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是冠心病有效的外科治疗手段。体外循环使心内直视手术成为可能,是确保CABG成功的关键之一。非体外循环下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是近年来新的心内直视手术方法,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全身炎症反应,对患者的应激明显降低,尤其对高危患者具明显优势。为了解OPCAB与传统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对围术期恢复的影响,我们对180例OPCAB和190例CCABC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报道重症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手术及其围术期处理的经验.45例重症患者施行CABG手术,男32例,女13例,年龄41~78岁.其中冠心病合并病变包括左室功能重度减退(EF<30%)7例,心脏瓣膜病13例,心肌梗死后巨大左室室壁瘤6例,75岁以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肾或肺功能重度不全者8例.瓣膜置换或升主动脉瘤术中左冠脉开口血供受影响而行急症CABG术6例.全组择期CABG手术40例,急诊手术5例.冠状动脉旁路1~4支,人均2.9支.45例中单纯CABG术20例,余25例同期处理合并病变.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低心排综合征6例,肾衰3例,呼吸衰竭2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6例低心排综合征者应用IABP后5例痊愈,3例肾衰行腹透或血透治疗后均康复.全组早期死亡2例(4.4%),分别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43例康复出院.晚期死亡1例.术前控制好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糖尿病;术中使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加强有效的心肌保护;术后及时处理低心排与肾衰等,能显著地提高重症患者CABG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重症患者CABG手术及共围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重症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CABG)手术及其围术期处理的经验。 45例重症患者施行CABG手术 ,男 32例 ,女 13例 ,年龄 41~ 78岁。其中冠心病合并病变包括左室功能重度减退 (EF <30 % ) 7例 ,心脏瓣膜病 13例 ,心肌梗死后巨大左室室壁瘤 6例 ,75岁以上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和肾或肺功能重度不全者 8例。瓣膜置换或升主动脉瘤术中左冠脉开口血供受影响而行急症CABG术 6例。全组择期CABG手术 40例 ,急诊手术 5例。冠状动脉旁路 1~ 4支 ,人均 2 .9支。 45例中单纯CABG术 2 0例 ,余 2 5例同期处理合并病变。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 :低心排综合征 6例 ,肾衰 3例 ,呼吸衰竭 2例 ,多器官功能衰竭 1例。 6例低心排综合征者应用I ABP后 5例痊愈 ,3例肾衰行腹透或血透治疗后均康复。全组早期死亡 2例 ( 4 4% ) ,分别死于低心排综合征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43例康复出院。晚期死亡 1例。术前控制好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心率和糖尿病 ;术中使缺血心肌完全再血管化 ,加强有效的心肌保护 ;术后及时处理低心排与肾衰等 ,能显著地提高重症患者CABG手术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8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582例非体外循环辅助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手术技巧及术后处理的临床经验,并对其疗效及治疗经验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1998年10月~2005年4月共完成OPCAB582例,男506例,女76例,年龄35~86岁,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558例,术前合并其他疾病480例。结果搭桥为2·6±1·3支/例,搭桥术后辅助呼吸时间为3·2±1·2h,术后住院为7±1·6天,心绞痛症状均消失。死亡2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其余患者术后无纵隔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均痊愈出院。近、中期随访临床效果满意。结论OPCAB由于避免了体外循环,减少了手术创伤和全身炎症反应,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对高危患者具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5.
