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锁乳突肌锁骨头锁骨瓣修复下颌骨缺损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带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为蒂锁骨瓣移位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胸锁乳突肌的形态,血供来源,分布特点及其与锁骨的关系;2例新鲜标本上作模拟术式。结果:胸锁乳突肌血供丰富,其锁骨头的主要血供为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外径1.52±0.1mm,其入肌点相当于胸锁乳突肌前缘中下1/3交界处;锁骨内侧端主要血供由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82.5%)的骨膜支及其与颈横动脉(10%)或肩胛上动脉的锁骨支(2.5%)构成的丰富吻合支供血。结论: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带半片锁骨瓣转位修复下颌骨缺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的锁骨瓣转位修复下颌骨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36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观察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的走行、分支、分布及吻合。结果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起源恒定,距锁骨上方(7.9±0.8)cm处分为升支和降支,降支主干外径(1.0±0.2)mm。72.2%的降支直达锁骨,27.8%的降支与颈横动脉或肩胛上动脉锁骨支吻合分布锁骨。结论以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为蒂半片锁骨瓣转位可修复下颌骨小面积缺损。临床应用1例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胸锁乳突肌的血管构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卢敏  高克明 《解剖学杂志》2000,23(5):465-468
目的:为临床上应用胸锁乳突肌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17例成人尸体进行巨微解剖学观察与测量结果:胸锁乳突肌主要有三段血液来源,上段为枕动,中段主要为颈外动脉的直接肌支。下段主要为甲状腺上动脉。结论:进行整形修复时,胸锁乳突肌肌瓣以用甲状腺上动脉为蒂最佳。亦可作单头转移。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临床应用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复合瓣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察胸锁乳突肌的形态,血供来源及其动脉在胸锁乳突肌内的分布、构筑特点。结果:胸锁乳突肌血供丰富。其锁骨头主要血供为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肌支。该支出现率占82.5%,距甲状腺上动脉起点(1.72±0.76)cm处发出,起始外径(1.52±0.10)mm,肌外长度为(22.07±0.4)mm;胸锁乳突肌由副神经支配,其体表投影位于乳突尖下方(4.01±0.39)cm,距肌前缘的距离为(2.14±0.46)cm处。结论:胸锁乳突肌锁骨头血供丰富为多源性,血管粗、蒂长,可以制成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带半片锁骨瓣修复骨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5.
本文解剖了50具成人尸体的100侧颞浅动脉和枕动脉。观察了此二动脉及其分支在头皮的走行、分支分布情况,并测量了它们的长度、外径、内径和管壁厚度。 1.颞浅动脉主干自外耳门前方行向上前,平均前倾角度为12.44±8.16°,68.68±4.66%位于颞浅静脉和耳颞神经的前方。其上行长度平均为3.38±1.04厘米,外径为1.64±0.42毫米,内径为1.19±0.10毫米,壁厚为0.23±0.08毫米。 2.颞浅动脉顶支行向上后,后倾角度平均为25.92±10.09°,长度为7.56±1.63厘米,多无静脉伴行。其分支类型有主干型、分支型和双干型三种。血管外径为1.24±0.28毫米,内径为0.91±0.19毫米,壁厚为0.17±0.06毫米。在B点附近顶支管径≤0.50毫米者占7.45±2.71%。 3.颞浅动脉额支行向前上,至额结节或眶外上角上方附近转向上至颅顶。其外径平均为1.31±0.35毫米,内径为0.91±0.29毫米,壁厚为0.18±0.08毫米。 4.枕动脉多数穿斜方肌与胸锁乳突附着点之间的筋膜浅出,少数穿斜方肌或胸锁乳突肌的肌纤维。其穿出点位于枕外隆凸下方2.23±1.12厘米、中线外侧3.44±0.85厘米。其分支类型有主干型、二支型和丛状分支型三种。枕动脉的外径平均为1.47±0.41毫米,内径为1.13±0.29毫米,壁厚为0.18±0.08毫米。  相似文献   

6.
胸锁乳突肌血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用17具成人尸体,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研究了胸锁乳突肌的微血管构筑,具体论述了支配胸锁乳突肌的各动脉来源、走行、分支、分布及血管吻合等情况,并测量了胸乳突肌内的血管网网眼密度、网眼面积,测理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  相似文献   

7.
在一例约 60岁女性尸体标本上 ,见其左侧的斜方肌锁骨部抵止异常 ,伴枕小神经、锁骨上神经和副神经走行变异 ,报道如下 :斜方肌前外侧部的肌纤维向前下走行 ,覆盖了颈后三角的大部分 ,其上、中部前缘距胸锁乳突肌后缘约1.5cm ,而下部抵止于锁骨上面的大部 ,其抵止处前缘距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后缘仅 0 .6cm。枕小神经自胸锁乳突肌后缘中点上方 0 .8cm处浅出 ,主干长 5.9cm ,横径 2 .0mm ,厚 0 .6mm ,向后上斜行一段后 ,进入斜方肌深面 ,在距其前缘 1.0cm处穿过该肌后垂直上行 ,至乳突尖水平分支分布于枕部皮肤。锁骨上神经自胸锁…  相似文献   

