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宫世英  单淑丽 《河北医学》2000,6(5):453-454
鼻衄为耳鼻咽喉科常见急症之一。我院于 1982年至 1999年共收治严重鼻衄患者 12 6例 ,经精心治疗与护理均全部治愈 ,现报告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男 78例 ,占 6 1.9% ,女 48例 ,占 38.1%。 45岁以上占 5 9.5 %。发病月份 1月最多 ,6~ 8月最少。1.2 发病原因 :在各种病因中 ,以全身性者居多 ,占40 % ,局部性病因次之 ,占 2 8.3% ,病因不明占 1/ 4,综合性病因占 5 .8%。高血压病占全身病因中绝大多数 ,共 5 4例。1.3 出血部位 :12 6例中 ,鼻腔前部出血 2 8例 ,占 2 2 .2 % ,鼻腔后部出血 98例 ,占 77.8%。鼻腔前部出血均在…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鼻出血143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 1 991年 8月至 1 999年 8月 8年间收治老年鼻出血患者 1 43例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老年鼻出血患者 1 43例 ,占同期鼻出血住院患者的 40 .2 %。其中男 99例 ,女 44例 ;年龄 60~ 80岁 ,就诊时间最短 2 h,最长 6d;平均住院天数 1 2 .86d。2 出血部位及处理措施 鼻腔后部出血者5 9例 ,鼻中隔前下方出血者 80例 ,出血部位不明者 4例。鼻中隔前下方出血者 ,行前鼻孔凡士林纱条或碘仿纱条填塞 ,留置 2 4~ 48h,出血部位位于鼻腔后部者 ,则用碘仿纱条行前、后鼻孔填塞 ,留置 2~ 5 d。填塞一次即可有效止血者 1 31…  相似文献   

3.
对鼻衄患者826例中60岁以上老年鼻衄3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认为老年人鼻衄的特点是1鼻腔后部,无法明确出血部位及全身原因而致鼻衄者较多,2.有顽固性出血的倾向,3.老年人鼻衄与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发病率有关。4.治疗多采取鼻前后孔填塞,动脉结扎。  相似文献   

4.
我科1971~1987年间住院的122例鼻衄患者中,男81例,女41例;年龄4~80岁,平均54.5岁。其中51~60岁38例,占31.1%,最多。发病季节:3~5月27例,占22.13%;6~8月17例,占13.9%;9~11月30例,占24.6%;12~2月48例,占39.3%。出血部位:鼻腔后部78例,占64%;鼻中隔前下区(Little区)28例,占23%;双鼻孔多部位8例,占6.6 %;中隔其它部位4例,占3.3%;弥漫性出血2例,占1.6%。综上所述,12~2月间发病比例大,  相似文献   

5.
鼻衄是血液病常见的一种症状。顽固性鼻衄可导致原发病加重 ,而危及病人生命 ,所以鼻衄的护理非常重要。现将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的 36例血液病病人引起鼻衄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  收治 36例病人 ,男性 2 4例 ,女性 12例。男女比例为 2∶1。年龄 8~ 52岁 ,平均 2 7 5岁。白血病 10例 ,男 7例 ,女 3例 ,鼻衄者有 6例。再生障碍性贫血8例 ,男 6例 ,女 2例 ,鼻衄者有 5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2例 ,男 8例 ,女 4例 ,鼻衄者有 4例。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4例 ,男 2例 ,女 2例 ,鼻衄者有1例。血友病 2例。在 36例血液病患者中…  相似文献   

6.
郑彩鸳 《河北医学》1997,3(4):67-68
我院1993年1月至1996年7月收治鼻衄病人71例,对其中23例便秘导致再出血病人,经积极治疗,精心护理,预期痊愈出院,效果满意。现将诊治中有关护理问题探讨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鼻衄患者23例,男15例,女8例,年龄47~83岁,平均664±9.8岁,其中双侧鼻腔出血2例,单侧21例;前后鼻腔出血4例,后鼻腔出血19例,高血压史3例。1.2使科原因;习惯性便秘11例,怕再出血卧床不起引起便秘7例,因住院生活与饮食习惯改变引起5例。1.3临床表现大便后出血50ml左右13例,200ml左右6例,大量出血在300ml以上者4例。其中2例每次大便后大量…  相似文献   

