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加用磷酸铝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疗效。方法9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与对照组(35例)。治疗组用磷酸铝、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配制的灌肠液灌肠,并口服柳氮磺嘧啶(SASP);对照组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配制的灌肠液灌肠,并口服SASP。3个月后肠镜复查,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的完全缓解率(72.6%)和总有效率(92.0%)均高于对照组(22.9%,74.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0.05)。结论加用磷酸铝保留灌肠并口服SASP可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复方血竭灌肠液及口服5-氨基水杨酸(SASP)在溃疡性结肠炎(UC)临床维持缓解治疗中的疗效。方法以血竭、白芨为原料制备复方血竭灌肠液,对51例UC患者(血竭组)进行灌肠治疗6个月;SASP组给予SASP1.5g1次/d口服维持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复发率及治疗中的副作用。结果血竭组和SASP组疗效间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血竭组消化道反应、血液系统毒性、肝肾功能损害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结论复方血竭灌肠可用于高危患者及SASP治疗无效者的维持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中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口服柳氮磺胺吡啶(SASP)、应用地塞米松等保留灌肠及口服SASP、应用中医药“肠炎清合剂”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结果 应用中药“肠炎清合剂”保留灌肠,同时口服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对其临床改善,肠黏膜修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张秋丽  杨玉秀 《中原医刊》2007,34(20):31-32
目的 探讨小剂量柳氮磺胺吡啶(SASP)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91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6例,SASP(0.5 g,4次/d,口服)联合中西药保留灌肠;对照组45例单给SASP(1.0 g,4次/d,口服)。疗程4周。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肠镜下黏膜改变、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46例、对照组41例完成观察和随访。治疗组在临床疗效、结肠镜下黏膜改变、肠黏膜病理组织学改变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前者有效率分别为91.48%、95.65%、95.65%,后者为75.61%、73.17%、68.29%)。不良反应两组相似。结论 小剂量SASP口服联合中西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可靠,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刘文清  席作武  王凯 《中医学报》2011,(9):1114-1115
目的:评价美沙拉嗪肠溶片(惠迪)联合加味附子理中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8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美沙拉嗪肠溶片(惠迪)口服;对照组:柳氮磺吡啶(SASP)肠溶片口服.两组均在口服药物的基础上加用加味附子理中汤保留灌肠.结果: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中药三黄汤保留灌汤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用三黄汤直肠给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0例,以柳氮磺吡啶(SASP)口服为对照组,对两种治疗方法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4周一个疗程后,治疗组的基本治愈率同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三黄汤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灌肠药物,并且方法简单,易于操作。  相似文献   

7.
王志强 《当代医学》2010,16(15):57-58
目的为探讨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疗法。方法将4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随机分为2组,柳氮磺吡啶(SASP)保留灌肠40例(治疗组);口服柳氮璜吡啶治疗40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率45%,有效率90%;对照组分别为25%和62.5%,治愈率与有效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柳氮磺吡啶灌肠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采用中医综合疗法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66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予口服柳氮磺磺胺吡啶(Sulfasalazine,SASP)片,治疗组用中医综合疗法,根据辨证予中药口服、灌肠、温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81%,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及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科住院的确诊为UC的28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患者按病情轻重分为轻中度及中重度两组,按用药方案不同划分为6个治疗组:柳氮磺吡啶(Sulfasalazine, SASP)口服治疗组、美沙拉嗪口服治疗组、美沙拉嗪口服+美沙拉嗪灌肠液/栓剂治疗组、美沙拉嗪口服+糖皮质激素(Glucosteroids, GCS)灌肠治疗组、静脉应用GCS治疗组及英夫利昔单抗(Infliximab, IFX)治疗组,主要给药方式包括口服、静脉用药及局部用药(灌肠液、栓剂),比较UC患者不同药物治疗及不同给药途径的临床疗效,其中总有效率=缓解率+有效率。 结果 (1)对轻、中度UC患者,美沙拉嗪总有效率高于SASP(92.06% vs.68.18%,P<0.05);美沙拉嗪口服+美沙拉嗪灌肠液/栓剂治疗的总有效率最高(95.16%),美沙拉嗪次之(92.06%),美沙拉嗪口服+ GCS灌肠治疗的总有效率最低(90.63%),3组比较及组间两两比较P<0.05。(2)对中、重度UC患者,IFX的总有效率高于GCS(100% vs.90.63%,P<0.05)。(3)24例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refractory ulcerative colitis, RUC)患者,1例手术,6例加用硫唑嘌呤(Azathioprine, AZA),8例重新规范应用GCS,9例改用IFX,均已过渡至维持治疗阶段。(4)SASP、美沙拉嗪及IFX的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7.27%、2.13%和6.67%。 结论 对轻、中度UC患者,美沙拉嗪口服+美沙拉嗪灌肠液/栓剂为最佳治疗方案。对中、重度UC患者,IFX疗效优于GCS。RUC患者可通过延长GCS使用时间、加用免疫抑制剂或生物制剂及手术等方法进行补救治疗。UC药物治疗安全性较高,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0.
