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肠道手术患者清洁灌肠次数的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减少术前清洁灌肠次数为选题,展开调查分析,找出整改措施,按品管圈程序实施。将2012年2-10月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11月-2013年4月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后)。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对照组患者平均灌肠次数为(8.11±0.950)次,观察组灌肠次数为(5.06±0.98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07,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实施前医生对患者肠道清洁情况满意度为91.7%,实施后满意度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0,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肠道准备中清洁灌肠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QCC护理模式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择期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患儿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按小儿先天性巨结肠根治术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儿围手术期实施QCC护理模式,围绕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手术期护理问题实行品管圈活动。比较两组患儿及家属对手术的满意度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及家属就医的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患儿术后引流管放置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均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愈率略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小儿先天性巨结肠围术期实施QCC护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患儿及家属的满意率,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品管圈( quality control circle ,QCC )活动在降低膝关节术后肿胀中的效果。【方法】成立QCC小组,通过现状调查对245例膝关节手术的患者(对照组)进行原因分析,制订改进对策并组织实施,对后期(观察组)的260例膝关节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膝关节术后肿胀的发生率。【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膝关节术后肿胀的发生率由开展前的60%下降至3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通过QCC小组活动,可以有效地降低膝关节术后肿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对降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TURP)患者低体温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主题为“降低TURP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对TURP患者低体温的现状进行调查及要因分析,设定目标、拟定相应措施、组织实施,并对实施前后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TURP 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由实施前的57.5%降至15.0%,目标达成率12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63,P<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TURP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同时提高了圈员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模式在降低口腔科器械损坏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6月口腔科诊疗器械2192件为对照组(QCC前),2013年7-12月口腔科诊疗器械2255件为研究组(QCC后),QCC活动包括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确立活动主题、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器械损坏原因、设定目标、制定对策并实施。结果对照组器械损坏率为3.88%,研究组器械损坏率为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63,P<0.05)。 QCC目标达成率为105.8%。结论 QCC活动的开展使口腔科器械的损坏率明显降低,节约了维修成本和购置资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我院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100例,将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3年5月至2013年10月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按照品管圈活动的要求进行系统的护理。记录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并比较两组发生压疮的人数与次数以及圈内人员实施品管圈活动后的各项目平均值。结果品管圈活动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观察组压疮人数和压疮次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有了明显的改善(均P<0.05)。品管圈活动后,圈员的各项目的评分均明显高于活动实施前(均P<0.01)。结论应用品管圈活动在降低骨科手术患者中发生压疮的因素多为外在因素,可通过护理人员加以预防。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降低前列腺电切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18日~5月30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前40例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9月14日~10月25日实施品管圈活动后45例前列腺电切手术患者作为实验组,首先组建品管圈,通过品管圈活动十大步骤,采用质量改进工具对围术期低体温问题实施改进。分析比较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低体温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后60 min、麻醉诱导后90 min、PACU、病房体温、寒战发生率、满意度、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人员在品管圈方法的应用、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凝聚力改善最多。结论:运用品管圈对前列腺电切患者进行围术期体温管理,可降低患者围术期低体温发生率,提升患者满意度,降低寒战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急诊抢救室患者科内发生压疮预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12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抢救室救治的631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干预前),进行品管圈活动后的2013年4-6月抢救室救治的64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干预后),两组均进行正常的抢救治疗与护理,观察品管圈活动关于对于降低科内发生压疮的效果。结果品管圈干预后新发压疮发生率(0.15%)明显下降,与干预前的对照组(5.2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50,P<0.01)。通过品管圈的活动开展,护理人员自我评价多项能力有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的应用有效降低了急诊抢救室患者科内发生压疮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术期护理在手助腹腔镜下肝部分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4月我院行肝部分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取围术期优质护理,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7%<3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93.3%>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可知,肝部分切除术的围术期采取优质护理方案,可显著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有效性,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预防的护理方法及护理的重要作用。方法选取该院接诊的89例行肝胆胰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预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78%)优于对照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59,P<0.05);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6.67%)明显低于对照组(45.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267,P<0.05)。结论在肝胆胰恶性肿瘤患者围术期,需要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对下肢静脉血栓进行有效的预防,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确立"降低腹部手术全麻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的主题,随机抽取120例手术患者,进行现状调查,分析导致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对策并组织实施,进行效果检查。