7.
陈业锋 《华夏医学》2000,13(6):774-775
严重后鼻孔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急症 ,来势凶猛 ,一般都需鼻腔填塞压迫止血。为减轻患者鼻腔填塞的痛苦 ,我科自1995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采用翼腭管注射 2 %利多卡因加立止血治疗严重鼻腔后部出血 32例 ,获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5年 3月至 2 0 0 0年 3月共收治 6 2例严重后鼻孔出血患者 ,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 32例 ,男 18例 ,女14例 ,年龄 2 6~ 72岁 ,平均 42 .2岁 ,其中高血压及动脉硬化者 13例 ,因感冒、鼻腔鼻窦炎症致鼻后部糜烂引起者 11例 ,原因不明者 8例。本组出血量少者 2 5 0 m1,最多者在 …  相似文献   

8.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最常见急症之一.是临床上多种疾病常见的重要症状.又是一种单独的疾病。从1983年以来.我院共收治鼻出血132例.现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年龄与性别。本组132例,男110例,女22例。年龄最大83岁.最小i岁、,10岁~60岁者患病最多。1.2病因。高血压动脉硬化78例,血液病12例,鼻外伤12例.鼻中隔弯曲6例,感冒发热5例。肝硬化2例,鼻腔内肿瘤4例,原因不明12例。j.3出血部位。本组132例中.以鼻腔后部、下具甲后端居多.次之为鼻中隔前端K氏区。鼻腔后端出血87例,鼻中隔前端出血21例.部位不明出血18例.弥漫…  相似文献   

9.
韦孟灵 《华夏医学》2000,13(4):497-498
鼻衄是鼻科常见的急症之一。我科1997~1999年用射频疗法治疗鼻衄85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本组85例患者,男49例,女36例,年龄5~65岁,病史3个月至10年,均排除血液病、高血压及其它器质性病变。左侧鼻腔出血28例,右侧42例,双侧15例;出血部位:鼻中隔黎氏区粘膜糜烂38例,毛细血管扩张出血13例,毛细血管瘤9例,小动脉出血11例,鼻中隔中后部出血5例,鼻中隔出血性息肉2例,下鼻甲前段出血4例,下鼻甲中段出血2例,中鼻甲前端出血1例。就诊前均有1~20d反复出血史,每次出血量数滴至200ml左右,8例为数次在外院就诊,作前鼻孔填塞…  相似文献   

10.
界出血是界科常见的急重症。我科自1991~1997年收住院130例,其中6O岁以上的老年患者68例,占总数52.3%,现就老年界出血的临床特征做如下分析。回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1.1.1鼻出血部位:鼻腔后部46例,鼻腔前部14例,部位不明8例。1.1.2界出血病因见附表:2讨论老年人界出血的主要病因与高血压动脉硬化发病率高有关。本文68例老年人早出血中,患高血压动脉硬化48例,占60.3%,其次患慢性气管炎、肺气肿17例,占25%。因血液病所致老年人界出血相对极少,仅有1例,占1.5%。老年人鼻出血的部位:以鼻腔后部出血为多,本文老年…  相似文献   

11.
临床上 ,鼻腔大出血常采用鼻腔填塞止血法 ,在紧急情况下此方法易造成盲目性 ,而且不少患者在鼻腔填塞后仍有前后鼻孔出血 ,给病人带来痛苦 ,尤其对心肺功能不良患者可能产生不良后果。我科自 1996年12月~ 2 0 0 0年 10月 ,采用鼻内窥镜下射频热凝术治疗鼻腔填塞止血无效鼻出血 4 8例 ,临床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本组 4 8例 ,其中男 2 8例 ,女 2 0例 ,年龄 12~ 76岁 ,平均 38.5岁。部分病例多部位出血。其中 :鼻中隔前端 2 4例 ,鼻中隔中后部 11例 ,下鼻甲前端 3例 ,鼻底后部 13例 ,鼻咽静脉丛 5例。就诊时 …  相似文献   

