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用一些药物填敷在小儿脐部以治疗部分小儿疾患收到一定疗效。现简介如下: 一,腹泻李××,男,2岁。1977年8月12日诊。患儿反复腹泻水样或蛋花样便,日4~6次已半年。伴纳差、消瘦,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无力,指纹淡红。辨证属脾胃虚寒型腹泻,用温中散寒的“止泻散”(炒五倍子10克,干姜10克,吴萸6克,公丁香5克,川椒5克,广木香5克)研末,酒或醋调敷脐部,外用胶布固定。填敷2次后腹泻次数减少,3次后泻止纳增。继续填敷2次并配服中药而收全功。  相似文献   

2.
病例一:杜××,男,42天,病历号9551。患儿自生后食奶即吐,曾在北京市××医院做钡餐造影诊断为“新生儿胃扭转”,经体位治疗及改变饮食均无效,于1978年4月10日来我院门诊治疗。就诊时每日呕吐7~8次,面色萎黄,腹胀,夜眠不安,多啼,大便干,尿黄,苔薄白,脉沉滑。中医辨证属胃肠秽恶不净,升降失调,治以除秽化浊、降逆止呕。方药:法半夏6克,麦冬6克,沉香面1.5克,柿蒂6克,伏龙肝10克,钩藤5克,蝉蜕1.5克。另脐风散(方见文后注)2包,分2天服,每日1包分冲。患儿服药2剂后,大便泻下、腹胀减,3剂后呕吐由每日7~8次减为每日2~3次.再拟前方减脐风散,加党参5克。再进4剂后仅偶有呕吐,面色好转,  相似文献   

3.
<正> 方药组成:姜半夏30克、陈皮30克、茯苓40克、白芥子40克、苡米50克、雷丸30克。制法:共为细末,用100目细罗筛出药面备用。加减:若心烦加丹皮、龙骨、茯神、枣仁;结节消失缓慢加海藻、太贝、红花。服法:1日2次,每次15克,开白水或糖水送服。蜜丸,每丸重15克,1日2次,每次2丸。水丸,1日2次每次15克。例:谢××,女,36岁。从63年发现身上  相似文献   

4.
例一,熊×,女,17岁。1976年7月5日入院。患者腹泻、解粘液便,日5~7次,已3天。经治疗后腹泻停止。但又出现不大便、恶心、腹胀痛已3天余,可见肠形。腹透发现肠管充气,可见到三个液平而。诊为肠梗阻。速用大承气汤加味:大黄15克、元明粉12克、枳实10克、厚朴10克、炒莱菔子10克。早、晚各一剂,次日解硬块样大便2次,腹部胀痛减轻,继用调胃承气汤:大黄10克、元明粉8克、甘草4克,二剂治愈。例二,龚××,男,7岁。1979  相似文献   

5.
刘××,女,2岁,1985年10月10日来诊。患儿发热39℃,咳嗽痰多,并有间歇性抽搐。曾静点红霉素及退热、解痉药,效果不显而邀中医诊治。证见:表情呆滞,口唇颤动,喉中痰鸣,面赤、烦躁,二目直视,抽搐每日发作2~3次,舌质淡苔薄白。中医诊断:急惊风(风痰内蒙心窍) 治则:清热除痰、平肝镇惊。药用:陈皮5克、五味子10克、半夏5克、茯苓10克、白芍10克、钩藤5克、犀角0.5克(另包)、生石膏15克、甘草0.5克,水煎每四小时服一次。外敷药:蜈蚣一条,  相似文献   

6.
<正> 药物:车前子10克,炒山楂10克,宣木瓜8克,罂粟壳6克。煎服法:每日1剂,煎两次兑在一起浓缩至100ml。8周岁儿童分4~5次温服,1周岁以下儿童减半。疗效:经治小儿腹泻376例,全愈358例占95.2%,无效18例占4.8%。多数患儿服1~2剂即愈。案例:王××,女,1岁。患儿每日泻  相似文献   

7.
一、奶癣灵:由琥珀粉0.9克,牛黄粉、羚羊角粉各0.3克组成。白糖少许调成糊状,分7日服完。二、奶癣散:由黄柏150克,青黛45克,扫盆22.5克,梅片4.5克组成。共研细末入罐收贮。用麻油或菜油将细末调成糊状,涂于患处,脂水多者用干粉洒扑患处,每日涂1至2次,不宜用水洗。病例介绍:张××,女,4个月。门诊号:211625。患儿满月后,头顶处生丘疹,时时作痒。半前因穿毛线衣服,丘疹蔓延面、颈及前胸、四肢和臀部,糜烂渗水,瘙痒较甚,烦躁不安,夜间啼哭尤甚。  相似文献   

8.
医文举要     
小儿“摇头风”一例治验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所周超凡彭锦1986年7月4日,女患儿王××11岁因半年前偶受惊吓,头部不由自主地上下或左右摇动。初每日摇4~5次,后几乎一分钟一次。夜间多恶梦,面色少华,舌质微淡,苔薄白,脉细弦。头摇属风证,实者为风阳上扰,虚者常见于热病后期,为虚风内动。该患儿受惊,造成气机逆乱,肝胆夺气而神不守舍,舍空则正气不能自主,风阳足以上扰,而成“摇头风”,治当以平肝熄风。处方:桑叶10克菊花10克钩藤12克白蒺藜10克石决明12克生牡蛎15克全蝎3克蜈蚣2条制南星3克甘草6克水煎服。四剂后症状大减,继服四剂而愈。  相似文献   

