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自1978年10月~1991年5月共收治胃肠平滑肌肿瘤15例,皆经手术和病理检查证实。其中胃肠平滑肌瘤7例,平滑肌肉瘤6例,平滑肌母细胞瘤2例,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6例,女9例,男:女为1:1.5;年龄21~68岁,平均55.6岁。其中胃平滑肌瘤6例,胃平滑肌肉瘤4例,胃平滑母细胞瘤1例;小肠平滑肌肉瘤2例,平滑肌母细胞瘤1例;直肠平滑肌瘤1例。临床症状:上腹部和腹部  相似文献   

2.
例1,女,8岁。以反复上腹部闷痛半个月伴呕吐2天为主诉人院。一个月前曾有食柿及柿饼史。查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上腹可触及一肿块大小约4.2×3.8cm,光滑、活动。腹部B超探查,可见有一弧形强回声带,后伴有声影。取坐位,饮水近300ml后再探查,胃腔内见一强光团约5.1×4.0cm,边缘毛糙,后有声影,强光团可随手挤压或体位改变而移动位置。B超诊断为柿胃石。X线检查:胃体小弯垂直部位见一5×5cm大小类圆形充盈缺损,诊为胃体部良性肿瘤。手术所见:胃腔内取出一形态不规则形、鸭蛋大小、褐色、质地松软的柿胃石。例2,患者男,…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48岁。1990—04—18入院。左上腹部持续性疼痛2个月,恶心,呕吐。近期体重下降。查体:腹部未触及肿块,左上腹压痛。X线钡透:食道正常。于胃底、胃体部见数个大小不等类圆形充盈缺损(2cm×5cm,1cm×2cm,3cm×5cm)。呈轻度分叶,轮廓光滑,缺损区未见龛影。胃粘膜纹广泛增粗,形态固定,胃蠕动存在。X线诊断:胃多发淋巴肉瘤;慢性胃炎。胃镜检查:胃底,胃体上中部见肿物数个,呈分叶,表面粘膜充血、水肿、无糜烂及溃疡。胃体及窦部粘膜充血、水肿。诊断:胃多发平滑肌瘤,不除外胃淋巴肉瘤。手术所见:胃前壁肿物,慢及整个胃底、胃体,与腹膜粘连。小肠系膜根部见数个大小不等淋  相似文献   

4.
1 病例报告 例1:患者,男性,44岁。因呕血、黑便3个月入院。胃镜检查示:胃体中上部小弯侧前壁有一4×3cm大小肿块。肝胆B超检查未见异常。经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肿块位于小弯侧,胃体中下部,约4×3×1.5cm大小,包膜完整,包膜外血管丰富,行根治性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病理诊断为:胃壁恶间质瘤,免疫组织化学为:CO34(+),S-100(+/  相似文献   

5.
陈旭  杨文龙  付世豪 《贵州医药》2002,26(7):650-650
胃肠道间质瘤临床少见。国内杂志报告甚少。2 0 0 2年我院收治一例 ,并经手术证实。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6 5岁 ,因半年来上腹部不适而求医 ,经胃镜检查见胃体大弯侧有一 2cm× 2cm边界清楚的类圆形包块 ,突入胃腔 ,粘膜完整稍充血。活检报告 :粘膜炎性改变 ,未查见恶性肿瘤细胞。上消化道钡餐示 :胃体上部大弯侧可见 5× 4cm充盈缺损 ,考虑胃大弯平滑肌瘤。患者既往无溃疡病史 ,无呕血及黑便史。诊断为“胃平滑肌瘤”入院。入院后第 5日手术。术中见胃体大弯侧有 4cm× 3cm类圆形包块 ,表面光滑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  相似文献   

6.
作者采用亚甲蓝治疗小儿体表血管瘤16例,效果良好。16例中头部血管瘤6例,胸部3例,背部1例,下肢部1例,四肢5例。血管瘤分类为毛细血管瘤4例,海绵状血管瘤3例,混合型血管瘤9例。瘤体最小2×2×1cm,最大10×8×6cm。治疗方法:一般剂量为每次10~20mg,助手将套环套在瘤体上,环  相似文献   

7.
女,68岁。左上腹肿块8年,伴疼痛,4年前曾呕血2次。近3个月来肿块增大较快,吐血一次约200ml。查体:贫血貌。上腹部偏左可触及巨大肿块,右缘超过腹中线4.5cm,下缘平脐上1.5cm,质硬,位置较固定,触痛。B超:左上腹见17×10cm密集回声块影,边界清,块影中心为条状气体强回声带。饮水后可见液体进入强回声带中,而呈狭长的液性暗区。胃镜检查报告胃体小弯侧溃疡型癌。X线钡餐检查:左上腹为软组织密度影所占据,未见钙化。胃小弯呈外压性改变,胃体小弯侧可见-11×4cm大小的盲袋样结构钡剂充填影,突出于胃轮廓外,内有不规则充盈缺损,胃体窦部粘膜皱襞尚…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55岁。因食后饱胀不适1年就诊。胃肠钡餐造影:食道(-),胃底见有一个约3×2.5cm类圆形软组织影,边缘光整,与胃壁紧连.卧位时该影被钡剂淹没.胃窦部粘膜增粗,窦部小弯侧扩张性差,见2.5cm 长胃壁僵硬.十二指肠球部充盈不完整.X 线诊断:胃底良性肿瘤(平滑肌瘤);胃窦  相似文献   

