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调查有视功能损害的垂体瘤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并进行分析,为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选择有视功能损害的垂体瘤患者50例,所有患者行视力、矫正视力、Octopus视野计检查。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在术前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调查结果。结果50例有视功能损害的垂体瘤患者生存质量总分为(114.54±30.11)分,其中症状与视功能得分为(46.70±14.50)分,身体机能得分为(24.00±5.41)分,社会得分为(23.28±5.76)分,精神心理得分为(20.54±6.92)分。视力轻度下降组、视力中度下降组和视力重度下降组生存质量总得分分别为(138.38±10.92),(125.68±12.52),(75.00±18.75)分,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6.04,P〈0.01)。结论随着视力损害程度加重,垂体瘤患者生存质量下降明显,护理人员应当从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心理疏导等方面来提高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湖南省凤凰县≥50岁人群低视力与盲的患病率及其病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原则,按比例抽取乡镇,然后再按乡镇抽取行政村,根据居民户口簿来确定调查对象;按照WH0制定的低视力及盲标准,由眼科医师作外眼、角膜、前房、虹膜、晶状体、玻璃体及视网膜等详细检查并对所有视力d0.3的患眼进行主要眼病原因诊断。【结果】检录人数为4857人,实际受检人数为4484人,总受检率92.32%。双眼低视力患病率3.81%,双眼盲患病率1.56%;单眼低视力患病率4.53%,单眼盲患病率1.92%。致盲的主要眼病依次为白内障(51.43%)、玻璃体视网膜病(17.14%)、角膜病(5.71%)、葡萄膜病(5.71oA)、青光眼(4.29%)及高度近视(4.29%)等。【结论】凤凰县≥50岁人群中低视力与盲仍然是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白内障仍然是导致盲和低视力的首位原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网膜脱离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病人生存质量的干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研制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问卷-25(NEI-VFQ-25)中文版调查502例视网膜脱离修复术后3个月以上病人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分析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量表总分为22.35分~95.08分[74.91(23.86)分],得分最低的条目分别属于总体视力、远距离运动和精神健康维度。不同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方式、术眼视力和对侧眼视力的病人术后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网膜脱离术后病人的视功能相关生存质量较差,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术前等待时间、手术方式和视力是病人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先天性青光眼患儿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先天性白内障患儿生活质量量表对15例先天性青光眼患儿术后1个月的生活质量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相关分析方法评价患儿生活质量与疾病类型、手术效果、术后视力、用药情况、性格等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儿的生活质量调查问卷总分(56.08±6.19)分,低于对照组(73.25±8.26)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手术效果、术后视力、用药情况与视功能得分、自理能力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相关,性格特征与活动交往和精神心理得分相关。结论影响先天性青光眼患儿术后早期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手术效果、术后视力、用药情况、性格特征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三级甲等医院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住院患者的生存质量现状,分析PDR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改善PDR患者生存质量提供参考方向。方法对2019年3月—5月长沙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眼科病房的97例PDR患者,采用自编一般社会人口学调查表、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问卷(SQOL-VI)、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CSQ)等进行问卷调查。结果①97例PDR患者视功能损害眼病患者生存质量问卷总得分为(90.65±23.01)分,其中,症状与视功能维度得分为(32.53±11.28)分;社会活动维度得分为(19.72±7.74)分;身体机能维度得分为(20.58±5.29)分。②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积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为(34.48±9.05)分;消极应对方式维度得分(26.55±9.41)分。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最后进入生存质量的因素有自理能力、家庭月收入、积极应对方式、左眼视力。纳入症状与视功能维度的变量有左眼视力;纳入社会活动维度的变量有自理能力、家庭月收入、发病年龄、积极应对方式;纳入精神心理维度的变量有积极应对方式、左眼视力、家庭月收入、发病年龄。结论 PDR患者总体生存质量较差且有待提高。影响PDR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有自理能力、家庭月收入、积极应对方式及左眼视力,可以考虑加强患者自理能力,从引导患者积极应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健康教育入手,尽早控制PDR的进程,减少失明的发生,提高PDR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情况,以期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供临床依据。方法便利抽样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白内障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按其视力下降情况将其分为轻度视力下降组(n-27)、中度视力下降组(n-45)、重度视力下降组(n-26),采用视功能损害眼病生活质量量表(the scale of quality of life for diseases with visualimpa irment,SQOL-DVI)对三组患者进行调查,并比较三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的差异。结果白内障患者生活质量总评分为(104.56±23.25)分,其中症状与视功能评分为(36.46±14.26)分、身体功能评分为(19.43±5.46)分、社会活动评分为(27.49土5.48)分、精神心理评分为(19.48土7.19)分,三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总评分及各项指标上的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的生活质量较低,护理人员要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以促进患者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自动思维状况及人格特征特点。