李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5,26(1):70-7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经药物及介入治疗无效的冠心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法,我院2001—04-2003—02共手术治疗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35例,现将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围术期血糖监控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术后早期的影响。方法对1019例CABG患者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糖尿病组211例,非糖尿病组808例。按常规方法行非体外循环和体外循环下搭桥术,搭桥材料常规使用左侧乳内动脉(IMA)和大隐静脉(SV)。术前术后密切监测血糖,采用以口服降糖药或皮下注射胰岛素为主、静脉泵入短效胰岛素作为补充的血糖调控策略,将血糖控制在术前6mmol/L、术后8mmol/L左右。结果治愈出院率99.2%。围术期总死亡率0.8%,糖尿病组死亡率(1.4%)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0.6%,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1.8%,糖尿病组并发症率(2.4%)与非糖尿病组(1.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脑梗死率糖尿病组(1.4%)高于非糖尿病组(0.5%,P<0.05)。结论糖尿病是CABG围术期死亡和脑卒中等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围术期采用精细的血糖监测和调控程序可将血糖控制在理想水平,降低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的患者 188例。年龄(6 0 3± 9 6 )岁 ,有急性或陈旧性心梗者 5 6例 ,合并有糖尿病 4 6例 ,肾功能不全 14例 ,脑卒中或后遗症 2 6例。合并有心脏瓣膜病 2 1例、左室室壁瘤 7例、升主动脉Ⅰ型夹层 1例。体外循环心脏停搏下行CABG 10 4例 ,浅低温间断阻断主动脉行CABG 5 9例 ;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CABG 2 5例。平均每例搭桥 2 7支。同期行MVR或MVP8例 ,AVR4例 ,DVR 9例 ,Bentall1例。术后早期死亡 11例 (5 9% ) ,2 0 0 0年后 12 4例术后早期死亡率为 3 2 %。术后晚期死亡 2例 ,4例在术后 2~5年有心绞痛复发。作者认为 :手术技术和围术期处理水平的提高是手术死亡率明显降低的主要原因 ;应正确掌握好手术时机 ,加强术后呼吸道管理和防治消化道出血 ,以及加强术后康复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选择性行冠状动脉造影及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对211例50岁以上行心脏瓣膜手术的患者进行统计,其中男104人,女107人,年龄50~75岁(60±3·5岁)。术前对有心绞痛等相关症状、糖尿病、高脂血症、心电图存在缺血等冠心病高危因素的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冠状动脉狭窄超过50%为阳性,狭窄超过75%(左主干超过50%)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211例患者中行冠状动脉造影术128例(60·7%,其余患者无症状及相关危险因素未造影),其中30例冠状动脉存在单支或多支病变,狭窄程度>50%,造影阳性率23·4%。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4例(80·0%),手术死亡1例,其余患者随诊4~38个月,效果良好。结论50岁以上瓣膜病患者术前行冠状动脉造影可为术前诊断和排除冠心病、选择术式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9.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心房颤动的治疗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心房颤动(AF)的治疗经验,分析AF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110例行CABG术的患者中共26例发生AF(AF组),对其进行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治疗。对房颤组及未发生AF的其余84例患者(非AF组)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CAN3术后发生AF的危险因素。结果CABG术后AF发生率为23.6%,应用可达龙治疗19例,转复为窦性心律17例(84.2%),应用艾司洛尔治疗4例,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75%),同步直流电复律转复为窦性心律3例(100%)。相关因素分析显示,CABG术后发生AF与年龄、左房大小、右冠状动脉近-中段病变及术前是否应用β受体阻滞剂相关(P〈0.01),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年龄〉65岁)、术前未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AF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可达龙、艾司洛尔等药物复律及电复律是治疗CABG术后AF安全有效的方法。对于高龄、左房大及存在右冠状动脉近一中段病变的患者,CABG术前应用β受体阻滞剂是预防术后AF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的麻醉管理。方法择期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人20例,采用静吸复合全麻。硝酸甘油、艾司洛尔、去氧肾上腺素、多巴胺等用于调控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术后患者血中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的变化。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麻醉和手术,无麻醉并发症,预后良好。术后各时间点血中cTnI和CK-MB含量与术前比均有一定程度升高。结论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心肌损伤轻,麻醉管理的关键是维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和心肌氧供与氧耗的平衡。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对老年患者行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OPCABG)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176例60岁以上行OP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糖尿病组(n=86) 及非糖尿病组(n=90)。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及术中、术后资料,分析60岁以上糖尿病患者OPCABG近期预后的特点。结果 糖尿病组高脂血症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37.2% vs 17.8%,P <0.01)。