9.
我院收治1例巨大胃柿石,经手术治疗证实。现报告如下。男,11岁,上腹部闷痛已1周,伴呕血1次。患者于1周前曾吃未熟的柿子数个,不久出现上腹部闷痛,时轻时重,疼痛呈阵发性,2天后疼痛自然消失,4天后再度出现上腹部闷痛,可触及约15×8×10cm 大小的肿块,质硬,稍能移动,表面不光滑,轻触痛。X 线检查:胃外形变大,位置及张力中等。胃泡影变小,胃腔内可见大块椭圆形密度增高的阴影,可随手按压而移动。服钡时,钡剂围绕着阴影沿  相似文献   

10.
1 病例报道患者 ,女 ,39岁 ,以“进行性进食哽噎 4月余”为主诉来我院就诊。门诊行X线检查示 :胃底肿瘤 ?胃镜检查示 :贲门下缘胃底后壁可见一约 5 0× 3 0cm的隆起 ,表面可见约 0 2× 0 3cm浅表糜烂面。内镜诊断为 :①胃底贲门部平滑肌瘤 ?②贲门炎。病检为“贲门部”轻度萎缩性炎症。术前CT诊断为 :“贲门胃底癌 ?”术中发现 :胃底贲门下方胃后壁 ,有一约 10× 6× 6cm的包块 ,呈分叶状 ,位于浆膜与粘膜之间 ,边界清 ,活动度良好 ,周围未见肿大淋巴结。术后诊断 :胃底贲门部良性肿瘤。术后病检结果 :胃底贲门部平滑肌瘤。2 …  相似文献   

11.
例一,男,69岁,病案号66049。因上腹部无规律性疼痛20余年,近半年来症状加重,入院诊治。纤维胃镜检查见贲门下2~3cm小弯侧和前壁有一4×5cm大小溃疡,细胞刷涂片找到癌细胞(腺癌),诊为贲门癌。行全胃切除,食道空肠端端Rou-en-y吻合术。术中发现胃底部贲门下1cm,胃后壁有一直径3cm大小硬块,肿块周有少数增大淋巴结。术后恢复良好。病理诊断:(1)胃贲门类癌;(2)萎缩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罕见胃平滑肌瘤与胃腺瘤及胃平滑肌肉瘤的鉴别诊断。方法对2例胃平滑肌瘤、1例胃腺瘤、1例胃平滑肌肉瘤的影像资料分析。结果 4例病例都有其特征性影像表现。结论据综合的影像资料,结合临床表现,对该病能进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恶性肿瘤的CT表现特点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经手术、胃镜活检和病理证实的胃恶性肿瘤15例,男11例,女4例,年龄38-71岁.均做CT平扫,2例做CT平扫加增强扫描.结果根据病理及发病部位,13例胃腺癌中,胃底贲门癌2例,胃体癌4例,胃窦癌7例;2例胃肉瘤中胃淋巴瘤、胃平滑肌肉瘤各1例.依病变形态及CT表现胃恶性肿瘤分为肿块型、胃壁增厚型、和溃疡型.(1)肿块型:4例表现为胃腔内局部不规则充盈缺损、胃轮廓不规则变形、胃腔狭窄,平扫呈等密度或稍低密度影向腔外突出,增强扫描病灶有强化,为等高密度影.(2)胃壁增厚型:9例,表现为病变局部胃壁规则或小规则增厚,其内缘凹凸不平,厚度为1.0cm-4.0cm.(3)溃疡型:2例在胃壁增厚或肿块基础上出现溃疡,形成龛影内有造影剂进入,周围为增厚的胃壁或肿块.(4)周围浸润和远处转移表现:5例表现为胃周脂肪层消失,肿瘤与邻近器官分界不清,邻近器官有浸润;淋巴结转移有6例,表现为胃周、肝胃韧带及腹膜后圆形或分叶状软组织块影;5例有邻近脏器转移,1例为胃平滑肌肉瘤肝转移,4例为胃癌肝转移或肠系膜及大、小网膜转移.结论CT不仅能显示胃恶性肿瘤病变的部位、范围、形态,而且能清楚显示胃周间隙以及邻近器官的改变,确定有无浸润或转移,因而对胃恶性肿瘤的诊断与分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莫晓东  杨敖霖 《江苏医药》2002,28(7):483-483
患者男 ,5 8岁 ,因上腹部包块 1周余入院。病史中无腹痛 ,无黑便 ,无四肢疼痛。体检 :神清 ,巩膜无黄染 ,心肺(- ) ,腹软 ,全腹无压痛 ,中上腹扪及 15cm× 10cm大小的肿块 ,质地硬 ,界限不清 ,无压痛 ,活动度尚可。甲胎蛋白2 5ng/ml,胸片无异常。B超示胰腺尾部混合性占位。上消化道钡餐示胃大弯侧外一软组织密度增高影并有钡剂进入。腹部CT示肿块可能来自胰尾部。手术所见 :胃体大弯侧腔外见 12cm× 10cm× 4cm的肿块 ,表面不光滑 ,质地硬 ,有囊性感 ,包膜完整。腹腔内未见肿大的淋巴结。遂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检查示…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93年~1996年收治6例胃平滑肌瘤,均经病理证实.现将该病诊治中的一些认识和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l 一般情况:本组男2例,女4例;年龄45~65岁,平均53.5岁.1.2 临床表现:上腹部痛5例,无症状1例,本例系经CT检验出.  相似文献   

