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锁骨下路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经锁骨下路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24侧成人标本锁骨下动脉的走行、毗邻结构进行了解剖学观察,测量了经锁骨下路行锁骨下动脉和胸膜穿刺的角度和深度。结果:锁骨下动脉经过锁骨中点偏内约0.5cm处,或胸锁关节与喙突连线中点偏外1.5cm处。当在锁骨中外1/3下2.5cm处穿刺锁骨下动脉时额状面最佳角度为23.3°±6.3°,横断面为11.3°±5.3°,深度为4.1±0.8cm,与刺入胸膜顶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经锁骨下路行锁骨下动脉穿刺插管是可行和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新生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为新生儿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15具30侧新生儿尸体标本的颈内静脉及相关结构进行解剖观测.结果颈内静脉外径左(5.6±1.7)mm,右(6.5±1.0)mm.颈内静脉与头臂静脉夹角左(114±8)°,右(145±9)°,颈总动脉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交点位于胸锁乳突肌前缘的近中点处,其交点平面以下颈内静脉长度为(2.7±0.5)cm,左、右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长度分别为2.4、1.4和1.8cm.结论新生儿颈内静脉下段口径粗大,与颈总动脉伴行毗邻清楚,变异较小.穿刺易在颈总动脉与胸锁乳突肌前缘交点稍外侧进针,插管长度左侧为7.0cm,右侧为6.0cm.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入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0例通过胸锁乳突肌胸骨头、锁骨头与锁骨形成的锁骨上三角顶点作为穿刺点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统计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带管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类型。结果:本组一次穿刺成功149例,穿刺成功率93.1%;穿刺时间5—20min,平均9min;带管时间5~45d,平均21d;并发症主要有穿刺点局灶性红肿11例(6.9%),误入动脉1例(0.6%),感染3例(1.9%),堵管1例(0.6%)。结论:经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人路行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且轻微,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4.
在40例成人颈部标本上,观察了胸锁乳突肌锁骨头的形态,血供及其与锁骨的关系,锁骨头无损伤可分离长度为8.3cm,其主要血供为甲状腺上动脉胸锁乳突肌支,入肌点在该肌前缘后1.7cm,距锁肯上缘6.8cm,处,可设计以胸锁乳突肌锁骨头为蒂半片锁骨瓣移位颈椎前植骨融合的新术式。  相似文献   

5.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有关的解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85具成人尸体上,结合颈部静脉穿刺置管术,调查了锁骨下静脉以及其它有关静脉。锁骨下静脉口径平均值为1.16厘米,长度平均值为3.76厘米,静脉全长近2/3位于锁—肋—前斜角肌之间隙内。锁骨下静脉的深度平均值为2.18厘米,锁骨下静脉与锁骨下面交点的角度平均值为37.99°,交点指数为33.38。提示锁骨下静脉进针部位以经锁骨下,于锁骨内、中1/3交点处,深度以不超过3厘米为宜。插管深度左侧在15厘米,右侧在12厘米范围内,以采用右侧插管为佳。颈内静脉口径平均值为1.26厘米。观察了颈内静脉和胸锁乳突肌的关系,讨论了穿刺测管的定位标志及周围结构。颈外静脉的口径由上段到下段逐渐增大,有些呈结节状膨大,有的部分主干呈岛状,其注入部位和属支数目变异较多,限制了置管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经皮腹腔神经丛穿刺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提高腹腔神经丛穿刺阻滞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18具成人尸体腹部横断层标本上对腹腔神经丛的位置、毗邻,穿刺部位、角度、深度进行观测。结果:腹腔神经丛平对胸十二至腰-椎体高度者为94.4%。该丛最佳显示层面为腹部第九横断层面。腹腔神经丛左、右穿刺点距后正中线分别为4.0±0.6cm;5.9±1.1cm,穿刺角度分别为14.0°±4.5°;28.8°±3.7°,穿刺深度为9.7±1.1cm;11.6±1.4cm。结论:穿刺点应选在第十二胸椎棘突下缘,中线向外旁开左4cm、右6cm处。穿刺角度较大时易损伤主动脉、腰升静脉、脊神经,反之易损伤肾、肾上腺和下腔静脉  相似文献   

7.
活体肾上腺血管的解剖观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活体肾上腺血管的应用解剖。方法:对18例24侧肾上腺手术时分离出血管,测量血管外径及长度,对6个完整肾上腺灌注染色。结果:右膈下动脉从下腔静脉右缘至末支肾上腺上动脉长8.5(7.5~11.0)cm,外径2.5~3.0mm;左膈下动脉从腹主动脉左缘至末支肾上腺上动脉长8.0(7.0~9.0)cm,外径2.5~3.1mm;肾上腺上动脉1~6支,均源于膈下动脉。肾上腺中动脉右侧长1.7~2.2cm,外径1.0~1.5mm;左侧长1.5~2.0cm,外径1.0~1.5mm。肾上腺下动脉两侧基本相同,长1.5~2.0cm,外径1.0~2.0mm。肾上腺中心静脉右侧长0.4~0.8cm,左侧长3.0~4.0cm,外径3.0~4.0mm。结论:肾上腺血管加部分膈下血管的长度可供带血管蒂肾上腺转位治疗柯兴氏病;活体切取供移植的肾上腺;选择性肾上腺血管造影等。  相似文献   

