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严重表现或晚期阶段 [1].目前,全球心力衰竭患者高达2300万例,并且每年以200万例的速度递增 [2].心力衰竭是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常多种症状同时出现,其中部分症状彼此协同、强化,组成症状群 [3].2001年, Dodd等 [4]首次提出"症状群"的概念,症状群是指患者同时出现3个或...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最常见的老年期痴呆,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健康问题之一。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013年,全球AD患者达4 000万例,而预计到2050年AD患者例数将突破1亿1 000万[1-2]。临床上,AD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功能的损害,具体表现为认知活动和日常行为能力的进行性退化。AD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包括  相似文献   

3.
李晓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2021,18(20):3056-3058
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全球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数量已超过 5000 万,预计 30 年后,将达到1.52 亿例[1],其相应的治疗成本也将增至 9.12 万亿美元[2-3].目前,AD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且无有效方法阻止、逆转病情,治疗只能起到延缓、减轻病情的作用.2011 年,生物标志物的概念被引入到美国国立衰老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协会(NIA-AA)诊断标准中[4].AD生物标志物的发现使早期诊断 AD成为可能,目前已报道多种生物标志物,且部分已应用于临床,如tau蛋白[5]、β淀粉样蛋白(Aβ蛋白)、阿尔兹海默病相关神经蛋白(AD7c-NTP)[6]等.其中AD7 c-NTP 的临床诊断价值受到关注.AD7 c-NTP是神经丝蛋白家族中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约为 41×103的脑蛋白,在 AD 神经变性早期的皮质神经元、脑组织提取物、脑脊液和尿液中 AD7 c-NTP 水平升高,其水平可能与痴呆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具有作为 AD生物标志物的巨大潜力[7].因此,本文将从 AD7 c-NTP的发现、病理联系、临床应用等方面评估其作为AD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正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 disease,AD),又称老年痴呆症,是一种常表现为认知功能下降、行为感知障碍、生活能力逐步丧失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AD多见于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且依照国际AD协会的相关报告指出,到2030年AD患者预计达到7470万人次,而到2050年复将上升至1亿3150万人次,同时据我国2015年统计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5.
老年性痴呆,简称AD,多发生于老年人.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老年性痴呆患者也随之不断增多.据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目前65岁及以上人口为8 811万,占总人口的6.96%[1].全世界范围内65岁以上老年人痴呆患病率达8.4%,60~90岁老人中的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指数增长[2],每增加5岁,AD的患病率将增加2倍.60~79岁达10%,而80岁以上达20%~30%,女性多于男性,比例为1.5:1或2:1[3].目前我国已有500多万痴呆患者,预测到2025年将有1 009万AD患者[4].老年性痴呆是继心脏病、肿瘤和脑卒中之后的第4位死因.因此对AD的防治已引起医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老年性痴呆(AD)患者已超过600万,约占全世界AD患者的1/4[1].由于AD的治疗目前无根本性突破[2],而我国照料AD患者的医疗保健措施尚未完善,超过90%的AD患者仍在家中由亲人或看护人照料[3],照料者最大负担是沉重的精神压力.近来国内外专家积极地寻找缓解照料者压力的方法,但至今没有形成合理的模式.本研究采用护理干预以探讨降低AD照料者精神负担的有效措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ronary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以不完全可逆性气流受限为特征、进行性发展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病程长、反复发作、预后差,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的负担.目前,我国COPD患者已超过4 300万,死亡率居城市第4位、农村第3位[1],预计到2030年COPD将成为全球病死率第三大原因[2].由于COPD呈进行性发展,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逐渐下降,导致患者越来越依赖于照顾者的照顾[3].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为代表的与年龄相关的认知障碍发病率迅速升高。根据柳叶刀2020年报告,全球约有5,000万人患有AD,到2050年将增加至1.52亿[1]。AD是一种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和认知障碍为特征,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MCI)标志着AD症状阶段的开始[2]。由于目前缺乏可以有效阻止或逆转AD病情进展的方法,及早发现和评估老年人的认知功能障碍就显得尤为重要[1]。本文对临床常用认知功能筛查量表进行对比分析,为不同情况下量表的选择提供参考,并介绍国内外量表研发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自1993年Sarna[1]首次报道在癌症患者中多种症状并存的现象后,学者们逐渐将关注点由单症状移向多症状,对此,有学者提出了症状群(symptom cluster)的概念.Dodd等[2]于2001年最早对症状群进行了界定,2005年,Kim等[3]对症状群进行概念分析,对其进行了重新解释.与单个症状不同的是,症状群对患者的影响常具有协同效应[2],会更大程度地降低患者的功能状态及生活质量,同时会缩短患者的生存期[4].对症状群进行管理的意义还体现在对多个症状同时管理,提高了症状管理的成本效益[3].国外大量学者对癌症症状群进行了研究,但目前在中国内地相关报道较少,研究人群仅局限于消化道肿瘤[5].本文旨在为内地开展癌症症状群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现将症状群的概念、常用相关理论和模型、常用评估及症状群的提取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最新数据显示 [1],2020年全球食管癌病例达60.4万例,其中中国食管癌新发与死亡病例全球占比分别为23.7%、30.2%.受手术治疗方式、吻合口重建及放化疗多种因素影响,食管癌患者术后存在咳嗽、吞咽困难等症状,构成症状群,严重损害患者短期及长期生活质量 [2].学者Dodd 等 [3]在癌症症状管理方面首次提出症...  相似文献   

