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目的 为临床游离移植趾背动脉皮瓣修复手部创面提供解剖学基础。 方法 采用经福尔马林固定经红色乳胶灌注的足部标本10例,足部铸型标本20例,观察母趾趾背动脉的起始、走行规律、分布情况,血管口径,并对皮瓣支配神经及静脉回流进行解剖分析。 结果 母趾趾背动脉外径(0.8±0.2)mm。根据趾背动脉起始、口径、供血范围不同进行分型:Ⅰ型:从第1跖背动脉发出,占67%(20例)。Ⅱ型:第1跖背动脉同时发出母趾腓侧趾动脉和趾背动脉,占23%(7例)。Ⅲ型:母趾腓侧趾底动脉发出或缺如,占10%(3例)。 结论 母趾背动脉较粗,分支分布、血管神经分布恒定,设计游离的母趾趾背动脉皮瓣具有解剖学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游离母趾背侧趾甲皮瓣与对侧母趾腓侧皮瓣瓦合修复拇指套脱伤的可行性。 方法 对18具新鲜尸体标本的右拇指建立拇指套脱伤模型,将创面分为背侧和掌侧两部分,分别测量背、掌侧创面纵长及创面近端周径,记录测量数据,然后于尸体上模拟手术:背侧创面设计同侧母趾背侧趾甲皮瓣覆盖,掌侧创面设计对侧母趾腓侧皮瓣覆盖,两块皮瓣瓦合后修复整个套脱伤拇指创面。 结果 测得的36个拇指套脱伤模型的数据中,背侧创面纵长最大为6.2 cm,掌侧创面纵长最大为5.9 cm,创面近端周径最大为6.9 cm,均较文献报道两块皮瓣的最大可切取值小。18例模拟手术中,应用同侧母趾背侧趾甲皮瓣与对侧母趾腓侧皮瓣瓦合修复右手拇指套脱伤模型,一次性修复了创面、指腹及指甲,术后拇指指腹饱满,外形美观,与对侧正常拇指外形相似。 结论 母趾趾背侧趾甲皮瓣与母趾腓侧皮瓣均能够提供足够大皮瓣以覆盖背侧与掌侧创面,两块皮瓣瓦合修复拇指套脱伤的手术方式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皮瓣复合组织移植修复掌指关节、肌腱及皮肤缺损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2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新鲜足标本上,对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邻近皮肤的血供进行了观测;2侧标本摹拟术式设计。结果:第2跖趾关节、肌腱及皮肤由第1、2跖背及跖底动脉供给,其分支间在关节周围和深浅筋膜间形成丰富吻合。其中第1跖背动脉沿途发4 ̄9支、外径0.1 ̄0.3mm(混合支0.5 ̄0.8mm)的分支,至 相似文献
6.
拇指背尺侧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报道拇指背尺侧逆行岛状皮瓣的解剖学基础和手术方法。方法:21例新鲜尸体手标本分别血管灌注染料解剖及动脉铸型标本对照观察7个拇指背尺侧皮肤组织学切片检查。结果:(1)拇指背尺侧动脉在甲襞近侧与甲襞动脉弓相吻合,又在拇指近节指骨颈水平通过穿支与拇指掌侧动脉吻合,并与拇指背尺侧皮神经呈节段伴行;拇指背尺侧动脉又通过“微小血管吻合”连接第1掌骨背处尺侧皮神经旁血管。(2)拇指背尺侧动脉无紧密伴行的静脉。结论:Bertelli的“拇指背尺侧(带)皮神经岛状皮瓣”和Brunelli的“拇指背尺侧皮瓣”均以拇指背尺侧动脉逆向供血,静脉回流速以拇指背浅静脉及指深静脉逆向返流,但前者是后者的拓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以趾背动脉为血供的趾背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对9例(18侧)红色乳胶灌注及1例(2侧)墨汁灌注的成人足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趾背动脉走行及其营养皮瓣的血供范围。结果 趾背动脉起始于第1跖背动脉,血管外径(0.9±0.2)mm,沿途发出4~8条细小分支营养邻近皮肤。当趾腓侧趾底动脉从第1趾底动脉发出时,趾背动脉粗大;当趾腓侧趾底动脉从第1跖背动脉发出时,趾背动脉较细,但直径仍大于0.5 mm。结论 趾背动脉起始、走行恒定,外径较粗,有较多皮肤穿支和恒定血供范围,以趾背动脉为供血动脉,可设计趾腓侧趾背皮瓣或趾甲皮瓣。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为以(足母)趾背动脉为血供的趾背皮瓣的设计提供解剖基础.