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洪艳 《护理研究》2009,23(26):2392-2393
[目的]探讨清洁肠道的最佳方法.[方法]将需行结肠镜检查的330例病人随机分成A组(165例)和B组(165例).A组采用温开水清洁灌肠法,B组采用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比较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B组显著优于A组.[结论]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操作简单,肠道清洁度高且病人无痛苦.  相似文献   

2.
洪艳 《护理研究》2009,(9):2392-2393
[目的]探讨清洁肠道的最佳方法。[方法]将需行结肠镜检查的330例病人随机分成A组(165例)和B组(165例)。A组采用温开水清洁灌肠法,B组采用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比较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肠道清洁度、肠道清洁范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5),B组显著优于A组。[结论]结肠透析机清洁肠道操作简单,肠道清洁度高且病人无痛苦。  相似文献   

3.
改进法行清洁灌肠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洁灌肠是由肛门经直肠注入灌肠液达到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清洁肠道的目的。在妇科一些较大及较复杂的手术前,常需进行清洁灌肠,灌肠效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灌肠液外流,达不到灌肠的目的,并易造成床单位和地面的污染。为了寻求一种有效的灌肠方法,于2003年10月-2004年7月对传统清洁灌肠法进行了改进,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2006年3月-2008年3月,我们使用改进大量不保留灌肠法为86例行妇科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手术的老年患者术前清洁肠道,以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灌肠效果,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减少清洁灌肠次数,以获得满意的清洁肠道效果。方法:将112例行结肠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取左侧卧位,清洁灌肠首次采用250ml生理盐水加入开塞露60ml作为灌肠液,使用14~16Fr吸痰管连接输液管进行灌肠,吸痰管插入肛门长度为20~25cm,灌入后尽量保留,明显便意后排便,以后则用生理盐水500~1000ml同法进行灌肠。对照组采用《护理学基础》的清洁灌肠方法进行。就两组灌肠的次数、灌肠时间、灌肠液的量以及肠道清洁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灌肠次数、灌肠时间、灌肠液的量以及肠道清洁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的清洁灌肠法可以减少灌肠次数和灌肠液的量,缩短灌肠时间,减轻患者痛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清洁灌肠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对提高口腔手术患者满意度的效果。方法 2013年6月随机选取接受口腔手术治疗的患者59例(对照组),术后向患者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通过QCC管理,运用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DCA)方法对口腔手术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整改计划并加以实施,经过6个月的分析与改进,于2013年12月再次随机选取患者51例(观察组),并发放满意度调查问卷。对2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6%,对照组满意率为8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8,P<0.05)。结论通过对口腔手术患者给予品管圈管理,患者的术后满意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品管圈质量改进方法在提高手术患者对手术室护士的满意度中的作用。方法 2013年8月本院手术室成立"Sunning"圈,以"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为主题,开展为期近2个月的品管圈活动,探讨提高患者满意度的方法。运用品管圈理论的方法和步骤:小组成立、主题选定、衡量标准确定、计划拟定、现状把握、目标设定、要因分析、对策拟定、对策实施。在每一步骤中逐一进行分析、计划、实施和评估。在品管圈活动中运用头脑风暴法确定圈名、圈徽、主题,运用甘特图制定计划列表,运用柏拉图分析数据,运用鱼骨图进行要因分析,运用柱状图、雷达图来展示改善后的结果。以此分析导致手术患者对手术室工作满意度低的原因,探讨解决对策并实施,进行效果评价。结果手术患者满意度由活动前的91.3%上升至活动后的96.7%。结论品管圈活动可有效改进护理服务质量,提高手术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两种灌肠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肠道准备的效果。方法:将136例患者分为改良组、对照组使用不 同的灌肠法,观察病人的平均年龄,不良反应、肠内保留时间、灌肠次数及肠道清洁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的平均年龄、不良反应无差异,肠内保留时间、灌肠次数、肠道清洁度有显著性差异。结 论:使用“三三”灌肠法的改良组明显优于传统灌肠法的对照组,“三三”灌肠法是一种有效的用于妇科腹腔镜手术 肠道准备的灌肠法。  相似文献   