地塞米松联合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30例溃疡性结肠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地塞米松联合柳氮磺吡啶(SASP)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60例,随机分为地塞米松联合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观察组)30例和SASP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评价治疗前后两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和总的疗效.结果 两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地塞米松联合柳氮磺吡啶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用SASP疗效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柳氮磺胺吡啶(SASP)、云南白药联合保留灌肠和SASP、云南白药口服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于6年内连续收集经电子肠镜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7例.A组48例予SASP 2g、云南白药2g加入100ml生理盐水中,保留灌肠,每晚1次;B组49例口服SASP 4g/d、云南白药2.25g/d.30d后均改为口服SASP 2g/d,总疗程均为90d.结果:A组总有效率85.4%(41/48),临床治愈率37.5%(18/48);B组总有效率67.3%(33/49),临床治愈率14.3%(7/49),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A组中1例因不良反应停药,不良反应发生率6.3%(3/48);B组中5例因不良反应未完成疗程,不良反应发生率22.4%(11/49),两组比较P<0.01,差异有非常显著性.结论:SASP、云南白药联合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型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好,尤以左半结肠甚,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柳氮磺胺吡啶(SASP)口服治疗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将238例UC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128例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对照组110例用SASP加思密达口服治疗。治疗组完全缓解率为43.0%,显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89.06%;对照组分别为27.3%、20.9%和70.91%。两组完全缓解率、显效率、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表明采用自拟中药保留灌肠加SASP口服治疗UC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磷酸铝凝胶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选择本院接收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采用地塞米松、生理盐水灌肠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增用磷酸铝凝胶,评价两组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22%,显著高于对照组80.56%,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患者2例出现胃肠道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大,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磷酸铝凝胶在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中的效果较理想,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及环氧合酶2(COX-2)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成年SD大鼠40只,随机分成4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及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组.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3组用2.5%三硝基苯磺酸钠/乙醇溶液灌肠制备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模型组用生理盐水灌肠3d后处死,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每日用复方甘草酸苷溶液(40 mg/kg)连续灌肠7d后处死;SASP治疗组每日用SASP溶液(0.5 g/kg)连续灌肠7d后处死.经不同处理和治疗后,运用免疫组化染色(SABC法)检测NF-κB p65及COX-2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复方甘草酸苷治疗组及SASP治疗组的NF-κB p65表达水平明显上升(P<0.01); COX-2的表达水平亦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相比,复方甘草酸苷组及SASP治疗组的NF-κB p65、COX-2的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 复方甘草酸苷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大鼠结肠组织中NF-κB p65及COX-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煎剂灌肠合柳氮磺胺吡啶(salicylazosulfapyridine,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口服SASP,1.0g/次,每日3次;观察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煎剂保留灌肠,每日1次。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煎剂灌肠合SASP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罗寿军  赵华  陈伦虎 《西部医学》2012,24(2):315-316
目的观察地塞米松、替硝唑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5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8例,观察组采用地塞米松、替硝唑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柳氮磺胺吡啶口服治疗,两组常规治疗方法相同。观察治疗前后两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和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7%)明显高于对照组(71.4%,P〈0.05);观察组腹痛、便血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地塞米松、替硝唑联合柳氮磺胺吡啶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点滴式保留灌肠的疗效评价(附40例报告)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刘梅芳 《广西医学》2009,31(2):234-235
目的研究中药点滴式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改良法点滴式保留灌肠,对照组40例采用传统法灌肠。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灌肠液平均保留时间8.5h;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灌肠液保留时间5.3h。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患者肛门异物感、疼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点滴式保留灌肠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增加了病人的舒适感,延长了灌肠液的保留时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8.
谷参肠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谷参肠安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将3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谷参肠安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20d,对照组用甲硝唑和地塞米松保留灌肠20d,比较2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和62.5%,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谷参肠安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姜伟仁  王曼童 《吉林医学》2008,29(9):759-760
目的:评价柳氮磺吡啶联合抗生素和肠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方法:轻中度活动期UC患者33例,随机分为柳氮磺胺吡啶(SASP)治疗组(n=17)和SASP对照组(n=16),评价治疗前后两组总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柳氮磺吡啶联合抗生素和肠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比单用SASP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应杰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4):65-65,71
目的探讨自拟中药内服加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采用自拟中药方口服、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资料41例,并与柳氮磺吡啶治疗患者41例相比较。结果治疗组治疗有效率、肠镜改善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治疗的过程中未发现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