方法 对9例(18侧)红色乳胶灌注及1例(2侧)墨汁灌注的成人足标本进行显微解剖,观测(足母)趾背动脉走行及其营养皮瓣的血供范围.结果 (足母)趾背动脉起始于第1跖背动脉,血管外径(0.9±0.2)mm,沿途发出4~8条细小分支营养邻近皮肤.当(足母)趾腓侧趾底动脉从第1趾底动脉发出时,(足母)趾背动脉粗大;当(足母)趾腓侧趾底动脉从第1跖背动脉发出时,(足母)趾背动脉较细,但直径仍大于0.5 mm.结论 (足母)趾背动脉起始、走行恒定,外径较粗,有较多皮肤穿支和恒定血供范围,以(足母)趾背动脉为供血动脉,可设计(足母)趾腓侧趾背皮瓣或(足母)趾甲皮瓣. 相似文献
10.
作者在18只尸体手标本上,对拇指背动脉进行了显微解剖研究,发现该动脉出现率较恒定,起始部血管外径平均为0.63mm,动脉可解剖长度为7.2cm,血管分布范围包括第一掌骨背侧、部份鱼际区及拇指近节背桡侧5×10cm 的皮肤。以拇指背动脉及与其相连的桡动脉远段为蒂,可以游离成一个理想的岛状皮瓣,适用于拇指再造及邻近的组织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1.
掌背动脉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手指软组织损伤,使用手背动脉皮瓣进行修复,手术简单,转移方便,并能很好满足手指修复中对于弹性,厚度,韧度,感觉和活动功能等诸多要求,方法:43只上肢标本,色素动脉灌注,解剖掌背动脉及分支,结果:观测掌背动脉起源,形态,分支吻合,管径,并计算各吻合点的自比例定位,结论;提出掌背动脉轴形皮瓣应用范围及可行性,为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和手术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2.
13.
第一趾蹼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端损伤的解剖学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35只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足标本上和23只足血管铸型标本上,解剖观察了第一趾蹼皮瓣的血管分支分布和吻合。第一跖背动脉在趾蹼间隙处与第一跖底动脉或趾底动脉间有吻合支相连,吻合支外径平均0.7mm,有伴行静脉。以此吻合支为蒂,第一跖背动脉为轴,可设计第一趾蹼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趾背、趾底和足底远端组织缺损。文中对皮瓣的血供、静脉回流、皮瓣的设计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4.
拇指指背动脉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拇指动脉损毁或断指再植失败的病例提供第二条血供通路的解剖学基础.方法新鲜成人手标本40个,分别进行血管ABS灌注,血管造影,透明标本,显微解剖观察.结果拇指背动脉来自桡动脉的腕背段,起始处外径(0.7±0.2)mm(0.5~1.2mm),部位恒定,出现率为80%.在拇指掌指关节处发出2~3个分支,与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及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之间在拇指近节指腹近侧形成环状吻合.结论拇指指背动脉可应用于拇指桡掌侧固有动脉和拇指尺掌侧固有动脉损毁或断指再植失败的病例,为它们提供第二条血供通路,解决血管危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鼻唇沟区的特殊解剖结构设计皮瓣修复颜面部软组织缺损。方法:采用面动脉主干、内眦动脉、眶下动脉等为蒂设计多种形式的鼻唇沟皮瓣35个,治疗:31例。结果:全部病例皮瓣均成活,功能及形态满意,受区疤痕不明显,结论:鼻唇沟皮瓣具有血运丰富、皮瓣颜色、质地相称,无论青少年或老年人供区均可直接拉拢缝合而疤痕不明显.而且手术较简单,皮瓣安全可靠,手术一次成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17.