方法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抑郁自评量表(SDS)、自动思维问卷(ATQ)、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144例胃癌术后住院化疗患者进行测评,并分析患者抑郁情绪与负性思维、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本组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抑郁得分(43.04±8.94)分,高于国内常模(33.46±8.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P〈0.01);抑郁组自动思维得分(57.33±11.48)分高于非抑郁组(50.13±12.27)分,神经质维度得分(42.59±9.57)分低于非抑郁组(51.95±9.2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2.897,4.919;P〈0.01)。不同性格特征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抑郁情绪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234,P〈0.01)。结论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护理人员应做好自动思维以及人格特征的评估,为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提供指导,从而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我管理教育对糖尿病伴抑郁症患者的影响,旨在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教育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接受一般说教式健康教育,教育组患者参与自我管理教育活动,采用自行设计的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调查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和抑郁状况,8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抑郁状况、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控制状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评分、SDS、HAMD、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周后教育组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1.77±0.504)分,并发症的管理为(2.19±0.588)分,SDS(29.3±4.8)分、HAMD(11.5±6.9)分、空腹血糖(5.3±1.4)mmol/L、餐后2h血糖(8.6±1.1)mmol/L,对照组分别为(1.32±0.744),(1.83±0.590),(36.5±5.4),(18.3±1.3)分,(9.2±2.1),(11.1±2.2)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13,3.358,2.91,2.34,2.65,2.78;P〈0.01),教育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其他4项评分也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自我管理教育能有效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和改善抑郁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尿路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生存质量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尿路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Stoma-QOL(S-QOL)量表及自设尿路造13患者自我效能感问卷,通过电话及面对面访谈对36例尿路造口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尿路造口患者S-QOL量表平均得分为(57.26±7.23)分,自我效能感问卷实际平均得分为(118.14±18.73)分;尿路造口患者S-QOL得分与自我效能感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经多元回归分析,尿路造口患者各方面自我效能感均影响其生存质量,一般资料中影响尿路造口患者生存质量的因素有:费用支付形式、医疗诊断、手术类型。结论尿路造口患者生存质量有待提高,自我效能感处于中等水平,自我效能感对生存质量有明显影响,可以通过提高尿路造口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与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的3种完成方式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由于不同的完成方法可能导致与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测量结果的不同,探讨调查员当面询问、电话询问和邮寄量表这3种完成方式应用结果的可信程度和应用可能。方法:调查对象为2002—09/2003—06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住院或门诊收治的单眼视力下降的患者或社区居民63人,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远视力和眼部疾病分成3组(每组21人),于直接填写完成第1份中文版低视力者生活质量量表后,间隔2周,再分别以当面询问、电话询问和邮寄量表的方式完成第2份量表。结果:各组两次完成的量表的克郎巴赫α系数和分半信度都大于或等于0.70。除了维“调节能力”外,各维和总体得分的重测信度良好。当面询问组和电话询问组重复测量的时间明显低于初次完成时间。结论:无论是直接询问,电话询问,还是邮寄量表的方法测量的结果可信度均良好,可以根据具体状况决定采用何种方式用于与视功能相关生活质量量表的完成。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排尿症状的改变情况及临床分析。方法选择上海市长宁区同仁医院2008年3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术前和术后排尿症状,如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QOL)评分等进行评定。结果术前IPSS为(23±8)分、QOL评分为(5.2±1.2)分、平均梗阻症状评分为(3.9±1.2)分及平均刺激症状评分为(3.8±0.9)分;术后IPSS为(9±2)分、QOL评分为(1.5±0.9)分、平均梗阻症状评分(2.1±1.1)分及平均刺激症状评分为(1.4±0.8)分,术后与术前相比,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症状得到明显改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卞薇  刘洋 《护理学报》2014,(21):65-68
目的探讨成人斜视生存质量量表在成人斜视患者术前生存质量状况评估中的最佳临界值。方法对306例成人斜视患者,于入院第1天采用成人斜视生存质量量表及国家眼科研究视功能量表进行调查,以国家眼科研究视功能量表作为诊断"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确定成人斜视生存质量量表的最佳临界值。结果成人斜视生存质量量表得分与国家眼科研究视功能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481,P0.01);当成人斜视生存质量量表临界值为74.5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在左上方离标准参照线最远,此时灵敏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及假阳性率分别为0.784、0.875、0.216、0.12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893,面积的标准误为0.038。由于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临界值取为整数74分。结论成人斜视生存质量量表在斜视患者术前生存质量状况评估中的最佳临界值为74分,是成人斜视患者术前生存质量状况评估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恶性血液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其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91例恶性血液病患者,以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质量中的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均低于普通人群(P〈0.01),精神健康高于普通人群(P〈0.01);社会支持总分为(41.23±8.59)分,高于常模(t=7.408,P=0.000);躯体疼痛、健康状况、精神健康与社会支持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恶性血液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多个维度均受到疾病的影响,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伴有传染性疾病的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在某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4例,按是否伴有传染性疾病分为两组,其中伴有传染性疾病的血液透析患者47例(50%)、普通血液透析患者47例(50%)。