15 ,2 0Gy的电子线照射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然后观测其生物学效应。结果  5Gy以上的放射剂量即能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及胶原合成 ,但剂量超过 2 0Gy ,成纤维细胞即被杀死。剂量在 10~ 15Gy之间 ,成纤维细胞Ⅲ型胶原的合成明显增加。结论  10~ 15Gy的电子线应是安全有效的放射剂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野生型p53(wtp53)基因对体外培养的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FB)增殖的影响。方法 通过腺病毒载体将wt-p53基因转染至KFB中,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转染组与非转染组KFB中wt-p53的mRNA表达;通过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转染组与非转染组KFB中wt-P53蛋白表达;转染后1~6d用台盼蓝染色法计数活细胞数,并绘制生长曲线;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细胞生长周期各时相分布。结果 两组细胞中wt-p53的mRNA表达相差明显,转染组细胞中wt-P53蛋白表达明显强于非转染组;转染组细胞G0~G1期比例明显高于非转染组(P〈0.05),而G2~M期比例明显低于非转染组(P〈0.05)。结论 wt-p53基因能明显抑制体外培养的KFB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独角莲根茎水提取物(AEoTGE)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抑制作用,测定其半数抑制浓度及凋亡率.方法 采用组织块法体外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以透射电镜鉴定细胞超微结构.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法)检测不同浓度AEoTGE(3.125、6.250、12.500、25.000、50.000、100.000g/L)作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24 h后的抑制率,计算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采用5-乙炔基-2-脱氧尿苷(EdU)染色法测定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凋亡率.结果 ①应用不同浓度(3.125~100.000 g/L) AEoTGE作用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24 h后,随AEoTGE浓度增加对细胞抑制作用增强,与对照组比较,细胞抑制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AEoTGE作用后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5±0.27) g/L;③EdU染色示35 g/L AEoTGE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FITC-Annexin V/PI示AEoTGE组凋亡率为(72.07±0.70)%,对照组为(23.48±1.63)%(P<0.05).结论 体外培养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经AEoTGE作用24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5±0.27) g/L,并可明显诱导细胞凋亡,凋亡率为(72.07±0.70)%.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野生型 p16基因对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 (keloidfibroblasts,KFb)生长增殖及DNA合成代谢的影响。 方法 构建含p16cDNA片段的真核表达载体 pcDNA3 p16 ,采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 ,将其导入体外培养的KFb中 ,并用G4 18筛选阳性克隆。随后对已转染及未转染的KFb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观察p16蛋白的表达 ,并通过绘制细胞生长曲线及采用氚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 (3 H TdR)掺入法 ,比较转染前后细胞在生长增殖及DNA合成代谢方面的变化。结果 经酶切鉴定证实 ,pcDNA3 p16构建成功。已转染的KFb经G4 18筛选 ,出现阳性克隆 ,并有 p16蛋白表达 ;与正常KFb比较 ,其生长增殖速度明显减缓 ,DNA合成代谢能力明显减弱 (P <0 .0 5 )。 结论 p16基因对KFb的生长增殖及DNA合成代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丹参对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蛋白生成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和Northern杂交技术检测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MP-1蛋白的合成分泌和mRNA的表达。结果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MMP-1自发分泌量为(95±38)pg/ml;在培养基中丹参浓度分别为5mg/ml和10mg/ml条件下,MMP-1的浓度分别为(128±29)pg/ml(t=3.425,P<0.05)和(151±43)pg/ml(t=5.075,P<0.01)。在培养基中丹参浓度为10mg/ml时,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MMP-1mRNA的表达被提高到(125±11)%(t=4.628,P<0.01)。结论丹参可提高培养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MMP-1蛋白的合成分泌和mR-NA的表达,这为丹参用于瘢痕疙瘩的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δ-氨基酮戊酸(ALA)光动力疗法(PDT)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凋亡及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 取体外培养的第3代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给予0、1、3、6及9 mmol/L的ALA避光孵育3h,635 nm波长红光照射,能量密度为30 J/cm2,照射后继续孵育24 h,CCK-8法检测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比色法检测羟脯氨酸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激活形式p-Akt及程序性死亡因子4(PDCD4)的表达水平.结果 ALA在0、1、3、6及9 mmol/L的浓度下,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分别为0、(8.30±1.01)%、(29.48±3.27)%、(52.01±5.34)%、(79.99±5.85)%;羟脯氨酸含量分别是(9.540 0±0.352 42)、(6.242 5±0.224 85)、(5.107 5士0.534 88)、(3.4900±0.623 48)、(2.945 0±0.514 10) μg/mg;p-Akt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75±0.12、0.52±0.14、0.41±0.18、0.32±0.09;PDCD4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1.18±0.19、1.51±0.22、0.15±0.30、2.44±0.22.1、3、6及9 mmol/L组与0 mmol/L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A在1~9 mmol/L范围内,均可可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减少羟脯氨酸的含量,表明δ-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可能是瘢痕疙瘩的一种潜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RNA干扰(RNA inteferenc,RNAi)技术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onnective tissue growth factor,CTGF)对人瘢痕疙瘩(keloid,KD)中胶原代谢的影响。方法将针对人CTGF基因设计合成的3对特异性小干扰RNA(siRNA)-CTGF分别转染体外培养的人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keloid fibroblasts,KFB),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筛选出干扰人KFB CTGF基因表达最佳的siRNA,而后构建质粒,采用RNAi技术,通过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此质粒转染KFB后瘢痕疙瘩组织中CTGF表达量的变化及胶原含量的变化,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第3对(C3)siRNA-CTGF转染人KFB后,CTGF的基因表达及胶原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受抑,其抑制率为86.8%及65.6%。结论质粒siRNA—CTGF转染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后有效沉默CTGF的表达,进而使胶原合成降低;CTGF对瘢痕疙瘩形成过程中胶原蛋白的合成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二甲双胍对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合成及蛋白激酶B/叉头框蛋白O1(Akt/FoxOl)信号通路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分为培养液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和用含不同浓度二甲双胍培养液处理的实验组,给药后48 h采用CCK-8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western blot技术检测Akt 、FoxO1的磷酸化水平,羟脯氨酸试剂盒检测胶原的合成.结果 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用30、60、90、120 mmol/L不同浓度的二甲双胍处理成纤维细胞后,成纤维细胞的抑制率依次升高为(13.30±2.04)%、(22.64±4.70)%、(54.00±5.34)%和(63.12±3.48)%,呈明显的剂量依赖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二甲双胍处理后的成纤维细胞中Akt、FoxO1磷酸化水平降低,胶原蛋白产生减少,并且呈剂量依赖性(P <0.05,P<0.01).结论 二甲双胍可显著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胶原合成,其机制可能与调控Akt/FoxOl信号通路的磷酸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