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脑血管病的发病率有所提高,据有关文献报道,脑出血是老年人发病率的首位,死亡率40%,致残率20%-25%,已成为神经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脑出血患者来讲,及时抢救、仔细观察、认真护理是减少死亡和致残的重要环节。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临床经验,以30例脑出血患者为例,浅谈急救与多方面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2.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其特点是发病急,病死率、病残率极高,给病人及家庭带来痛苦。因此,对脑出血患者及时治疗、护理得当,十分重要。下面浅谈我院对此病人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3.
蒲莉 《天津护理》2000,8(4):176-177
为观察脑出血后脑水肿的动态演变过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采用定期行腰穿、TCD、头颅CT等方法,动态观察脑水肿及颅内压变化情况。结果显示脑出血后2周头颅CT仍示水肿征象存在或加重者占50%,腰穿颅内压高于200mmH2O者占53.3%,TCD示颅内高压占56.25%,脑出血后约半数以上患者2周后其高颅压,脑水肿仍未缓解,应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4.
脑出血的临床监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葆樽  高稳 《新医学》2000,31(1):52-53
1引言 脑出血以高血压脑出血为常见,在各种脑血管病中大约不到1/5,我科连续住院有CT证实诊断的1045例脑血管病,130例为出血性脑血管病,仅占12.4%,Toole记载原发性脑出血占所有年中的10%左右。近几年由于溶纤药物和阿司匹林的广泛应用,出血性脑血管病的比例在增大, Gebel等( 1998年)报告 244例溶栓后脑出血病例,大部分是大块的、孤立的、幕上的,但可以是多种形态的,发病原因与溶栓治疗影响凝血机制有关,但高血压病也是重要的原发病因。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和急诊科的常见重症。接诊后需认真…  相似文献   

5.
脑出血是指出血部位原发于脑实质内的非外伤性出血,占脑卒中的20%~30%。本院自2007年8月至2008年12月收治好转出院脑出血患者28例,本文概述对该组患者的护理体会。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严重危害着人的健康和生命。文献统计表明:脑出血占老年人发病率的首位,死亡率为40%,致残率为20-25%。近三年来我院来共抢救和收治了110例,成功率为68%。深刻体会到接诊护理对抢救成功有直接的影响。下面谈谈护理体会:脑出血由于颅内压增高,使大脑皮层细胞缺血、乏氧,病人出现神志、血压、心率、瞳孔等一系列变化。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在脑出血各器官损害中发病率较高,且预后差;病死率高达48.2%是医疗护理都应重视的问题,现将36例脑出血并上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62例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6月-2007年6月收治的62例脑出血患者的护理。结果:20例痊愈,好转25例,恶化8例(自动出院),死亡9例。治疗好转率占72.6%,病情恶化及死亡率占27.4%。结论:脑出血患者顶后不良,护理工作量大、难度大,这样就要求护士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踏踏实实做好各项护理工作,从而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高血压脑出血系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据我国6个城市调查,脑出血患病率约112/10万,年发病率为81/10万,为高病死率、高致残率的疾病。上消化道出血是高血压脑出血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急性期发生率约为14.6%~51.8%,预后差,病死率高,治疗与护理是否得当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现将2000年6月~2007年6月本院收治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124例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年脑出血通常是指年龄在15~45岁的青年人中发生。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就业和工作压力增加,青年脑出血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国内报道青年人脑出血占14%左右。颅内血肿微创手术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术后做好心理护理,使其以良好的心态配合治疗,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是神经外科心理护理的一个新课题。现对2003-01/2008—09收治的36例青年脑出血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引起脑出血的病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但80%以上是由高血压性脑内细小动脉病变引起。在农村,由于医疗资源短缺,居民的保健意识不强,高血压病防治工作相对滞后,脑出血发病率较高,而脑出血患者大多病情严重、预后差、死亡率高、病残率高,在临床上需特别加强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10%~30%,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呕吐、脉搏减弱、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偏盲、大小便失禁等,此期极易并发各种并发症而影响预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判断病情进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对于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现将我们对77例脑出血患者的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冬梅  铁华  张玉荣 《护理研究》2002,16(10):581-582
为探讨护理干预在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作用,应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对48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人进行定位穿刺、冲洗引流及监测,并与30例采用传统开颅手术病人进行比较。结果:微创组48例总有效率达81%,对照组总有效率6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提示,微创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开颅手术,而术后的护理干扰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脑出血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大约半数脑出血病例是固高血压所致,以高血压合并小动脉硬化最常见,其他病因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液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年龄以50岁左右最常见,多在白天情绪激动、过分兴奋、劳累、用力排便或脑力紧张活动时刻发病。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发病年龄呈年龄化趋势,并且年龄越轻,预后越差,死亡率越高。脑出血起病急、来势猛、病情重且变化快、死亡率高,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娴熟的急救技术,能迅速、正确判断病情,及时、准确执行医嘱,争分夺秒抢救生命。我院神经内科自2001年2月~2003年2月,共收治脑出病例384例,病因主要是高血压和动静脉畸形,现将脑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体会浅谈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脑出血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方法:将入院的脑出血昏迷患者80例,采取一系列的护理措施。结果:治愈和好转率达86%,病死率为14%。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术后护理方法及康复措施。方法制定护理方案,严密观察病情,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好转出院88例,植物生存8例,死亡10例。死亡率9,4%。结论科学、严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护理质量,降低病死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患者便秘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出血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有便意时予开塞路3支(60m1)辅助排便,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包括适当运动、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定时排便。结果干预组便秘发生率(6.5%)明显低于对照组(45.0%),差异有显著性(x^2=17.16,P〈0.01)。结论护理干预对预防脑出血患者的便秘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出血亦称脑溢血或中风、卒中,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本病好发于50~65岁,男女发病率相近,年轻人患高血压可并发脑出血。脑出血患者的护理有其特殊性,现将22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出血的院前急救与护理的重要性。方法给予脑出血患者以生命支持及对症处理,监测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吸痰,清理口腔呕吐物,必要时现场气管插管保护气道;脱水降颅压;适当控制血压;呼吸衰竭者给予球囊加压辅助呼吸;心跳骤停者立即启动心肺脑复苏方案;合理转运。结果177例脑出血病例住院后基本痊愈84例,部分恢复69例,死亡24例,抢救成功率86.4%。结论正确的院前救护对有效抢救急性脑出血患者生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35例重症脑出血进行分期康复护理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发性脑出血具有病死率和致残率高,并发症多等特点。文献报道发病30d内病死率为44%~52%,其中重型病死率更高达89%~94%[‘]。传统的治疗方法是药物治疗和绝对卧床,以防再出血。其结果是经抢救存活的患者,因为早期没有保持良肢体位及功能锻炼而造成关节挛缩变形或严重痉挛状态,影响了其后的肢体运动功能恢复。为此我们对35例重型脑出血急性期患者采取分期康复护理取得预期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1994年11月~1998年11月在我科住院的重型脑出血患者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17~87岁,平均65.8岁;均经临床诊断及CT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