结果品管圈活动前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为65.0%,其中术后(PACU)低体温发生率为33.3%,寒颤发生率为10.0%。干预后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为27.50%,术后(PACU)低体温发生率为2.5%,寒颤率为0%。品管圈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圈员能力评分由3.3~4.1分提高至3.78~4.8分。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降低腹部手术全麻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发生率,并提高护理人员参与护理质量管理意识与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在科室内组织护理人员成立QCC小组,通过选定主题、拟订活动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分析原因、拟定对策、对策实施与检讨、效果确认、标准化、检讨和改进等10个步骤对8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实施QCC活动,观察实施QCC活动前后患者低体温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能力。结果:经实施QCC活动后,普外科手术患者低体温率、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能力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普外科手术患者中实施QCC活动,可有效控制低体温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提高每位圈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分析品管圈管理模式在改善PACU全麻患者苏醒期低体温发生率中的应用 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6月本院未参加品管圈活动的120例PACU内全麻术后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7月—2022年12月在本院实施品管圈活动的120例PACU中全麻术后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而观察组开展品管圈活动,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PACU全麻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由品管圈活动开展前63.33%下降至开展后26.67%,品管圈活动开展后低体温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品管圈活动在改善PACU患者低体温的应用中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术后低体温发生率,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疼痛康复科老年患者围术期留置针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30例疼痛康复科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QCC活动管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留置针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 0. 05),外周静脉非计划拔管率、留置针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 QCC活动后护理人员的思维发展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专业素养、团队协作能力、品管手法评分高于QCC活动前(P 0. 05)。结论:通过QCC活动,有效提高了疼痛康复科老年患者的留置针一次置管成功率和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外周静脉非计划拔管率和置管并发症发生率,明显提升了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高龄骨科手术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护理措施,以便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方法选择高龄骨科手术患者86例,采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针对高龄患者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制订护理干预措施,防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得分为(82.51±5.06)分,观察组满意度得分为(95.03±4.2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05,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并发症发生率4.7%,对照组25.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412,P<0.05)。结论对高龄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危险,使患者安全地度过围术期,是术后患者康复并且恢复肢体功能状态,减少患者病残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降低血液病化疗患者骨髓抑制期感染发生率的措施。方法将我科2012年1-12月进行化疗的血液病患者169例作为对照组,将2013年1-12月我科实施品管圈后收治的18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专科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控制感染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品管圈,比较两组患者骨髓移植期感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进行化疗的188例血液病患者,在骨髓抑制期发生感染36例(19.1%)。明显较对照组169例发生感染99例(58.6%)低( P<0.05)。结论品管圈管理活动通过医护一体化,增强团队合作,运用科学方法,及时进行医疗、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血液病化疗患者骨髓移植期感染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吴丽花  常元梅 《中国康复》2014,29(5):369-371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活动在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康复中的效果。方法:脑卒中单侧空间忽略患者86例,按是否进行QCC活动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1例,采用凯瑟林-波哥量表(CBS )、日常生活能力量表(Barthel指数)分别对患者的忽略程度、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结果:干预8个月后,观察组CBS中重度忽略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CBS中重度忽略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展QCC活动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忽略程度,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提高围手术期护理质量。方法将60例确诊肾孟输尿管结石需行皮肾镜取石术的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按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针对易产生低体温环节加强综合保温措施,比较2组患者有无低温和寒战不良反应发生。结果2组患者术前体温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低体温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而观察组寒战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结论经皮肾镜取石术患者术中易发生低体温,在低体温的高峰时段采取综合保温措施能更有针对性和有效地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围术期感染护理路径效果,为胸部手术患者围术期临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按住院号将106例胸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单号)与对照组(双号)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痰液及口咽细菌检出率、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围术期感染护理标准化路径后,观察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分别为(7.16±0.83) d,(1.09±0.54)万元,明显优于对照组的(10.45±1.51)d,(1.44±0.65)万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260,-7.958;P<0.05),观察组患者的依从性评分为(2.58±0.6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21±0.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34,P<0.05);术后3 d,观察组痰液细菌阳性2例(3.77%)、口咽细菌阳性3例(5.66%),明显低于对照组阳性检出率18.87%,2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4.357,6.150;P<0.05);观察组患者对手术室护理服务工作的满意度达100%,平均得分为(4.68±0.8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467,P<0.05)。结论设立胸部手术患者围术期感染护理标准化路径,既可以使围术期护理内容更全面规范;而且可指导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有效提升手术效果,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行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情况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食管癌患者行电视胸腔镜辅助食管癌切除术治疗时有效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造成的手术创伤更小,显著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