颈浅动脉游离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开发颈浅动脉游离皮瓣的应用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解剖观测30 侧成人尸体标本颈横动脉及其浅支的起源、走行、分支、分布及其吻合情况,对其肌皮穿支进行体表定位。结果:颈浅动脉为颈横动脉的主要分支。颈横动脉起点至斜方肌前缘5 .5 ±0 .8 cm 。颈浅动脉起点外径2 .1 ±0 .3m m ,有2 条伴行静脉。其肌皮穿支恒定的有2 支,血管蒂长7 ~8 cm 左右。结论:颈浅动脉有恒定的肌皮穿支,体表定位明确,血管蒂较长,管径较粗,吻合丰富,有2 条伴行静脉,可以形成颈浅动脉游离皮瓣。 相似文献
18.
游离前臂背侧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以骨间后动脉为蒂的游离皮瓣提供解剖基础.方法:用20侧成尸上肢标本,观测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下1/3区穿支数日、位置、外径以及最粗皮支到尺骨茎突远端的距离;测量支配尺侧腕伸肌神经支与骨间后动脉交叉处血管外径和到最粗穿支发出点的距离.同时观察前臂后皮神经分布.结果:骨间后动脉在前臂下1/3有(3.0±1.1)条穿支,去除外径小于0.2 mm者,还有(2.6±0.8)条.穿深筋膜点穿支外径(0.4±0.2)mm,发出点外径(0.5±0.3)mm(P>0.05).最粗穿支从穿深筋膜点和发出点到尺骨茎突远端的距离分别为(5.5±1.1)cm和(5.6±1.6)cm(P>0.05).神经支和血管交叉处动脉外径(1.5±0.2)mm.最粗穿支发出点到交叉处距离(10.8±3.3)cm.前臂后皮神经在前臂位于脂肪和深筋膜层间,其终末支支配前臂背侧下1/3皮肤感觉.在前臂中、下1/3交界处神经横径(0.4±0.2)mm,距离肱骨外上髁和尺骨茎突远端连线垂直距离(1.2±0.6)cm.结论:以骨间后血管为蒂可在前臂下1/3设计游离皮瓣,携带前臂后皮神经可构成感觉皮瓣. 相似文献
19.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为临床应用带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下肢远端软组织缺损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红色明胶液经股动脉灌注的尸体下肢40侧,对小隐静脉和腓肠神经营养动脉进行解剖观测。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蒂设计皮瓣治疗16例下肢远端皮肤缺损的病例,其中9例将小隐静脉与受区静脉吻合。结果:腓肠神经营养动脉有2~6支,有三支发出较为恒定,第一支由腘窝中间皮动脉降支发出,外径0.52±0.12mm,距外踝12.30±3.40cm;第二支由腓动脉肌间隔支形成,外径0.62±0.17mm,距外踝6.3±1.6cm;第三支为腓动脉终支,外径0.56±0.13mm,距外踝1.40±0.80cm。吻合静脉组皮瓣均成活,术后并发症明显少于不吻合静脉组。结论:腓肠神经的营养血管分支与皮下血管网相吻合,供应相应区域的皮瓣。吻合浅静脉可明显改善该皮瓣的静脉回流,有利于皮瓣成活。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重塑第2趾后再造拇指的新术式。方法对12例再造手指,利用第2跖背动脉或第2趾底总动脉在第3足趾发出的分支的血管,设计局部转移皮瓣,将其嵌入第2足趾中节的腓侧,以增加第2足趾的周径;利用趾背动脉之间、趾背与趾足底动脉之间、趾足底动脉之间存在的吻合,设计趾腹皮瓣,将其嵌入第2足趾跖侧,消除再造手指狭细的形态;将第2足趾整形后,再移植于手部,再造拇指。结果 12例18指,32个局部转移皮瓣全部成活,供区第3足趾血运无影响,再造手指外形非常满意。结论以第2、3足趾局部转移皮瓣将第2足趾整形,再进行拇指再造,此法是改善再造手指外形的良好方法 。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