9.
方药及用法:香蕉100克,白芨粉50克,加水1000克,煎两沸,置容器中浸泡72小时,过滤去渣,兑入乙醇100克,或白酒150克防腐。装瓶备用。用时取一小棉球蘸药水涂搽患处,每日1~2次,以愈为度。一般2~3天即愈。一料可治愈10~15人。典型病例:李××,男,60岁,干部。双足底皲裂疼痛、脱皮已23年,每年夏季减轻、冬季加重。1986年12月27日来我科就诊,症见双足底粗糙、增  相似文献   

10.
中药灌肠治愈小儿便血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男,3岁。1981年3月29日就诊。其父代诉,患儿大便带血持续三月余,每日排便1~2次,粪便表面附有鲜红血液,便后续下鲜血数滴,无腹痛。患儿面黄,体消瘦。某医院诊为“多发性直肠息肉(无蒂)”。因不适于外科手术,遂赴我院就诊。处方;地肤子30克,鸦胆子9粒,明矾9克。水煎至100毫升,每次取50毫升保留灌肠,一日二次。  相似文献   

11.
药物组成:青黛20克马钱子3克赤小豆10克生大黄10克海藻10克甘草10克。制法与用法:将上药烘干碾细,过筛后装瓶备用。用时加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处,外以敷料包扎,一日一换。一般2~3次可愈。病案举例:赵××,男,12岁,学生,1980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自拟方“消痔灵合剂”内服、外洗,治疗内痔,疗效显著,介绍如下: 方药组成:簕苋菜、椿樗皮、牡蛎各20克,地榆、五倍子各15克,山豆根10克。水煎,内服,一日1剂;药渣煎水,熏洗肛门,一日1~2次。例1.谢××,男,44岁。1982年10月27  相似文献   

13.
白口疮(鹅口疮),特别是患带有溃疡面白口疮,我们应用中药治疗,效果满意,现介如绍下。处方:青黛3克儿茶2克黄连2克粉龙骨1克黄柏2克梅片1.5克芦荟1克人中白2克共为细粉,每日三次,撒于患处。张××,男,3岁,诊断为白口疮,有溃疡面,用西药治疗三天未见好转,患儿昼夜哭  相似文献   

14.
笔者自拟一外敷方,治疗红眼病23例,痊愈22例。方药组成:金银花20克、菊花20克、大青叶40克、蛇床子20克。水煎滤渣后,用毛巾浸药液热敷双目。一日二次,每次20分钟。敷后避风;同时口服黄连上清丸,一日二次,每次一丸。病案举例:范××,男,14岁。四年来,  相似文献   

15.
<正>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敷脐外治法,治疗婴幼儿腹泻2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男135例,女97例;年龄2月~3岁;腹泻每日4~10余次不等,大便呈黄绿色稀水,伴不同程度脱水呕吐,大便镜检有脂肪球和少量白细胞,大多数腹泻患儿病程短,故未作大便培养,其中10例患儿病程迁延1个月,大便培养均阴性。治疗方法黄连、吴茱萸、木香各2克,肉桂、苍术各3克,共为细末,用食醋调做成饼块状约2×2 cm大小,置于脐孔上立即以5×5 cm胶布或伤湿膏严封,并用手轻轻按摩片刻,每隔日换药1次,连用2次,4日为1疗程,效果不显者则改为其它疗法。敷脐药治疗的适应症和注意事项:1.适用于婴儿腹泻的轻、重型及迁延型,相当于中医伤食、风寒、湿热、脾虚型腹泻,对肠炎失水严重者加抗生素和补液疗法。2.患儿脐周皮肤破溃、糜烂暂不用。个别患儿贴敷后脐部皮肤  相似文献   

16.
药物及配制方法:硫黄20克、雄黄10克、石炭酸4克、蜈蚣1条,75%酒精100毫升。将硫黄、雄黄、蜈蚣研末,再与石炭酸、酒精混匀为稀糊状,装综色瓶内备用。用法:先将头部用2~3%的盐水洗净,揩干,再涂搽此药,每日1~2次。典型病例:余××,女,34岁。就诊时间1981年6月10日,头部瘙痒,长黄色丘疹,抓  相似文献   

17.
张××,男,24岁,病案号:35670。1978年7月19日因患渗出性胸腆炎住院。曾予二联抗痨治疗(雷米封0.1克,日3次;链霉素0.5克,肌注,日2次)。当链霉素用至20克时,患者感到头晕头重,如处舟中,站立不  相似文献   

18.
口疮     
方药及配制:煅人中白、白芷粉各100克,冰片15克。先将人中白洗净,置于瓦上用火煅透(勿使焦),与后两药共研细末,密封备用。用法:取上药少许放于溃疡面上,日3次。疗效:经单用上药治疗四十多例,均获痊愈。一般用药2~5次即愈。病例介绍:(1)谢××,女,38岁。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应用马鞭草取汁外敷治疗15例阴户及龟头阴囊红肿,取得满意的效果。方法:取马鞭草鲜叶500~800克捣烂取汁,男者直接浸敷龟头阴茎及阴囊,女者用棉花浸药汁敷阴户处,一日2~3次,每次20~30分钟。例1.徐××,女,32岁。86年4月26日  相似文献   

20.
笔者多年来,以自拟“提升理气汤”治疗疝气,疗效满意,特简介于下: 药物组成:小茴香10~15克、党参20~30克、升麻15~20克,水煎服,一日一剂。病案举例:刘××,男,2岁多。每因哭而疝发,停而疝消。方用小茴香10克、党参15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