11.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已超过40万[1].同样,我国的结核病(TB)疫情也相当严重[2].全球新发TB病例中约9%~31%是由于感染了HIV[3-4].约有11%的艾滋病患者死于TB[5].HIV可以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宫内感染为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也可通过产道或母乳传染.艾滋病可能增加孕妇受其他因素感染的机会,同时还有可能导致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增加新生儿病死率.我院收治1例外籍孕妇,患艾滋病合并脊柱结核,总结患者在住院期间生理、心理、疾病及护理过程中的体会,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阿尔茨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起病隐匿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1]。据统计,目前全世界范围内共有约4 700万AD患者[2]。由于约90%的AD患者会出现痴呆行为心理学症状(behavioral and psychological symptoms of dementia,BPSD),主要包括情感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睡眠障碍等[3],医院为防止跌倒、非计划性拔  相似文献   

13.
<正>阿尔兹海默病(AD)是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表现为认知和记忆能力降低[1]。随着社会发展,老龄化速度的加快,AD的患病率也逐渐上升[2]。据统计,全世界65岁以上人口患有AD有5 000多万,并且估算2020年将增加50%[2-3]。我国正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1998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达1.2亿,并且迅速增加[4],估计21世纪可达4亿左右。我国现在患有AD患者大约300~400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我国55岁AD的患病率分别为2.57%,65岁以上为4.6%[5]。根据大量的  相似文献   

14.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以老年痴呆为特征的不可逆转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1],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其患病率和死亡率在世界范围内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全球患病人数将达到1.15亿人 [2],严重影响了AD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活动能力,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3].近年来,多项研究表明不同饮食模式...  相似文献   

15.
Goodpasture综合征,又称肺出血-肾炎综合征,是一种以快速进展性肾炎、肺出血为临床特征的罕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约为0.3/10万,好发于青年男性[1].病因尚不明确,目前普遍认为与肺泡和肾小球基底膜同时或先后遭受免疫物破坏有关,较肯定的诱因是病毒[2].致病抗原存在于肾小球基膜(glomerular basement membrane,GBM)、肾小管基膜、肾小囊基膜及肺泡基膜内,因而产生的自身抗体可同时引起肾及肺损害[3].绝大部分患者以咳血为首发症状,仅少数人首先出现肾脏病变.目前将同时具备肺出血、肾小球肾炎及血清抗GBM抗体阳性者诊断为Goodpasture综合征[4].多数病例起病急骤,进展迅速,预后差.我国自1965年由陶仲为报道首例以来已有多例报道,但妊娠期间发病者尚未见报道.我科于2013年8月收治1例妊娠期流感后突发急性肾损伤,终止妊娠后确诊Goodpasture综合征的患者,经过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控制.本文将护理过程总结,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是一种可防治的常见慢性病,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呼吸道症状和气流受限,进而引起气道和(或)肺泡异常,并与有害颗粒或气体的暴露有关[1]。2017年世界卫生统计报告显示,全球慢阻肺患者共3.84亿,每年高达317万患者死亡。到2020年将成为全球第3位死因,并达到世界疾病负担第5位[2]。在中国,慢阻肺死亡例数占全球31.9%,每年因慢阻肺及相关疾病造成的经济负担超过300亿元,中国成人肺部流行病调查数据显示,40岁以上慢阻肺患病率为13.7%,患病人数不断上升,已成为严重影响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难题。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临床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新民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07,13(3):287-288,F0003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原发性退行性疾病,临床特征表现为进行性记忆和认知功能丧失(痴呆综合征),及非认知功能损害(精神症状)。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AD的发病率正日益增高,已成为危及老年人生命的第四大病因。有研究表明,在65a~74a患病率为3%,75a~84a为19%,≥85a为47%。目前,全世界约有1700万-2500万AD患者。我国AD患者已超过500万。  相似文献   

18.
艾滋病(AIDS)正在以几何数字的增长速度侵害着全球人类健康,到目前为止尚无治愈方法.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目前艾滋病感染者已达1百多万人,专家推测,如果不加以干预,到2010年艾滋病感染者将达1千万,而广西的感染者及发病人数均位居全国前5位[1].  相似文献   

19.
杜锦霞 《护理学报》2009,16(6):16-18
目前,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糖尿病足的群体也逐渐扩大.据报道,全球约1.5亿糖尿病患者中15%以上将在其生活的某一时间发生溃疡或坏疽[1].到2010年,我国的糖尿病患者有可能达到6000万[2],糖尿病足必须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因为其在肢体慢性缺血性疾病中是治疗困难和病残率最高的疾病,已经占到了非创伤性截肢中的50%[3].通过早期干预,积极治疗和护理,糖尿病患者截肢率可以显著降低[4].正确的糖尿病足的治疗及护理对改善该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将目前糖尿病足的治疗和护理方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上升,据估计,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于2030年将达到4230万[1],给医疗卫生事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2].持续的胰岛素治疗并结合有效的健康教育有利于血糖的控制[3],而血糖控制良好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症状并预防并发症,是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的重要措施[4].而"2008~2009全球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注射技术调查问卷"显示,全球范围内不规范注射现象普遍存在,我国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现状更是不容乐观[5],不规范的使用胰岛素是血糖控制不良的重要原因,将会增加如视网膜病变、肾病等微血管病变和神经病变等并发症的发生[6].本文就目前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教育管理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