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伴有传染性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为(113.43±21.09)分,普通血液透析患者评分为(150.22±20.14)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5,P<0.01)。结论伴有传染性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普通血液透析的患者,应引起医护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卵巢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卵巢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Herth希望指数量表对86名卵巢癌化疗患者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法分析卵巢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与希望水平的相关性。结果卵巢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总得分为(97.29±19.31)分,84.90%的患者生命质量为中等,15.10%的患者为良好;患者平均希望水平得分(38.33±4.46)分,70.90%患者希望水平为高等,29.10%的患者为中等水平;卵巢癌化疗患者生命质量与希望水平呈正相关。结论应采取多种形式的护理措施,提高卵巢癌化疗患者的希望水平,从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癌性疲乏(CRF)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存质量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70例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35例、对照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行系统的癌性疲乏护理干预,即CRF评估、循证、提供情感和信息支持、认知干预、建立自护模式及对乳腺癌患者实施个性化的护理,应用疲乏自评量表与生活质量测定表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癌性疲乏与生存质量。结果干预组患者出院当日Piper疲乏量表(PFS)评分总分为(4.66±1.12)分,对照组为(5.52±1.61)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928,P〈0.05)。干预组患者出院当日总体健康评分得分为(60.82±9.12)分,对照组为(54.05±6.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45,P〈0.01)。结论按照科学的护理程序,评估CRF,根据患者的CRF原因与信息反馈情况,制定具体的癌性疲乏护理范围,做到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对每位患者建立个体化的癌性疲乏干预,可以减轻乳腺癌术后患者CRF程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护患关系信任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护患关系信任度,改善护患关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护患关系信任度量表对136例住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总结各条目评分情况并分析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136例住院患者中,信任度量表中5个维度对知识和技术的确信、一贯性、尊重、安心感和对未来的信心得分分别是(3.62±0.26),(3.47±0.32),(3.59±0.61),(3.58±0.73),(3.35±0.79)分;得分最高的条目为按床头铃后护士很快就回应(3.92±0.35)分,得分最低的条目为护士对我的指令太多,我感到拘束,不大自由(2.75±0.10)分;多元回归分析提示,患者年龄、住院时间、付款方式是住院患者护患关系信任度的影响因素(t分别为11.940,2.537,4.362;P〈0.05)。结论护理人员应重视影响护患关系信任度的相关因素,改进护理措施及方法,以改善护患关系,提高护患关系信任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PCI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PCI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PCI术后常规护理方法。干预组PCI术后患者在采取同样护理方法的前提下,结合认知行为干预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再次入院率及心血管恶性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前干预组和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分别为(118.2±18.5),(111.4±17.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1, P>0.05);干预后6个月,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31.2±18.3)分,优于对照组的(118.3±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0,P<0.05);干预后1年,干预组生活质量评分为(158.2±14.5)分,优于对照组的(121.7±1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98,P<0.05)。两组冠心病患者出院后回访1年心血管事件比较,干预组患者冠状动脉再狭窄2例(5.0%)、再次入院6例(15.0%),对照组分别为8例(12.5%),14例(35.0%),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10,4.27;P<0.05)。结论在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PCI术后患者认知行为干预能有效地提高PCI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背景:膝关节置换一期双侧置换还是单膝分期置换一直存在着争议。目的:评价双膝关节疾病患者一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与选择性单侧全膝关节置换后早期临床疗效及SF-36健康问卷调查差异。方法:初次行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144例190膝,均采用施乐辉公司假体行一期双膝全膝关节置换(双膝组)及一期选择性单膝全膝关节置换(单膝组)。观察患者膝关节置换前后活动范围、HSS评分及疼痛评分、置换后并发症及置换后SF-36量表调查结果。结果与结论:随访1年,9例失访,135例进入结果分析。膝关节置换后双膝组1例发生一过性腓总神经麻痹,1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1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单膝组发生2例切口愈合不良。膝关节置换后1年,SF-36量表调查,两组除生理职能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外,其余7方面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活动范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HSS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双膝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单膝组(P〈0.05)。结果证实,双膝组膝关节置换后早期在疼痛评分方面优于单膝组,但SF-36量表评价、HSS膝关节功能评分及关节活动范围等方面较单膝组无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