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心肌缺血急性发作的一组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CS的发生是由于冠状动脉硬化斑块破裂、血小板粘附、聚集和释放,凝血系统激活形成血栓,同时可伴血管痉挛,引起血管腔明显狭窄,甚至完全堵塞从而出现心肌缺血缺氧、严重的出现心肌坏死,临床表现为胸痛胸闷、心律失常、心率衰竭甚至猝死.ACS是国际公认的急性心血管疾病,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因其病死率高,所以对护理、抢救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由各种原因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不稳定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诱发或激活血小板粘附聚集而引起的一组急性临床综合症,其中包括不稳定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及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这三种病症的病理基础均为不稳定的粥样硬化,都是伴发了不同程度的继发性病理改变,本篇主要讨论UA、NSTEMI、ACS的发病机制中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最为重要。因此,ACS的治疗关键是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溃,使粥样斑块中具有高促凝作用的脂核部分与血液循环中的血小板及凝血蛋白接触,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它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相似文献   

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ST段抬高型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缺血性心源性猝死等,它们有着共同的病理生理学基础,即冠状动脉内粥样斑块松动、裂纹或破裂致暴露,引起血小板黏附聚集和血栓形成,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因而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是预防ACS的最主要手段。中医学认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应属于胸痹、心痛范畴,以心脾肾三脏气虚为本,久病因虚致瘀血、痰浊等病理产物内生为标,痰瘀互结,日久不化,甚则凝聚成毒,著于血脉,阻于脉络,形成斑块。目前中医药治疗ACS,已取得了很大进展。现将近十五年中医药诊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研究近况的几个主要问题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病机制是冠脉内原有的斑块不稳定,斑块破裂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心肌血供减少的综合症。近年来,我科在给予调脂药物、硝酸酯类、B受体阻滞剂、阿司匹林、氯毗格雷、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治疗的同时,用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5例,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提出的新概念,其包括ST段抬高型的急性心肌梗死(STEMI)、非ST段抬高型的急性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ACS发生时,相关动脉是否关闭、侧支循环是否建立、心肌缺血是否完全恢复以及坏死面积大小,可使患者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其共同的病理生理改变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致管腔急性严重狭窄或闭塞,临床产生ACS.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抗栓、溶栓、调脂、抗缺血、介入治疗恢复冠脉畅通、稳定斑块等措施能有效预防ACS的发生发展,降低病死率….ACS属于中医"胸痹"、"心痹"、"心痛"、"真心痛"的范畴.中医学界一直以来都重视对ACS的研究,近年来取得了一些新的成果,现将近年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急性冠脉综合征A C S)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提出的新概念,它包括心源性猝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A C S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而发生破裂、糜烂、出血,并在此基础上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可致心肌梗死,甚或心脏猝死,是当今社会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去,人们认为急性冠脉缺血事件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缓慢进行性增大,而堵塞管腔所致。但近来已肯定炎症反应、脂质代谢、斑块动力学、血小板和凝血系统是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反馈环路,动脉粥样…  相似文献   

8.
苏靓靓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10):165-166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冠心病心肌缺血急性发作过程中的一个类型,根据心肌急性缺氧严重程度、持续时间长短及个体氧供失衡状态,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心电图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Ⅲ。病理机制是由于冠状内粥样斑块破裂、出血导致血栓形成,全部阻塞冠状动脉而形成心肌坏死。  相似文献   

9.
<正>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ACS是复杂的急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其病理学变化以冠脉斑块裂隙、糜烂和/或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患者(包括稳定性,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血浆髓过氧化物酶(MPO)及血浆P-选择素的含量,评价MPO及P-选择素在冠心病发生发展及心血管危险事件中的预测性及其二者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期间我院收入院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稳定性心绞痛(SA)患者81例为观察组,从门诊体检时随机选取健康人1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MPO,P-选择素水平及相关性。结果:冠心病组血浆P-选择素,MPO浓度高于对照组,当冠状动脉斑块稳定的时候,二者水平均轻度升高,冠状动脉斑块不稳定时,即心肌梗死即将出现或心肌梗死发生早期血浆MPO,P-选择素明显升高,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P/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组中MPO与P-选择素之间有相关性。结论:血浆MPO及P-选择素的相关性分析明确在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初期血栓形成及存在冠脉不稳定斑块的患者的炎症标志物分析,早期对急性冠脉综合征起到诊断性帮助。  相似文献   

