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对PICC置管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PICC置管行静脉输液的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7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患者PICC置管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85.11%,对照组为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72,P<0.01);观察组患者PICC非计划拔管率为4.26%,对照组为26.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3,P<0.01);观察组患者PICC留置时间为(122.36±37.11)d,对照组为(67.12±23.0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14,P<0.01)。观察组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等主要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3~9.079,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7.87%,对照组为71.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37,P <0.05)。结论将护士主导的强化健康教育应用于PICC患者,可有效减少PICC置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开展品管圈活动减少肠道手术患者清洁灌肠次数的效果。方法科室成立品管圈小组,以减少术前清洁灌肠次数为选题,展开调查分析,找出整改措施,按品管圈程序实施。将2012年2-10月3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品管圈活动前),2012年11月-2013年4月36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品管圈活动后)。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对照组患者平均灌肠次数为(8.11±0.950)次,观察组灌肠次数为(5.06±0.984)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407,P<0.0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观察组为94.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实施前医生对患者肠道清洁情况满意度为91.7%,实施后满意度为1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30,P>0.05)。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可减少肠道准备中清洁灌肠的次数,减轻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时辰中药保留灌肠对药物保留时间及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在辰时(7:00—9:00)进行灌肠,对照组在常规时间戌时(19:00—21:00)进行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观感受和不良反应、灌肠前排便率、灌肠后出现便意感程度、灌肠后药物保留时间、灌肠前后血肌酐( Scr )、尿素氮( BUN)、尿酸( Ua)的变化。观察周期为30 d(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腹痛、腹胀、肛门疼痛、肛门坠迫感与对照组相比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灌肠后出现便意感的人次数及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灌肠前平均排便率观察组为83.3%,对照组为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452,P<0.01);药物保留时间观察组为(324.12±129.47)min,对照组为(225.32±104.2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05,P<0.01);两组患者灌肠后血BUN、Scr、Ua较治疗前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辰时(7:00—9:00)中药保留灌肠可以增加药物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并可提高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医用壳聚糖修复膜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将65例化疗性静脉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采用医用壳聚糖修复膜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50%的硫酸镁湿敷。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3.8%明显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9,P<0.01)。结论医用壳聚糖修复膜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上肢抬高垫在促进乳腺癌患者术后上肢静脉血液回流的作用,同时提高患者术后上肢放置舒适度,减少并发症。方法将12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给予抬高垫抬高患侧上肢,对照组给予传统方法抬高患侧上肢。比较两组患者患侧上肢抬高时间、患侧上肢肿胀发生率、切口甲级愈合率及舒适度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上肢抬高时间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P<0.05)。观察组患者患侧上肢肿胀率为10.0%,低于对照组(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0,P<0.01)。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6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6,P<0.05)。观察组患者整体舒适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57.75,P<0.01)。结论上肢抬高垫可有效促进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静脉回流,减少上肢肿胀、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促进切口愈合,且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促进患者早日康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灌肠插管深度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屏  袁成渝  毛晓清 《现代护理》2004,10(7):638-638
目的 为探讨治疗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选择最佳插管深度 ,解除由便秘引的并发症。方法 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时 ,观察组将肛管插入 2 5~ 30cm观察灌肠效果 ,并与对照组 (肛管插入 7~ 1 0cm)进行对照。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 ,经 χ2 检验 ,P <0 .0 5 。结论 对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进行灌肠时 ,插管深度以 2 5~ 30cm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探讨治疗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选择最佳插管深度,解除由便秘引的并发症.方法采用大量不保留灌肠时,观察组将肛管插入25~30 cm观察灌肠效果,并与对照组(肛管插入7~10 cm)进行对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存在差异,经x2检验,P<0.05.结论对脑血管意外便秘患者进行灌肠时,插管深度以25~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士应用评判性思维对阿托品化进行观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2月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根据常规阿托品化指征进行观察与护理,观察组应用评判性思维对阿托品化进行观察与判断。比较两组患者阿托品化误判率、并发中间综合征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对照组患者阿托品化误判率为30.0%,观察组为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P<0.01);对照组患者并发中间综合征13例(21.7%),观察组5例(8.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11.25±2.14)d,低于对照组(13.41±2.5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0.1209,P<0.05)。结论在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阿托品化观察过程中,应用评判性思维模式,可降低阿托品化误判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患者住院负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制动式垫枕在预防乳腺癌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术后使用制动式垫枕,对照组按传统方法护理,比较两组乳腺癌术后皮下引流量、皮下积液、皮瓣坏死和患肢水肿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皮下引流总量为(276.59±163.10)ml,与对照组的(431.72±265.18)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3,P<0.01);观察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0.25%,对照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901,P<0.01);观察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0.25%,对照组皮瓣坏死发生率为1.3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82,P<0.01);两组患者患肢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2,P>0.05)。结论应用制动式垫枕能减少乳腺癌术后皮下引流量,预防皮下积液和皮瓣坏死的发生,但预防患肢水肿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在普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选取实施前后各9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后基础护理质量从(90.82±2.61)分提高至(95.24±2.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532,P<0.01);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26%,低于对照组的9.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为(10.35±2.32)d,短于对照组的(12.82±2.14)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06,P<0.01);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83%,高于对照组的90.