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分析28例术中自体血回收及术后引流血回输技术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的疗效。方法 28例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行全髋置换术,在术中行自体血回收,术后引流血回输,观察患者在围术期输血量、血常规、凝血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术中自体血液回输510.3 mL,术后引流血回输231 mL,平均异体输血量97 mL,异体血使用率18.7%。术后2 d血小板及凝血功能指标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患者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时利用术中及术后自体血回收用技术,能够减少异体输血量,对凝血功能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
自体血液回收术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观察肝移植术中应用自体血液回收技术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 对9例原位肝移植患者术中应用Cell Saver5型血液回收机进行自体输血。记录术前、术后1d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球压积(HCT)、血小板(PLT)、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术中根据血常规及凝血功能检查结果及时补充各种血液成分和鱼精蛋白。同时记录术中出血量、回收血量及回输浓缩红细胞量。结果 术中平均每例出血9145ml,平均每例回收血量6688ml,平均每例回输浓缩红细胞量3651ml。术中所有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仅术后24h血小板计数略低于术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肝移植术中采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可为患者及时提供浓缩红细胞,避免大量异体血输入,确保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对脑外伤患者的凝血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5例脑外伤患者进行自体血液回输,同期30例异体输血者作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量、围手术期红细胞比容和凝血酶原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自体血液回输总量为36 338mL,平均(427.5±28.3)mL,异体血液输血总量8 747 mL,平均(102.9±12.7)mL,回输自体血液占输血总量的80.6%。其中61例患者仅回输自体血液,未输异体血液,占71.8%。对照组输入异体血液总量15 918mL,平均(530.6±22.8)mL,观察组患者输入库存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与术前比较,对照组的血小板(PLT)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在术后3d开始显著升高(P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在术后3d开始显著降低(P0.05),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时间(TT)在术后7d才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的PLT和FIB水平在术后1d开始显著升高(P0.05),PT、APTT和TT在术后1d开始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各时相点的PLT和FIB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PT、APTT和TT均明显降低(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促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抗炎因子水平和免疫功能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4%(2/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7%(5/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在脑外伤患者手术中具有迅速、及时、安全的优点,有助于节约用血,减轻创伤和输血对凝血功能、免疫功能的影响,降低输血并发症和术后感染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自体血回输对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以2012年1月-2015年6月我院行术中自体血回输的84例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为自体血回输组,采用Cell Saver5型自体血液回输机进行术中自体血回输。以同期单纯输注异体血的全髋关节置换患者76例为对照组。于麻醉诱导前、术后24 h和术后7 d用肝素抗凝试管采集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白介素-6、干扰素-γ、肿瘤坏死因子-α。对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体质量、术前Hb、术前Hct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记录2组术中失血量、术中回收血量、异体血输入量、输血不良反应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 12组患者在平均年龄、性别比、体质量及术前Hb、术前Hct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血回输组异体血输入量、输血不良反应和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患者术后24 h和术后d7白介素-6与术前相比明显升高(P0.05),自体血回输组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自体血回输组术后d7干扰素-γ明显升高,而对照组干扰素-γ术后24 h下降,术后d7恢复至术前水平;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前术后TNF-α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自体血回输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白介素-6、干扰素-γ的水平,对输血安全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应用于神经外科手术对于库血需求量的影响。方法将估计术中失血大于1000mL的神经外科手术患者3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均采用术中自体血液回收;对照组根据出血量补充库血。分别于术前、回输自体血或库血前、回输自体血和/或库血后3个时间点测动脉血气分析、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HCT)、电解质,并记录2组患者的出血量、输注血量,观察组还需记录自体血回收量和回输量。结果观察组的库血输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的pH值,HCT,Na^+浓度与K^+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2组输血后与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体血液回收应用于神经外科出血量较大的手术,可降低术中库血需求量,具有血液保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自体血回输对儿童脊柱侧弯术中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198例采用自体血回输技术的脊柱侧弯患儿,根据回输血量占循环血容量的比例分为3组,A组:回输血量小于循环血容量的10%,B组:回输血量占循环血容量的10%~50%,C组:回输血量大于循环血容量的50%。分别检测手术前,回输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结果 A组回输后Hb和HCT比回输前提高(P0.05),PLT和凝血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回输后Hb和HCT较回输前上升,PT、APTT延长,FIB降低(P0.05)。C组回输后较回输前PLT和凝血功能减退更明显(P0.05),回输后Hb、HCT较回输前有明显提高(P0.05)。结论儿童脊柱侧弯术中回输自体血有利于减少患儿失血量和异体血输注。对于大量失血患儿,术中需监测患儿凝血功能,及时补充新鲜血浆、血小板或其他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工关节置换术后自体引流血回输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1例46佣全髋关节置换术,14个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分别随机分成自体引流血回输组和输库存血对照组,收集有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自体引流力丰总输血量48.1%,输自体引流血无发热及其他输血并发症。结论:自体引流血另输安全有效,可节约血源,减少输异体血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8.