8.
在40例成人颈部标本上,观察了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形态,血供及其与锁骨的关系,锁骨头无损伤可分离长度为8.3cm,其主要血供为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入肌点在该肌前缘后1.7cm,距锁肯上缘6.8cm,处,可设计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为蒂半片锁骨瓣移位颈椎前植骨融合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9.
前锯肌下部肌皮瓣移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前锯肌下部肌皮瓣移植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5具(50侧)成人尸体标本上,对前锯肌下部的形态、血供和神经支配进行了应用解剖学观测。结果:前锯肌下部的血供主要来自胸背动脉的前锯肌支,外径1.3±0.2mm,伴行静脉外径1.5±0.2mm,长4.9±1.1cm;由胸长神经支配,其横径为1.7±0.4mm,神经干长7.7±1.4cm。结论:以胸背血管及前锯肌支为血管蒂和胸长神经为蒂可切取前锯肌下部12.0cm×9.0cm的肌皮瓣,修复较大创面或重建肌动力  相似文献   

10.
股骨中段骨膜瓣移植的解剖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在45侧经动脉内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下肢标本上,解剖观测了股中间肌近端血管及其骨膜支的来源,分支分布。结果表明:近端的股动脉来自旋股外侧动脉占57.5%;来自股深动脉占28.9%;来自股动脉占13.1%。肌动脉干长15.8±0.7mm,外径2.2±0.7mm。88.9%的骨膜支来自肌动脉,经股中间肌与股内侧肌之间的间隙,达股骨中段前份。骨膜支干长36±11mm,外径1.5±0.4mm。以肌动脉为蒂,  相似文献   