12.
鼻腔后出血部位较隐蔽,常规的检查及治疗方法难以取得满意效果。我院1997年7月~2001年10月对36例鼻腔后部出血的患者施行了鼻内窥镜下微波凝固止血治疗,获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患者中,男29例,女7例;年龄48~72岁,平均63岁。其中左侧出血24例,右侧8例,双侧4例。鼻中隔后部出血9例,Woodruff静脉丛出血21例,下鼻甲后端出血6例。并发高血压23例,心血管疾病3例。入院前均经过2次以上前后鼻孔填塞,1例已行颈外动脉结扎。1.2 治疗方法 使用WoIf0°及30°鼻内窥镜(德国生产)。EBH-Ⅳ型耳鼻喉科微波治疗仪(珠海市和佳公司生产)行鼻腔后部出血凝固治疗。患者取半坐位,撤除鼻腔填塞纱条,用吸引管清除鼻腔内积血,用1%丁卡因加0.1%肾上腺素棉片行出血侧鼻腔粘膜表面麻醉。置入鼻内窥镜,从前向后边吸边观察出血部位。明确出血部位后,在抽吸出血的同时用  相似文献   

13.
鼻衄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 ,病情危重者都需住院。我科自 1992年 1月~ 2 0 0 2年 3月共收住鼻衄病人 96 4人次 ,其中 70岁以上高龄病人 197例 ,占 2 0 .4 0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文共 197例 ,其中男性 10 1例 ,占5 1.2 7% ;女性 96例 ,占 4 8.73%。年龄 :70~ 75岁 5 8例 ,占2 9.4 0 % ;76~ 80岁 72例 ,占 36 .5 5 % ;80~ 85岁 4 2例 ,占2 1.32 % ;85岁以上 2 5例 ,占 12 .6 9%。1.2 临床症状体征 出血部位 :鼻腔前部 94例 ,占 4 7.72 % ,鼻腔后端 10 3例 ,占 5 2 .2 8%。双侧 112例 ,占 5 6 .85 % ,…  相似文献   

14.
鼻腔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症状 ,常规处理多为鼻腔填塞 ,患者很痛苦 ,且一部分患者鼻腔后部出血 ,填塞后仍有渗血甚至出血量较多。据此 ,1999年 8月~ 2 0 0 1年 11月 ,笔者应用鼻内窥镜直视下鼻腔出血点电灼术共 36例 ,疗效明显。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36例中男性 2 6例 ,女性 10例 ;年龄 2 4~ 78岁 ,平均 4 3.8岁 ,4 0岁以上约占 6 8%。从出血到就诊时间 ,最短半小时 ,最长十一天。 36例中有高血压病史者 2 0例 ,占5 5 .6 % ;鼻中隔偏曲者 15例 ,占 4 1.7% ,其中偏曲严重者 3例 ;既往无局部外伤史及肝肾疾病。血常规、血…  相似文献   