自体血回输器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蓓 《上海护理》2009,9(5):30-32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术后采用自体血回输器的应用效果,方法2006—2007年在我院行单侧人工全髋全膝置换术患者40例,其中20例采用自体血回输(A组),20例未采用自体血回输(B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自体血回输量和异体血使用量,以及术后第1、3、7天的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观察两组患者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术后自体血回输量平均373.5mL,术后有2例接受异体血回输,平均异体血输入量40mL;B组术后平均异体血输入350mL。自体血回输于术后6h内进行,所有自体血回输未出现输血反应,无感染等并发症。B组有1例出现异体输血反应,表现为皮疹,对症治疗后消退。结论单侧全髋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使用自体血回输能够减少术后异体输血量,使用自体血回输器方法简单、安全,可减少因输入异体血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等容稀释性(acute normovolemic hemodilution,ANH)自体输血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安全性。方法对本院骨科2007年7月~2013年8月住院的40例患者在麻醉后临手术前采集自体血,同时补充晶体液和(或)胶体液,采集过程中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手术近结束后立即将自体血回输。对照组为同期住院行择期骨科手术的患者34例,对照组未自体或异体输血。测定两组患者入院时及手术后2d的血常规并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血常规各项指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NH自体输血患者手术前和自体血回输后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PLT)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手术后RBC、HB、HCT较手术前显著下降(P〈0.05)。40例ANH自体输血患者均未发生采血及回输血不良反应,各项生命体征正常。结论 ANH自体输血能解决骨科血源稀缺难题,在应对骨科手术患者术中出血时发挥重要作用,对患者无不良影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输血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自体血回输技术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64例进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的患者分为2组,分别于术中实施自体血回输和输异体血的输血治疗,于术前、术后24h监测血红蛋白浓度(Hb)和红细胞压积(HCT)、凝血活酶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TT),并记录所有病例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输库存血量,实验组还需记录自体血回输量。结果采用自体血回输的33例患者共回输自体血25 770ml,仅部分手术节段多的患者输库存血共2 600ml,而对照组31例患者共输库存血33 000ml。结论在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技术能明显节约血源,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血处理和回输的安全性,为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伤口引流血回输提供依据。方法选取64例全膝关节置换老年患者,按照传统的方法,接引流袋引流记量并弃去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另外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患者术后6 h内的伤口引流血通过一次性自体输血过滤器过滤后再经过白细胞过滤器过滤后回输,并分析观察回输后的输血反应。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伤口引流量、异体输血量、住院天数、拆线天数、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回输处理好的伤口引流血后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观察组异体输血量、住院天数、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拆线天数与对照组有明显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老年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伤口引流血经处理后回输是安全的,可以节约日趋紧张的血液资源,减少传染疾病的传播,降低患者费用,合理医疗资源,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体血引流回输在人工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6—12月同一治疗组初次行人工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9例,将单纯输注异体血患者49例作为对照组,自体血引流回输患者30例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及术中出血量、异体血输血量、术后引流量与输血反应和发热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异体输血量少于对照组(P 0. 05);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与红细胞计数、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输血反应、发热反应。结论自体血回输及异体血输注均可达到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自体血引流回输患者的异体输血量明显低于单纯输注异体血的患者。目前国内血源紧张,自体血引流回输可有效缓解临床用血紧张情况,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回收式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对脑膜瘤手术的患者血液氧合状况和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脑膜瘤手术的患者,ASA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自体输血组和异体输血组,每组30例.自体输血组术中应用自体血回输机进行血液收集回输;异体输血组术中采用常规异体输血.分别记录两组病人术前和术毕动脉血氧分压(PaO2)、混合静脉血氧分压(Pv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氧摄取率(ERO2)以及凝血功能的变化.结果 自体输血组术毕PaO2 、PvO2、SvO2均高于异体输血组(P<0.05),术毕氧摄取率(ERO2)低与异体输血组(P<0.05);自体输血组与异体输血组比较凝血功能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膜瘤手术的患者应用自体血液回输技术能及时回收失血,维持有效循环,改善患者的血液氧合,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和异体输血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4.