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结论普外科实施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护理模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晚期癌症便秘病人安全有效的灌肠方法。方法将60例晚期癌症便秘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开塞露加生理盐水通便灌肠,对照组采用2g/L肥皂水通便灌肠,比较两组的灌肠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67,P〈0.01)。观察组出现腹痛、心率增快、血压升高等不良反应显著少于对照组(χ2=4.163~6.516,P〈0.05)。结论与肥皂水灌肠比较,开塞露加生理盐水灌肠治疗晚期癌症病人便秘效果更好,不良反应也更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集束化护理管理在急救气管插管中应用的效果。方法选择180例有急救气管插管指征的患者,按照就诊时间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方法,实验组采用集束化护理管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在插管前准备时间、插管次数、插管前后指脉氧饱和度( SpO2)以及插管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有无差异。结果两组共22例患者最终改用其他通气方法,其中实验组14例,对照组8例。实验组患者插管前准备时间为(179.5±36.0)s,对照组为(317.4±56.0)s,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19.65,P<0.01)。实验组1次及2次插管成功率分别为53.9%,32.9%,高于对照组(34.1%,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72,4.497;P<0.05)。实验组患者SpO2在开始插管时和确认导管进入声门时分别为(88.0±9.9)%,(85.0±11.3)%,均高于对照组[(78.9±14.0)%,(72.1±14.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036,6.687;P<0.01)。实验组插管导致牙齿松动脱落、软组织损伤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378,4.304;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管理能缩短急救气管插管前准备时间,提高插管成功率,预防插管过程中患者指脉氧饱和度的降低,减少插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人工鼻与电热恒温湿化罐预防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效果。方法将2012年1-9月呼吸机治疗中使用人工鼻和电热恒温湿化罐的患者按年龄和性别进行1:1配对,分为两组,每组各90例,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效果、呼吸机相关肺炎( VAP)发病率及病死率等指标。结果人工鼻组痰黏稠Ⅲ度患者19例,湿化罐组34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3,P<0.05)。人工鼻组和湿化罐组患者VAP的发生率分别为3.33%和12.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6,P<0.05)。两组患者病死率分别为5.56%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2,P>0.05)。结论人工鼻的应用可能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病率,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护理工作量和患者负担。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聚焦解决模式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患者健康教育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NASH)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内容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观察组按照聚焦解决模式5个步骤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水平和出院后6个月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时聚焦解决模式组NASH健康知识掌握达到优的患者占90.0%,对照组占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63,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54, P<0.05)±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总分(238.3±24.68)分,高于对照组的(201.53±21.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68,P<0.05)。出院后6个月观察组治疗完全依从患者占86.6%,对照组占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36,P<0.05)。结论采用聚焦解决模式对NASH患者的治疗有明显的指导作用,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高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期的临床效果,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产妇和新生儿围生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量为(376.5±83.9)ml,感染率为3.3%,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456.9±76.3)ml,及感染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分别为2.96,4.52;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9.4±0.3)分,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为6.6%,对照组新生儿Apgar评分为(8.1±0.5)分,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为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分别为2.37,4.16;P<0.05)。结论循证护理能有效延长产妇孕龄,降低产妇感染率,改善存活儿的预后,对缩短治疗时间,促进患者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程护理干预对结肠手术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0年8月-2012年8月收治的70例接受结肠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外科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术后全程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术后护理,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57%,优于对照组的6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852, P<0.05)。观察组患者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7.14%,低于对照组的3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00,P<0.05)。结论在结肠手术中全程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改善预后,加速患者康复速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消炎止痒喷雾剂治疗肛周湿疹患者的依从性及疗效。方法将160例因腹泻引起肛周湿疹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消炎止痒熏洗剂坐浴治疗,观察组采用消炎止痒喷雾剂外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依从率为97.50%,对照组为8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 P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2,P<0.05)。观察组丘疹、瘙痒、糜烂、渗出、结痂、脱屑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0,28.27,10.62,6.62;P<0.05)。结论消炎止痒喷雾剂可有效治疗肛周湿疹且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 FTS)理念对经肾上盏入路经皮肾镜取石术( PCNL)围手术期护理的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11月-2013年12月在某院接受PCNL术的76例肾结石( KS)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8例,干预组患者接受FTS模式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生活活动量表BI指数及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在护理结束后对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结果干预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和BI指数得分分别为(8.8±2.3)d,(10980.6±966.3)元和(84.6±9.4)分,优于对照组的(12.4±3.0)d,(14315.3±1537.3)元和(68.9±7.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682,9.473,6.741;P<0.05)。干预组发生术后发热2例,术后疼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5%;对照组严重出血4例,术后发热6例,术后疼痛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1.6%,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7,P<0.05)。干预组患者满意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45,P<0.05)。结论 KS患者经肾上盏入路PCNL围手术期采用FTS护理模式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且得到患者认可,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产科医护人员共同制定护理级别临床实践及效果。方法将在产科病区住院的129例产妇采用电脑产生随机数的方法分为常规组(62名)和合作组(67名),常规组采用传统方法根据医生医嘱实施护理分级,合作组应用医护合作型分级护理决策方式进行护理分级,即责任护士通过Barthel指数量表对产科住院患者进行评分,医生依据此评分,根据患者病情决定护理级别。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两组产妇的护理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uc =3.54,P<0.05)。合作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377.5±83.9) ml,感染的并发率为2.99%;常规组产妇产后出血量为(456.9±78.3)ml,感染并发率为8.0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χ2分别为6.93,4.18;P<0.05)。合作组患者满意度为97.01%,常规组为90.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 P<0.05)。结论分级护理的制定应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自理能力,医护合作型分级护理决策模式可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的风险,提高护理分级的科学性、合理性,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