糖尿病组患者的3支血管病变及冠脉弥漫性病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组(83.7% vs 62.2%,P<0.05;75.6% vs 52.2%,P<0.05), 两组桥血管数(3.2±0.8 vs 2.8±0.6,P<0.05),ICU时间[(3.6±0.9) d vs (3.2±0.6) d,P<0.05]等方面差导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组主动脉球囊反搏 (itraarotic ballon pumping, IABP)使用率(7% vs 1.1%,P<0.05)、肺内感染(12.8% vs 4.4%,P<0.05)、二次插管发生率(9.3% vs 2.2%,P<0.05)等显著增加。两组在呼吸机使用时间、ICU停留时间、住院时间和院内病死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合并糖尿病老年患者冠脉血管病变较重,但是OPCABG总体疗效与非糖尿病患者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80岁以上高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效果和围术期管理特点。方法 24例80岁以上患者单纯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其中体外循环下2例,非体外循环下22例,胸骨下端小切口2例,应用主动脉近端吻合器5例。结果死亡2例,死亡率8.33%。术后低心排出量3例,心房纤颤9例,低氧血症2例,急性肾功能损伤2例,术后出现精神症状3例,胸部切口感染1例,以上均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呼吸机辅助时间(11.3±8.6)h。应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2例。住ICU时间(3.15±1.74)d,术后住院时间(18.47±5.32)d。生存患者随访3~37个月,1例死亡,17例患者心绞痛消失,占77.3%,心功能Ⅱ级。结论根据高龄病人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术前准备,手术方案和术后管理,80岁以上患者行CABG的临床结果可以接受。 相似文献
14.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凝血功能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CABG)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后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7年2月-12月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的患者84例,其中CCABG34例,OPCAB50例。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返回监护室即刻抽血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同种异体输血量,并进行组内及组间比较。结果术前凝血功能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PT、TT、APTT延长,INR增高,PTA、FB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OPCAB组比较,CCABG组术后PT、TT、APTT延长,INR增高,PTA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两组术后FB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同种异体输血量CCABG组明显高于OPCAB组(P<0.01)。结论CABG对凝血功能均有一定的损害;与CCABG相比,OPCAB可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凝血功能,减少同种异体输血量及其相应风险。 相似文献
15.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术543例的麻醉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对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旁路术(OPCAB)的麻醉方法和效果进行总结和探讨。方法回顾分析1997年1月~2005年3月间连续实施的OPCAB麻醉543例,多数患者心功能差并伴有其他器官功能不全。麻醉诱导采用咪唑安定0·05~0·12mg/kg、氯胺酮0~0·5mg/kg和芬太尼5~15μg/kg,麻醉维持采用以0·3%~1·5%异氟醚和1~3mg/(kg·h)异丙酚,术中随手术操作出现血流动力学的骤然变化时,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及时进行处理。结果麻醉效果满意,术中血压心率调控基本稳定。本组患者苏醒时间为术后2·3±0·8h,拔管时间为术后5·8±1·6h。ICU停留时间0·5~2·0天,术后8·0±1·2天出院。无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死亡2例。结论对于OPCAB麻醉,合理应用麻醉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维持循环稳定,对于保证手术实施和患者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Purpose We investigated the incidence, degree, and plaqu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cranial carotid stenosis with carotid ultrasonography
(CUS) in patients undergoing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 (CABG).
Materials and methods Preoperative CUS was performed on 221 patients (442 carotid arteries) undergoing CABG. The degree of extracranial carotid
stenosis was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area stenosis, and it was classified into six grades as follows: grade (G) 0, G1 (1%–29%),
G2 (30%–49%), G3 (50%–69%), G4 (70%–99%), and G5 (occlusion).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G4 was 4.1% and G5 1.6%. There were 48 arteries rated G3 or G4. Hypoechoic plaque was detected in 28 of the
48 arteries (58%), and heterogeneous plaque was detected in 37 arteries (73%). Ulcerative plaque was detected in 27 arteries
(56%); when comparing the G3 and G4 groups, ulcerative plaque was found more frequently in G4 than in G3 (14/18 vs 13/30 arteries,
P < 0.02).
Conclusion Our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patients undergoing CABG with extracranial severe carotid stenosis tend to have heterogeneous,
hypoechoic, and ulcerative plaque. We believe that preoperative CUS should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plaque characteristics
of extracranial carotid stenosis.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