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腕踝针治疗呃逆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呃逆是是膈神经受刺激而引起的膈肌痉挛。针灸对于病程短的实证疗效较好。笔者自 1 994年起用腕踝针治疗呃逆 32例 ,效果显著 ,报告如下。一般资料32例均为门诊患者 ,其中男性 2 1例 ,女性 1 1例 ;来院时喉间均发出呃忒声 ,声短而频 ,不能自忍 ,甚则影响谈话、咀嚼、呼吸及睡眠。治疗方法腕踝针疗法 :根据膈肌的位置确定其分区属 1区、2区 ,位于横膈线以上 ,故选进针点在两侧的上 1点、上 2 点。常规消毒后 ,用 30号针 ,针尖朝向躯干方向 ,与皮肤呈 30度角快速刺入皮下 ,随后将针体放平紧贴皮肤向前推进 ,此时针体位于皮肤浅表层 ,针下有松… 相似文献
2.
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效果。方法:30例分为两组各15例,治疗组用针刺治疗,对照组用氯丙嗪肌内注射。结果:针刺治疗与药物治疗效果相当,但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胃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晚期胃癌患者又常常出现呃逆症状。呃逆,古称“哕”,俗称“打嗝”。顽固性呃逆是指持续48h以上不能缓解,它可引起失眠、脱水、电解质紊乱及持久的精神紧张及烦躁。而且,晚期胃癌患者呃逆与消化道出血有密切关联,往往呃逆出现得更早。我科对25例晚期胃癌呃逆患者实施腕踝针治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中风后呃逆进行针刺治疗 ,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 :针刺足三里 (双 )、合谷 (双 )、内关 (双 )及中脘穴 ,施平补平泻法 ,得气后留针 30~ 4 0min ,每 10min运针 1次。结果 :31例患者中 ,治愈 2 0例 ,好转 9例 ,无效 2例 ,总有效率93.5 5 %。结论 :本治疗方法治疗呃逆简便易行 ,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7.
苗秀芬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9):1071-1072
目的观察耳穴埋豆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5例给予肌肉注射甲氧氯普安注射液治疗,治疗组25例给予耳穴埋豆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中风后呃逆见效快,总有效率高,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耳穴埋豆法治疗中风后呃逆见效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体头腕踝针治疗中风偏瘫临床观察洪广河南康复中心医院(450002)主题词中风后遗症/针灸疗法头针腕踝针中风偏瘫为中枢性瘫痪,针刺疗法对该病患肢的运动和感觉的恢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重要方法。我们从1986年6月~1995年8月,采用体、头、腕、踝针刺及体... 相似文献
9.
呃逆以自觉胸隔气过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为主要临床表现。轻者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治自愈;重者则昼夜不停,或间歇发作,迁延数日甚至数月不愈。笔者运用耳针加腕踝针治疗顽固性呃逆38例,取得较好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38例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 相似文献
10.
11.
电针配合腕踝针治疗中风后尿失禁128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尿失禁是脑血管意外后的常见症状,有的患者在肢体功能基本恢复后仍留下尿失禁,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笔者自1996~2003年采用电针配合腕踝针治疗本病128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照比较观察温胆汤加味辨证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为临床推广提供临床试验。方法:收集50例中风后呃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温胆汤加味辨证治疗;对照组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丙戊酸钠0.1g,每日3次。两组均以3天为1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痊愈13例,有效3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82%。经统计学处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药温胆汤加味辨证治疗中风后呃逆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3.
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37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呃逆俗称“打膈” ,又称“膈肌痉挛”。以气逆上冲 ,喉间呃呃连声 ,声短而频 ,令人不能自制为主证。我们采用针刺治疗中风后呃逆 37例 ,取得满意疗效 ,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 37例均为住院病人 ,其中男 2 3例 ,女1 4例 ;年龄最小 39岁 ,最大 75岁 ;呃逆病程最长1 0天 ,最短 1 2小时。脑出血 1 2例 ,行开颅减压术者 4例 ,脑梗塞 2 5例。2 治疗方法2 .1 取穴 针刺取穴 :天突、膻中、内关 (双 ) 指压双侧攒竹穴。2 .2 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 ,针天突穴沿胸骨切迹上缘内方向下刺 ,进针 1寸 ,出现咽部堵塞感后 ,留针 30min。… 相似文献
14.
中药灌肠治疗中风后呃逆3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调气降浊汤灌肠治疗中风后呃逆的疗效。方法:将中风后呃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胃复安肌注,治疗组使用自拟调气降浊汤保留灌肠。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调气降浊汤保留灌肠治疗中风后呃逆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王小云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15(2):268-268
1病历介绍
患者,男,78岁,因左侧偏瘫半月余收入院。查体:左侧鼻唇沟变浅,伸舌居中,左上肢肌力0级,左下肢肌力1级,左侧病理征(+)。螺旋CT证实为脑出血。经常规脱水降颅压、脑保护、改善血液循环治疗,并予以相应对症支持处理后,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1周后出现呃逆,呃逆声响亮有力,声短而频,连续发作,不能自抑,甚至睡眠时仍呃逆不止,严重影响患者病情的恢复及情绪,予以肌注氯丙嗪、山莨菪碱后症状无缓解。查患者面红唇干,发热,口臭,大便干结,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中风后呃逆进行针刺治疗,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针刺足三里(双)、合谷(双)、内关(双)及中脘穴,施平补平泻法,得气后留针30—40min,每10min运针1次。结果:31例患者中,治愈20例,好转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55%。结论:本治疗方法治疗呃逆简便易行,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治疗中风后呃逆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肝镇逆,和胃止呃为原则,自拟方药(代赭石,龙骨,牡蛎,牛膝,旋复花,白芍等),治疗中风呃逆21例,并设西医治疗对照组21例。结果:有效率分别为18/20(90%),17/19(89.5%),无显著性差异;但显效率分别为15/20(75%),7/19(36.9%),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中医药治疗中风呃逆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刺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1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曾运用针刺治愈中风后顽固性呃逆 1例 ,现报告如下 ,与同道探讨。1 临床资料周某 ,男 ,5 4岁 ,曾于两年前患中风 ,经治疗后现一般状况良好。在半年前突然喉间呃呃连声 ,不能自止 ,各种检查无其它疾病原因 ,但经久服中西药无效。现病人呃声短促不得续 ,烦躁不安 ,神疲乏力 ,腰膝酸软 ,胸胁胀满 ,大便干结 ,舌质红 ,苔少而干 ,脉弦细数。2 治疗过程先以 2寸毫针针刺止呃穴 (喉腔上方正中硬腭与软腭交界处 ) 2分钟 ,共针 2天 ,在强刺激过程中 ,患者喷嚏连连。然后取膈俞、上脘、双侧内关、足三里、公孙、三阴交 ,用补法 ,留针 15分钟 ,共…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不同针灸方法治疗中风后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穴位注射组及对照组各20例。统计3组治疗前后呃逆症状评分及有效率并进行比较。结果:针刺组与穴位注射组降低呃逆症状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值均<0.01);针刺组总有效率为95%,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针刺组与穴位注射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用针刺或穴位注射治疗中风后呃逆,方法安全有效,且取穴少、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观察针药并用治疗中风后呃逆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40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针刺和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38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口服雷尼替丁10mg TID。治疗1周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对照组总有效率28.9%,P<0.01,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针灸配合中药疗法治疗中风后顽固性呃逆效果满意,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