8.
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有多条途径,唯有颈内静脉标志相对明显,操作简单方便,而且血胸、气胸等并发症较锁骨下静脉穿刺少,是目前采用最多的中心静脉置管途径。2007年1月以来,我院对18例病人实施了高位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颈内静脉穿刺最佳部位.方法:随机选择择期手术患者39例,全麻后调整手术床头低15°,头偏向左侧45°.采用便携式彩超,高频探头扫描颈内静脉,通过二维显像观察颈内静脉走行及其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及颈总动脉关系,测量颈内静脉内径;超声定位下进行颈内静脉试穿.结果:在甲状软骨上缘水平以下,颈内静脉位于胸锁乳突肌锁骨头内后面者为85%,位于内侧者为15%;在锁骨上缘水平,颈内静脉内径为(1.712±0.025)cm;静脉纵轴与穿刺点与同侧乳头连线夹角偏内5°左右.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试穿刺成功率100%.结论:超声定位下颈内静脉穿刺安全可靠,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或选择胸锁乳突肌三角顶点平面,锁骨头前内侧为进针点,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是手术和急救中必不可少的手段 ,也是麻醉医生在日常工作中必须掌握的技能。它能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 ,同时能进行血液动力学监测 ,保障了疑难手术的顺利进行 ,大大提高了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由于患者的身高、体重、年龄、性别及ASA分级等情况有差异 ,为提高穿刺成功率 ,减少并发症 ,本文总结了颈内静脉穿刺的一些体会。1 临床资料50例择期手术的患者 ,男性 32例 ,女性 1 8例 ,年龄 2~ 70岁 ,均为右侧进路 ,置管时间 1~ 1 0天。2 穿刺置管方法本组均经右颈内静脉中路穿刺置管 ,麻醉诱导后 ,患者取头低足高 1 5~…  相似文献   

11.
一个新的甲状腺手术麻醉点的解剖学基础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甲状腺手术提供新的麻醉方法。方法:用30侧成人标本,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了颈前部神经的来源、分支分布及其吻合。结果:颈皮神经分单干,上、下干和上、中、下干三种类型。上、中、下干的起始宽度分别为1.6±0.6mm,1.8±0.6mm和1.8±0.7mm;干长17.7±7.8mm,31.7±12.3mm和25.4±9.0mm。锁骨上内侧神经分布至胸锁关节和胸骨柄上方的皮肤。面神经颈支的降支均与颈皮神经吻合。明确了通过胸锁乳突肌前缘,甲状软骨上缘下方1.5cm与颈前正中线外侧4cm的交点处(麻醉点)1cm和2cm半径圆形区的神经来源和分布。结论:经临床100例应用验证新麻醉点具有安全可靠、效果理想、并发症少等特点,有推广前途  相似文献   

12.
骶前区静脉丛的解剖学特点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骶前区静脉丛(Venous plexus of presacral region ,VPPSR) 的解剖学特点,为骶前区静脉破裂大出血的防治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4 具成人尸体上,分虽观测VPPSR 的组成、管壁、瓣膜、长度及直径。结果:VPPSR 管壁薄、缺少静脉瓣,呈网状。VPPSR S1~5 横干的长度和直径( F 检验) 均有显著差异,P< 0 .05 。其长度平均( 珋x ±s) :S1 为3 .2 ±1 .5 cm ,S2 为4 .4 ±1 .0 cm ,S3 为3 .5 ±1 .1 cm ,S4 为2 .3 ±0 .9 cm ,S5 为1 .0 ±0 .3 cm ;其直径平均(珋x ±s) :S1 为1 .2 ±0 .7 m m ,S2 为2 .5 ±1 .5 m m ,S3 为2 .5 ±1 .5 m m ,S4为1 .7 ±1 .5 m m ,S5 为0 .9 ±0 .6 m m 。S4 椎体前穿通支静脉口径2 ~4 m m 占8 .8 % ,0 .1 ~1 .9 m m 占91 .2 % 。结论:VPPSR 解剖变异多、血管壁薄、缺少静脉瓣是引起VPPSR 损伤大出血甚至死亡的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13.
输精管精索部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输精管结扎术、吻合术的临床应用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选用30具成人男性尸体对输精管精索部进行了解剖学观测。结果:输精管精索部位于精索后方,睾丸动脉位于中央,静脉位于最前方,生殖股神经生殖支位于输精管精索部外侧。输精管精索部长左侧7.6±2.9(50~11.3)cm;右侧7.3±3.2(5.2~11.0)cm。其内径左、右侧均为0.6±0.1(0.4~0.8)mm。经统计学处理(P>0.05)左右侧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输精管结扎术、吻合术手术时应注意保护输精管外侧的生殖股神经生殖支、输精管精索部管径小、壁厚、吻合成功率高。因管径小、术后不宜安放支架,以免术后引起管腔阻塞。  相似文献   