1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糜烂,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进行性心肌缺血是其主要临床表现。血浆脑钠肽(BNP)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心肌缺血范围、缺血程度、冠脉缺血支数、预后等的评价指标[1]。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通过多  相似文献   

12.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一种类型。ACS的共同病理、生理机制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的基础上,诱发急性血栓形成,致使冠状动脉管腔闭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坏死。而尿激酶具有直接作用于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作用,使急性闭塞的心血管得到再灌注;血运重建,从而挽救了濒死的心肌。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已成为当前冠心病研究的重点 ,旧的分型对ACS患者进行快速的分类和及时、有效的处理实际意义不大。根据临床实践 ,笔者提出新的分型及诊断建议 ,这对指导诊断、治疗和判断预后具有积极意义。1 新分型根据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和临床特征建议分型为 :①ST段抬高的ACS ,也称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②ST段不抬高的ACS ,这一类ACS又包括ST段不抬高的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 ,过去讲的自发型心绞痛、混合型心绞痛、初发劳累型心绞痛、恶化劳累型心绞痛、卧位心绞痛、夜间心绞痛、中间综合征等均包括在不稳定…  相似文献   

14.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无Q波型心肌梗死(NQMI)和Q波型心肌梗死(QMI)[1]。ACS的共同病理生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斑块的破裂。斑块破裂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发展到血栓使冠状动脉完全闭合,在ECG上典型表现为ST段抬高。使管腔不完全闭塞的血栓和/或那些由较少比例的稳定纤维蛋白和较大比例的血小板组成的血栓产生UA和NQMI,在ECG上表现为ST段压低和T波倒置[2],如不及时救治,病死率很高。现将我科2004年10月—2006年5月收治的胸部疼痛的ACS患者32例疼痛部位原因分析与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  相似文献   

15.
三维益心方治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引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主要包括心源性猝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十几年来研究重点从血管腔到血管壁,对血管壁干预的研究已成为AS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对血管壁的干预西药有些单靶点措施,如降脂及ACEI等药物。中医药可以从多靶点共同干预粥样硬化的启动、发生及发展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属常见病、多发病,它是指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由于其具有不稳定斑块破裂因素,易发展成心肌梗死,近年来人们常将不稳定型心绞痛、ST段抬高的心梗、非ST段抬高的心梗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相继发表了许多诊疗指南,但没有一个中医类的诊疗指南.笔者认为中医药在治疗老年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方面具有优势,现将辨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主要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引起血栓性阻塞,导致心肌细胞因长时间缺血而死亡[1]。AMI属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范畴,包括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据《中国心血管报告2013》估计,目前全国心肌梗死人数为250万,2011年AMI死亡率农村为48.53/10万,城市为47.36/10万[2]。中医治疗AMI具有一定的优势及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测定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将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3组,分别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并同期选择3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对4组受试者采取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检测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浆Hcy为(16.11±4.98)μmol/L,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为(16.83±4.52)μmol/L,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血浆Hcy为(17.34±4.67)μmol/L,健康成人血浆Hcy为(8.82±3.56)μmol/L.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血浆Hcy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稳定型心绞痛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及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3组患者间血浆Hcy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同型半胱氨酸与糖尿病、高血压、吸烟等一样,可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独立预测因子,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危险分级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四种情况:急性ST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T),非ST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心绞痛(UAP)和冠脉猝死(SCD)。其发病的基本机制是斑块不稳定和有血小板的聚集引起冠状动脉痉挛破裂和狭窄。但由于NSTEMI和UAP在临床上有时难以区分,且其处理基本相同,故有主张将其统称为非ST抬高的ACS(NSTE—ACS)。这一疾病起病急,危险程度不等。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是目前心血管疾病的研究热点之一.现已证实,血管内皮损伤及血栓形成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病理基础.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l,ET-1)、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为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的一组调节血管舒张与收缩作用的生物活性因子,它们在循环血中异常,提示血管内皮功能失调,其在ACS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笔者自2001年3月~2003年12月应用通脉胶囊加常规西药治疗非ST段抬高ACS(血瘀证型)患者30例,临床取得了良好疗效.并同时设立了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作对比观察,检测治疗前后血浆ET-1、CGRP浓度,旨在探讨通脉胶囊对非ST段抬高ACS(血瘀证型)患者血浆ET-1、CGRP的影响及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