16.
腔外型胃巨大平滑肌肉瘤临床罕见,我院自1980年~1991年收治5例,现报告如下。一、临床资料男3例,女2例;年龄34~60岁,病程最长36个月,最短5个月。临床表现:全部病例均发现上腹部肿块。上腹部闷痛4例,黑便4例,不规则发热3例,腹水1例。全部病例均有疲乏无力、消瘦、食欲不振等。胃肠造影、B超、CT检查、胃镜检查、胃肠造影2例提示胃粘膜增粗,胃体前壁弧形受压,胃体移位。B超检查:3例提示腹腔淋巴肉瘤伴中心液化坏死;1例有左肝占位性病变;1例提示腹膜后肿瘤。胃镜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68年9月至1986年12月共收青年人(30岁以下)胃癌30例,占同期住院胃癌病例的14.7%,现分析如下。一、资料分析男23例,女7例;年龄在22~30岁。主要症状以腹痛与黑便居多,其次为腹胀、胃纳欠佳、消瘦。体征均有腹部压痛,贫血24例;有1例上腹有一肿块约4×5cm。30例均无幽门梗阻症状,左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1例肛诊可触及一肿块1约1.5×1cm。本组30例行胃肠钡餐检查,其中诊断为胃癌24例,误诊为胃溃疡6例。本组行胃镜检查,仅9例诊断为胃癌;按早期胃癌分类法,早期胃癌2例,进展期胃癌7例。本组病例均按A,M,C分型。(A部)胃窦部24例,(M部)胃体部4例,(C部)胃底、贲门部2例。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性 ,1 8岁 ,藏族 ,以右上腹部痛伴恶心、发热、全身无力 4天收入院。查体 :一般情况差 ,巩膜及全身皮肤黄染 ,右上腹明显压痛。腹部超声检查 :肝脏大小正常 ,内部回声均 ,胆囊 1 1× 4 0× 4 0cm ,内可见散在的细小的光点 ,其后伴无声影 ,随体位移动 ;右肝内胆管轻度扩张 ,胆总管全程扩张内径达 4 4cm ,内见 1 2cm强光团 ,后伴声影 ,随体位移动。胆管壁毛糙 ,回声增强 ,超声诊断 :急性胆囊炎 ,胆汁淤积 ,胆总管扩张 ,胆总管结石。手术所见 :肝质地较硬呈胆汁淤积改变 ,胆囊位于肝内 ,颈部有轻度的变异 ,胆总管约 4× 4cm …  相似文献   

19.
我科1987年以来共收治4例腹部囊性淋巴管瘤 ,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例 ,均为男性。年龄13~48岁 ,平均30岁。3例因腹部包块 ,1例因B超发现腹膜后肿块就诊 ,均不伴有腹痛 ,其中2例伴发热 ,1例伴腹胀、纳差。病程10天~2年。查体均于腹部扪及柔韧之肿块 ,B超检查显示腹部囊性包块。术前仅1例诊断为腹部囊性淋巴管瘤 ,其余3例分别诊断为腹膜后恶性肿瘤、肠梗阻和膀胱巨大憩室。4例均手术治疗 ,其中2例源于肠系膜 ,1例来自腹膜后 ,1例来源于脾脏。囊肿大小分别为10cm×10cm×11cm、30cm×30cm×24cm、10cm×10cm×8cm、20cm×25cm×18cm ,…  相似文献   

20.
颈动脉体瘤临床上比较少见 ,国内仅见报导约10 0例[1~ 7] 。本院收治的这例患者是颈动脉体瘤切除 9年后局部复发 ,再次手术 ,虽已转变为恶性并有淋巴结转移 ,但治疗效果良好 ,患者生存 10年。作者查阅国内外文献 ,未见有同样的病例。现将病例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病例 :患者 ,师×× ,女性 ,2 9岁 ,住院号 :11394 6 ,病理号 :811434、910 4 2 5。颈动脉体瘤切出术后 9年局部复发。患者因左侧颈部包块 3年于 1981年 3月 11日入院。查体 :在左侧颌下胸锁乳突肌深部可扪及一 4cm× 4cm大小、表面光滑、活动度小的包块。在包块局部可闻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