14.
带血管蒂肋骨瓣转位行胸,腰椎植骨融合术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3,自引:6,他引:3  
目的:为带血管蒂肋骨瓣行椎体植骨融合术式的开展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在40侧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标本上,对标准肋(第3~10)的形态、血供进行了观测,并在标本上进行摹拟术式设计。结果:带血管蒂肋骨提供的骨瓣长达8.0~11.7cm,高为1.2~1.5cm,厚为0.5~0.7cm,可融合3~5个椎体。结论:选用右侧入路、以肋间血管上支为蒂、采用接受融合椎体上方或下方1~2个椎体相对应的肋为供体。  相似文献   

15.
作者在处理一成年男性出土骨骼标本时,发现其上颌骨腭突的左前部有圆孔状的缺失区(见附图)。圆孔周边整齐,约2/3偏向中线的右侧,通向右下鼻道前部。圆孔的周径为5.6cm,前后直径为1.8cm,左右横径为1.9cm,前缘距切牙0.7cm,后缘距腭横线0....  相似文献   

16.
在解剖一成年男性尸体标本时 ,发现其右侧副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肌相连的变异 ,较为罕见 ,报道如下 :(1)副胸锁乳突肌上端连于胸锁关节处 ,向左下方连于左侧胸骨角下缘 ,位于体壁肌肉浅层 ,长 2 .0cm ,宽 1.0cm。(2 )胸骨肌上端在胸锁关节处 ,分别与胸锁乳突肌和副胸锁乳突肌相连 ,下端与右侧腹直肌鞘前层相续 ,位于肌肉浅层 (即浅筋膜下方 )最宽处 4 .0cm ,长 9.0cm ,与副胸锁乳突肌呈 4 5°夹角。(3)左侧未见异常 ,分析变异原因 :副胸锁乳突肌的发生可能于腮弓间充质演化异常有关 ;而胸骨肌变【收稿日期】2 0 0 1 - 0 4 - 2 3异则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临床行睾丸静脉分流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症提供应用解剖学资料。方法:在34侧小儿标本上,解剖观测了睾丸静脉、腹壁浅静脉的起始、位置、外径及分离长度。结果:腹壁浅静脉由脐下浅静脉汇成,以腹股沟为标志线,静脉在距前正中线3.5±0.8cm处,位于浅筋膜内几乎垂直下行注入大隐静脉,分离长度6.0±1.7cm,中1/3外径2.0±0.3mm。结论:腹壁浅静脉是治疗小儿精索静脉曲张症较为理想的分流血管。  相似文献   

18.
胸骨最佳穿刺部位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确定胸骨穿刺的最佳部位。方法:在60 具尸体标本的胸骨上确定24 个穿刺点( 胸骨柄、胸骨角各3 个穿刺点,胸骨体为18 个穿刺点) ,用骨穿针、测力计及游标卡尺等进行测量。结果:胸骨柄的测试压为(31 .3 ±0 .9) ×103(11 .4 ×103 ~53 .2 ×103) kPa ,胸骨柄的穿刺深度为21 .4 ±0 .2(4 .7 ~30 .4) m m ;胸骨角的测试压为(33 .3 ±1 .2) ×103(13 .5 ×103 ~50 .5 ×103)kPa ,胸骨角的穿刺深度为21 .4 ±0 .1(11 .5 ~30 .6) m m ;胸骨体的平均测试压为(28 .5 ±2 .5) ×103(7 .5 ×103 ~57 .0 ×103)kPa ,胸骨体的平均穿刺深度为19 .5 ±0 .6(3 .0 ~31 .3) m m 。结论:从胸骨各穿刺点的压力大小及胸骨后方的毗邻关系等进行全面考虑,位于第3 、4 胸肋关节之间水平胸骨正中处为最佳穿刺部位,其次为胸骨角正中上、下各1 .0 ~1 .5 cm 处。  相似文献   

19.
双侧副胸锁乳突肌与胸骨肌相连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局解教学过程中 ,发现一例双侧副胸锁乳突肌与胸骨柄相连的变异 ,较为罕见 ,故报道如下。女性 ,70岁左右。变异肌肉位于深筋膜深面、胸锁乳突肌及胸大肌的浅表 ,呈“X”形 (附图 )。两侧副胸锁乳突肌于胸骨柄水平处以中间腱相连后止于胸骨柄前面 ,肌腹 (宽约 1.5cm ,厚约 1.0cm)向两侧外上方斜行约 18cm后止位于两侧颞骨乳突外侧面、胸锁乳突肌止点浅表。胸大肌浅表尚有两变异肌肉起于胸大肌下缘 (第 5~ 6肋间 ) ,向内上方斜行约 16cm后连于中间腱。右侧肌腹较大 ,下缘宽约 8cm ;左侧肌腹较小 ,宽约 4cm。中间腱又借胸大肌…  相似文献   

20.
在局部解剖的过程中,发现左头臂静脉变异1例,报道如下:男性尸体标本,年龄30岁,身长161cm。左头臂静脉在汇入上腔静脉的过程中分为2支。1支行于主动脉弓的前方,与右头臂静脉在第1肋胸结合处的后方汇合成上腔静脉,该支长为3.7cm,左端直径为5.7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