15.
鼻衄1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149例严重成人鼻衄,中老年占58.4%。鼻衄有原因者84例,中老年组以高血压为主(37.4%)。出血部位明确者61例,多见于鼻中隔,但中老年患者以鼻腔后下及鼻腔顶出血较多。132例行填塞止血,中年组鼻腔填塞时间较短。文中讨论了中老年高血压鼻衄原因,可能存在鼻中隔偏曲,临床 应予重视。对老年肺功能不全和心脏病患者的鼻腔填塞时间应尽可能缩短,并避免填塞造成鼻中隔穿孔、鼻腔骨质坏死和前鼻孔狭窄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 ,男 5例 ,女 2 0例。年龄 2 0~6 8岁。其中年龄 2 0~ 35岁 5例 ,36~ 5 0岁 8例 ,,5 1~ 6 8岁12例 ,男女之比 1∶5。患者以老年女性为多。临床主要症状 :鼻塞 ,鼻腔干燥、灼热 ,头痛头昏 ,鼻气腥臭 ,嗅觉迟钝 ,有时鼻衄 ,伴有咽干不适 ,心情抑郁等症状。检查可见鼻腔粘膜干燥 ,鼻腔宽大 ,鼻甲萎缩 ,鼻腔附有大块呈葱绿色或黑褐脓性痂皮 ,涕稠绿污秽 ,少数患者还有鼻腔糜烂、出血等表现。笔者在临床所见多属肺燥亏型。2 ) 治疗方法 :(1)采用中药百合固金汤加减治疗 :方剂组成 :百合 12g、麦冬 10g…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 1 999年~ 2 0 0 0年间收住排除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鼻衄 3 0例 ,采用白芨纱条填塞法治疗鼻衄 ,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3 0例鼻衄中 ,男 1 9例 ,女 1 1例 ,年龄 1 5~ 70岁 ,平均 45岁。其中左鼻衄 1 9例 ,右鼻衄 1 1例 ,病程最短的出血后半小时就诊 ,最长 1 0天 ,平均 2 .5天。出血诱因 :感冒后出血 9例 ,气候干燥 3例 ,挖鼻后 9例 ,饮酒后 3例 ,原因不明 6例。出血部位 :鼻腔前部 2 1例 ,鼻腔后部 9例。2 治疗方法和结果采用无菌凡士林纱条 (或碘仿纱条 ) ,将由高温高压消毒后的白芨粉末均匀散在纱条上 ,把纱…  相似文献   

18.
易维 《广州医药》2001,32(3):52-52
鼻出血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临床急症 ,查明出血部位对治疗鼻出血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对于鼻后部出血 ,前鼻镜或间接鼻咽镜检查 ,很难明确出血部位 ,我科 1 998年以来采用鼻内窥镜检查明确鼻后部出血部位后 ,用泪道治疗仪电灼治疗鼻后部出血 2 5例 ,大大减少了鼻孔填塞压迫止血次数 ,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2 5例患者中 ,男 1 4例 ,女 6例 ,年龄 2 4~ 79岁 ,病程3月~ 3年 ,出血部位 ,下鼻甲后部 1 3例 ,鼻甲隔后上 7例 ,中鼻甲后端 3例 ,蝶窦前壁 2例 ,出血原因 ,出血性小息肉 1例 ,鼻石 2例 ,小血…  相似文献   

19.
陈启才  刘连英 《现代实用医学》2003,15(7):451-451,441
鼻出血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症之一。老年人由于生理功能衰退 ,血管存在不同程度的硬化 ,以致易出血而又不易止血。 1 990~ 2 0 0 2年我院共收治老年人鼻出血 5 6例 ,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男 32例 ,女 2 4例。年龄 6 0~ 6 9岁 37例 ,70~ 79岁1 3例 ,80岁以上 6例。鼻出血部位 :右侧 30例 ,左侧 2 3例 ,双侧出血 3例 ;鼻中隔黎氏区 1 1例 ,鼻腔顶部 6例 ,鼻腔后部 32例 ,部位不明 7例。出血原因 :高血压动脉硬化 2 9例 ,鼻中隔偏曲或糜烂 9例 ,鼻腔肿物 4例 ,原因不明 1 4例。出血量 :首次出血量 1 0 0~ 1 2 0 …  相似文献   

20.
高灵通 《医学争鸣》2004,25(14):1277-1277
临床资料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均经头颅ET证实,均行微创血肿清除术.高氧液治疗组2l例,男15例,女6例,年龄52~78岁,壳核部位出血者12例,外囊出血者7例.大脑皮质下出血2例,昏迷6例,嗜睡8例,意识清楚7例.对照组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48~80岁.壳核部位出血9例,外囊出血5例,大脑皮质下出血1例,昏迷5例,嗜睡6例,意识清醒4例,两组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及病情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