11.
椎动脉椎前部的形态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影响椎动脉椎前部供血的解剖学基础。方法 :5 1例成人尸体标本 ,解剖观察椎动脉椎前部的主要毗邻结构 ,测量椎动脉椎前部两端管腔外径、长度及其与锁骨下动脉形成的角度。结果 :①椎动脉椎前部可分为正常型和先天异常型 ,其中正常型左侧椎动脉外径大于右侧 ,左侧椎动脉与同侧锁骨下动脉形成角度小于右侧 ,两者均具有统计学的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但左右两侧椎动脉椎前部长度无显著性差异。②椎动脉椎前部前方有胸锁乳突肌 ;后方有第 7颈椎横突、颈交感干等结构 ,其中颈中、下神经节发出分支形成椎动脉丛并支配该动脉 ,后内侧邻接胸膜顶、颈长肌、头长肌、外侧为前斜角肌。结论 :正常成人左侧椎动脉椎前部较右侧为优势供血动脉 ,但是血管本身或毗邻结构改变有时可致椎动脉管腔狭窄 ,发生供血不足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应用胸锁乳突肌瓣转位修复晚期面瘫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利用新鲜尸体和活体头颈部共计26侧,解剖观测胸锁乳突肌的起止、长度、血供及其神经的分支类型和入肌部位。结果:胸锁乳突肌全长为17.0~19.0cm,枕动脉与副神经伴行支于乳突尖部下方4.0~5.0cm入肌肉上段;副神经分叉点至胸锁乳突肌胸骨端起点的长度为14.0~15.7cm,大于分叉点至口轮匝肌外上缘的距离11.0~14.3cm。结论:胸锁乳突肌瓣转位修复面瘫的长度足以满足治疗需要,并且不论肌外、肌内分叉均可以顺利转位,肌肉血供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3.
王炜  杨川 《解剖与临床》2001,(4):144-146
目的:为应用胸锁乳突肌瓣转位修复晚期面瘫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利用新鲜尸体和活体头颈部共计26侧,解剖观测胸锁乳突肌的起止、长度、血供及其神经的分支类型和入肌部位.结果:胸锁乳突肌全长为17.0~19.0cm,枕动脉与副神经伴行支于乳突尖部下方4.0~5.0cm入肌肉上段;副神经分叉点至胸锁乳突肌胸骨端起点的长度为14.0~15.7cm,大于分叉点至口轮匝肌外上缘的距离11.0~14.3cm.结论:胸锁乳突肌瓣转位修复面瘫的长度足以满足治疗需要,并且不论肌外、肌内分叉均可以顺利转位,肌肉血供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以颈横动脉浅支为蒂肩胛冈骨瓣枕颈融合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枕颈融合术提供带血管蒂骨瓣转位术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尸体标本上,解剖观测颈横动脉浅支的走行、分支及分布;另在1侧标本上摹拟手术设计。结果:颈横动脉浅支主要分支有肩胛冈支和斜方肌支。肩胛冈支外径1.6±0.3mm,长度4.9±0.6cm;斜方肌支可分为升支和降支,其中升支水平横向正中线,在第7颈椎棘突附近与颈深动脉后支及邻近皮支相吻合,斜方肌支—升支长达6.7cm,起始外径1.5±0.3mm。结论:在颈横动脉肩胛冈支和斜方肌支分支前结扎动脉干,可以斜方肌支—肩胛冈支为蒂设计肩胛冈骨瓣转位行枕颈融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王炜  杨川 《解剖与临床》2001,6(3):144-146
目的为应用胸锁乳突肌瓣转位修复晚期面瘫提供解剖依据.方法利用新鲜尸体和活体头颈部共计26侧,解剖观测胸锁乳突肌的起止、长度、血供及其神经的分支类型和入肌部位.结果胸锁乳突肌全长为17.0~19.0cm,枕动脉与副神经伴行支于乳突尖部下方4.0~5.0cm入肌肉上段;副神经分叉点至胸锁乳突肌胸骨端起点的长度为14.0~15.7cm,大于分叉点至口轮匝肌外上缘的距离11.0~14.3cm.结论胸锁乳突肌瓣转位修复面瘫的长度足以满足治疗需要,并且不论肌外、肌内分叉均可以顺利转位,肌肉血供也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44例成人头颅材料上对枕动脉走行分三段调查.第一段位于颈动脉三角内.长2.9±0.4cm,分出脑膜支、肌支;第二段位于胸锁乳突肌和头夹肌深面,长5.8±0.5cm,分出乳突支、耳支、降支、颅后支,第三段是枕动脉浅出点至上横线的头皮支.长11.7±1.3cm,一般分为Ⅱ主支型(占75%).枕动脉起始部外径3.1±0.2mm;浅出点(A点)外径2.8±0.4mm;头皮支的B点外径2.1±0.2mm、C点1.7±0.4mm、D点2.0±0.3mm 、E点1.6±0.4mm.对头皮支的分型分布提出了体表定位方法.结合临床颅内、外动脉吻合术和动脉逆行插管术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20具(男12,女8)专供科研用中国成人尸体上,对40侧椎动脉寰椎部和枕动脉进行了解剖测量。椎动脉寰椎部的长度和外径的平均值分别为22.90±0.16mm和4.09±015mm。枕动脉在枕部浅出深筋膜的位置在两侧乳突尖连线上方31.35±1.52mm,距后正线28.58±0.74mm处,该动脉在乳突后缘处至浅出处的长度为自然状态下49.03±1014mm,拉直后60.05±1.43mm,在乳突后缘处的外径为2.60±0.06mm。椎、枕动脉相距16.23±0.16mm。作者提出了经颈后外侧入路行枕动脉与椎动脉寰椎部吻合术治疗椎动脉第一、二段狭窄所致的椎动脉供血不全,并讨论了该术式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胸锁乳突肌单头旋转肌皮瓣的应用解剖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50侧成人尸体上,观察了胸锁乳突肌的外形和两起头的可分离性,研究了该肌的血供特点和该区皮瓣的血液来源及真皮下血管网的吻合情况。据此,设计了胸锁乳突肌单头(胸骨头)旋转皮瓣,还讨论了肌皮动脉缘支在扩大肌皮瓣中的意义,为临床开展新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斜方肌的血管和神经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解剖和观测了31具(62侧)成年尸体斜方肌及其血管和神经。斜方肌的主要营养动脉是颈横动脉,其干的平均长度为41.03毫米,平均外径为2.31毫米。斜方肌上部、中部主要由颈横动脉浅支供给,中部、下部主要由颈横动脉深支供结。该肌的静脉血主要经颈横静脉和肩胛上静脉回流。颈横静脉的平均外径为3.00毫米。斜方肌由副神经和第三、四颈神经前支支配。副神经(从胸锁乳突肌后缘至斜方肌前缘一段)平均长度为44.40毫米,粗细为2.09毫米。  相似文献   

20.
一个新的甲状腺手术麻醉点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提供新的麻醉方法。方法:用30侧成人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颈前部神经的来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颈皮神经分单干,上、下干和上、中、下干三种类型。上、中、下干的起始宽度分别为1.6±0.6mm,1.8±0.6mm和1.8±0.7mm;干长17.7±7.8mm,31.7±12.3mm和25.4±9.0mm。锁骨上内侧神经分布至胸锁关节和胸骨柄上方的皮肤。面神经颈支的降支均与颈皮神经吻合。明确了通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甲状软骨上缘下方1.5cm与颈前正中线外侧4cm的交点处(麻醉点)1cm和2cm半径圆形区的神经来源和分布。结论:经临床100例应用验证新麻醉点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理想、并发症少等特点,有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