9.
王瑞云  陈林  田云珍 《护理与康复》2012,11(12):1157-1159
观察品管圈活动对提高住院患者满意度的效果。由12名病区护士长组成品管圈小组,自行设计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需求与期望,分析影响患者满意度的因素,拟定改善措施,设定住院患者满意度目标为4.75分(满分5分)。经过为期8个月的活动,住院患者满意度由4.06分提升至4.92分;医院被评为市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我科肠道准备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8月行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另选取该院2016年9月至2017年4月行肠镜检查的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品管圈管理方法,对两组患者肠道清洁度情况、肠道准备不合格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肠道清洁度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Ⅰ级和Ⅱ级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肠道准备不合格率由实施品管圈前的48.3%显著降低到品管圈后的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在肠镜患者肠道准备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解决了许多细节问题,降低了肠道准备不合格率,提升了护理工作质量,也提高了肠镜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结肠镜检查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运用品管圈活动进行结肠镜检查患者120例,按肠镜室检查间随机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观察组由6人组成品管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运用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镜检成功率(观察组镜检成功率98.3%,对照组镜检成功率88.3%,P<0.05),患者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100%,对照组满意度93.3%,P<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结肠镜检查的护理过程中,提高了团队精神,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运用品管圈活动法对输液外渗的不良事件进行分析,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减少输液外渗的再发生。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用自行研制的调查表随机进行横断面调查,对2012年1~6月输液外渗24例进行分析并查找原因,于2012年7~12月输注高渗性营养液和细胞毒性药物时,采取输液前预防、外渗后指导和相关知识教育跟进的三维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干预前后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输注高渗性营养药,护士选择输注工具和部位正确率明显提高,输液外渗明显减少。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提高了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减少了输液外渗病例,达到预期干预效果,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降低住院管道标识缺陷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方法成立品管圈,对住院患者管道标识进行规范。结果住院患者管道标识缺陷率由87.50%降低到13.16%,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改善护理质量,降低管道标识缺陷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品管圈在精神科开放病房降低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成立品管圈,通过对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临床现状把握,设定目标,原因分析,拟定并实施对策,最终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发生率由改善前的6.7%降低到改善后的1.3%.结论 品管圈活动有效降低了药物发放不及时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质量管理能力,促进了护理质量的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品管圈护理管理提高普外科手术质量,改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方法以品管圈护理管理为分界点,将160例普外科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0例实施品管圈管理,对照组100例实施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手术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在护理文书、消毒隔离、行为规范、手术室护理配合等护理质量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的团队凝聚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沟通能力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品管圈护理管理能够有效增强护士的护理能力,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6.
护理质量指标面临着传统与改革的更迭阶段,由于护理管理具有服从与跟随的特点,面对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没有独立的护理质量评价指标,很多护理管理者对于护理质量评价标准有些茫然,是否还延用各种达标率,如何应用新等级医院评审标准中病人安全统计指标,成为很多基层管理者迫切需要理解的管理问题。本文针对大家的实际需要,交流关于临床护理质量指标的筛选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降低肛痔术后灌肠患者的疼痛率,提升护士的专科护理及操作技能。方法成立品管圈活动小组,从全员培训、规范流程、主题选定、现状分析、对策拟定与实施等过程,针对选定的主题进行一系列小组活动。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肛痔术后灌肠患者疼痛率明显下降,由原来的43.59%降为12.28%,护士关注住院患者的病情及感受,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结论品管圈活动使护理工作质量改善,能引导护理人员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降低了护理风险,提升了护理品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EBN)在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0年8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操作吸痰,观察组在EBN指导性进行吸痰操作.结果:两组患者吸痰后10 min的收缩压、HR和PaO2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吸痰后10 min的SpO2高于对照组(P<0.05),吸痰间隔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EBN指导械通气患者的吸痰护理,可明显提高吸痰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13年8-11月在手术室组建立品管圈,选定主题,在现状分析的前提下,确立目标,拟定并实施相应的对策,比较实施前后快速手消毒剂使用不规范行为的发生情况,并采用自制的问卷对本次品管圈所产生的无形结果进行评价。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每8天平均不规范例数为(21.6±12.52)次,与实施前(56.8±28.42)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34,P<0.05);品管圈实施后圈成员解决问题能力得分由(2.0±0.69)分提升至(3.8±0.50)分;责任心得分由(2.0±0.75)分提升至(4.2±0.75)分;沟通协调能力由(2.4±0.69)分提升至(4.4±0.45)分;自信心由(2.6±0.82)分提升至(4.6±0.27)分;团队凝聚力得分由(2.6±1.63)分提升至(4.5±0.37)分;组员积极性由(1.8±0.58)分提升至(4.6±0.14)分;品管手法得分由(1.2±0.81)分提升至(5.0±0.00)分;科室和谐度由(2.2±0.94)分提升至(4.6±0.36)分,实施前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67,7.142,7.657,7.352,3.676,14.896,14.918,7.556;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手术室控制院内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品管圈(QCC)在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感染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腹膜透析中心成立QCC小组,确定"降低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感染发生率"主题,制定活动计划,通过头脑风暴,鱼骨图解析,查找真因,拟定对策,实施对策,按程序进行持续质量改进。结果:实施QCC后腹膜透析患者出口处感染发生率由2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