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探讨对人工肝治疗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在人工肝治疗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实施“微笑服务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服务.使科室整体护理质量及病人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对人工肝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标杆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以评定"护理服务明星"为载体,对加强护理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成立护理服务明星评审小组,科室按照标准每月考核,每季度汇总上报护理部.每季度组织考评.比较评选护理服务明星后投诉发生率、病人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院共评出院级明星护士102名,通过以点带面.在护理人员中树立卓越护理人员为标杆,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和激励机制.2006~2009年科室护理各项指标(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技术操作)逐年上升,病人投诉发生率逐年下降,P<0.05,病人满意度逐年上升,P<0.05.结论 通过评选"护理服务明星"的做法,将标杆管理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全院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护理质量,树立医院的服务品牌,从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20 0 2年9月~2 0 0 3年8月开展“护理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并把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评选的主要依据,使护士群体效能得到积极发挥,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具体操作如下。1 设立评选机构“护理服务明星”评委会由院党委书记任主任,分管副院长和护理部主任任副主任,各科护士长任评委会成员。评委会负责制定评选规则,组织评选活动,实施奖励措施。2 确定评选对象全院各病区护理人员(护士长除外)均参加评选,手术室、急诊室、门诊输液室等科室护理人员另行评选。3 公告评选办法3.1 “护理服务明星”设置。“护理服务明星”分为月度和年度2…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门诊医技科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优质护理服务相关内容应用于门诊医技科室护理管理.结果 比较优质护理模式实施前后患者满意度及护理质量,实施后门诊医技科室满意度有较大的提升(P<0.01),护理工作质量也明显提高.结论 规范门诊医技科室护理管理,是提升窗口形象,提高护理质量和病人满意度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评选护理服务明星护士的做法与体会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树立以人文关怀为特征的护理理念,为病人提供个性化、人性化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方法连续3年评选护理服务明星护士,并进行考核、评价、奖励等系统管理。结果科室护理各项指标(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技术操作、病人满意度)显著上升,病人投诉率逐年下降。结论评选护理服务明星护士可以激发护士潜能,建立医院护理服务文化,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妇科病房应用“零库存”耗材管理模式,提高后勤保障效率,节约护理人力资源,保障优质护理服务质量。方法 我院妇科自2013年1月起,应用耗材“零库存”管理模式,科室安排专人统计收集2013年度科室后耗材使用率和成本、护士领耗材的时间、护士对后勤保障的满意度和科室病人满意度情况,并回顾性研究2012年度相关指标的情况,进行前后比较。结果 科室耗材使用率及护士领耗材时间下降,护士对后勤保障满意度提高,保障了优质护理服务的时间,提高了病人满意度。结论 医用耗材“零库存”管理模式,提高了后勤保障的时效性,节约了护理人力资源,为深入开展优质护理病房建设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方法及临床满意度调查。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37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由科室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家属满意度由患者家属在病人转出重症医学科时对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结果护理合格率为91.89%(34/37),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到94.59%(35/37),实现了护理零投诉。结论注重基础护理,有利于提高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的质量,改善医患关系,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在高干病房中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以提高护理人员素质、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方法 在高干病房中挑选一个科室作为优质护理示范科室,在科室内展开优质护理,并对优质护理服务后效果进行凋查.结果 提高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实施优质护理的科室,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尚未开展优质护理的科室.结论 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得到了领导与同事的认可,得到了患者的尊重和赞誉,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更重要的是让护理人员更加明确了护理的宗旨,为实现优质护理服务夯实护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5C”护理感动模式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影响。方法比较了2011年9月~2012年9月实施“5C”护理感动模式前后住院病人满意度。结果“5C”护理感动服务后病人满意度得分均高于开展前同期水平;科室受表扬次数比去年同期增加203次,护士受表扬次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135人次;各临床科室收到感谢信126封,锦旗15面;全院护理服务实现零投诉。结论“5C”护理感动模式有利于提升护理服务的有形度,增强护理服务的可靠度,提高护理服务的反应度,深化护理服务的关怀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优质护理活动对老年卧床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0年4月至2012年1月在我院老年科住院治疗的274例老年卧床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前后老年科卧床患者基础护理合格率和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基础护理合格率由病区护士长和责任护士按照护理部下发的基础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进行测评,患者家属满意度由患者家属在病人出院时按护理部下发的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填写.结果 优质护理服务的应用使得护理合格率由86.64%(227/262)上升到98.91%(271/274),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由93.13% (244/262)上升到99.27% (272/274),经x2检验,护理合格率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在优质护理服务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102,P<0.05,x2=8.289,P<0.05).结论 优质护理活动有利于老年科卧床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提高,值得在更多的临床科室推广应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促进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谢玉娟  何红 《护理研究》2008,22(11):2974-2975