黄菊 《全科护理》2012,(35):3293-3294
[目的]观察对脾破裂病人手术过程中实施自体血回输的临床效果、安全性。[方法]将113例脾破裂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9例)和对照组(54例),观察组采用自体血回输方式输血,对照组采用异体输血方式输血,对术后两组病人异体输血量及术后24h内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钠离子(Na^+)、钾离子(K^+)等进行检查,并对两组病人输血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结果]观察组中42例(71.19%)病人通过自体血回输完成治疗,异体输血量为288.14mL±35.26mL;对照组病人异体输血量为1020.45mL±72.49mL,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病人Hb、PLT、Na^+、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接受异体输血的病人中仅1例出现高热,未接受异体输血的病人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对照组发生高热2例,荨麻疹2例。[结论]脾破裂病人术中采用自体血回输并配合适宜的护理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还可减少异体血的输入及输血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田增英 《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7):1615-1616
自体血回输是将患者体腔内、术区伤口处流失的血液收集起来,经过抗凝、过滤等装置处理后再回输到患者体内。在这个过程中,血液难免受到不良因素影响和破坏,引起不良反应,如溶血反应、过敏反应、发热反应等。发热性输血反应是指患者在输血中或输血后体温升高超过1℃[1],并以发热、寒战为主要临床表现,且能排除药物反应、原发病因等引起发热的一类输血反应。Faris等[2]报道,回输未洗涤引流血可引起发热反应;艾京等[3]报道,一例患者输自体引流血后出现短暂的发热。我科2005年10月~2007年10月,对42例骨科手术患者使用一次性血液回输器将术后引流血液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回输,有3例发生发热性输血反应,笔者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42例,其中男27例,女15例,年龄26~78岁。行髋臼骨折内固定术4例,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19例,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4例,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3例,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2例,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9例,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1例。1.2自体血液回输的方法采用美国ZIMMER公司生产的HAS型自体血液收集回输器,该产品是一次性密闭无菌装置,该装置说明书明...  相似文献   

16.
目的在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与单用术后自体血回输进行比较,分析对膝关节置换手术失血、凝血、炎症、血栓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单侧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96例,随机分成实验组(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和对照组(单用术后自体血回输),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总引流量及术前术后静脉血血红蛋白值,以及行异体血输血情况,检测对比不同时点两组的PT、APTT、TNF-α、IL-6、D-D值,并术后行下肢血管彩超检查。结果 2组患者一般资料,总引流量及术前术后静脉血血红蛋白值,行异体血输血情况和术后的PT、APTT值比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d1、d7的TNF-α、IL-6值,术后d4的D-D异常率以及下肢DVT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脉冲冲洗联合术后自体血回输,且较单用自体血回输未增加出血,对凝血功能无影响,可以减轻炎症、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可以减少手术的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体血液回输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32例患者手术前、术后第1天的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情况;术后6 h回输血量;术后异体输血量、异体血使用率及有无输血反应。结果 32例术后第1天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显著低于术前1 d(P<0.05),术后6 h回输血液300~1 820(平均710.3)ml,术后平均异体输血量190.8 ml,异体血使用率25.0%,无一例患者出现输血反应。结论自体血液回输可减少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异体输血量和异体血使用率,是一种安全经济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自体血回输在骨科手术后的应用和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晓蓉  朱月妹  陈雷  肖群  茅琼 《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1):1041-1042
目前,医疗用血供求矛盾十分突出,而且异体输血可能产生一些过敏反应和并发症。利用自体血回输的方法可达到节约资源,减少异体输血及不良反应的目的。骨科手术中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创伤大,术中不易止血,术后出血量相对较多。我科近一年来对38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的病人以自体血回输器进行血液回输,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38例,男性24例,女性14例,年龄56~84岁,其中人工髋关节置换术32例(双侧髋关节置换术3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6例(双膝关节置换术1例),共回输血液14 820 ml,平均每例回输390 ml。1.2自体血回输器…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回收自体血中红细胞及回输血后机体凝血功能的影响,评价提高红细胞回收率的价值。方法40例择期脊柱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于收集血液前静脉滴注川芎嗪,并在肝素盐水和洗涤盐水内加入川芎嗪。检测回输血液样本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计算红细胞回收率;测定术前、回输血后即刻、术后24h的血常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描记术前、回输血后即刻血栓弹性描记图(TEG)。对照组不予静脉滴注川芎嗪,肝素盐水和洗涤盐水内不加川芎嗪。结果试验组红细胞回收率高于对照组(75.3%±8.3%vs66.5%±5.3%,P〈0.01);与术前比较,试验组回输血后Hb、HCT、PLT计数明显降低(P〈0.01),PT、APTT、反应时间(R)显著延长(P〈0.01),FiB和最大宽幅(MA)降低(P〈0.01),但两组变化趋势一致。结论川芎嗪能提高红细胞回收率,并且未对凝血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洗涤自体血回输联合使用新鲜冰冻血浆预防术后凝血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大出血患者90例,按照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大小,将其分为小量组(<400mL,n=50)、中量组(400~800mL,n=20)和大量组(>800mL,n=20)。根据回输血量多少与患者凝血功能的量化关系,制定联合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的具体方案。比较分析三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PLT)及凝血酶原时间(PT)变化情况。【结果】回输血液后三组患者机体FIB、PLT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T明显延长(P<0.05);术后18h三组患者FIB、PLT均较回输血液后明显升高,PT显著缩短(P<0.05)。【结论】联合新鲜冰冻血浆输注的具体方案能提高洗涤自体血回输的安全性和实用性,有效预防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