[目的]探讨对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在PICC置管病人护理过程中注重人性化护理服务,开展“微笑和以人为本”护理服务,创造优美环境,保护病人隐私,以品牌服务于病人。[结果]科室整体护理质量、护士素质、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对PICC置管病人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有利于提高专科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和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对病房红灯率的降低的方法和作用.方法 随机选定8个试点科室的病房来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从这8个试点科室的病房中随机抽出400个病人进行满意度调查,同时了解经过实施前后这些病房的红灯率的比较.结果 病人对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的护理服务态度和护理服务方式的满意度的调查情况分别为91.7%、93.7%.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后,红灯率相比实施前有所下降(P<0.05).结论 通过在医院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模式,病房红灯率明显降低,同时也改善了医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呼吸内科示范病区,参照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评分标准,制定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行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的岗位职责.比较新护理模式实施前、实施6个月后病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科室医生、护理人员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施6个月后,护士的分层级使用充分体现,很大程度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激发,患者对病区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实行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的整体护理模式,能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更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显著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护理服务明星的评选及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年9月~2003年8月开展“护理服务明星”评选活动,并把护理工作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评选的主要依据,使护士群体效能得到积极发挥,病人满意度明显提高,具体操作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护理管理》2007,7(7):80-80
为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全面推动护理工作,进一步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护士的专业技术训练和能力素质建设,提高护理服务水平,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卫生部6月12日下发通知,决定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护士岗位技能训练和竞赛活动。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病人提供优质、多层次服务,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方法 2006年“5&#183;12“护士节制定出开展温馨病房活动方案,下发到各护理单元,同时对全院住院病人发放200份调查问卷.2007年“5&#183;12“护士节前进行评比.结果 护士的人文素质明显提高,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从96%提高到98.8%.结论 温馨病房密切了护患关系,重新塑造了护士形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以评定"护理服务明星"为载体,对加强护理管理,改善服务态度,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成立护理服务明星评审小组,科室根据考评条件,按照标准每月考核,每季度汇总上报护理部.每季度组织抽查考评、审批.比较评选护理服务明星后投诉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的变化.结果 全院共评出院级明星护士102名,以点带面,在护理人员中,树立卓越护理人员为标杆,形成正确的激励导向和激励机制.2006-2009年科室护理各项指标(包括护理质量、基本理论、技术操作)逐年上升,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护理质量评分2006-2009年分别为91.76±1.54,92.65±1.20,96.51±0.92,98.93±0.95;t=6.076,39.471,30.824,P<0.05).患者投诉发生率逐年下降(2006-2009年分别为5.4%,3.2%,2.5%,1.7%;χ2=34.835,P<0.01),患者满意度逐年上升(2006-2009年分别为91.4%,93.3%,95.6%,98.8%;χ2=8.626,P<0.05).结论 通过评选"护理服务明星"的做法,将标杆管理运用于临床护理实践中,可以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在全院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提高护理质量,树立医院的服务品牌,从而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供应室满意度的调查对护理质量的改进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供应室护理满意度的调查及分析,促进供应室与临床科室间的沟通、了解,达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方法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每季度在全院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中进行调查,对结果进行整理、分类、综合、分析。结果临床科室对供应的无菌物品质量方面满意度较高,在服务态度、工作责任心和物品供应及时方面满意度偏低。供应室随着服务质量的不断改进,满意度不断上升。结论增进了供应室与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之间的交流、沟通和理解,供应室转变服务观念,完善服务方式,极大地满足了临床科室的需求,保证临床一线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充分体现了“一切为病人服务”和“人性化服务”的理念。  相似文献   

19.
护理管理中实施星级护理服务的效果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优质高效的新型护理服务模式 ,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通过护理部、科室考评及病人投票相结合的动态考核方法 ,确定三、二、一星级护士 ,并佩星上岗。结果 实施“星级服务”后科室护理综合质量总分由实施前的 ( 92 .74± 3 .3 6)提高到 ( 96.5 4± 2 .12 ) (P <0 .0 1) ,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总分由实施前的 ( 89.86± 3 .2 5 )提高到 ( 94.5 5± 1.92 ) (P <0 .0 1)。结论 护理工作中开展“星级护理服务” ,能促进护理业务技术、服务水平两大要素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新形势下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如何实施合理有效的绩效考核方案,充分调动护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护理质量与患者满意度.方法选择7个优质护理病区进行试点,护理部每月根据患者满意度、分级护理执行合格率、科室管理、护理投诉及护理差错等综合评价,确定绩效比例,按季度发放,计算到各护理单元.结果绩效考核的实施,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经SPSS统计软件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通过对护士实施绩效考核,调动了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促进了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持续稳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